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雄割據第七節謀奪(下)
八月十五,廣繞城中,農牧節上,劉備正在觀賞馬術比賽,一名士兵匆匆走了進來,在劉備耳邊低聲報告。劉備聞言,失手打碎了琉璃杯。
屏風後面,黃鶯听到聲響,急忙遣人聞訊。劉備面無表情,低低的說了聲︰「沒事」。接著,心神不定的觀看著表演。
眾官看在眼里,憂上心頭。不約而同的得出了相似的結論︰朝廷動向不明,看主公的表情,恐怕是不好的消息。
隨後,這場比賽顯得乏然無味,看台上,主公劉備強顏歡笑的鼓著掌,眾官心不在焉的東張西望,大主母從不在這種場合中出現,二主母產後未久,不耐久坐,稍稍看過,迅速退場。場中的觀眾感染道眾官的心態,有氣無力的鼓著掌,氣氛頓時尷尬起來,枉費參賽者賣力的表演,場面仍是有氣無力的。
賽後,眾官齊集在議事大廳,等候劉備的出現。許久許久,劉備滿臉憂郁的出現在大家面前︰「各位,吳娥病重,我耽誤了點時間,我們現在開始吧。」
簡雍長身而齊,詢問道︰「主公,出雲城的醫師怎麼說的?」
眾官都知道簡雍和大主母交情很好,于是悄然無聲的等待著主公的回答。
劉備緩緩的走到長桌邊,慢慢的坐了下來,答︰「吳娥飽經戰亂,幾年來心情郁結,一直纏綿于病榻,醫師說,怕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簡雍急忙道︰「我去陪陪她。」
劉備點頭答應︰「也好,這里的事,我回頭再給你傳達,你去多陪陪她吧。」
等簡雍走出議事廳,劉備招呼眾官︰「諸位,都坐下吧,洛陽來急報,各位听听。」
厲尉隨手取出信件,交給沮授。沮授急急撕開信皮,讀到︰「京師叛亂……」
陡然間,沮授聲音小了下來,細細看了看信,沮授低沉的讀到︰「京師叛亂,大將軍何進被宦官誅殺。盧公植取大將軍首級馳入大將軍營中,將吏吳匡張璋,且悲且憤,揮兵直指南宮;袁紹聞變,立遣從弟虎賁中郎將袁術,往助吳匡張璋。
宮門盡閉,中黃門持械守?,嚴拒外兵,袁術等在外叫罵,迫令宮中交出張讓等人,好多時不見動靜,遂在青瑣門外縱火。火勢猛烈,照徹宮中。張讓等驚心,劫持太後與少帝陳留王,及宮省侍臣,從地道逃往北宮。
尚書盧公植,披甲執戈,率20護衛,在皇道守候,誅殺段?,解救何太後。
是時,袁術吳匡張璋等,已攻入南宮,遍殺留守的諸太監,並從逆者樊陵許相,及大將軍兄弟,車騎將軍何苗。宮中之人,無論老少長幼,但看他頦下無須,盡行殺斃,接連殺至三千余人;有幾個本非宦官,只因年輕須少,也被誤殺。皇宮之內,血流成河。」
大廳中一片靜寂,沮授帶著哭腔重復道︰「皇宮之內,血流成河。」隨即,掩面而泣。
高堂隆接過信件,繼續讀到︰「張讓段?諸權閹,劫持少帝與陳留王出宮外,步出北門,夜走小平津;公卿將相無一相從,連傳國璽都不及攜取。到了夜半,才由尚書盧公植,及河南中部掾閔貢,相繼趕來,盧公拜見少帝後,斬殺諸閹奴獨張讓段?,投水自盡。
盧公植與閔貢攙扶住少帝兄弟,覓路趨歸。天色昏暗,滿地荊棘,少帝與陳留王向在宮中長大,年齡尚稚……」
高堂隆讀到這里,痛哭失聲,無法再讀下去,大廳中頓時哀號一片。
良久,國淵抹著眼淚,接過信件,繼續讀著︰「少帝與陳留王向在宮中長大,年齡尚稚,雖是有人扶著,尚覺得步步為難;幸有流螢三五成群,透出微光,飛到身旁好似前來導引,因此尚見路影,躑躅南行。
