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漢 第163 北征呂布(三)

作者 ︰ 傅戍己

第163北征呂布(三)上下異心

蕭言心起警惕︰「難道巢湖已經越過警戒線?」

暫且按下憂懼,蕭言試探問道︰「陳功曹此來,持有許都詔書?」

「校尉熟知軍事,自然知曉沛縣地在三州之間,扼守水陸要道,牽一發而動全身,曹操必然不會容許呂布侵奪。夏侯惇雖敗,曹操主力必然更將卷土重來,逆擊呂布。王師討逆,豈能不廣發詔書,集結諸侯之力?此時雖無許都詔書,然旬日之內,許都詔書即來巢湖。」陳矯答道。

許都詔書!

誠如陳矯所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是曹操百玩不厭的招數。

蕭言突然發覺,歸順曹操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如果蕭言類如孫策那般自立江東,大可玩弄手段,將許都詔書當成求名求利手段,但是蕭言如今試圖歸順曹操,富貴一生,那就必須百分之百執行許都詔書,以此贏得曹操絕對信賴。

譬如,前時歸降曹操的李通,初時曹操縱容趙儼罪殺李通岳父,以此檢驗李通忠誠,曹操對李通主動歸順,尚且疑心如此。所幸,曹操前時征討張繡不順,李通疾風見勁草,不顧基業安穩,全力救難南陽,勇擊張繡,慢慢贏得曹操信任。真實歷史上,曹操、袁紹反目時,李通再次拒絕袁紹派系誘惑,選擇堅決支持許都曹操,這才漸漸辛苦融入曹操親信體系,成為蕭言羨慕的標桿人物。

曹操雖然四處派發詔書,但是誰可信誰不可信,他心里自有一張清單。未來劉備攜軍歸順曹操,曹操不就是將信將疑,不願使他再度出外領兵?

既想歸順曹操,又視詔書為無物,那是自取禍端,神仙難救。

蕭言先有歸順之實,曹操才會有信任巢湖之情。

思及劉備,思及李通,蕭言突然沮喪發現︰能否鎮守巢湖,完全不由他心。

鎮守巢湖,目的是為助曹操剿殺孫策、孫權。但是,鎮守巢湖目的如果與曹操戰略目的互相沖突,又該如何取決呢?先拒絕征命,一次次激怒曹操;再為廢寢忘食,替曹操經略江東,有比這更傻缺的蠟燭精神嗎?

巢湖的戰略,曹操戰略,誰先誰後,重要性不言而喻。

既想挑戰曹操權威,又想曹操感恩,世間哪有這種好事!

陳矯尖銳言語,向蕭言無情揭露一個殘酷現實︰要麼自立巢湖,一切由己;要麼乖乖奉命,做好臣子,別皇帝不急太監急。

一念至此,蕭言心情陡然變差,起身告別陳矯︰「陳功曹繼續用餐,合攻下邳之事,且容我考慮一番。」

陳矯自有智慧,曉得巢湖策略非能片刻間更改,所以他也起身微笑送行蕭言。只是,臨分別時,陳矯又特意提醒蕭言︰「呂布圍困小沛漸急,勝負即在本月,還請校尉早作決斷,勿失時機。」

======

辭別陳矯,蕭言直走校尉府,閉眼沉思未來。

巢湖戰略,曹操戰略,誰先誰後,誰主誰副,陳矯尖銳提出一個蕭言前時忽略的命題。

往日布局江淮,蕭言總是站在歷史高度,圖謀未來十數年後。但是,曹操顯然更重視現在,重視徐州呂布,重視荊州劉表,重視河北袁紹,而不曾視孫策為心月復大患。蕭言真若歸順曹操,曹操更希望他抽出兵力,面對北方壓力。

無疑,巢湖如果還想安穩融入曹操體系,那就必須以曹操為尊,必須以曹操意志為意志,必須以曹操的戰略為戰略。

條條路通洛陽,萬座豪宅朝向南。

蕭言久思不定,于是吩咐親隨召喚太史慈、諸葛瑾、楚永等巢湖核心一起議論未來。

出乎蕭言意料,太史慈、楚永兩人,竟然異口同聲選擇巢湖為先。

楚永說道︰「曹操欲討呂布,與我們巢湖何干?他打他的呂布,我們打我們的孫策、孫權、袁術。我們不曾指望曹操派來援兵,他卻想抽調巢湖戰兵,也恁不講理!朝廷就是被曹操這群庸官把持,才會有今日紛亂局面。」

太史慈說道︰「兗豫有曹操,江淮有巢湖,同樹漢旗,不分先後。曹操如能剿滅呂布,自當賀喜許都;曹操如不能剿滅呂布,只能說曹操枉主朝政,蹉跎軍心。我巢湖數千戰兵,南拒孫策,北敗袁術,無愧許都漢室。曹操雄霸兩州之地,如不能破擊小小呂布,那我巢湖,也只能寄望于河北袁紹雄兵。」

蕭言初時詫異楚永、太史慈態度,繼而卻又恍然大悟。

蕭言熟讀歷史,曉得曹操未來雄風,十數年一統大半中國。但是,如今權勢最盛者不是曹操而是袁紹,各路軍閥之所以尊崇許都,大半原因,也是畏懼雄霸河北四州的袁紹。眾人眼里,曹操雖然值得重視,但卻遠遠不如袁紹。

