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仙肥、女兵、農莊

作者 ︰ 香港大亨

農歷二月中旬,驚蟄!

天津地區天氣逐漸的暖和起來,葛沽鎮準備給田地播種了。鎮外總計開墾出來的田地,大約有50萬畝。而將岸已經按照肖圖白的秘方,將「土化肥」制作出來。

土化肥這個名稱,將岸覺得有點不雅。

「大人,這些方子,是您使用仙法,洞察天機所看到的。不如叫做‘仙家肥’吧!」將岸苦勸說道。

「仙家肥」肖圖白差點將口中喝下的茶水給噴出來!

後世的土化肥明明又被稱為「農家肥」,感情後世的農民,在明朝人眼里變成了神仙一般了。不過,肖圖白稍微一想,便同意改名。

因為,肖圖白除了借助皇帝分身之外,還要借助封建迷信的手段,來加強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威。將人神話,也許放在後世是很愚昧的作法。但是肖圖白事業草創,尤其是在爭取人心方面,存在在不少的劣勢。

比如,東林黨掌握了高端的話語權,能夠獲得富商、大地主、文人的支持。

農民起義軍,也通過「均平富」、「開倉放糧」、「吃大戶」的手段,獲得破產農民的支持。

哪怕是滿清八旗,也通過強悍的軍事力量,吸引了一些投機者的投奔。

而肖圖白發現,自己的根基實在太淺,就連在總顧問衙門內的影響力其實也是借了崇禎分身的勢!

必須真正的收攏大量的人心,才能夠站穩腳跟。而通過「仙家肥」,來神話肖圖白,顯然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考慮到了這些之後,肖圖白開始吩咐將岸——要給仙家肥造勢

將岸得了雞毛當令箭之後,組織鎮上的契約奴給農田施肥、播種時,更是不斷的宣傳,肖國師用神仙手段,賜予了「仙家肥」,糧食畝產將來必會倍增。

一時之間,肖圖白的神仙傳說,在城鎮中不斷的蔓延。不但是契約奴迷信肖圖白國師大人,哪怕是一些雇佣來干農活的軍戶、民戶,也或多或少有人對肖圖白產生了迷信心理。

肖圖白听聞之後,對于將岸辦事非常的滿意,表示等到幾個月後大豐收,肯定會給予其厚厚的賞賜。

經歷了繁忙的春耕播種。

田間

已經不見播種時的忙碌了。

一名老契約奴看著亂糟糟的農田,說道︰「那些雇工,太敷衍了事了。衙門的官老爺,居然還付錢?要是在家鄉的那些地主,看到田被這般亂種,多半要將短工送上衙門告官」

另一位中年契約奴說道︰「爹,這也是沒有辦法。今年的時間太緊迫了,先要開荒,後又挖渠。接著便施肥、播種。這般的倉促下,能給50萬畝田都播上種,已經是非常難得了。不過,爹,你說‘仙家肥’真的能夠讓畝產倍增?」

老契約奴目光中放出精芒,說道︰「如果是一般人如此亂說,是唬不住你爹的。但是,國師爺是活神仙,這仙肥是國師爺令人制作的,效果應該假不了!」

中年契約奴,心中想道,爹爹一輩子都不信仙佛,到老來居然信國師爺。罷了,國師爺是咱們的恩公,信國師爺,總比信廟里的泥菩薩要強的多

————————

農田方面,肖圖白並不是專家,但是他優點是不恥下問。而且,他非常重視讀書、總結,大明讀書人並不太關注的技術書籍,在肖圖白看來如獲珍寶。

像《農政全書》、《農書》、《開工開物》之類的書籍,很多都是言簡意賅,並且沒有標點符號,而且還是用繁體字從右到左的豎著寫,也都影響了肖圖白的閱讀理解的速度。

此時,肖圖白令人編寫的《皇家字典》還沒有編完。不過,肖圖白已經自己編寫了一份《簡繁字體對照表》,這份對照表暫時是肖圖白自己編、自己用,未來有機會才會推廣。

而在《對照表》編寫之後,肖圖白又將《漢語拼音字母表》整出來了,並且用拼音字母給漢字注音。當然,順手還將《標點符號規則》寫了出來。

《對照表》、《拼音表》、《標點符號》弄出來之後,肖圖白先讓柳馨予、趙柔娘兩女學會。而柳馨予、趙柔娘學會後,再將三大規則教會文工團女兵們。

這些文工團女兵文化程度非常高,學習這點新知識消化的非常快。而文工團女兵學會了《對照表》、《拼音表》、《標點符號》之後,她們又有了一項新的工作——將大明國內已出版的各類科學書籍進行「標點符號化」!

