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一百一十四章 個人研究室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一百一十四章個人研究室

「來人,命魏國公徐輝祖,吏部尚書侯泰,兵部左侍郎齊泰,兵部右侍郎鐵鉉,都督府僉事平安立刻進宮見朕。」李修遠停下手中的筆,眉頭深鎖,沉聲對侍立在東暖閣門外的昌盛吩咐道。

「是,陛下。」昌盛恭聲答了一句,不敢停留,連忙傳旨去了。

李修遠背負雙手,站在窗前,靜靜的眺望著窗外湛藍的如同被清水洗刷的干干淨淨的明朗天空。

如今已是洪武三十一年九月末,再過兩個多月,將是朱允炆正式登基,改年號為建元的新紀年開始。

歷史上朱棣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造反已經無所謂,因為歷史早已被李修遠改變,即位四個月至今,李修遠並未將任何一個藩王削去爵位,暫時緩和了皇帝與諸藩王之間的關系,朱棣要想再找借口造反,難度極大。

但削藩之舉勢在必行,李修遠絕不可能放任這些野心家有足夠的時間來籌備造反事宜。同時自己也該真正的做好各項應對事宜,首當其沖要做的便是提高軍事實力、武器裝備及士兵的作戰能力。

魏國公徐輝祖等人研究《武備志》與《火器圖說》已將近有月余時間,相信他們應該都有了不少心得,今日該是自己讓他們把這些所學來的知識化理論為實踐的時候了。

武器裝備一旦提高,士兵作戰能力勢必要加強,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大明數十萬乃是百萬軍隊中樹立一個典型楷模,集合全國最優秀的士兵,利用最先進獨特的訓練方法,使用最新式武器裝備,提高部隊將士的待遇,組建成一支從明初軍屯制完全月兌離出來,戰斗力最強的純武裝部隊。

這支部隊將是大明第一支完全由國家供養,由皇帝直接領導的最強軍隊,類似于後世的特種部隊。

按照李修遠的想法,準備將這支軍隊樹立為全國榜樣,利用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以及地位上的等級懸殊,采用「優勝劣汰」制度,刺激全國各地軍衛所將士爭強好勝之心,激發並提高他們對作戰能力的追求,使全國各軍隊時刻都處于一種良性循環的激烈競爭中。

為了更大程度發揮李修遠構想的作用,李修遠擬欲在全國舉行個人作戰和團體綜合實力的錦標賽,由全國各地軍衛所選拔出優秀人才,參與到每年兩次的軍事錦標賽中,獲得決賽資格的個人和團隊,都將直接加入由皇帝直接領導的最強部隊中,授予勛章,享受特殊待遇。

同時,為了保證最強軍隊的作戰能力,李修遠同樣要在新組建的軍隊中實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合格者留下,不合格者發回各地軍衛所,不再享受特殊待遇。

這就是李修遠目前對軍隊的構想,在他認為,一支部隊再強大,終究只是一支部隊而已,相對全國,僅是杯水車薪,作用十分有限,唯有讓全國數十萬乃至上百萬軍隊的作戰水平都得到提高,才能算是真正提高了國家的軍事實力。

只是此構想雖好,要想實行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單單一個錢糧上的花費基本就是一個見不到底的坑洞。但無論如何,李修遠都已下定決心,必然要將此計劃順利實行下去。

「臣等參見陛下,躬請聖安。」

李修遠正思考間,听到魏國公徐輝祖、兵部兩位侍郎齊泰、鐵鉉,吏部尚書侯泰,都督府僉事平安五個人已進了東暖閣。

「眾卿平身吧。」李修遠轉過頭,掃了一眼跪著的徐輝祖等人,示意他們起身。

「《武備志》及《火器圖說》想必除齊愛卿之外,其余愛卿都已讀過了吧。」李修遠瞥了眼侯泰腋下夾著的厚厚兩本書本,沉聲道。

「是的,陛下。」新任吏部尚書侯泰神色激動的將腋下的《武備志》與《火器圖說》取出,遞到李修遠跟前,微微顫抖著聲音說道,「臣等廢寢忘食,終在一月之內將這兩本蓋世奇書通讀完畢,其內容之浩瀚淵博,實令臣等汗顏慚愧。微臣雖每有疑惑便相聚而論,多有所得,然臣等學識有限,無法全釋其意,且每得一分,就愈感其博大精深,非費平生而能通曉。陛下學究天人,冠古絕今,當真是萬世之聖主。臣等不才,還望陛下能為臣等指點迷津,解惑一二。」

「此兩本書乃朕花費月余時間才編著而出,若爾等在一個月之內便能參透通曉,那朕還不如直接揮劍自刎算了,還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李修遠接過侯泰手中的兩本書,一邊粗略翻看著,一邊說道,「書中所著內容即便在通天,終究也只是口中泛談之詞,唯有將理論化為實踐,行將就是,方為正道。爾等且隨朕來吧,朕讓爾等看一些東西。」

