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第六九章 末日(一)

作者 ︰ 庚新

第六九章末日(一)

李郎君不在滎陽!

武德元年十月十七,山東大雪。

李密調集二十萬大軍,在梓潼山下,與宇文化及苦戰十余日。雙方損失慘重,最終宇文化及敗退,李密獲得慘勝……宇文化及帶著偽帝楊浩,及殘兵敗將數萬人,趁大河冰封,退往魏縣。

莽莽蒼原,尸橫遍野。

李密懷著一份大勝之後的喜悅之情,向東都趕奔。

此時,他懷揣一份美好的幻想,幻想著憑借此次大勝,將回歸東都,獲取正統之名,而後角逐天下。

可是當李密才抵達魯郡的時候,就得到了王世充在東都稱帝,楊侗禪位的消息……

「這不可能!」

李密驚怒無比,怒聲咆哮。

楊侗怎可能會禪位于王世充?

此前,楊侗還通過宇文儒童等人和他聯系,告訴他若歸附東都,當得三公之位,拜大丞相之職。

可這一眨眼的功夫,楊侗就禪位了?

「宇文儒童和崔德本,可有派人聯絡!」

大帳中,李密厲聲喝問。

在他上首處,端坐一名皓首老者,雙眸半閉,似老僧入定一般。

「啟稟王上,東都傳來消息,九月末時,王世充下令抄沒宇文儒童和崔德本滿門。宇文左丞和崔散騎皆死于牢獄之中……不過由于崔散騎族人登門,所以他後人皆為受到影響,被趕出東都。宇文左丞滿門八十六人,盡被王世充處死。如今東都城內,王世充已是一手遮天。」

李密呆坐太師椅上,久久說不出話來。

這時,坐在他上首的老者,突然睜開眼楮,低聲道︰「密公,王世充弒君,當速征討之。」

李密一驚,恭敬向老者看去,「無畏公,你怎知王世充弒君?難道陛下已經……」

「王世充乃卑鄙小人,早已目無君父。

其野心昭然,乃當世之奸惡。此人善于作偽,明明滿月復奸詐,卻又做出一副忠臣孝子之狀。如若陛下在世,王世充就算是用各種手段,也會令陛下在眾人面前露面。可是現在,三辭三讓,陛下卻始終未見出現,甚至連禪位時也未露面,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陛下已被王世充所弒。」

老者正是前隋室左僕射,太常卿,後被楊廣罷免,卻隨行伴駕的隋室老臣,蘇威。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後,對隋室老臣卻保持著極度恭敬。如裴世矩,蘇威等人,皆被他重用。

蘇威更被封為光祿大夫,不過梓潼山一戰,李密將蘇威搶來。

李密是個性情高傲的人,可是在蘇威這個開皇年間的名臣面前,也不敢太過張狂。畢竟,蘇威是和高穎、楊素一輩兒的老臣,那份眼光和閱歷,也容不得李密張狂。隋煬帝可以肆意打壓蘇威,但李密卻沒有這樣的資格。而且,李密還希望借助蘇威,在東都獲取更多好處。

「無畏公,那以您之卓見,密當如何?」

蘇威,字無畏。

「密公,這種時候,還需要再做考慮嗎?

你既然表示臣服東都,那就要向天下人表示出忠貞之心。王世充雖已稱帝,然根基並不穩固。

你應挾大敗宇文小兒之勢,揮軍東進,與王世充決一死戰。

勝,密公得東都,為陛下報仇,可順理成章正名,得天下人贊賞;敗,亦可以退守山東,豎立大旗,召集天下英雄征討王世充。勿論勝負,于密公而言,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洗刷去早先的聲名……想必如此作為,就連那滎陽郡的李言慶李郎君,也會表示敬佩吧。」

李密聞听大喜,立刻下令,大軍即刻準備,西進洛陽。

與此同時,偃師縣城,也正進行著一場慘烈的戰斗。段達調集數萬兵馬,對偃師縣發動猛攻,試圖復奪偃師,打開東進的門戶。王世充也好,段達也罷,都認為偃師縣城,唾手可得。

李密不在偃師,誰又能是段達對手?