約走數里,路旁始有民家,門外置有板車,下有輪軸,閔貢瞧著,便令隨行士兵取車過來,請少帝兄弟,並坐車上,由步卒在後推輪,慢慢兒行到洛陽驛。
此刻,听得驛中柝聲,已轉五更,天空中霧露迷蒙,少帝等又皆困倦,料難再行,才就驛舍中留宿。
俄頃天明,盧公植先起,叩見少帝,說手中有兵符一件,可以征召洛水河邊青州商社300護衛前來護駕,家中有馬車一輛,可以讓少帝乘坐,他願意先回洛陽,召喚諸公卿來此迎駕。
少帝當然依議,盧公隨即辭去。閔貢以驛舍不便久留,也即動身,驛舍中只有兩馬,一馬請少帝獨坐,貢與陳留王共坐一馬,出舍南馳;方有朝中公卿,陸續趨到,扈駕同趨。
經過北邙山下,忽見旌旗蔽日,塵土沖天,前將軍董卓率大隊人馬到來,截住聖駕,百官統皆失色,少帝辯更覺驚慌,嚇得涕淚交流,不知所措。」
張飛關羽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大罵說︰「董肥豬竟敢如此冒犯聖駕,大哥,給我2萬兵馬,我去斬了這個肥豬。」
徐庶詫異的問︰「這封報告誰寫的,怎會寫得如此詳盡?」
劉備淡淡的回答︰「盧公身邊的護衛,是我派去的,他們一直守在聖駕邊上。」
張飛看到劉備沒有回答他的話,暴喝道︰「大哥,我說的話你听到沒有?」
劉備冷冷的斥責道︰「翼德,坐下,我自有主張。」
隨即,轉頭向徐庶吩咐道︰「元直,你繼續讀」
徐庶拿起信件,讀到︰「陳留王見帝有懼色,傳詔止董卓,並引董卓謁見少帝。帝驚魂未定,不能詳言,陳留王代帝撫慰董卓,並略述禍亂原因。董卓隨後請御駕還宮。
少帝還宮後,即日頒詔,大赦天下,改光熹年號為昭寧,只傳國璽已經失去,查無下落。
另附︰洛陽徹夜兵火,兵士沖擊青州商社,企圖劫掠,館舍多處被焚,因護衛均被盧公調走,青州商人被殺者三人,幸賴水上快船支援,擊退兵士。如今,青州護衛、商人撤入盧公府中安歇,等待主公命令。
王師(王越)率徒弟衛護聖駕,武館被兵火焚毀,徒眾300人赴難,王師不知去向,余眾200人,撤至快船上,等候主公命令。」
徐庶念到這,輕聲說︰「完了。」
大廳中陷入久久的沉默。
一盞琉璃燈突然暴出一個燈花,打破了靜寂。劉備開口問︰「元直,我軍有多少兵力?」
徐庶數著指頭,說︰「我軍原有11個軍團,現在,臨淄守軍編為11、12、13軍團,平原黃巾降兵編為14、15、16、17軍團,泰山黃巾降兵又編成四個軍團,分為21、22、23、24軍團。我軍現有22軍團,兵力7萬余人,除去分駐各地的軍力,現在可以調動的軍團是近衛軍團和第六輔助軍團。」
「嗯,必須迅速收縮兵力,把去平原剿匪的8、9、10軍團調回廣繞,再抽調第14、15軍團回廣繞訓練,從泰山調回第23、24軍團;第一第二迅馳兵團,再加上第7軍團,從平陰城抽調回來,參加廣繞冬訓。平陰城,今年冬季由韓國第3、4、5、6軍團守備。
還有,告訴白羊部族首領瑞棟(書友色r推薦),他不是常說︰天鷹部族有英雄尼滿,公牛部族有斗士波爾斤,天馬部族有劉渾,就他們部族我不關心嗎。讓他親率3000白羊部族勇士,增援平陰城,接受樂進樂文謙的指揮。
另外,我們要從黃巾降族中挑選最身強力壯者2000人,各軍團再挑選強壯士官1000人,近衛軍團挑選強壯尉官士官500人,組成青州的鐵甲軍團,今年冬天苦練他們,爭取明年開春成軍」。
