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 正文 第六十章 稜堡(二)

作者 ︰ 香港大亨

鑒于稜堡的假想敵是今年六七月份,就會兵臨北直隸的滿清八旗兵。[蟲不知小說網]

所以,稜堡的建設速度要快。將葛沽鎮的市區包圍起來的大稜堡由于工程量巨大,不知道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竣工。所以,肖圖白只好抽調了大量的勞動力,先去建12個小稜堡。

每個小稜堡發動1000名勞動力去建設,計劃在一個多月時間內,不惜工本也必須要將小稜堡建好。

等到小稜堡建成之後,如果時間來得及,再建大稜堡。

葛沽鎮的稜堡防御體系,需要投入20萬兩的資金。比起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建設更為昂貴,這主要就是因為,稜堡需要堅固,對于建材比較挑剔所導致。

不過,身家性命比起錢財更是重要。如果被韃子洗劫葛沽,肖圖白損失更大,所以投入20萬兩建稜堡,也就不算什麼了。

關于稜堡防御體系的建設,不但軍官們很贊賞,士兵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肖圖白解釋,稜堡的作用是用來防御韃子的。

後金的韃子自皇太極登基之後,數次騎兵千里奔襲,攻破大量縣城,兵臨北京、天津這樣的月復地。那兩次都是從蒙古草原中繞過了大明朝的關寧軍防御體系,歷次的襲擾都是達到十萬人規模。

皇家新軍雖然最近剿匪,獲得了不菲的戰果。不過,皇家新軍剿滅的僅僅是一些不成氣候的「流民」,根本談不上與成氣候的正規軍的直接對戰的經驗。

如果現在就遭遇滿清八旗這種的對手,人數相等的情況下,肖圖白沒有信心在野戰中擊敗八旗兵。

畢竟,八旗兵幾乎是年年打仗,與蒙古人打、與朝鮮打、與關寧軍打仗。從戰爭中學習如何打仗,使得他們的戰斗力,可怕到了極點。∣我∣搜小|說網

一般來說,一個韃子的戰斗力,相當于兩名關寧軍。而一個關寧軍的戰斗力,已經處于大明軍隊中出類拔萃的了。

就拿在中原剿匪來說,普通的匪軍與明軍戰斗力不相上下。但是調集了關寧軍剿匪之後,往往幾千關寧軍能夠追著幾萬匪軍後面打。

而中原的那些匪軍,戰斗力比山東的那些流民要強多了。所以,肖圖白並沒有因為皇家新軍打敗了一些烏合之眾,便自高自傲,認為現在的皇家新軍已經無敵了。

相反,肖圖白很保守的估計,哪怕皇家新軍戰斗力達到關寧軍水平,那麼3000皇家新軍,也就能夠與1500名韃子戰斗力差不多。

而韃子的軍隊有十萬,皇家新軍只有3000,這樣的情況下,肖圖白只能想到了曾國藩的絕招——「結硬寨、打呆仗、用鳥槍」!

簡單來說,也就是在堡壘中當縮頭烏龜,就是不和敵人野戰,專門等敵人來攻。

曾國藩是這一招,硬是耗死了善于打野戰的太平天國精銳,鎮壓了當時大有席卷天下勢頭的太平軍。

此時的滿清韃子,有點類似幾百年後的太平軍,皆是擅長野戰。再加上,滿清從**哈赤開始,將領們就非常喜歡拿《三國演義》當兵書,也就是說,在戰場中對方說不定就腦抽筋,將小說里面虛構的「妙計」給現炒現賣了。

拿小說當兵書,已經屬于神經病了。

大明軍隊敗給滿清,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正常的思維去衡量滿清的軍事行動。天知道,滿清的將領們是一群拿小說當兵書是神經病。正常思維,如何能夠跟得上小說家的「神展開」?