再者,漢世混亂十數年,軍政權力分散于州郡,朝廷毫無威信可言。好比豫章郡,郡守是朱皓還是諸葛玄,全憑兩人對戰,勝者為太守,敗者為賊子。又好比會稽郡,孫策先率軍攻滅王朗,曹操才遲遲巴結似的承認孫策會稽太守地位。

在太史慈、楚永這類軍將心中,自從巢湖連續擊敗孫策、袁術這種龐然大物,巢湖已經成功擠入江淮諸侯圈,敢仰首蔑視群雄。

既是諸侯,那麼自然一切取決于己心。

簡而言之,眾人心中,巢湖雖然沒有宣布割據自立,但是也如陳登之廣陵,如劉勛之于廬江,漸漸自成一派勢力,不可能事事謹奉他人軍令。

與巢湖有益,出兵;與巢湖無益,不出兵,這才是理所當然。

看穿太史慈心意之後,蕭言且喜且憂,喜的是太史慈看好巢湖,就此徹底融入巢湖;憂的是太史慈有意推動巢湖,變身成為劉勛那般弱勢諸侯。

問明白太史慈、楚永心意,非但沒能解決巢湖問題,反而使問題本身更加復雜。

不等蕭言回過味來,諸葛瑾又道出不同思路︰「竊以為,校尉應當應諾陳登邀請,與之討伐呂布。」

「哦?」蕭言詫異望向諸葛瑾。

諸葛瑾整理一番言辭,緩身說道︰「卑職言校尉討伐呂布,原因有四。」

「一則,自從巢湖合盟廣陵,卑職便勤加搜集廣陵太守陳登品性。陳登此人,雖然才高志遠,性格卻異常驕橫狂傲,眼中只存豪杰,輕賤余類,沒有容人之能。陳登主政廣陵之日,僅與陳矯等三五位才士相交,不理、不信甚至輕賤其他吏員,專斷獨行,甚至自負。自負者不肯負于人,陳登北征呂布,肯定另有籌劃,非僅相助曹操也。既是如此,校尉與其合軍,建功之後,必可從容退還巢湖,不虞曹操所留。且,卑職觀乎陳登器具,雖然輕賤余類,卻重豪杰之交,絕不會相害校尉。校尉北行,安全無慮。」

「二則,呂布與袁術藕斷絲連,復又合盟為一。呂布不除,袁術不滅;袁術不滅,巢湖不安。巢湖南有長江天塹,無慮孫策為害,但是施水之北,平原無塞,實難防御敵兵突襲。昔日成德之役,如非陳簡突然叛逃大別山山麓,巢湖怕是難免陷入苦戰之局。故,巢湖如想圖長遠,必先取壽春、鐘離兩城,取壽春則不懼淮北;取鐘離則不懼徐州。巢湖若得壽春、鐘離,南有長江,北有淮河,雖不能稱雄天下,卻可再現戰國荊楚,獨存于亂世。校尉北行,巢湖方能安穩。」

「三則,校尉起兵巢湖,十數月間,名震江淮,傳威中國,然則,巢湖成事過于猛烈,徒有威猛,而無底蘊。無威則人輕,無義則人厭。校尉出身單家,無名族婚姻相助,如欲攫取名望,唯賴興義兵,助王師,以之收攬人心。前敗袁術,固然亦是興義兵,卻有被迫防御嫌疑,不如校尉主動往擊呂布,傳捷許都漢庭,揚威立志。校尉北行,巢湖方能立業。」

「四則,中國之勢,勢在袁紹。卑職遷家之前,曾聞青州客言,河北名士皆欲行齊桓晉文之事,不欲助袁紹代漢篡位。又聞,袁紹有心分封諸子,使其各據一州,行春秋封邑王爵之事。真若如此,漢家四百年大一統後,又將再現六百年春秋戰國諸侯林立。屆時,校尉傳降袁紹,以佷婿相稱,未必不能割土江淮間,鎮守南楚,傳承蕭氏六百年。校尉北行,方能結好北袁。」

聞听諸葛瑾一番長篇大論,蕭言越听越覺不對味︰「不是探討歸順曹操策略嗎?說著說著,一個個怎麼都盼著我割據巢湖,封爵邑土?」

要說楚永、羅賁、方興等游俠勸蕭言做山大王,吃香喝辣,逍遙一日是一日,蕭言還可理解。

然則,太史慈這種正經出身,甚至曾經入眼揚州刺史劉繇的豪杰,也勸蕭言不要理會曹操,繼續合縱連橫,仔細籌謀巢湖未來,蕭言就覺得相當納悶︰太激進,太不知進退。

至于諸葛瑾,才來巢湖百數日,雖然余眾不同,建議蕭言北征呂布,但是他那一番話,卻不是比太史慈更加激進,卻是希望蕭言能夠擊潰呂布,堵死袁術退路,一舉拿下壽春、鐘離,正式兼並淮南郡。諸葛瑾的思維,更是令蕭言理解不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代漢最新章節 | 代漢全文閱讀 | 代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