可沒想到,偃師留守魯儒宗,竟然絲毫不遜色于李密。

憑借偃師堅城,與鄭軍展開激烈的戰斗。從十月初八,至十月十七,戰斗持續了十日之久,段達卻始終未能,攻破偃師城門。士卒,已萬分疲憊,段達不得不暫時收兵,兵退三十里。

與此同時,從洛陽趕赴而來的鄭軍援兵,也抵達石林山下。

夜色很重,也很冷。

在後半夜時,天降小雪。

鄭軍雖然已經撤退,可魯儒宗卻不敢有半分懈怠,率領軍卒,巡視城樓。

「魯公,天這麼冷,您還是回府中休息吧。

末將帶人繼續巡視,絕不會讓王世充那老臭蟲得了便宜。」

李君羨年二十五六的模樣,生的雄壯而魁梧,一臉英武之氣。他也的確是瓦崗軍中一員悍將,善使一桿月牙戟,射術高妙。這一次段達攻打偃師,李君羨曾數次率部,將鄭軍趕下城頭。勿論是李密還是魯儒宗,對他都很看重,李密更有言,想重組內軍,命李君羨為驃騎。

魯儒宗搖搖頭,「君羨勿擔心,段達老兒此次退兵,一時半會兒未必能開戰……對了,陽城方面,可有什麼消息?」

「單大將軍前次說,他正設法重開邙嶺小道。

不過這一下雪,恐怕又要多幾分變數。滎陽軍目前沒什麼動作,據說河北戰況膠著,他們抽調了不少兵馬前往汲郡,滎陽郡內不免有些空虛。所以前段時間,嵩高縣的王伏寶已撤回黑石關,緱氏的姚懿,同樣兵退黑石渡口……這樣看來,單大將軍打通邙嶺小道,不過早晚。」

魯儒宗一開始,還面露笑容。

可是听著李君羨的講述,這眉頭漸漸的扭在一處。

突然,他倒吸一口涼氣,輕聲道了一句︰「不好!」

「將軍,怎麼了?」

「我沒有見過李言慶,卻無數次听人提起過他。這家伙雖說年紀不大,可手段卻極為老辣。

他素來謀定而動,用兵雖然奇詭,看似次次冒險,可實則卻是步步謹慎。以我對他的了解,若是汲郡不可守,他定然會毫不猶豫的舍棄汲郡;若河內危險,他也會立刻讓出河內……對他而言,汲郡與河內的好處,未必能比得上一個滎陽郡重要,他又怎可能置滎陽而不顧?」

這一席話,對李君羨而言,似乎顯得有些過于復雜了!

以至于魯儒宗說完後,李君羨瞪大了眼楮,硬是沒能領會其中的含義。

魯儒宗在城樓上徘徊踱步,也沒有再向李君羨解釋。片刻後,他對李君羨說︰「君羨,你立刻率本部人馬,連夜趕赴首陽山。勿論如何,你都要盡快和單大將軍取得聯系,命他切勿貪功,冒險攻擊黑石關。那李言慶的便宜,不好佔……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中他的詭計。

既然滎陽軍讓出邙嶺小道,兵力空虛也好,其中有詐也罷,請單大將軍全力打通邙嶺小道,盡快援救偃師。只要能挨過這個冬天,開春後咱們就可以反撲洛陽。等拿下洛陽,李言慶就不足為慮。」

身為瓦崗軍的高級將領,魯儒宗深知,李言慶和單雄信之間,仇深似海。

不只是李言慶打敗過單雄信,而是單雄信的兩個兒子,都死在李言慶的手中。單雄信早年從翟讓,舉家被官府抄沒,只剩下這兩個兒子。如今,兒子又死在言慶手中,他豈能善罷甘休?

所以單雄信一旦受滎陽兵力空虛的誘惑,強攻黑石關的話,說不得又會中了李言慶的詭計。

正如魯儒宗所說︰李言慶的便宜,不好佔!

李君羨這下明白了,連忙點頭答應。

夜幕中,雪花飛舞,似有加強的趨勢。

魯儒宗站在城樓上,目送李君羨率八百軍卒,趁著黑夜離去,臉上的憂慮之色,越發濃郁。

但願得,單大將軍能保持住冷靜吧!

