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四十五章 一道聖旨引發的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四十五章一道聖旨引發的

在兵部府衙中,兵部尚書茹手里捧著的是剛剛從翰林院那邊下來的聖旨,他仔仔細細的將聖旨的內容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眼楮里看到的。

茹,字良玉,號恕庵,明湖廣衡山藻江(今衡東縣石灣鄉棗山村)人,今年恰好四十,面骨深峻,身長八尺,偉貌修髯。自幼少懷大志,聰穎好學,居官謹慎,謙和有容。

朱元璋在世時常常稱贊他為賢人君子,並頒「中外一人,中流砥柱」的鐵券丹書給他,同時還蠲免其田塘園林賦稅,賜「繩愆糾繆」圖章一枚,下旨在衡山城南門外建貢元坊一座。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他可謂是聖恩浩蕩,寵愛有加。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在燕王朱棣「靖難」的軍隊攻破南京後,偏偏就是這個被朱元璋稱為賢人君子的家伙第一個極力勸說燕王即帝位。

真不知道該說他是識時務者為俊杰,良禽擇木而棲呢;還是該說他忘恩負義不忠不孝。

「方大人,這真是陛下親自擬定的?」茹緊皺著眉頭,兩只眼楮在深陷的眼眶里不停直骨碌打轉,有些不敢置信的轉頭對站在一旁送聖旨來的剛剛晉升為翰林侍講的方孝孺說道。

「茹大人,方某剛剛拿到陛下擬定的聖旨初稿時,心中的驚訝可不比你少啊。」方孝孺對茹會有如此奇怪的反應似是早在意料之中,听到他的疑問便一臉苦笑著說道。

「這些是句讀?」茹伸手指著聖旨中那些奇怪的符號問道。

「是的。方某與翰林院其余幾位大人都仔細研究過了,確實是句讀。只是陛下所使用的句讀中有許多是我等從未見過的,歷朝歷代以來也從無記載。但方某按照陛下所撰寫的句讀試讀了幾遍,發現陛下使用句讀之處甚是奇妙。你看。」方孝孺伸手指著聖旨上的標點符號示意茹仔細觀察。

「每當句意義足時,則記「。」;意未足,則記「,」;意雖不足,而義與上句黏合,則記「;」;又意未足,外補充一句,則記「︰」;語之詫異嘆賞者,則記「!」;問句則記「?」;引證典據,于句之前後記「""」;又于兩段相連之處,則加一橫如「——」。按照如此劃分,你再細細讀誦一遍,當知其中奧妙所在。」

方孝孺神采奕奕滔滔不絕的將聖旨上所出現的標點符號都一一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釋了一遍,看他眼放精光手指直顫,顯然心情極為激動。刑部里的其余幾位侍郎和郎中們見方孝孺神神秘秘又一臉興奮的模樣,都不由被勾起了好奇心,情不自禁的聚集到方孝孺和茹背後。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斯如今,朕初登大寶,夙夜袛懼,不敢忘民,凡事有益于天下者,無所不用其心。固雖天下安定,旦有天災**,則百姓遭殃,萬民流離失所。朕心痛矣!然**可免,天災難避……」

茹按照方孝孺的解說再次將聖旨輕聲讀了一遍。開始時有些不習慣,讀的不大利索。但讀著讀著,大家便發現茹閱讀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好似聖旨中的內容他都早已熟記于心一般。

「妙,妙,實在是妙不可言啊。」茹念畢,右手猛然一拍桌案,一臉不可思議之色的大笑著連續贊嘆了三個妙字。

在場眾人也都用匪夷所思的目光盯著聖旨,一副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陛下穎悟絕倫,堪比孔孟二聖也。」方孝孺右手捋著下巴胡須,眉開眼笑著頷首贊道,「若將此句讀推行全國,實乃我士子之福,萬民之幸吶!」