因為肖圖白自認為正常人,所以最不喜歡猜測神經病下一步如何「神展開」。他既不相信奇謀,也不相信妙計,只相信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打仗。

稜堡的防御優勢,肖圖白就是比較熟悉,甚至是幾十年後,法國稜堡設計天才沃邦元帥,最經典的「沃邦1式」稜堡的大致設計結構,肖圖白也都是一清二楚。

事實上,沃邦已經是稜堡的巔峰了,之後兩百多年的稜堡設計專家,基本都是炒沃邦的冷飯。一直到19世紀,稜堡逐漸被重炮所淘汰掉之後,也沒有人能設計出沃邦更合理的稜堡結構。

而肖圖白設計的稜堡原理,基本上非常接近沃邦的稜堡,屬于此時世界上,最科學、最先進的稜堡設計。

以稜堡進行防御的話,保守估計可以抵御十倍的兵力。皇家新軍有3000正規軍,要攻破3000人防守的稜堡防御體系,滿清不計傷亡的話,至少要動用3萬以上的兵力才能夠攻破稜堡。毫無疑問,肖圖白不認為滿清有能力在主力在北京與京營對峙時,還能另外抽出3萬人的軍隊,來對付天津葛沽的皇家新軍。

不過也有部分的參與剿匪的士兵質疑道︰「我軍是新式火器軍隊,通過近期的實戰證明新式火器軍隊的輪射戰法對于冷兵器士兵,具備一邊倒的屠殺效果!滿清再如何強悍,也不過是冷兵器部隊!為何不追求與敵野戰中對射殲敵,而是要最稜堡中當縮頭烏龜?」

肖圖白說道︰「第一,八旗兵穿雙層棉甲,四五十米之內,才是有效殺傷的射程。第二,滿清是騎兵,四五十米有效殺傷射程,最多可以讓我們進行兩輪射擊。第三,我軍實戰經驗不足,尤其白刃戰經驗不足,使得我軍一旦與韃子進展,毫無懸念會輸。在我軍還沒有成長為百勝雄師之前,盡量避免與韃子進行野戰。」

士兵雖然一個個心中不服,但是不得不承認,肖圖白所言的敵我優劣,是客觀存在的!

不久後,士兵們又開始建議道。

「大人!可有讓技術工人研發打更遠,貫穿力更強的火銃啊!」

「還要研制射速更快的槍!」

「白刃戰方面,要加強拼刺訓練!」

「要有炮兵,火銃只能50米殺傷韃子。那麼火炮能在兩三里外殺敵!」

見到士兵們不斷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肖圖白令人將這些想法紛紛記錄下來。這些從士兵角度提出的建議,絕大多數都是未來的戰爭趨勢發展!

戰爭技術的發展,就是為了滿足士兵的實戰需求出發的。比如,火槍兵要求提高射速,技術專家逐步研發出燧發槍。

火繩槍最精銳的槍手,一分鐘最多能夠射出3發子彈。但是,實戰中達到一分鐘2發子彈已經屬于精銳。

而燧發槍時代,最快能夠達到10秒射出一發子彈,而實戰中,也能夠達到一分鐘射出3發子彈。

火槍手要求射擊更遠,于是工匠會發明出後裝膛線槍,有效殺傷(穿鎧甲)也從50米逐漸擴展到了200米以上。

再進步一步,那就是19世紀德國的毛瑟兄弟,所發明的毛瑟槍——使用金屬彈殼,並有現代式的閉鎖機構和供彈機構。從此之後,傳統火槍退出歷史舞台,進入了步槍時代。

對于火藥武器的改進,一直是肖圖白的付諸行動的計劃。首先,他已經與工部合作,將大明已經研發出來的「自來火鳥銃」實現量產,爭取未來三年以內實現換裝燧發槍。

當然了,燧發槍的量產、換裝之類的問題,只能是將來的計劃。眼前的問題是,幾個月後將會遇到八旗兵,在士兵現有的戰斗力、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修建稜堡是最好的保全自我,殺傷敵人的方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 | 明末皇帝分身全文閱讀 | 明末皇帝分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