古都,開封。

位于豫東平原,距離管州,大約百里。

這座古老的都城,歷史頗為悠久。相傳夏七世帝杼遷都于老丘,亦即後來的開封。至十三世胤甲遷都,開封在夏朝時,共經歷六世,也是遠古時期,華夏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春秋時期,鄭莊公向中原拓展,在後世朱仙鎮附近構築城邑,取名啟封。

戰國時,魏國爭霸,魏惠王在六年(前364年)由河東的安邑,遷都大梁,也是開封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建都。

隋煬帝開通濟渠,使河洛與黃淮溝通,開封的地位,日益重要。

由河洛東進,必由開封。李密自謀取開封之後,就將開封交由隋室散朝大夫時德睿執掌。雖與滎陽郡分治,但二者的聯系,依舊密切。許多商品物資,通過開封,轉往河洛地區,由此而帶來的賦稅,成為瓦崗軍一大支柱。同時,時德睿與滎陽世冑之間的聯絡,也未停止。

大業十三年,李密和王世充相約夾擊滎陽,就是通過時德睿,買通了鄭孝清。

只可惜,功敗垂成!

天亮以後,雪勢越來越大。

駐扎于開封的守將名叫李大亮,年過三旬,是瓦崗軍的年輕將領。

此人原本是隋室虎賁郎將龐玉麾下效力。大業十三年,李密奪取陽城之後,立刻在邙嶺與龐玉霍世舉展開了一場大戰,也就是所謂的邙嶺大捷。龐玉和霍世舉麾下兩萬兵馬,被李密一舉擊潰,霍世舉更被秦用所殺。李大亮被李密俘虜,隨後被歸附李密,在王要漢麾下效力。

秦瓊、程咬金等人奉命往關中牽制李淵,不想一去無音訊。

于是李密開始提拔軍中將領,李大亮由于曾在隋軍禁軍中效力,懂得治軍之道,被李密看重。

不過,看重是看重了,可前車之鑒,令李密也不敢輕易相信李大亮。

他把李大亮安排在開封,名為守備,實際上卻被時德睿所控制。無時德睿的命令,李大亮也無法調動兵馬。

「這該死的天氣!」

李大亮在城樓上巡視完畢之後,走進門樓中。

屋子里擺放著一個火盆子,熊熊炭火,多多少少驅散了屋中的寒意。他接上的雪氅,抖落積雪,走到火盆子跟前,伸出手想要烤火。

「將軍,開封城北三十里,發現有兵馬行進。」

斥候突然闖進屋中,帶著一股寒氣,涌進來。炭火撲簌簌抖動幾下,旋即恢復了正常。李大亮心里咯 一下,連忙抄起橫刀,道了一句︰「立刻下令,關閉城門,隨我一同察看敵情。」

他帶著人,登上城門樓遠眺。

風很大,雪很急,城外白茫茫一片,視線非常模糊。

「傳我命令,三軍警戒。」

李大亮不敢猶豫,道︰「我這就前往府衙,稟報時大夫,若兵至城下,無我命令,不得出戰。」

如果是敵軍偷襲,那就要調動兵馬。

可要調動兵馬,若沒有時德睿的令牌,李大亮也無法調動。

一路匆匆來到開封府衙,就見府門外軍卒列隊兩旁,正警惕的觀察四周。也難怪,城頭上傳來的號角聲,已經說明了一切問題。作為開封中樞之地,自然要加強守備,小心提防才是。

「請稟報時大夫,就說李大亮求見。」

門卒上前牽住了韁繩,「李將軍只管進去。時大夫剛才傳令,若將軍前來,只管前去說話。」

「如此,多謝!」

在長安呆過,在洛陽呆過。

李大亮年紀可能不大,但這眼界,卻比秦瓊要寬。

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這開封府衙的門卒,也不好招惹。時德睿也是士大夫出身,門卒多為他族中親眷。若得罪了哪一個,難保日後沒有小鞋子。李大亮不比時德睿,平民出身的他,沒有任何根基可言。

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李大亮都會保持幾分恭敬。

門卒側身相讓,李大亮大步流星,直奔府中走去……不過他沒有發現,當他往中堂而去的時候,府衙大門,卻無聲的關閉起來。府外軍卒,立刻加快行動,阻止陌生人,靠近過來。

中堂里,時德睿正陪著一個頭發灰白,器宇不凡的中年人說話。

兩人不時發出爽朗笑聲,看上去非常親密。

李大亮走進中堂,上前行禮,「時大夫,城外發現不明兵馬靠近。如此風雪,恐有賊人偷襲,請大夫盡快調集人馬,做好防御。」

時德睿呵呵一笑,示意李大亮起身。

不過,他卻沒有急于反應,而是向中年人道︰「神通公,這就是我與您所說的,開封守備,李大亮。」

「果然英武不凡啊。」

中年人頷首而笑,親切問道︰「听說李守備此前,曾在禁軍效力?」

李大亮一怔,有些不明白時德睿的意思。不過,他覺得眼前這中年人,看上去好像有些眼熟,似乎在什麼地方見過。當下也不敢怠慢,連忙恭敬回答︰「末將的確是在長安禁軍效過力。」

