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四十章 所謂政治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四十章所謂政治

通過廢止官員間的跪拜禮一事,讓李修遠對這個時代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他意識到,在尊崇儒家思想的封建時代,還有一種力量比軍隊的力量更加可怕,那就是古人們所尊崇的信仰。而信仰的根源就是來自于他們所尊崇的思想。

拿破侖曾說︰「世界上有兩種力量,一是思想,一是利劍,而思想最終總是戰勝利劍。」

這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最本質的解釋則是︰利劍象征武力征服,思想代表文明信仰,再粗暴再強大的武力,它只能統治一時,卻必定無法長久;信仰的力量也許短時間內沒有太大的威力,但它卻有著極其強大超乎尋常的生命力,可以無視時間與空間的存在,從而流傳十年、百年、千年,甚至是貫穿整個人類的發展史。

單單以中華為例,被古人們所尊崇的儒家思想就整整在華夏九州的土地上傳承了悠久漫長的歲月,乃至于直到二十一世紀,它依然被無數人所狂熱追求著。

這,就是思想的可怕之處。

用一句話概括︰利劍可以消滅一個人的**,思想卻可以毀滅一個人的靈魂。

自古以來,人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雖然歷經悠久歲月之後,歷朝歷代對四書五經進行了無數次修訂,使孔子的原作面目全非,但在一定程度上,它還是體現了孔子「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因此一直以來,華夏子孫的大腦中都根深蒂固的存在著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

南宋時期提出的程朱理學,被打下江山開創明朝紀元的朱元璋奉為國家正統思想,更為天下學子所追崇。

也許正是因為儒家思想長期佔據著國家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又或許是朱元璋在位期間對言官們的大力支持,使得明朝數百年的士大夫們都極具氣節和傲骨,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儒家思想一家獨大,在大大加強和維護了君權統治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為他在更大範圍上限制了人們的思想發展和解放。

李修遠想要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對國家和社會進行相應的改革,所受到的阻力無疑是相當大的。歷史上有名的「王安石變法」、「王莽改制」便是前車之鑒。

但盡管如此,李修遠依然必須硬著頭皮披荊斬棘的向前挺進,使自己的各項改革措施能夠順利施行貫徹下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大明江山經久不衰,更可能避免歷史上明朝末年國破家亡終使得滿清韃子輕而易舉入關篡奪我大漢江山的悲劇不再發生。

堂堂泱泱華夏大國,千千萬萬華夏子孫,卻最終淪落到被一關外農奴外族所欺凌統治,實乃漢人數百年來痛心疾首的一大恨事。李修遠身為華夏子孫,流淌著華夏民族的血液,又怎能讓這等恨事再次發生。

只是這一切對于李修遠而言還有些遙遠,他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將大明推到一條更加光明的道路上。

政治,是一件很難用言語就能夠說的清楚的事情,李修遠雖然只是一個官場上的初哥,卻也明白一個道理,凡事不能太過己甚,有時適當的妥協是必須的,因為妥協是為了保持暫時的平衡,更是為了韜光養晦,使自己將來變得更強。

所以在圓滿解決了跪拜禮一事之後,李修遠對于練子寧和袁泰所彈劾的三個人,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督察院左都御史袁泰第一個彈劾的陳雲,因為跪拜禮一事得到解決,自然不可能再受到什麼處罰,李修遠與袁泰兩人都適可而止的不再討論陳雲的事情。

至于禮部侍郎鄭居貞,袁泰提出要廷杖五十,以示懲戒,又因其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是以還要求皇帝對其降職處理。

李修遠怎會不明白袁泰這是在公報私仇,只是鄭居貞的確是犯了錯,又是在幾百只眼皮底下犯的,不可能就這麼輕易揭過,因此李修遠將廷杖五十改為廷杖二十,並降職為禮部郎中,以儆效尤。

袁泰雖然沒有得到自己最終想要的結果,但能打擊到鄭居貞,也算是出了口惡氣,因此並沒有再繼續糾纏下去。

倒是在對待司禮監掌印太監吳亮的這件事上,讓李修遠有些郁悶。

從本心上來說,吳亮雖然年紀比自己小了幾歲,但腦子比較靈活,很懂得察言觀色體會自己的意思,再加上吳亮心性比較單純,李修遠對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可是古往今來,能夠弄權亂政的宦官們也幾乎都是像吳亮這般,先以自己的乖巧獲得皇帝的喜愛和信任,然後慢慢的野心開始劇烈膨脹,從此便蒙蔽天听作威作福。

一想到吳亮,李修遠心里忽然一陣後怕,這幾日來吳亮的表現讓自己對他漸漸放松了警惕,以為他這麼听話,斷然不會背叛自己。可是,奴才畢竟是奴才,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突然反咬一口。

看來不管以後自己身邊有多乖巧的奴才,都絕對不能毫無保留的信任了。李修遠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

對于吳亮的處理辦法,滿朝文武大臣們都完全團結一致的保持了統一的態度︰即日將吳亮逐出皇宮,永不錄用。

方孝孺、黃子澄和卓敬等人更是明確向李修遠舉出了歷朝歷代宦官弄權亂政的事例,而作為讓他們如此團結一心強烈反對依據的太祖朱元璋當年所定下的禁令,自然更是三番五次的提起。

對此,李修遠也不多想,一來在廢除官員間的跪拜禮一事上他已經違背了祖制,現在自然不能再以強硬態度再次違背禁令;二來,他也擔心一旦自己開了這個先例,很可能就會給大明江山帶來無窮的隱患。

更何況吳亮只是一個太監而已,自己身為皇帝,無論怎樣都不可能為了他一個人而與滿朝文武對著干,更可不能因為他而賭上大明江山的未來。

「即日起革除吳亮司禮監掌印太監之職,並將其逐出皇宮,永不錄用。」李修遠看著跪在自己腿邊一副失魂落魄模樣的吳亮,淡淡的說道。

「奴婢……謝主隆恩。」吳亮掙扎著從地上爬起,擦了一把眼淚,重重的向李修遠磕了三個砰砰響的響頭。

「小吳子,你先回宮里待著,朕有些體己話和你說說。」李修遠神色柔和的輕聲說道。

「是,陛下。」吳亮有氣無力的點頭應了一聲,搖晃著身子從地上爬起,如喝醉了酒般的醉漢歪歪斜斜的向乾清宮的方向離去。

說來吳亮也是個倒霉蛋,昨天才剛剛被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今天卻不僅被革除了職務,還被逐出了皇宮,這反差巨大的一起一落,換做任何一正常人都覺得難以接受,更何況是已經身體殘缺唯有留在宮中侍候皇帝才有那麼一丁點希望的吳亮。

不過吳亮總算比較乖巧,即使被逐出了皇宮,還懂得在最後磕頭謝恩。這讓李修遠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啊。」看著吳亮的身影在拐角處消失,李修遠收回目光,大有感觸的嘆了一口氣。

雖然只相處了短短幾日,卻感覺這吳亮甚是貼心。如今要把他趕出宮外,李修遠心中還真有些不舍。

不過李修遠心理還是有譜的,所謂身在其位謀其政,既然自己已是皇帝,不管是不是冒牌貨,都必須要有當皇帝的覺悟。

李修遠回過神,看了一眼丹陛下的大臣們,朝身旁的另一名太監點了點頭,示意眾人按照往常慣例繼續朝會。

然而,誰也沒想到,朝會才剛開始不久,當眾臣們正次第向皇帝上呈奏本並匯報自己的工作時,一起極為嚴重的突發事件又中斷了繁瑣不堪的早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