沮授插話說︰「第五軍團移動緩慢,待在泰山也沒用,讓他們向平陰移動,今冬駐防平陰。」
不錯,泰山郡離洛陽太遠,一旦有事,恐怕第五軍團來不及運送到前線。駐扎平陰城,我軍隨時可以把他們裝船,運送到前線。劉備點頭,同意了沮授的建議。
「各位,董卓驕橫,即擁兵進入京師,必然想要獨攬大權。朝廷危難就在眼前,我等身為臣子,請早作準備。諸位,拜托了。」劉備離席而起,雙膝跪地,向眾官深深叩首。
眾官慌亂的跪倒在地下,叩首還禮︰「主公厚恩,吾等唯死以報。」
門外,一個聲音喊著︰「急報。」
劉備豁然跳了起來,大喊︰「傳」。
信使急步跑進,遞上兩封信函,沮授伸手接過,打開其中一封念道︰「經過我軍平原剿匪,平原郡不降黃巾竄入冀州,與冀州黃巾合兵三十萬北上,企圖與黑山軍張燕匯合,公孫瓚將軍引步騎二萬出幽州,以5000白馬義從為主力沖擊敵陣,大破黃巾于黃河故道,繳獲黃巾輜重數萬輛車。」
「這個公孫大哥,真是耐不住寂寞呀」劉備搖頭晃腦的慨嘆說︰「不過,幾年的休生養息,公孫大哥的勢力也強大起來了,此一戰,確定了公孫大哥在幽州說一不二的地位。好。」
《後漢書》稱這一戰為「鮮血丹水」,30萬黃巾僅余活口七萬余人,殘余黃巾再次退入平原郡,由于無法找到補給,冬天來臨後更加艱難,于當年十二月不得已乞降。至此,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雲消霧散,一番戰斗,黃巾軍沒有實現自己做皇帝的願望(所謂「黃天當立」),只是為大地添了無數的孤墳野骨。中原大地一片荒蕪,十室九空,千里無人煙,殘余的黃巾盜匪紛紛找人投靠,做起了他們曾經憎恨,曾經反對過的官吏。當然,他們也順便拿起了武器,欺壓起了百姓。
劉備拿起信件,心猶不甘的念道︰「繳獲黃巾輜重數萬輛車。哼哼,別人打黃巾都是掙錢的,為什麼我打黃巾,不僅不掙錢,打完了還得養活他們。問問平原的于毒,他投降時為什麼沒交出輜重,不投降的黃巾帶走全部輜重,他倒好,兩手空空找我養活。」
沮授急忙勸止︰「主公,不可。主公待人已誠,所以于毒將軍雖桀驁不順,也願意歸降主公。其手下或有不從,就算是于毒將軍把糧草輜重都送于他們,作為分手的情誼,也沒什麼。離去之人皆有二心,願留的都是對主公信任之人。于毒,大將也,以數萬輛車輜重換取一員大將及數十萬黃巾部從忠心。主公反而應該欣喜。」
「敗家子,都是敗家子」劉備暗自嘀咕著,面上卻不得不做出一付接受建議的欣然表情︰「都覺得花費點錢糧換取人口是值得地,也不看看,一進一出要損失多少?天下大亂就要開始,我們有多少錢糧可以浪費?」
劉備抬起頭來,怒氣沖沖的命令︰「另一封信函說的什麼,念。」
沮授翻開信函,念到︰「朝廷詔命,使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荀爽受命為平原相、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孔?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張咨為南陽太守、焦和為青州刺史、騎都尉鮑信為泰山太守。
征召蔡邕為祭酒,傳令泰山郡守,即可催促蔡邕上路。」
