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一百零九章 事情不簡單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一百零九章事情不簡單

李景隆生于136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姐孫、曹國公李文忠子,算的上是皇親國戚。李文忠死後,由李景隆世襲爵位曹國公。

李景隆本是褲褲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智勇俱無,剛愎自用,不听正直,囂張跋扈,貪財。」可正是這樣一個人,歷史上卻在朱允炆即位後得到非常重用,靖難之役中甚至代替耿柄文領兵出戰,敗績多多。朱允炆受其媚言,不但不予懲處,反而繼續重用,並命其與谷王共同守衛金川門。結果在朱棣兵臨城下之時,他與谷王兩人直接打開城門迎降。

可以說,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的失敗,頻頻用人不當是最大失誤的原因之一,而重用這樣一個擁有皇親國戚身份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李景隆來擔當靖難之役的重任,實乃朱允炆極大的敗筆之一。

不管歷史上對李景隆的評價是否屬實,李修遠都絕不可能冒險把國家命運交托在李景隆手上。

畢竟是皇親國戚,如今還身兼著中軍都督府斷事之職,李修遠雖然早就想解決李景隆這個問題,但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如何處置也是一個問題。今晚在秦淮河上發生的事情,雖然李景隆三番兩次的惹怒了自己,終究屬于私人性質,上不得台面,也不足以將其削職定罪。

在槳聲燈影,清歌婉轉的秦淮河上繼續閑情游蕩了一番,李修遠發現在河面上的燈船和畫舫中,雖然不乏許多富豪之人作樂,但更多的是三三兩兩的文人士子們聚在一起高壇議論,縱情喝酒賦詩,再言辭隱晦的調戲調戲做舫美人,顯得不亦樂乎。而從另一方面來看,這畫舫和燈船上的坐船美人應該基本都是賣藝不賣身的,比之在青樓里吆喝的女人要牆上許多。

李修遠看在眼中,只覺無奈。這些青樓女子雖然平日笑語嫣然,實則暗地里以淚洗面的絕不少。而古代科技不發達,交通、通訊及經濟、文化等水平都相對落後,古人可以進行的娛樂項目極少。青樓和姑娘的出現,一則是封建社會時代的必然產物,甚至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則是滿足社會民眾的各種需求,不管是客人還是姑娘皆如此。

李修遠暫時是沒辦法取締青樓的,而且取締了也沒用,暗地里絕對會有人搞,甚至搞的更加荒唐。這就好像堵不如疏,疏不如通的道理一樣。

「難得出來一次,朕帶你四處看看如何?」李修遠和余月瀅等人上岸之後,左右瞧了一下,發現時候還早的很,而且只逛了秦淮河上而已,如果就這麼回去的話,實在太可惜,因而李修遠才有了這個提議。

「嗯。」余月瀅對李修遠的決定沒有異議,點頭附和道。

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1034年,位于秦淮河北岸貢院街。它利用秦淮河作它的泮池,南岸有照壁,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周圍青樓、茶肆、酒樓、店鋪林立,繁華非常。

三人一邊閑逛,一邊饒有興趣的左看右瞧,那景象就跟鄉下人第一次進城一樣,啥都感覺特新鮮,看的三人都渾然忘了時間的存在。

「走,到四海樓里吃點東西。」站在一家酒樓前,李修遠抬頭看了看招牌,感覺肚子有些餓,便提議到酒樓里吃喝些東西。

四海樓是難得的三層樓建築,裝修相當豪華,場面氣派也不錯,整座酒樓里客人絡繹不絕,顯然生意極好。

「三位客官,這邊請。」三人剛一進酒樓,一個小二模樣的人立即迎了上來,一瞧李修遠三人身穿華服氣度不凡,頓時眉開眼笑,直接引著三人上了二樓。

只是三人到了二樓時,才發現不僅一樓全滿,連二樓也幾乎座無虛席。小二一時間有些尷尬,一手模著腦門扭捏著望著李修遠,不好意思的賠笑道︰「這位客官,真是對不住,小店都滿了。」

