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乃至整個北洋體系的人對所謂的國會選舉一開始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他們大多數人的心思都放在了軍事方面,從南北和談開始袁世凱就開始做武力統一中國的準備,其中善後大借款正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事情,不過中國局勢一直持續動蕩,各地都鬧鬧紛紛的,根本就不能讓袁世凱全心全意的擴軍備戰。其中以國民軍的擴張勢頭以及滇軍的強勢而讓袁世凱是吃不好睡不好。
一邊忙著備戰的同時,袁世凱也是利用各種手段分化南方諸軍閥,其中讓蔡鍔進京,任命陸榮廷為廣東都督都是這些手段的展現。可是他沒想到國民軍或者說陳敬雲的胃口那麼大,不用多久就不已經連接控制浙北,下半年又控制了廣州,這讓袁世凱感到了危機重重,進而生出了讓馮國璋率軍南下,控制江蘇這個財賦大省的同時壓制國民軍的發展勢頭,如果可能的話狠狠的打擊國民軍,進而掌控浙江。而北洋軍在1912年的所有動向幾乎也是圍繞著這一個目標而運轉的,其他事情根本就管,甚至都默許了唐繼堯出兵四川,對鬧的轟轟烈烈的國會選舉更是沒心思關注了。
但是袁世凱沒想到的是,自己陸續往蘇南增兵三四個師,最後竟然是一敗涂地,張勛的第八師丟在了江南不說,就連曹錕第三師、靳雲鵬第五師乃至後面前往增援的第七師都是損失慘重,接二連三的戰敗消息傳來,鎮江不克,丟了江北,以至于江南三個師被阻擋退路,後面雖然反攻那會了江北,但是江南又是守不住了。最後竟然是打成了和國民軍隔著長江對持的局面。
蘇南戰事的不利對北洋軍造成了極大的被動影響,打擊了士氣不說,手底下那些將領們也逐漸認為他袁世凱不行了,雖然還沒有公然抗命的舉動,但是陽奉陰違也是時有發生,這讓袁世凱極度郁悶。
好不容易在列強的調解下暫停了蘇南戰事,袁世凱正打算利用在段難得的時間進行擴軍備戰,等善後大借款一道,原有的幾個師休整補充好,新建的那兩個師也成軍後,頂多也就是半年後袁世凱就能夠再一次的揮軍南下,而到了那時候,他是勢必要統一中國的,中國現在這樣持續分裂的局面決不能再這麼拖延下去,不然不但對北洋是個大災難,就連對整個中國而都是一場災難。
然後就在袁世凱正打算息事寧人,連東南宣撫使的名頭都給了陳敬雲,囤積力量一舉發力的時候,國會選舉卻是給他出了一個大難題。
當初南北和談的時候,南方革命黨人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就弄出了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里頭制定的是責任內閣制,當初讓袁世凱也是緊張了一小會,不過袁世凱是什麼人物,加上當組閣的又都是他北洋的人,所以這個責任內閣制是徒有其表的,因為這個緣故,他那會也是對著南方黨人弄出來的臨時約法研究了一番,更加知道這個所謂的責任內閣制對自己這個大總統的危害。然後今天的他沒想到宋教仁改組過來到處拉人的國民黨竟然這麼強悍,一舉就霸佔了一半的國會席位,之前他還以為那些多黨派,除了國民黨外還有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甚至陳敬雲弄出來的那個什麼國社黨,唐繼堯和蔡鍔的統一共和黨,這麼多黨派競爭下來總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只要不出現這些局面那麼他完全就可以不必擔心會出現什麼變故。
但是國會選舉的結果一公布,國民黨竟然獨佔半數席位,這可就不太妙了。只要國民黨控制了國會完全就可以組織內閣了,假設一下,如果宋教仁不當了內閣總理,各部總長大多數也是國民黨成員的話,幾乎就可以想象總統就會正式成為傀儡了,畢竟宋教仁可不會當圖章總理,會把副署權把的牢牢的,不可能出現袁世凱隨心所欲的局面。甚至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控制國會後的國民黨完全可以重新選舉出一個總統來。要知道現在的袁世凱還和之前的孫中山一樣,是臨時大總統。第一屆國會召開之時就會選舉出正式總統,原本以為總統之位沒什麼大礙,畢竟孫文、黃興那麼人乃至陳敬雲唐繼堯都不來參選,參選總統的就他袁世凱一個人,那些國會議員們除了他也沒其他人可以選。
