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胤礽避痘成功後,宮內的三大巨頭對胤礽可謂是更看重和上心,畢竟出過痘的皇子比未出過痘的皇子更難夭折,且也易讓人產生這個皇子被天庇佑著。胤礽的皇阿瑪康熙能夠繼位的一個重要條件便是他出宮避痘成功和11歲後被孝莊親自撫養。說起現如今的太皇太後孝莊,後世曾有部分史學家認為這清朝是興也是太後忘也是太後,很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意味。這興的太後便是孝莊,而亡的則是慈禧。孝莊文皇後姓博爾濟吉特,為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1625)二月嫁與皇太極,時年十三歲。崇德元年(1636)封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正月生世祖福臨,世祖即位,尊為皇太後,時年二十八歲。康熙二十六年(1688)崩,享年七十五歲。既然說起這孝莊,就不能不提起她生命三個男人中的第一個皇太極。《清史稿•太祖本紀》中對皇太極的描述是這樣的︰太宗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退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諱皇太極,太祖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後。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栗。長益神勇,善騎射,性耽典籍,詔覽弗倦,仁孝寬惠,廓然有大度。愛新覺羅•皇太極(滿語音譯黃台吉,洪太是也),因著這個名字現代很多史學家認為哈赤的確是想立皇太極為下一任帝王,而不是多爾袞,因為台吉一詞在蒙古各部中是最高領導人的稱謂。皇太極的一身可謂是子承父業,在征戰中度過,不過比起其父親可謂是好上許多。哈赤建立後金國期間,蒙古部還有一個大勢力,這個大勢力的首領叫做林丹汗。明朝為了平衡少數民族各部,拉攏林丹汗壓制哈赤。而林丹汗本人也是個具有才敢的,利用大明朝的勢,和哈赤分庭抗禮。丹汗利用藏傳佛教,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林丹汗登基那年,四世雲丹嘉措所遣邁達里呼圖克圖札阿囊昆噶寧波(大慈諾門汗)經鄂爾多斯抵達呼和浩特,作為蒙古地區黃教的坐床喇嘛。不久,林丹汗將邁達里諾門汗、卓尼綽爾濟迎請至察漢浩特,不但自己信奉黃教,而且讓他們在察哈爾地區活動,宣揚該教。1618年,當林丹汗26歲時,西藏紅教方面派遣沙爾巴呼圖克圖到達蒙古地區,尋找自己的支持者,林丹汗為紅教喇嘛沙爾巴呼圖克圖的法術所折服,在察漢浩特隆重地迎接了他。林丹汗封他為國師,並接受深奧密乘之灌頂。沙爾巴呼圖克圖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從五台山取來元世祖時紅教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鑄嘛哈噶喇金佛。林丹汗修建金頂白廟,將金佛供于其中。林丹汗為了弘揚佛教,召集昆噶敖德斯爾、班第達顧實、阿南達顧實為首的33名大翻譯家,在1628-1629年期間翻譯了108卷《甘珠爾經》(前人已翻譯過其中一部分),並用金字抄寫在藍紙上。林丹汗把祖傳下來的傳國金印和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爾經》視為三大法寶。林丹大汗以沙爾巴呼圖克圖為國師,改奉紅教後,極大地影響了他從前的形象和聲譽。信奉黃教的漠北喀爾喀和右翼三萬戶的各部汗、濟農、諾延、台吉,與林丹汗逐漸有所疏遠。影響較大的邁達里諾門汗,也與林丹汗發生了分歧,久居漠北喀爾喀,已不再同情和支持林丹汗。盡管林丹汗改奉紅教後,其統治地位大受影響,但蒙古各部基本上仍听從于他的統一號令。而正當此時,女真人已從東北地區崛起。其建州部首領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在赫圖阿拉即汗位,國號曰「金」,史稱「後金」。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早已引起蒙古和明朝的注意。更何況,後金勢力和影響已波及到蒙古邊緣各部。科爾沁、內喀爾喀五部及喀喇沁等,不斷遣人至察漢浩特,希望林丹汗采取必要的防範措施,以遏制後金勢力。1608年,哈赤的長子褚英率領5000人進犯烏拉部。烏拉部為女真人的一支,與科爾沁相鄰。烏拉部派人向科爾沁部求援。經林丹汗同意,科爾沁部翁阿岱巴圖爾諾延及其子奧巴率領科爾沁部大軍到達烏拉境,與烏拉部聯軍共同打退了褚英的軍隊。不久,葉赫部(在昌圖和開原之間所居)首領錦太什受到哈赤的威脅,又向林丹汗告急求援。林丹汗遂命翁阿岱巴圖爾及其子奧巴領科爾沁部兵,往援葉赫部,殺死了哈赤的部將布揚古(《皇清開國方略》卷12)。後金天命年間,科爾沁部的台吉們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幾次同後金交戰,保衛了自己的邊疆。顯示了自己的勢力,科爾沁部的明安諾延的3個兒子還曾率領部眾深入後金境內,大掠其牲畜。但是,後金國主哈赤在遼東地區的地位尚未鞏固,他不敢與蒙古和明朝同時對立。因此,對蒙古人的挑戰,盡量采取忍讓遷就的態度,甚至以通婚(哈赤娶科爾沁明安台吉女為妃)為手段,爭取與科爾沁、內喀爾喀諸台吉保持和睦友好關系。