「荀爽受命為平原相」,劉備站起身來,不悅的說︰「平原相不是符皓(田豐)嗎,我軍剛剛平定平原,朝廷問也不問,就想換相,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
沮授翻弄著信函,解釋說︰「這數人皆非董卓親舊,得放外任,總算是推賢進士。董卓看來對主公還是有所顧忌,焦和只任命為青州刺史,不是州牧。刺史無任命郡守的權力。青州各郡下級官員均是主公任命,除北海外,各地郡守也出自主公之手。焦和,據聞此人是清談干政,朝令夕改的人物。讓這樣的人物控制青州,青州有難矣。如今各郡守都在此,各位,表個態吧。」
不等各位說話,沮授首先補充說︰「我先領個頭吧,我掛名東萊太守,一天都沒去過東萊,今日會後我即可回東萊召集屬官,告訴他們︰朝廷新任命的是刺史不是州牧,所以無權罷免各地官吏,他們任命出自主公,最好看清當前形勢,繼續听從主公號令。」
國淵拱手致禮,說︰「樂安百姓皆由主公活命,我願替樂安群吏保證,繼續听從主公號令。」
高堂隆請咳一聲,頓時廳內一片靜寂,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這位大首相說話。
「我隨主公多年,我明白主公的心意」高堂隆開口說︰「青州還是朝廷的青州,只是漢政糜爛至今,已無力回天。主公意圖借青州試驗另一套治國之術,並期望以此兼濟天下。如今,天下久亂未定,青州儲備著財力物力,此乃救國之資也,決不能準許貪官污吏禍害。
諸位,舊皇已逝,新皇登基,萬象更新,以主公之才,即將鵬飛萬里。各位都是主公挑選的治天下之人,望各位為主公看護好治理天下的本錢那就是我們的律法和青州行政法則」。
眾官起身,一齊宣誓道︰「我等願听從主公號令。」
高堂隆嚴厲的補充說︰「自今日起,主公停用青州別駕印綬,改用白書‘劉玄德印’,回頭我把印鑒交給每一位官員,凡我青州官吏,見印鑒不從者,視為叛逆;官府條令,若無加蓋主公印綬,諸官私自執行者,視為叛逆;調兵令符,必須出自主公之手,無主公令符私自出一兵一卒者,視為叛逆;我們將依律法懲處叛逆。」
眾官齊呼︰「諾」。
沮授淡然的解釋說︰「新刺史來後,若還讓主公主政,青州一切照舊。否則,讓他在臨淄城中發號施令吧。各地郡縣看好自己的官員、士兵。」
劉備似乎陷入沉思中,毫不在意大家的商討,廳內沉寂了良久,劉備方思索著說︰「奇怪,征召蔡邕為祭酒,為什麼要泰山郡守催促他上路呢?」
劉備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忙道︰「壞了,蔡邕得罪宦官,不就是躲在泰山望族羊道的家中嗎?幾年來,我忙忙碌碌的治理青州,幾乎馬不停蹄巡查遍青州各地,怎麼就忘了搜羅泰山郡的人才。」
蔡昭姬(蔡文姬)出嫁才一年,丈夫衛仲道咯血而死。衛家的人嫌她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昭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回到娘家。那,不是也躲在泰山郡嗎?
董卓遷都長安,就是明年的事,蔡昭姬被匈奴掠去,大約是3年後的事,無論如何,不能讓蔡昭姬追隨蔡邕到洛陽。可董卓以朝廷的名義征召蔡邕,該以什麼理由袒護呢?