但是變數總歸是有的。到時候袁世凱就算可以用收買、武力等各種手段確保國會不會干擾到自己的統治,但是說一千道一萬,那就是國民黨控制國會後麻煩多多。
但是國會選舉已經落下帷幕,各黨派的選票都已經成為了定局,袁世凱要想辦法的話只能用其他方式了。
袁世凱也算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的梟雄了,對著臨時約法翻看了很多遍後他是微微閉上了眼楮,然後把楊度叫了進來。
楊度最近兩年來在袁世凱身邊奔走,基本上成為袁世凱的私人代表積極和其他勢力談判游走著,外人知道的雖然不多,但是內部人都知道楊度已經成為了袁世凱身邊的大紅人。
「現在國會那邊鬧的有些亂,你去多走走,和其他幾個黨派分別說一說,就說我袁某人支持他們,一個黨席位不夠,那就合並,畢竟臨時約法里頭可沒不允許黨派合並!」袁世凱沒有多余廢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楊度听罷袁世凱的話後道︰「這剩下的那幾個黨派里頭,共和黨和統一黨乃至民`主黨都好說,這幾個黨派都是立憲派的人,聯合起來怕是不難,不過陳敬雲的國社黨和雲貴的統一共和黨怕是……」
袁世凱道︰「國社黨是陳敬雲的,陳敬雲只要不傻,那麼他就不可能向著我們,雖然當初用一個東南宣撫使的名頭換來了他支持我當總統的承諾,但是這承諾還沒兌現不是,所以那邊是指望不上的了。統一共和黨也是,唐繼堯巴不得看我笑話呢。不過這兩邊的票數不多,加起來也不過百四十,左右不了大局。現在的關鍵是把統一、共和、民`主三黨給聯合起來,到時候再加上其他一些小黨派的票數,那麼屆時就足以抗衡國民黨。不讓那邊出太大的亂子!」
袁世凱雖然對臨時約法有些反感,但是他同樣對臨時約法還是有些了解的,宋教仁想著要控制國會只靠這半數席位可是不夠的,到時候自己支持把共和黨啊什麼的聯合起來,再拉攏一些小黨派,加上旁邊還有個看戲的陳敬雲和唐繼堯,袁世凱認為國民黨翻不了天。
這國會選舉對袁世凱而言,也只是覺得麻煩了些而已,還沒到讓他吃不下睡不著的時候,相對而言,那澎湃發展著國民軍和滇軍才是他的心月復大患,至于那些革命人,他從來就沒放在眼里。
革命黨勢力雖然控制了安徽和江西,兵力表面上也是有差不多十萬人了,但是實際上卻是差強人意。按照北洋軍上次在蘇南地區和黃興手下的部隊交戰情況來看,黃興手下的部隊戰斗力實在有限的很,人數雖然多,但多是烏合之眾,北洋軍不用多的,只要一個師湊神是那個河南南下,加上滁州的部隊向配合,拿下安徽廢不了多大功夫。
畢竟黃興和李鈞烈手下的軍隊可不是陳敬雲手下的國民軍,在蘇南打了一場,北洋軍算是認識到了國民軍的強悍,雖然覺得國民軍還不如北洋,但是也差不到那里去了。而國民軍的戰斗力是怎麼來的,訓練之類的大家都在訓練,沒什麼好說的,關鍵就是裝備,那些槍支重炮哪一個不是白花花的銀子。控制閩浙廣州上海的陳敬雲搜刮的那麼狠,借了那麼多錢,听說單是光復債券就已經賣出去好幾千萬,有了如此充足的財政支撐才弄出裝備齊全的十萬大軍,北洋軍自己當年練兵的時候可是靠著全國之力養著,而辛亥後為了編練新的部隊,把老底都花光了都還弄不出來。滇軍那邊還好,依靠雲南和雲土,弄出幾個正規師來不算難事。
練兵,不是單單練就可以的,還得有錢才行。而革命黨人嘛,袁世凱可不認為他們能夠拿出那麼多錢來采購裝備練兵,哪怕就是把安徽和江西翻了個底朝天,他們也弄不出幾個裝備齊全的師來,所以說表面有十萬大軍,但是袁世凱從來就沒正眼瞧過。
如果不是宋教仁弄出來的國民黨佔據了國會半數席位,恐怕他袁世凱都懶得搭理,然後繼續埋頭擴軍備戰。
袁世凱為了防止國民黨控制議會,讓楊度去聯合統一、民`主、共和三黨聯合組建新黨,而楊度也是知道這事不是那麼容易的,這涉及到三個黨派的各種事務,必須得找一個有名望的人才行,如此情況下,楊度就是找上了梁啟超,準備讓梁啟超當這個中間聯絡人聯合三黨組建新黨。
袁世凱為此還給了二十萬元的建黨經費,可是梁啟超認為不夠,非要五十萬不可,袁世凱咬了咬牙,也就從牙縫里又擠出了錢,湊足了五十萬給他。梁啟超得到袁世凱的回復後,立馬就是從天津啟程到北京,準備聯合三黨組建新黨,甚至新黨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進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