「無妨。」李修遠掃了一眼二樓中的客人,發現他們的穿著都比較華麗,比一樓的高了一個或幾個等次。很顯然,一樓是給大眾平民百姓的,二樓給一些有錢富豪或小有身份之人,至于三樓,應該是四海樓專屬貴賓使用。看來這家酒樓老板還挺懂得做生意,知道利用樓層分隔滿足客人的虛榮心追求。

「不是還有三樓嗎?」昌盛湊到二樓的樓梯口瞧了瞧,疑惑的問道。

「哦,那是掌櫃的貴客專用的,小人可做不了主。」小二低聲解釋道。

「既是如此,那我們就到別家酒樓吧,多謝了。」李修遠也不難為人家,擺擺手招呼昌盛和余月瀅轉身欲走。

「客官,要不您在此稍後片刻,小的去問問掌櫃的?」小兒沒想到這個氣度不凡的男子這麼平易近人,不由有些受寵若驚,猶豫了一下,才連忙詢問道。

「呵呵,不用了。這是你們掌櫃訂下的規矩,就不為難你了。」李修遠微笑著搖頭,謝過小二的一番好意,便當先向樓下行去。

「真是個難得的好人。」小二看著李修遠離去的背影,萬分感慨道。

「滾開,你們這些賤民!」李修遠才下得樓來,只听酒樓外忽然傳來一陣怒罵聲,酒樓里立刻變得一片安靜,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轉向門外。

稍帶片刻,便見一個年約三十,身穿華服的俊雅青年懷中抱著一個濃妝艷抹的女子跌跌撞撞的走了進來。眾人一見這青年的模樣,立刻低頭噤聲,好似生怕被他發現一般。

「喲,國公爺,您來啦?」青年一出現,一直在算賬的年逾四十的掌櫃連忙嗖一聲竄了出來,滿臉賠笑著招呼道。

「怎麼,你這里還不許本國公來了?」青年雙眼一瞪,極為不爽的罵道,「全部清場,今兒個本國公把這里全包了。」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所有人都交頭接耳的低聲議論起來,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大大的「不滿」兩字,顯然對那青年很有意見。

「國公爺,您說的是笑話吧。來,小的先扶你上三樓。」掌櫃的臉色也微微一變,但商場浮沉多年,早已煉就了他處變不驚的心境,面色一改,一邊打著哈哈賠笑,一邊忙向一旁的小二使眼色,讓他們幫助自己把這尊大神請到三樓去。

「慢。今天本國公不想上三樓,就一樓了,清場,清場。誰要是敢慢半步,立即全抓去吃牢飯。」那華服青年嘴里噴著濃濃酒氣,搖頭晃腦的指著在場眾人命令道。

眾人聞言,盡皆色變,幾個膽小的人已經匆忙從兜里掏出酒飯錢扔在桌上,然後一溜煙的跑了個沒影。

「就這種廢物也配當國公爺?」李修遠站在櫃台邊,冷冷盯著發酒瘋撒潑的李景隆,皺著眉,臉色陰沉,似是自言自語又似在詢問昌盛。

「喲,客官,您可千萬別這麼說。若是讓那國公爺听見了,任您家里再有錢,也跑不了吃牢房的下場。」先前那名領李修遠三人上二樓的小二一听李修遠居然是在罵那國公爺,臉色陡然一白,慌忙神色驚慌的湊到跟前提醒道。

「這種事發生的多嗎?」李修遠心知這小二是一片好意,為了不讓他擔心,就不再多說什麼,只是指著李景隆低聲詢問道。

「嘿,客官,您不會是剛進城的吧。這滿京城誰不知道曹國公爺向來都是如此啊,誰要惹惱了他,要麼是吃官司,要麼就進牢房,以前有幾個沒開眼的得罪了國公爺,第二天就被打入大牢吃牢飯去了。」小二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李修遠,似是沒想到李修遠這般富家子弟竟會連曹國公李景隆的事情都不知道。

「他是不是還搶佔了很多民宅民田?」李修遠神色不變,繼續追問道。

「那還少的了麼?您到門口瞧瞧,眼下就有一家子被逼得三口死了一個,還有一個老的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個小丫頭每天風吹雨打的上街討飯乞錢。唉,真是作孽喲,才十幾歲的丫頭,就這麼……」小二一邊注意著李景隆的方向,一邊指著門外長吁短嘆的感慨道。