思索許久,劉備站起身來,叮囑道︰「各位,迎接新刺史的事情,全靠你們了。我要赴泰山郡泰安城,那里有一個兵法大家,叫于禁。我在游學時結識了他,于禁可是個練兵高手,我準備征召他為齊國郡越騎校尉。
召回各縣富裕兵力後,我們手中有11個軍團機動,加上近衛軍團和輔助軍團,我們的機動兵力達到4萬余人。我準備征召于禁,來為我們訓練鄉勇。這樣,一旦有戰事,我們就可以動員民間武力應付了。」
沮授了然的幫襯說︰「還望主公順便在蔡邕上京之前,拜訪一下他。看看他對我們青州有何建議。」
劉備默然無語,歷史上,董卓追迫蔡邕甚急,鮑信初任泰山郡守,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已是歡欣鼓舞,估計,不會為一個人得罪朝廷。
果然,數日後,劉備怏怏的返回了廣繞。董卓迫令蔡邕就道,不等劉備進入泰山,蔡邕已舉家搬走。青州采取逼黃巾入泰山的策略後,泰安郡殘破,于禁舉家遷入陳留。荀爽行至宛陵,又被調回洛陽,遷官光祿勛,三日後拜為司空。
不好的消息接連傳來,失去有用之人後,無用之人反而來了,焦和徘徊在青州邊界,等待準許進入青州。據報,他隨身帶來兩名官吏︰北海人王修、濟北人顏斐。看來,這兩人是來給焦和當屬官的。
歷史上,焦和不是任命後半年才遲遲上任的嗎?怎麼現在這般著急。劉備懊惱的看著急報,心中盤算著︰下手走了,早早平定了青州黃巾,青州的安定和富裕肯定吸引了不少貪婪之人。
「發給他通行令牌,準許他進入青州。」劉備煩躁的下令。
大司刑王烈詢問︰「據報,焦和身邊還有許多前青州士紳,黃金亂起時,這些青州士紳逃往洛陽避難,如今他們的土地已被分給有軍功之人,這些士紳準備追隨焦和,討回他們的土地。是否也放這些士紳入境?」
「放他們進來」,高堂隆建議說︰「與其讓他們在境外吵鬧,不如讓他們進來,看看他們怎麼吵。」
王烈苦著臉,說︰「若因此引發田產糾紛,怎麼辦。」
劉備一擺手,輕蔑的說︰「將士們百戰余生獲得的土地,他們要拿走,可以,我們尊重個人財產,讓他們拿錢來贖。支付我們的軍費,維持治安費,我們還給他們土地。在此之前,誰敢侵佔將士們的土地,讓他們來吧。告訴將士們、青州功民們,他們有權利保護自己的家園。若是將士們連保衛自己家園的膽量也沒有,活該丟掉土地。」
接到劉備的通行令後,焦和一行浩浩蕩蕩進入青州,與此同時,在冀州被公孫瓚擊敗的黃巾殘余,一路敗退進入平原郡。
得到黃巾殘余入境的消息,焦和等人不敢在高唐津停留,惶惶直奔漯陰。一路上,只見濟南郡大軍自漯陰南方而來,平原郡大軍自漯陰西而來,樂安守軍進駐漯沃城,對黃巾殘余形成了三面包圍的姿態。
焦和見到這番情景,感慨的對身邊人說︰「叔治(王修),看來劉玄德治理青州,也不是一無可取。以平原一郡之力想要剿滅入境黃巾,難矣。而各郡合兵剿匪,到是一個防止殘匪流竄的好方法。」
王修從鼻子中發出哼的一聲,不屑的說︰「劉備,一武夫而已。當其未發跡時,依靠販席織履謀生,發跡之後,盤剝吏民豪強,無所不用其極也。可惜,明公手下沒有一員大將,否則,哼哼……」
顏斐在旁勸解道︰「叔治(王修)兄,劉備,將才也。其從軍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手下虎狼成群,若悍然逐之,我怕青州不穩。」
王修胸有成竹的回答︰「我等見機而行。」