「方大人所言甚是,若真能如此,則陛下必可成堯舜之君矣。」茹也毫不猶豫點頭附和道。

「既然如此,那方某就先回去將句讀推廣一事稟明聖上吧。茹大人自便。」方孝孺見自己的提議得到了茹的認可,心中很是高興,當下便向刑部尚書茹辭別。

「如此甚好。」茹也不挽留,將手中聖旨收好,交給身邊的一名侍郎,準備送方孝孺出門,才剛踏出一步,他恍然似是記起了什麼,連忙叫道,「慢。」

「怎麼了?」方孝孺停下腳步,疑惑的看著茹。

「聖旨拿來。」茹從侍郎手中接過聖旨,把它攤到桌案上,面色凝重的指著聖旨中「**可免,天災難避」之後的段落,對方孝孺說道,「方大人,請看。」

「朕憂民之心,上天垂憐,昨夜于夢中得神明啟示︰是年六月中旬之後,將有水旱之災降于以下諸省之府、州、縣等,洪澇之害者有廣西西江、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和廣東北江等,干旱之災者則有山東東昌、河南南陽、山西汾州、陝西臨洮。雖非洪澇大旱之災,卻是人命攸關之所在。故朕今日特下此詔,由工、戶、兵三部共掌今年防災救民之事,以戶部為首,工、兵二部輔之,乃至全國各承宣布政使司……」

這道聖旨並不是方孝孺抄錄的,但聖旨的內容在他研究句讀之時已熟記于心,只是因句讀一事讓他情緒太過激動,以致于忘了去考慮聖旨中的內容。此刻再次誦讀揣摩之後,他立刻明白了茹的神情為何忽然變得如此嚴肅。

「自洪武二十八年之後,全國水旱之災已悉數減少,洪武三十年也只有江西鄱陽湖與陝西臨洮兩地有天災禍及。但今日聖上卻忽然下此聖旨,不僅言明今年我朝將多處有小旱和洪澇之災,還著重指出了這些即將受災之地所在和大致時間。所以茹某想……」茹說到這里,眉頭緊皺著望了方孝孺一眼,眼中迷惑和不解之色甚濃,似是在等待方孝孺給他答案。

「今日不過六月十四,陛下卻已直接將水旱之災發生的時間都如此言之鑿鑿的指了出來,的確費解啊。」方孝孺停住捋胡須的動作,雙手負在背後,眼楮望著聖旨,人卻在桌案旁不停來回踱步走動。

「何止費解。方大人,你再看聖上這句話「由工、戶、兵三部共掌今年防災救民之事,以戶部為首,工、兵二部輔之。」,茹某實在不明白,這防災救民一事,怎與我兵部扯上關系了?再看下面,聖上竟還要我兵部派出各地衛所士兵協助各地府、州、縣,听其調配。甚至連該怎樣防災,如何救民之舉措也都一一列明,簡直是事無巨細啊。」茹有些心煩氣躁的用手指輕輕敲著桌案,似是很難理解皇帝為什麼會突然這麼安排。

這聖旨中的內容太讓人無法理解了。現在只不過六月十四日而已,皇帝卻好像真的得到了神靈的啟示一般,已經預測到哪里會有災害初夏,又大致會在什麼時候發生災害,所有事情都說的那麼有板有眼,很難讓人不相信。

而讓茹相當納悶的是,防災救民這樣的事怎麼會和他兵部在地方的軍隊扯上關系呢。自古以來,可基本上都沒有地方軍隊直接派兵參與到地方衙門進行防災救民工作的。

至于聖旨後面提到的防災救民的措施,茹和方孝孺等人並未親自接觸過,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但他們稍微琢磨了一下,覺得可行性倒是挺高的。

可是,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這聖旨上說的事都還沒有發生,誰也不能肯定皇帝說的這些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若是假的,則全國將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徒然勞民傷財,對皇帝的聲名將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搞清楚事實真相之前,誰也不敢輕易去執行這道聖旨。

但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呢?

