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 第三十七章7到10處

作者 ︰ 致命兵器

第三十七章7到10處

林格發達後一貫有組織聚會的傳統,不過早期的聚會規模都不大,受邀請和有資格參加的人也很少,每次最多邀請10來位客人。

除了一些家庭聚會之外,這種公開聚會可以歸納為3種性質,一是參加的都是國防軍職業軍人,有軍事沙龍的意思,二是邀請企業家、金融家和外國投資者的聚會,這通常都會混雜著一些商業上的利益糾葛,林格的很多商業合作都是在這時拍板決定的。

這兩種聚會都相對比較正式,講究禮品、禮儀、著裝等很多細節,在大餐方面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德國人習慣先喝啤酒後喝紅酒,在大餐方面,德國其實也有很多特色菜,而最符合林格口味的,就是德國沿海地區的一些海鮮了,例如波羅的海的煙燻基爾鯡魚炒蛋,北海赫爾果蘭島的龍蝦湯,梅克倫堡州的鯡魚湯和霍爾施泰的貝殼湯等。

在這個時代,這些魚蝦之類的海鮮都是非主流食品,因為受運輸條件的限制和冷凍技術剛剛在世界普及,內陸地區的人民還沒有養成吃新鮮海鮮的習慣和口味,他們吃的更多的只能是腌制過的海鮮,不過,對林格來說,很顯然的就沒這些問題了,海鮮對他的誘惑力遠比燒牛肉更有吸引力。

最後一種性質的聚會就屬于林格獨創了,形式很簡單而且休閑的意味更重些,吃的東西也最有林格特色,比如說夏天在花園里的燒烤,冬天在室內的火鍋。

林格最初的想法非常簡單,前文說過,他喜歡在花園里一份烤香腸,一份冰啤酒的悠閑日子,可長時間總這麼過,卻難免有些孤單。

不久以後,他開始決定走入群眾中去,這有利于他宣泄壓力,進行身心調節,而且,林格認為這種輕松隨便的氣氛,非常方便他和手下們聯系感情。

但是,理論和實際總是有差距的,想和群眾打成一片的林格愕然發現,德國缺少中國那種街頭巷尾從清晨賣到深夜的小吃攤,唉!真沒人性。想想以前,後半夜在街邊烤肉攤和兄弟們吹牛的日子真令人懷念。

沒有小吃攤也就罷了,事實上,德國連小吃店也不多,文化風俗上的不同,讓他這套喝著小酒,吹牛聯絡感情的想法很難行得通。

而天天帶著手下們去啤酒館,絕非林格所願,那過于公眾化了,而且沒有林格特色,最後,林格靈機一動將自家的後花園,改造成了一個24小時的聚餐場所。

這下皆大歡喜,林格工作之余不再孤單,也能和手下們侃侃大山,聯絡下感情,他的下屬也得到了和上司親近的機會,有了強烈的被認同感。

最初的時候,這種聚餐只是一個大方的老板,善意的邀請手下來一起享受生活、溝通感情的渠道,表現的是他關心下屬和平易近人,形式簡單,大家也都很隨便,放在現代來看,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工作餐而已。

很低的心理要求和熟悉的環境和人群,讓林格在和手下們享受著香腸和啤酒時,也總能很自在的放松自己,而每當想起可憐的前世兄弟王三留學德國時的一些趣聞時,林格嘴角又總能露出會心的微笑。

比如在飲食上,王三就說德國的小面包最好現買現吃,隔夜或只隔幾小時後,就會硬得和小石頭一樣,變成最佳防身武裝,他說這是最正統的「狗不理」面包。

還有就是乳酪,按王三的說法,很多留學生都受不了乳酪的味道,而不敢吃,其實乳酪就好像臭豆腐一樣,吃著吃著就會上癮,而且越臭越愛吃。當然啦!這非得要練一陣子不可,所以最好避免一開始就去接觸「太厲害」的乳酪而導致暈頭轉向。

