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丸人大多在心中對公孫家有點仇恨,越是經常發生沖突的勢力,彼此件的仇恨就會越大,這也算是個惡性循環吧,有蹋頓這麼登高一呼,倒是有很多熱血青年站出來想要好好教訓一下遼東軍。
所以到最後出現的問題是報名的人太多,蹋頓只能在里面精挑細選,最後選出了五百精騎,這回人數倒是不多了,卻已經是南下烏丸人中最精銳的精銳。其實程玉自己身邊所帶領的人馬已經不知這個數目,不過是為了將蹋頓拖下水,更何況程玉想干脆借烏丸人的力量幫自己一舉將割據海外的公孫家徹底鏟平,到了北方,自然還是用烏丸人比較有利。
有了手下這千把精銳,程玉倒是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干脆直接奔青州而去,另外派手下人回去調兵,不過臨行之前他在信上囑咐,千萬不要勞師動眾,少量人馬就可以,想來公孫度派來的是「海軍」,就算有「陸戰隊」人數也不會很多,搞不好自己手下這千把人就能搞定,耽誤了自己的修養生息可是萬萬不值得。
程玉身邊帶的兵馬是由管亥統領的,趙雲在非戰爭期間都是用來訓練騎兵,畢竟他從公孫瓚哪里學來的騎兵戰法是當今天下比較先進的。
不知道公孫度和公孫瓚有沒有什麼關系,如果都是一家可就不好辦了,面對白馬騎,烏丸人不得崩潰啊?程玉向蹋頓請教了這個問題。
原來公孫一姓在北地卻是十分常見,是遼東幽州一帶的名門望族,當然這樣的大家族里面能遇到真正有血源關系的人自然十分少,況且彼此之間也有矛盾,當年公孫康剛剛得勢的時候,就曾經鞭殺過一個同門,最近由于他飛揚跋扈,很多公孫家的人都對他不滿,至于公孫瓚和他,兩個人從來就沒有過任何關系。
因為都是騎兵,一路上的推進速度倒是十分快,一路上的郡縣大多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漸漸的路上也開始有向南逃竄的難民。程玉的心中就是一個痛,東萊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經歷過戰亂,已經是天下百姓眼中的樂土之一,自己有時候可以說就靠這種名聲來吸引各地的流民,想不到竟然全被公孫康給破壞了,這會不滅了他真對不起觀眾。
此時的孫乾早已經焦頭爛額,說起來要他去鼓勵開荒還是處理案件,他都可以做的井井有條,但要他帶兵打仗,卻實在是有點難為他,加上手里要兵沒兵,要將沒將,整個青州沒有如同當年曹操的兗州一樣瞬間落入敵手就不錯了。
不過說起來,青州局勢的穩定也不得不感謝公孫度,這個人雖然有野心卻沒有大志,只是想做個稱霸一方的土皇帝,在這樣的方針路線指引下,手下的兵將也大多都抱著搶上一把就跑的想法,現在正在東萊郡內劫掠,還沒有來的及想進軍北海臨淄之類的事情。
孫乾听說程玉到來,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才能放下。這麼多年來,主公四處征戰,敗少勝多,幾乎要成這個時代的一個神話,幾乎所有徐州的官員都有一種共識,大司馬是上天派下來拯救萬民的,所以會經常受到上天的庇佑。
程玉听說敵軍一直沒有進攻過,心里卻一點歡喜的感覺也沒有,他也知道,如果遇到一個胸無大志的敵人,那對百姓來說將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既然這樣,自己就不能再等徐州援軍的到來,必須馬上將遼東軍盡量壓縮到一個小的範圍內,讓青州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一見程玉只帶這麼少的人馬就要與敵人開戰,孫乾糜竺都是苦苦勸挽,在他們的心中,雖然有百姓的位置,卻絕對比不上自己的主公更重要,但既然看程玉的心意已決定,惟有東拼西湊的又湊出兩千人馬交給程玉,雖然還是很少,畢竟也是一種保障。
帶著者三千人馬,程玉又兼程東行。剛剛行過昌邑,突然前面煙塵滾滾,有無數的百姓扶老攜幼逃難而來。程玉手下的一個侍衛受令前去詢問,才知道在大肆搶掠了一番東萊郡以後,遼東軍已經吃到了甜頭,現在先鋒部隊已經南下到了昌邑附近,他們都是出來躲避「土匪」的。
在這些百姓的描述中,程玉已經對遼東軍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他們連土匪都不如,當年黃巾軍素來只殺有錢人不動平民百姓,變質以後,雖然也開始濫殺無辜卻也只是小部分,大多數在管亥的時代還苛守著不劫掠百姓的信條。如今這些遼東軍是如蝗過境一掃而空,劫掠的同時還以殺人放火為樂。
管亥也听的怒火滿腔,這里畢竟是老區,是他當年活動的根據地,山賊也是有感情的,怎能接受有人在此如此肆虐,恨不得程玉能夠馬上下令將這些敵人全部殺光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