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時代 第七十一章 這個人情有點大

作者 ︰ 倒著念著倒

北京高校實在太多,正規高校82所,211高校超過23所,985高校自然也不少。要想在這所有的高校開巡回招聘會顯然是不現實的,沒有公司有那個實力,也沒有那個必要。當然,只開一兩場也是不行的。

無限科技選了四個點,分別是清華、北大、北郵和北理,四個學校都相當有特色,清華北大自然不必多少,作為中國大學執牛耳者,雖然近些年越來越為人所詬病,但不可否認,其底蘊依然在那兒。北郵在計算機與通信上實力頗為強健,而北理,生源數量極為龐大,矮子里面挑高的,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

白陽自然不會每一個點都到,在清華搞宣講會的時候,他去參觀了一下,好歹也是當年自己沒有考上的大學,看看那萬人大食堂究竟是怎樣的氣勢恢宏,看看那象征著堅定、樸實、不屈不饒性格的大禮堂是怎樣的莊嚴雄偉,再看看梁啟超、朱自清等人呆過的古月堂又是怎樣的清新淡雅。

這天早上,白陽正準備去百娘、網一聯絡聯絡感情,希望今後能加強合作,不巧,在酒店的時候居然接到覃無雙的電話。

「還記得上次給我做數據庫產品的周老麼?」電話那頭,覃無雙有些微微嬌喘,好像在做什麼激烈運動一樣。

「周老?」白陽腦海中立即浮現出那個認真對無限數據庫進行每一個功能點檢查,比公司的測試人員更加細心的銀發老人,「記得啊,怎麼了?」

「你昨天不是到清華演講了麼?周老去大連軟件園了,听說你來北京後他連夜趕了回去,今天大清早給我打電話問你下榻的賓館,待會兒估計想去拜訪你,你別出門了。」

哎呀,這怎麼使得,電話那頭傳來盲音後白陽內心惶恐,自己不過是個幸運兒而已,哪能擔得起一個科學院院士的親自拜訪,該是自己去拜訪他啊。

白陽連忙一個電話打了過去,還好周老早上去了中科院一趟,白陽連忙打了個車往計算機所趕。

「白陽來了,來來,坐,听說你去拜訪了楊所,怎麼不到我們計算機所來,怎麼,瞧不起我們啊。」說道這里,周樹超老院士臉上的嚴肅卻是再也裝不下去,率先笑了出來。

作為周老的得意弟子,金銘對白陽有些好奇,趁著給老師和白陽倒茶的功夫,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比自己要小幾歲的男孩子,看上去也不是靈氣逼人嘛,難道是大智若愚?

「其實我早想來啊,可惜找不到切入口啊,您也知道,這偌大的計算所我可就認識您老一人了,眾多研究員,高級工程師都是日理萬機,我哪敢打擾啊。」白陽內心一動,或許自己可以把那個事情提一提。

「不說這個了,怎樣,你們的數據庫應該賣得很不錯吧,不過要想大規模推廣可能還得過一段時間,听說中國銀行已經將數據庫做了移植工作,正在評估安全性,在性能上,銀行的計算機專家評測的是a+。」

听到這話白陽也有些微微自傲,雖然架構是來自未來,但好歹自己也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的,不少代碼都是自己親自參與完成的,能得到承認當然值得驕傲。

「怎樣,公司最近有沒有新的產品和計劃啊?我看你們那個編譯器水平相當不錯嘛,可以適當的加以推廣成為一個平台,比如eclipse,最新它只涉及到java,慢慢的c++、c、c#等等,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編譯了,影響力也就越來越大了。」

果然是老專家,一語中的啊,白陽斟酌了一下詞語,「我們正在嘗試,已經有一個專門的團隊開始進行相關工作了,不過人手方面還有些困難,主要是資深工程師不夠,國內暫時也沒有太多相關人員可以挖。」

這次校園招聘,編譯器團隊也是重中之重,可是校園里面的菜鳥,大多只是對編譯原理有所理解,真要涉及到一款編譯器,不單單是編程實現原理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優化,是編譯速度,是智能化提示。

周老揮揮手,「這點倒是可以和我們計算機所合作,我們去年與國防科大一起研發了一個軟件通用開發平台,如果你們不介意我們分享你們的成果的話,回頭我可以和馬所長打個招呼。」