「哦?那可真是巧了!」

中年人道︰「我有一個朋友,也曾在長安禁軍效力,不知李守備可認識?」

李大亮感到有些不對勁,看了看時德睿,又看了看中年人,小心翼翼問道︰「敢問是哪一位?」

「哦,此人曾是左備身府虎賁郎將,姓龐,名玉。」

龐玉?

李大亮激靈靈打了一個寒顫,猛然後退一步,雙眸圓睜,厲聲喝問︰「你是什麼人?」

說完,他向時德睿看去,「時大夫,你又是什麼意思?」

「呵呵,李守備莫著急,且听我慢慢道來。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當年,密公假借桃李章,令天下英雄以為他是天命所歸。卻不想……呵呵,密公如今雖則勢大,可終究非天命之人。故時某亦需為日後做籌謀。

李守備也是聰明人,而且才能不俗。只可惜,密公有識人之明,卻無用人之能,繼續留在這里,不免委屈了李守備的才干。我欲向長安引介李守備,只是無引介之禮。正好今天永康王到訪,卻是李守備難得的好機會。城外兵馬,乃永康王麾下,不知李守備可願隨我歸唐。」

李大亮倒吸一口涼氣。

他不知道永康王是什麼人,卻知道眼前的中年人,必是李唐王室。

眼珠子滴溜溜打轉,他沉吟片刻,而後退了一步,做拱手狀,輕聲道︰「既然時大夫願意為大亮著想,大亮又豈能……隨你做那背主之人?」

說著話,他猛然反身想要往外沖,卻見中堂外呼啦啦沖出一隊鐵甲軍士,手持長矛,攔住去路。

走是走不得了,那就拼一下。

李大亮大吼一聲,橫刀鏘的出鞘,縱身就撲向中年男子。

可中年男子坐在太師椅上,紋絲不動,面露一絲微笑。眼見刀光逼來,李大亮耳邊突然傳來一聲冷哼。

中年人身後,站立著一個單薄瘦弱的青年。

若不注意,很難讓人發現他的存在……李大亮進中堂時,卻未曾留意這個青年。而此時,青年驀地橫身攔在李神通面前,手臂原本低垂,待刀光迫體的一剎那間,一道寒光從袖中竄出。

叮,一聲輕響。

李大亮只覺手中長刀,似乎被一股巨力往回推。

他心里暗叫一聲不好,錯步想往後退。哪知青年手中出現了一柄細長利劍,劍尖點在刀脊上,也不見他腳下動作,身形向前飄飛而進。劍隨身進,身隨劍走,儼然已是人劍合一的地步。

李大亮被推得   向後連連倒退,幾次想要穩住腳步,可就是停不下來。

從中堂內,一直被推到中堂門口。

青年突然一頓足,只听蓬的一聲巨響,整個中堂大廳,都似乎在顫動一樣。利劍順勢向上一挑,李大亮手中的長刀再也拿捏不住,嗖的一聲就月兌手飛出。緊跟著,青年猱身而進,劍交左手,單掌倒立排在李大亮的胸口,腳下又是一頓,手臂一抖,李大亮呼的就飛出中堂。

巨大的力量,只把李大亮推到中堂外台階下。

被摔得頭昏腦脹的李大亮還沒等站起來,十數支長矛,已經把他死死壓在地上。

「厲害,厲害!」

時德睿忍不住連連鼓掌,大聲道︰「久聞李郎君帳下有肉飛仙,劍法出眾,武藝高強。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李神通也站起來,朝著時德睿一拱手,「李守備一時間想不通,也是人之常情。

不如這樣,請時公移步,打開城門。郎君兵馬已至開封城下,這般風雪,還是早些進城休息。」

「正是,正該如此!」

時德睿說著話,肅手做出請的動作。

可是在台階下,被繩捆索綁起來的李大亮,腦袋卻嗡的一聲響,整個人頓時懵了……

李郎君?

哪個李郎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篡唐最新章節 | 篡唐全文閱讀 | 篡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