此時,隨行的一名鄉紳諂媚的笑著,湊近焦和說︰「明公,我昔日的產業,就在漯陰城郊。明公看,是不是給我一份文書,好讓我趕走那些泥腿子。嘿嘿,等我收回財產後,正好在漯陰城好好接待明公。」
焦和慈祥的詢問︰「你叫什麼名字?」
那鄉紳連連做著揖,回答︰「小人名叫蓋瑞。」
焦和轉臉看著王修,王修點頭,說︰「嗯,蓋瑞,我這就給你書寫文書,你去吧。」
轉臉向著焦和,王修低低的解釋說︰「我等正好借此試探劉備。」
焦和恍然,立即催促說︰「快點,我等進城,等待消息。」
漯陰城門,守門士兵一見這一行人,大怒,呵斥說︰「下轎!自此往東,已入青州,青州大地,禁止人騎在人上。各位可到驛所換乘車馬,不準再坐轎子。」
王修越眾而出,瑯聲答道︰「青州不準人騎在人上,不準乘轎現在準了。此位是青州新刺史焦和大人,從此之後,準許青州乘轎。大人在此,還不跪下。」
守門士兵遲疑不前,稍後,城門尉排眾而出,大聲問︰「大人署理青州,可有公文?」
王修得意地拿出朝廷頒布的誥命,晃蕩著說︰「這是朝廷誥命,想看看嗎?我量你們也不認得。」
城門尉劈手奪過公文,回答︰「我是主公親命漯陰城門尉、青州攻民。若不通過青州官府考核,如何擔任尉官?」
王修冷冷的看著城門尉,只見他顛來倒去看著公文,滿頭大汗。
「你把公文拿倒了」,王修譏諷的說。
城門尉惱羞成怒,解釋說︰「這些字,單個的我都認識,怎麼放在一起,我就不知道說啥來。」
只通過掃盲的人,當然不會知道那文縐縐的公文說的什麼意思。劉備自己讀書不多,又常和商人、士兵打交道。下的命令簡潔明了,不喜歡引經據典。所以手下官員投其所好,來往公文以簡單為美。城門尉作為小官,那看過這樣華麗空洞的「美文」。
王修伸手討要文書,解氣地問︰「如何,你看了這誥命,有何想法?」
城門尉臉色一沉,老實的回答︰「文書我看不懂,不過……」
城門尉拖著長腔,向周圍的士兵打著手勢。城門守兵見到手勢後,立即刀劍出鞘,包圍了焦和一行。此時,城門尉方放緩了嗓門,補充說︰「這文書上沒有蓋我家劉大人的印綬,在青州,這公文無效。」
焦和暴怒,大聲斥責說︰「混蛋,朝廷的誥命上也要加蓋你家大人的印綬,造反了你。」
城門尉一晃腦袋,執拗的說︰「公文我看不懂,上面又沒有我家大人印綬。說,你們是怎麼混進青州的,若不講明,你們就是奸細,我等格殺勿論。」
城門守卒里馬上傳出了一陣嗡嗡聲︰「奸細軍功呀。」立刻,所有守卒露出垂涎欲滴的表情,用惡狼般的眼神打量著焦和的隊伍,躍躍欲試。
「且慢」,顏斐手中晃著一封文件,推開眾人走到了隊前︰「這是玄德公大人開的通行令函。各位,我等不是奸細。」
城門尉仔細打量著通行令函,點頭說︰「這我看得懂,果然是我家大人的令函,收起刀槍。」
一陣嘩啦啦的響聲,城門尉嘟囔著︰「有通行令不早拿出來,拿那個看不懂的文書,捉弄誰。」隨即,大聲命令︰「立正,致禮。」
焦和臉色陰沉,揮手對轎夫說︰「進城。」
轎夫未動,焦和大怒,呵斥說︰「快點進城。」
城門尉保持立正姿勢,大聲說︰「大人,城門守兵尚未放行,轎夫不會走的」。
王修氣憤已極,跺著腳。責問︰「既有你家大人通行令,為何還不放行?」
城門尉大聲回答︰「請諸位下轎。我家大人有令︰青州百姓只能向當今聖上,尊敬的逝者,以及神靈屈膝。青州大地沒有奴隸,任何人不得騎在別人上頭,逍遙自在。青州官吏當以百姓為重,禁止奴使百姓。諸位,青州沒有下跪者,青州禁止人騎人,請諸位下轎。」
焦和嘴唇哆嗦,惡狠狠的說︰「大逆不道……為官上任,不坐官轎坐什麼,劉玄德,意圖和天下官吏為敵嗎」。