「周老,有個問題我想和您私下談談,你看?」

看白陽神秘兮兮的,給金銘使了個眼色,周樹超右手不停的在茶幾上敲打,形如發摩斯密碼一般。

「不知道周老對目前通信領域的tcp協議怎麼看?」

tcp協議?周樹超不知道白陽意欲何指,只要自己有台電腦的都知道要配個ip地址,tcp/ip協議就是整個計算機網絡的基礎,可以說自從70年代該協議被發表以來,整個計算機網絡才逐漸發展起來。至于osi組織的七層架構,誰都知道不過是自己yy,自得其樂而已。

見周老有些迷茫的樣子,白陽微微一笑,「目前的協議只適合普通環境吧,如果是深海或者深空的話,tcp協議就完全不適合了。」

原來是指這個,周老不禁微微頷首,投給白陽一個贊許的目光。這小伙子開學也不過大二,學的東西倒是挺廣的,在數學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在計算機領域同樣造詣不淺啊。

「這兩年這一塊兒倒也是個研究熱點,不過國內國外雜志期刊上論文發了一大堆,其實真正有用的沒有多少,要想改進這個協議恐怕並不容易。這一領域也是我近來一個方向,和老邢討論得比較多。哦,老邢就是邢洪濤院士。」

「在這方面我看了不少文章,深海和深空,關鍵是擁塞控制和容遲容斷,目前的主流是通過逐跳控制策略,進行一個冗余信息的保存,用不同的績效指標,進行一個下一跳的矢量規劃,對吧?」

見周老點頭,白陽繼續說道,「我覺得這個思想很不錯,里面包含的多屬性決策方法也是沒有問題的,從多個角度來衡量,這是最基本的,後來我有個設想,基站將信號傳輸出去的時候,能不能在衛星轉發層添加一個高速緩存層,這個高速緩存層除了將包高速轉發出去以外,還得將包做一個轉換,下面是我的轉換思路……」

白陽將從系統中看到的p-tcp協議的相關思想給原原本本的轉述了出來。

其實白陽之所以不自己發這篇論文,無非是因為這其實是個雞肋,自己沒有能力將這個協議推廣位國際標準,而如果這文章是一位中科院院士發的,自然不一樣了,這些年國家已經吃夠了沒有標準的苦了,一旦出了相應的理論成果,肯定會下苦工去爭取。

還一個,這篇文章明年就會被美國mit的一個叫布朗的教授發表,自己短時間拿出來的東西已經足夠多了,風頭出得太大,不好。

如果能借此和中科院搭上橋,加深合作,這個虛名根本就無所謂。

當然,更重要的是白**本沒有條件去驗證這個理論,即使明知道是正確的,可是沒有實驗數據做支撐,也難以被人相信。外國雜志上**文可不像中國,連實驗數據都可以自己yy。

周樹超在腦海中仔細勾勒了整個協議後,發現還真有幾分道理,當然,這與他長期在這個領域工作有關,和邢洪濤經常就這方面進行討論,已經極度敏感了。

「暫時我也不知道是否可行,不過我覺得有幾分道理,或許可以實驗一下,不過今後你不在北京,這實驗恐怕不好做啊。」

佩服,這才是德藝雙馨的院士啊,比起孔元亦等淨想著佔有學生的勞動成果之流,周老根本就沒有這種骯髒的思想。

「我只是提出個想法,具體怎麼去實踐就是周老您的事情了,或許您可以和邢老商量著辦,和我就沒什麼關系了,哈哈。」

听到白陽這麼說,周老立即把臉板了起來,「這怎麼行,我怎麼能公然侵佔你的成果?」

「您別生氣,我是認真的,這不算什麼侵佔,我就這麼一說,您要是覺得過意不去,今後多來我公司給我們一點指導,今後多多加強交流,您看呢?」

「不行,交流是一定的,如果出成果,你的名字必須放第一位。」

兩個人就這個問題爭執不休,金銘在外面停著導師聲音越來越高亢,不知道他們在吵些什麼,有心仔細去偷听,又怕被發現,實在是心癢難耐。

最後白陽好說歹說,終于讓老爺子松了口,答應如果出了成果,給白陽掛個第三作者,就是這樣還讓老爺子極度過意不去,直說這個人情實在是太大了。

ps︰這幾天對本書非常關鍵,希望有票票的朋友支持一下,與前面的推薦票越拉越大了,心里萬分著急,求票求支持,小念鞠躬拜謝。

[bookid=1674832,bookname=《超級飲水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科技大時代最新章節 | 科技大時代全文閱讀 | 科技大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