茹和方孝孺兩人不約而同的相視一眼,彼此眼中均是一副猶豫遲疑之色。

而與此同時,戶部、工部的兩個尚書和幾個侍郎們,以及翰林院與幾個六科給事中也同時大為煩惱,其中尤以戶、工、兵三科的三位都給事中的煩惱憂慮更甚。

因為六科給事中雖然品餃不高,卻有著獨一無二的封駁皇帝聖旨的莫大權利。也就是說只要是他們不同意的聖旨,都可以直接還給皇帝,不讓旨意執行下去。

可是今天的聖旨不同于往常,雖然很多官員平常都不怎麼把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但也不代表著他們敢拿百姓的生命來賭自己的仕途前程。

「要不我等還是前去詢問聖上一番再做決定吧。」戶科都給事中龔泰一手拿著方才被他和幾位同僚仔仔細細又認認真真的研究了好幾遍的聖旨,看了看站在對面一籌莫展的工科都給事中與兵科都給事中提議道。

「如此也好。」工科都給事中余亮右手撓撓頭發,略微沉吟一番,眼皮微抬,瞥了眼龔泰,又瞧了瞧兵科都給事中方雲海,點點頭道。

所有人都以為雖然給事中的品餃不高但權利很大,所以都很羨慕眼饞給事中這個職位,可是壓根就沒人明白他們在這耀眼光環的背後究竟承受著多麼巨大的壓力。

皇帝是誰啊?那可是整個大明帝國最高的存在,所有人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他一個人的手里。別以為皇帝賦予了他們這樣牛的權利就真的可以囂張了,放眼天下,又有幾人敢吃了豹子膽的把皇帝親自頒發下去的聖旨給封駁回去?要知現在是洪武末年,文官地位仍比武官低,哪怕朱元璋在位期間基本殺的都是武將,但朱元璋自己本身就是靠起兵起家,對武將自然要偏愛許多,不然也不會把堂堂的六部尚書都壓在正二品的品秩上。

給事中的工作性質太過特殊,若他們對皇帝頒發的旨意全部保持贊同態度,無疑會被都察院的御史們彈劾成「不作為」,但如果他們反對了皇帝的某道聖旨,也就意味著他們得罪了皇帝,未來日子說不定就不好過了。因此給事中的權利看似很風光,但實則每個給事中每天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著,生怕某一天自己的腦袋就和脖子分了家。

現在,他們就遇到了一個讓他們極為艱難的抉擇。

這道聖旨是發還是封駁,他們心中實在為難至極。想來想去,也就唯有親自去問問皇帝之所以下發這道旨意的理由。

既然已經商量好了,龔泰三人便拿著聖旨出了衙門,直奔乾清宮方向而去。可是當他們走到承天門時,他們卻愕然發現一同到達承天門的還有翰林侍講方孝孺、兵部尚書茹、戶部尚書王鈍以及工部尚書嚴震直等人。

眾人先是一陣錯愕,彼此間微笑著打了一聲招呼,而趁著打招呼之時,則彼此都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瞄其他人手中拿著的聖旨,心中均已了然,不由面面相覷的大眼瞪小眼,然後不約而同的放聲大笑。

「今日陛下可折騰的咱們不淺啊。」方孝孺看著相攜走進承天門的數人,悵然若失的嘆了口氣。不知為何,他感覺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地位似乎每況愈下,幾乎都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之人。

在乾清宮東暖閣里正忙不迭抄錄明朝著名科學家、被英國漢學家與歷史學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狄德羅」的宋應星所著的被號稱為代表華夏科技巨作︰《天工開物》。

「陛下,翰林侍講方孝孺、兵部尚書茹、戶部尚書王鈍、工部尚書嚴震直以及工、兵、戶三科都給事中龔泰、余亮和方海雲求見陛下。」被剛剛任命為常隨近侍的太監昌盛小心翼翼的走到龍案前小聲說道。

「這麼多人?」李修遠聞言,神情微微一怔,抬頭看了昌盛一眼,下意識的反問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