「怎麼前會進來的時候沒看見?」李修遠越听心中怒火逾盛,額上青筋暴露,深呼吸了一口氣才強自壓抑克制著滿腔怒火問道。

「哦,那興許是前下她在別的地方吧。不信您去瞧瞧。」小二略微愣了愣,以為李修遠幾人不相信自己說的話,連忙解釋道。

「嗯。」李修遠微微頷首,正待叫昌盛去把那小丫頭叫進來,卻發現余月瀅不知何時已到了酒樓門口。

「噢!是朱丹姑娘!朱丹姑娘來咯!」

與此同時,街道上傳來一陣響天徹地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街道邊和酒樓里的人們哪還管什麼李景隆,全部咻一聲如潮水般齊齊往門口方向擠去。

「她怎麼也跑到這里來了?」一旁的昌盛一臉納悶的看看皇帝又看看酒樓門外,疑惑的問道,「看來她很受歡迎。」

「呃,客官,您不會是第一次進京吧?朱丹姑娘可是整個金陵最有名的才貌雙全的花魁,她每天這個時候都會到本樓淺飲靜坐一段時間,然後再回雙嬌樓。」小二一臉詫異的看著李修遠和昌盛兩人。

「哦。原來是這樣啊。難怪了。」李修遠望著緩緩款步走進酒樓的朱丹,再看看仍一直向李景隆賠笑的掌櫃,若有所思。

「國公爺,您這是怎麼了?」艷壓群芳風采無限的朱丹從人群中讓出的道走到李景隆跟前,軟聲細語的詢問道。

「沒事,沒事。嘿嘿。」李景隆睜開有些迷糊的雙眼,見是朱丹,雙臂一張,就待撲上去將朱丹抱在懷中。

朱丹手疾眼快,只見她腳下美足在原地輕輕一個旋轉,就輕而易舉的避到了一旁,動作一氣呵成瀟灑無比,臉上則仍掛著淡淡的微笑,只是她眼中一閃而過的厭惡之色卻沒逃月兌李修遠銳利的雙眼。

看來這里頭還真有些門道。李修遠心中暗自尋思。

「哇,好臭啊。」正值這當兒,門口又引起一番騷動,食客們都如避瘟疫般掩著鼻子紛紛閃到兩邊,口中哇哇亂叫,個個一副不滿之色的望著從門口中走進的余月瀅走了進來,身後還有一個大約十四五歲年紀,全身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女孩亦步亦趨的緊隨其後,

「啊!」

原本精神集中在李景隆身上的李修遠和朱丹兩人不約而同的同時轉頭望向余月瀅的方向,李修遠臉色陰沉,朱丹則大驚失色,一雙美眸直勾勾的盯著余月瀅的方向,同時亦在酒樓混亂的人群中快速掃視,企圖搜尋到自己想要尋找的目標。

李修遠似是察覺到了朱丹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轉頭望向微張著紅唇怔怔站在原地的朱丹,四目相視,朱丹如受重擊,嬌軀一顫,下意識的移動腳步向李修遠方向走來。

斯是時,迷迷糊糊的李景隆恰好聞到一陣惡臭傳入鼻中,感覺整個胃都要翻騰起來,當下也不細看,直接搖搖晃晃的一腳踹向從他身側走過的余月瀅。

「砰。」

本就對李景隆沒任何好感的余月瀅見李景隆居然要踹自己,立即毫不客氣的反踹出一腳,不僅格擋住了李景隆那有氣無力的一腳,同時還將他整個人直接踹到了一張酒桌上。

在場眾人均不料一個陌生年輕人竟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毫不留情的腳踢堂堂國公爺李景隆,一時之間全部人盡皆傻眼,亂哄哄的酒樓中剎那間變得一片詭異的靜寂,每個人都用看瘋子的目光傻愣愣的望著余月瀅。

李景隆早已在京城里橫行慣了,怎會料到在自己地盤居然有人膽大包天的敢踹自己,加上他雖酒勁上涌,但吃痛之余大腦反倒清醒了許多,掙扎著從地上爬起,就待沖余月瀅開口大罵,孰料他一看到余月瀅的比冰山還要冰冷的俏臉,神色一怔,下意識的在酒樓中掃視了一番,終在酒樓的角落里瞧見了李修遠。