城門尉嚴肅的回答︰「青州律法嚴酷,隨我家大人觸犯刑律,也許依律法懲處。諸位大人,我乃城門小吏,不敢不尊律法。諸位大人可以退下去,考慮考慮,官轎決不能進城。」
嚴格的說,劉備並沒有明確下令「青州禁止乘轎」。做事陰沉,老謀深算的劉備不會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是,在聚會時偶爾一說而已(他故意的)。作為去奴化教育的一種方式,劉備不贊成人騎在人上坐轎。然而,當時在場的青州退役軍人組織首領張世平,敏銳的感覺到其中的商機(他暗示的),所以借機大力推廣「青州禁止乘轎」的策略。
青州禁止乘轎,所有來往的客商官吏就必須到驛所更換車馬。驛所都由青州功民會所控制,其制式馬車都是從青州退役軍人組織屬下的商社采購。青州用車馬的人多了,馬車的銷售就上漲,青州兵士退役後,所獲得退役金就豐厚。退役後的士兵,進入公民功所謀生也容易。
在漢代,駕車之術是君子六藝中的一個,尤其是駕駛四輪馬車。而古代,為人駕車作為御者,也是一種特殊的榮耀。青州士兵退役後,多數進入驛館謀生作為佣兵(保鏢)、作為御者。所以,身為此項政策的受益者,青州各地士兵在嘗到甜頭後,自然不遺余力的執行這項政策。
政治的奧妙就是︰找出每項政策的受益者,讓他們來執行這項政策,他們自然會想出種種具體的洗腦方式。
漯陰館驛,焦和臉色不悅地看著王修和顏斐,說︰「劉備控制下層官吏的手法,真是令人驚奇,小小的一個城門尉,竟然蔑視朝廷誥命。非劉備命令不尊,如此,青州大事難為呀。」
王修皺眉,應和道︰「明公,我們等蓋瑞回來再說,我倒要看看,劉備如何控制鄉縣。」
此刻,京師洛陽,董卓入京後兼並了何進兄弟所領部曲,由此,謀圖廢立皇帝之心愈加熱烈。朝堂上,董卓提出了廢立皇帝的主張。中軍校尉袁紹昂然駁斥說︰「漢家君臨天下,已有四百余年,恩澤深厚,兆民仰戴;當今聖上正值幼年,不曾有大的過失宣聞天下,公欲廢嫡立庶,恐眾心未服,還請三思!」
董卓勃然大怒,道︰「天下諸事操之我手,我欲廢立,誰敢不從?」
袁紹答道︰「朝廷豈無公卿?公亦不宜專斷。」
董卓聞言愈怒,拔劍吼道︰「豎子敢爾!豈謂我刀不利乎?」
袁紹奮然回答︰「天下豈獨董公有刀嗎?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兩個在筵上對敵。袁紹一面說,一面橫引佩刀,作揖而出。
出了宮門,袁紹冒出一頭冷汗,匆匆催馬跑至洛陽東門,解去印綬,懸掛門首,當即跨馬加鞭,奔向長子袁譚執掌的冀州渤海郡。
董卓再次詢問諸卿廢立之事,前武猛都尉、現執金吾(京師治安最高長官)丁原大聲斥責︰「你是何人,敢說如此大話?現今天子乃先帝嫡子,並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
董卓見到反對者接二連三,怒叱說︰「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恰在此時,董卓女婿李儒看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躍躍欲試。李儒急忙勸道︰「此事先放放,我等來日在商討未遲。」
朝堂之上,眾人勸解丁原上馬而去,隨即,眾人乘機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