李修遠說著將手中的兩本書還給侯泰,然後率先向門外走去,徐輝祖及侯泰等人見狀,慌忙起身跟上。

「此處是朕特意劃撥出的專門用于一些機密物件研制之處,看看這些,或許有助于你們更加清楚的明了這兩本書中所述的一些內容。」李修遠帶著侯泰等人來到自己在乾清宮中設立的個人秘密研究室,指著偌大研究室中擺放陳列的各種侯泰等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儀器設備,略帶著幾分自豪驕傲的語氣說道。

既然是個人秘密研究室,也就意味著李修遠這個皇帝每天除了處理國事之外,還要抽時間到這研究室中進行一些實驗。畢竟李修遠到目前為止傳授于世的各種技術相較于大明當前,算是極為先進的了。而這些先進技術都是沒有任何前例可循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李修遠身為知識擁有者,又有超腦相助,由他先自行做各種測試是必須也是最好的,再由他將各項研究數據和研究心得傳授給別人,既不浪費資源、人力、物力,也節省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只是大明科技水平有限,李修遠命軍器局為自己制造的各種儀器都比較簡易和粗陋,比如大明現在雖然已經有琉璃,但還不足以符合李修遠的要求,所以李修遠命人以石英砂、純堿、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材料,經高溫加工合成出了略顯粗糙的無色玻璃,並用這些玻璃制成各種相關容器與簡易儀器設備,用以進行各種化學實驗。

在李修遠的指導下,工匠們按照他的命令,研制出了後世實驗室中所具備的托盤天平,膠頭滴管,集氣瓶,燒杯,試管,量筒,鐵架台,藥匙,試劑瓶,燒瓶,長頸漏斗,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量杯,石棉網等實驗儀器設備,為李修遠進行大量實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修遠的個人實驗室,也算是真正建立起來。

侯泰等人看著皇帝口中所謂的個人實驗室里千奇百怪的器具,盡皆目瞪口呆,個個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這些從未見過的古怪物什。這些東西在李修遠編著的《武備志》和《火器圖說》中都沒有涉及到,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皇帝引以為豪的東東到底有什麼用。

但皇帝能想出並設計研制出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已足以讓侯泰這些大臣們佩服的無以復加。起碼在他們腦袋里,他們就絕想不到這些東西,更別說是這些透明的用所謂「玻璃」制造出來的東西。

「或許你們還只是為他們的新奇而感到驚訝。接下來朕就讓你們真正見識一下這些儀器設備的威力。」李修遠走到一張實驗桌前,取出一個燒杯,再從兩個李修遠早已配置好的硝酸與硫酸容器瓶中分別倒取出一部分倒入燒杯里。用玻璃棒將他們混和在一起後,取過一塊棉布放在鐵架台上,再將硝酸和硫酸的混和溶液均勻的倒在棉布上。

眾人都不明白皇帝這麼做的用意何在,個個都用看外星人的目光,盡皆瞪大雙眼全神貫注一眨不眨的盯著皇帝的一舉一動,好似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般。

「侯愛卿,來,用蠟燭把這塊棉布點燃。」李修遠取來一根蠟燭,朝侯泰喚了一聲。

「是,陛下。」侯泰不明所以,但還是連忙接過皇帝手中的蠟燭,走到實驗桌旁,小心翼翼的把蠟燭湊到棉布底下。

「撲!」

當眾人都目不轉楮的盯著侯泰的動作時,突然響起一聲悶哼,接著一陣刺眼火光嗖的竄起,面積大約為四十平方厘米的棉布瞬間被燃燒的一干二淨,無論是最靠近鐵架台猝不及防的侯泰,還是站在一旁盯著的徐輝祖等人,都被狠狠嚇了一跳,侯泰甚至被嚇得連手中的蠟燭都掉到了地上。

「呼!」咋見此景的侯泰等人沒想到一塊棉布竟然會燃燒的這麼快速,一時間腦袋都有些轉不過彎來,傻呆呆的站在原地。

「都走近看個清楚吧。」李修遠微微一笑,示意侯泰等人靠近觀察。

沒有一點煙,也沒有一點灰,整個鐵架台上干干淨淨的,好似之前那塊棉布根本就從未出現過一般。

眾人都被這神奇的一幕驚呆,徐輝祖甚至不敢置信的在鐵架台上模了又模,結果仍是一無所有。

棉布燃燒了,卻什麼都沒有留下!

這對于侯泰等人而言,實在太過震撼,吃了幾十年米飯,他們還從未見過有什麼東西在燃燒時不會冒煙,燒完之後不留下灰燼的。此時眾人才終于明白皇帝方才所做的一切究竟有多麼不可思議。

「知道這是什麼,又為何會發生如此不可思議現象嗎?」李修遠一邊整理儀器設備,一邊詢問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