初時他還以為是自己眼花,用力揉揉眼再仔細一看,赫然正是那張自己幾乎每天都要仰視的面孔,臉色頓時刷的變得一片毫無血色的慘白,嘴唇直哆嗦,所有怒火立時被熄滅的一干二淨,兩小腿肚子直打顫,原本就站不穩的身形直接一抖,軟綿綿的癱倒在地,望著李修遠的渾濁的雙眼中透著濃濃的絕望之色。

「好自為之吧。」李修遠背負雙手,大步流星的從李景隆身前走過,看也沒看他一眼,只留下一句不帶一絲感情的冷冰冰又**的警告。

站在一側的朱丹眼見李修遠要離開,當下不再遲疑,連忙提起裙子疾步慌慌的跟了上去。

李景隆似是才反應過來,連忙一骨碌連滾帶爬跌跌撞撞的緊隨其後而去。

在場眾人看著這詭異離奇的一幕均滿頭霧水莫名其妙,誰也搞不懂此刻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況,為何那名陌生的年輕人一走,艷絕天下的朱丹與臭名昭著但權勢滔天的曹國公李景隆都迫不及待的追隨而去。

「難道那年輕人有很大來頭?」至始至終將李修遠所作所為都盡收眼底的小二目光呆愣的喃喃自語。

「為何跟著我?」在一條燈火昏暗的巷子中,李修遠背對朱丹而立,面無表情的問道。

「奴家朱丹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丹不再如先前在飄菊舫那般保持清高之態,雙膝一彎,匍匐跪在地上恭聲行禮道。

「真名。」李修遠置若罔聞,淡淡的從口中兩個字。

朱丹聞言,渾身猛然一震,不可思議的目光緊緊盯視著站立在跟前的背影,晶瑩淚珠在眼眶中不停打轉,兩行清淚自眼角緩緩流下,聲音哽咽著顫聲道︰「小女子靳殷馨參加吾皇。」

「靳殷馨?」李修遠緩緩轉過身體,略帶著疑惑的目光望向靳殷馨,「你父親是誰?又為何要用假名藏匿風塵之中?」

「回陛下,小女子父親乃是山西監察御史靳雲中,已于洪武二十九年身亡。陛下,殷馨欺君之罪罪無可恕,甘願受罰。但殷馨隱姓埋名乃是萬不得已之舉,若不如此只怕小女子早已不在人世。今日得幸面見天顏,小女子有冤情上報,還望陛下法外開恩。」靳殷馨一邊低聲哭泣一邊言辭懇切的哀求道。

「欺君之罪暫時先放一旁,此地亦非佳處,先起來吧。李景隆那廝應該也到了。」李修遠不知這個一會名叫朱丹一會名叫靳殷馨的女子說的到底是真是假,不過她今天既然已識出了自己的身份,還敢來找自己,料來可信度會比較高一些。

而且從她口中李修遠可得出幾個信息,一、這個女子可能是官宦人家,但父親冤枉而死,家道中落,被迫淪落紅塵,二、為了上訴冤情,她足足隱姓埋名三年以上,可見其隱忍性格相當堅韌,甚至可用可怕二字來形容,三、從她對李景隆的態度來看,很可能她所謂的冤情與李景隆有一定的關聯,而她父親靳雲中是山西監察御史,想必代王朱桂也逃月兌不了干系。

同時靳殷馨所上訴的冤情絕對是在洪武年間發生的,時間有點久,想要徹查,恐怕難度比較大。

看來事情不簡單啊,比想象中的要復雜了一些。只在眨眼間,李修遠便在腦子里推出了許多猜測,不過不管李修遠心中猜測的是真是假,李修遠自然要先讓余月瀅派人查探一下具體詳情,再相互參考才能辨明真偽。

「陛下,微……微臣李景隆參見陛下,躬請聖安!」在這當兒,一路跌跌撞撞而來的李景隆終于氣喘吁吁的出現在眾人跟前,撲通一聲,整個人跪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恭聲行禮道。

「哼,原來你眼中還有朕這個皇帝。朕還以為這京城腳下都早已變成你曹國公的地盤了呢。」李修遠臉色猛然一沉,抬頭望著夜空,不假辭色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