而就是這樣的梟雄林丹汗,在哈赤接到科爾沁部的救援信時,派皇四子皇太極前去科爾沁部相助,可就在皇太極到的時候,林丹汗畏懼此時的哈赤父子,竟讓皇太子不費一兵一卒救援成功科爾沁,不可謂不悲涼。1626年八月,後金國主哈赤去世,其四子皇太極即位。皇太極登基後,加快了征服蒙古各部的步伐,三征林丹汗。1634年夏林丹汗不幸因病去世。林丹汗福金蘇泰與其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率領察哈爾和鄂爾多斯部眾自大草灘返回鄂爾多斯。喀爾喀卻圖台吉率部進入青海。林丹汗病故後,皇太極于1635年二月命多爾袞、岳托、薩哈廉、豪格領兵1萬,前往鄂爾多斯尋找林丹汗子額哲。三月,多爾袞在西喇珠爾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妻子囊囊,得知額哲所在地。四月二十日,渡過黃河,至托里圖找到了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後來,後金統治者將察哈爾部安置于義州,分設左右翼察哈爾八旗,封林丹汗子額哲為親王,並將皇女馬喀塔格格嫁之,設都統和副都統統治察哈爾左右翼。林丹汗病死後,他的部下逐漸土崩瓦解,他的福晉們也開始尋找自己新的歸宿。後金天聰八年八月,林丹汗的側福晉,時稱竇土門福晉,由他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庫魯克的護送下,率先到皇太極的軍營行幄,表示歸順,並選擇了木湖爾伊濟牙爾地方暫時駐牧。皇太極考慮後,決定娶竇土門福晉。在皇太極納娶竇土門福晉後不到一年,後金天聰九年三月,林丹汗的多羅大福晉囊囊太後娜木鐘率領一千五百戶部眾來歸;四月,林丹汗另一個多羅大福晉蘇泰太後帶著她的兒子額哲,即林丹汗的繼承人,又率一千戶部眾來投,並獻上歷代傳國玉璽;隨同兩位尊貴太後前來的還有林丹汗另兩位側室福晉伯奇福晉、俄爾哲依圖福晉及林丹汗的妹妹泰松公主等。她們的到來,讓皇太極和諸王貝勒們欣喜若狂,因為這不但給他們送來美女,還帶來了眾多的家產人口及牲畜財帛等。當林丹汗的八大福晉們歸順後,時為大汗的皇太極娶竇土門福晉和囊囊大福晉;其從弟濟爾哈朗娶蘇泰大福晉;其七兄阿巴泰娶俄爾哲圖福晉;其長子豪格娶苔絲娜伯奇福晉;將高爾土門福晉賜林丹汗屬下寨桑祁他特車爾貝為妻;二兄代善娶林丹汗之妹泰松公主;皇太極將次女馬喀塔下嫁林丹汗長子額哲;多爾袞娶了竇土門福晉的蒙古養女(一說是林丹汗之女)。第一大妃,號多羅大福晉,囊囊大福晉(?-1674),史稱囊囊太後,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八大福晉之首。統管阿紇土門萬戶斡耳朵。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又一名為德勒格德勒,蒙古阿霸垓部後封郡王額齊克諾顏之女。1635年(後金天聰八年),她生下林丹汗的次子,也是遺月復子阿布鼐(亦作阿布奈)。1636年(後金天聰九年)三月,歸順滿清,改嫁愛新覺羅•皇太極。崇德元年七月被封為西麟趾宮貴妃,位居崇德五大福晉的第三位。順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順治九年十月尊皇考懿靖大貴妃。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葬昭陵貴妃園寢。她又為皇太極生下皇十一子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皇十一女固倫端順公主,嫁蒙古阿霸垓部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又撫養一蒙古女,名淑濟(疑為林丹汗之女),于崇德八年(1643年)七月嫁濟旺之子德參濟王子噶爾瑪德參(噶爾瑪)。
第四大妃,芭德瑪瑙伯奇福晉(?-1669)。統管竇土門萬戶斡耳朵,故又稱竇土門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璪(亦作芭德瑪瑙),蒙古阿霸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爾之女。1635年(後金天聰八年)八月,她在其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庫魯克的護送下,到皇太極的軍營行幄,表示歸順,並選擇了木湖爾伊濟牙爾地方暫時駐牧。她是第一位向滿清歸順的林丹汗遺孀,改嫁給皇太極。崇德元年七月被封為東衍慶宮淑妃,位居崇德五大福晉的第四位。順治元年九月,迎至燕京。順治九年十月尊皇考康惠淑妃。康熙六年薨;葬昭陵貴妃園寢。她撫養一蒙古女(疑為蒙古林丹汗之女),于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嫁多爾袞。
首先對于前兩天看文的親們說聲抱歉,文的排版我是弄了的,也不知道為什麼發出後排版卻沒了,要知道一、二兩章沒這樣啊。其次是明天要大修一次文,原因是因為今天去新華書店查閱清朝資料時發現,自己前面寫的很多東西和史料、專家們出的書籍的確有比較大的出路,雖然我這個文是在杜撰的基礎上加歷史,但也不希望寫出和史料相悖的文章,要知道我初中的妹妹看完《宮》後竟然深信那里的雍正就是歷史上的雍正,讓我萬分無語。所以自己就不是很想讓看我文的親們也認為某些歷史就是這樣的,如果在修文後時間足夠的話我是會更文的,明天的那一章我是寫了的,當然是寫在紙上的,而我晚上是模不著電腦,這樣就導致我的文不能打到電腦上發給大家,不過我會竟然更的,希望親們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