儒家思想,沒有標點符號,肖圖白不在乎。那玩意,因為句逗問題而出現歧義,也不是天大的事情。不外乎是讓儒家分成不同流派,互相吵架打筆仗而已。不會像歐洲、中東那般的宗教狂熱,會為了教義理解不同,發動聲勢浩大的戰爭。

但是,科普書籍如果因為標點符號問題,而造成阻礙理解,那就是整個社會造成巨大損失。

隨著肖圖白的一聲令下,文工團女兵們啟動了「標點符號工程」工程,對大明的各種圖書,進行標點符號化。

女兵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為大明的文化傳播、科學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給圖書標注標點符號的過程中,也使得女兵們閱讀了大量科學書籍。後來這批文工團女兵中,涌現了不少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發明家

——————————

用「仙家肥」給農作物施肥的面積,達到了6萬畝。其中有3萬畝的馬鈴薯,1萬畝的紅薯,還有1萬畝稻、1萬畝麥。對于已經施肥的農田,將來自然要精心照顧。

而剩下還有未施肥的20萬畝馬鈴薯、10萬畝紅薯、3萬畝稻、3萬畝麥、2000畝棉花,準備粗放式經營。畢竟,葛沽鎮的勞動力是非常緊缺的,根本沒有辦法對50萬畝的田地精細照料。

事實上,整個葛沽鎮的農業相關的勞動力只有2000多人。用2000多人照顧50萬畝的田地,人均照看200多畝田地,在明朝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

按照大明傳統的農田管理方式,「人耕10畝,牛耕倍之」。也就是說,小農經濟模式下,一名農民自己照看的田地一般不超過20畝。如果擁有土地超過了20畝,農民就想辦法將土地租給沒有土地的佃農去種,自己成為地主。

中國的地主佃農經濟模式,地主只管收租金,考慮的是從有限的田畝中榨取更多租金。而不會考慮,利用更少的人去照看更多土地。

哪怕地主擁有100萬畝田地,多半是租給10多萬戶農民去耕種。這種模式,地主租金利益最大化,然而勞動力卻被大量的浪費在土地中了。當然了,佃農也屬于自由民,他有選擇不去種地主田地的權利。

歐洲那邊的封建時代,因為地廣人稀,而田地基本都是貴族所有,連帶附屬在土地範圍內的人民,都是貴族的奴隸,他們沒有選擇如何去勞動的權利。貴族不督促他們勞動,他們是不會勞動的。只有貴族老爺眼皮底下監督,他們才能更賣力的勞動。

于是,歐洲貴族對農業管理的模式,自然是自己帶著士兵,用鞭子和武器,督促農奴進行集體勞動。貴族統籌全局,對勞動力進行分工。這樣的模式,使得歐洲中世紀的平均畝產不高,優點卻是更少的人去耕種更多的田地。

肖圖白提倡的是商業經濟社會,自然不能學中國小農經濟模式將80%的勞動力,都束縛在農業上。也不會學歐洲的農奴模式,畢竟那種農奴模式需要用士兵、武器、皮鞭的監督,農奴勞動積極性非常低的。

而是吸取了中西方農業管理中的優點,弄出了擁有中國特色的農莊集體勞動模式。

而葛沽鎮僅僅用了2000多名勞動力,去管理50萬畝的農田。這種模式,平均畝產比精耕細作要差的多,但是有土豆、番薯等等美洲高產農作物,再加上「神仙肥」這種有增產效果的肥料,肖圖白可以預料到,這種管理模式下,既能夠擁有不菲的產量,既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資源,極大的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而葛沽鎮的將來規劃,農業人口至多5000人即可,契約奴合約到期之後,采用雇佣的方式,支付工錢讓其種田。將來,葛沽鎮也會繼續用目前的農莊經濟模式,而不采用佃農經濟模式。

農業人口少,而其他的工業、商業、服務業的人口眾多,可以使得葛沽鎮成為一個典型的工商業城鎮,而不一個農業城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 | 明末皇帝分身全文閱讀 | 明末皇帝分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