不過林格只是想想而已,他本人一向對臭豆腐和乳酪都敬而遠之。

這種回憶是林格自從上次心理失去平衡後,而找到的一種有效的自我調解和減壓的方法,因為他發現,故意去壓制,並不意味著遺忘,反而會因為日積月累而越來越厚重,一旦爆發就會更強烈。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林格越來越位高權重,這種輕松的工作餐就不受控制的慢慢變了樣,逐漸形成一種攀比和地位的象征,因為很多親近林格的國家社會黨高官都認為,能夠參加這種聚會,就相當于被林格認可為心月復。

這並不是林格刻意為之,只能說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因為隨著林格地位的逐漸升高,手下不再是幾百人,而是成千上萬人時,普通人能參加這種聚會的機會就越來越少。

聚餐的形式雖然沒變,但參加的人地位更高了,內涵和性質也逐漸不同了,變得越來越有政治意味,林格本人也越來越習慣在這種聚餐中,和下屬們溝通工作上的事,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因為作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政治人物,屬于他的個人空間只會越來越小。

當海龜組織的負責人海德里希有幸成為這種聚餐的常客時,林格自我調侃的暗想,這種聚餐已經頗有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意思了。

1931年底成立的最後一個黨衛隊辦公室,是未來的帝國情報局第7處,外號為「森林」,它主要負責刺探各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包括軍事,民用等多個方面,建立初期非常混亂,任務不成功是普遍現象,成功才是偶然的。

由于技術方面的不精通,「森林」執行的任務,多是林格針對某個技術提個模糊的概念,或者只有一個簡單的名詞。

除了個別例外,多數情況下,為了確定目標在哪里、是哪個,就消耗了該組織的大多數時間和精力,就好像他們的外號一樣,在茫茫森林中,去尋找一個不知道具體特征的樹苗,而且即使確定了目標,工作難度也很大,比如林格要求得到蘇聯坦克的詳細技術資料,包括裝備的和正在研制的,這都是軍事機密,哪那麼容易得到。

「森林」的負責人施塔芬哈根也是一個老資格的國家社會黨員,曾參加希特勒搞的啤酒館政變,但現在只能忐忑不安的在林格辦公室外面打轉,等待向領導匯報工作進度。

最近基本沒得到多少有價值的收獲和進展,又听剛才出來的希姆萊講,林格今天的脾氣比較大,簡直是雪上加霜。

可見面以後,林格的態度很出乎他意料之外,沒有批評他工作不利,反而又加了筆預算,並安排給他個新任務。

讓施塔芬哈根放心的是,這個任務听上去應該容易點,最少有跡可查,如果還是那種需要在森林里找樹苗的任務,他懷疑不等林格殺了他之前,可能已經先累死了。

任務的具體內容是在世界範圍內,接近和監視在物理、化學、電子等基礎學科的專業人才,對德國科學家發明的技術和理論要進行保密。

相比原子彈,林格其實更重視的是電子技術,畢竟可以直接在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雷達和英國的密碼機。

相對來說,這些東西更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而研究原子彈什麼時候能出成果還真難說,歷史上德國也很早就啟動原子彈計劃,但由于爆炸事故、原材料供應等原因始終沒得到最後的成果。

原子彈的威脅,其實並不嚴重,至少現在是如此,只要林格和希特勒分出勝負,他掌握德國大權後就一定不會執行排猶政策,也就不會出現,歷史上由于遭受納粹黨迫害而逃亡美國的大批科學家,他如果敗了,那也就無所謂什麼原子彈了,安排「森林」執行這個任務,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預防和防止研究成果外泄。

1932年3月,德國雖然仍沒有完全從經濟危機中擺月兌出來,但各種統計數據都表明德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得益于同許多國家的物物交易,普通民眾的基本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回升,失業率已經從一年前的30%下降到如今的13%。

人民對國家的信心和支持率大幅度提高,作為主管國民經濟的副總理林格,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擁護和足夠的政治分數。

這主要體現在民眾對今年發行的建設債券的踴躍購買上,帝國銀行沒有發生像其它國家銀行那樣的擠兌現象,財務狀況穩定,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國家財政赤字繼續擴大,但由于民心穩定,尚在可控制範圍內。

資本是永遠跟著利益走的,德國的這種變化觸動了無數人的神經,那些美國的金融寡頭、工業巨頭們,又一次把目光對準了德國,因為美國的經濟仍沒有一點復蘇的跡象,腰包里的錢每一天都在縮水,德國的經濟好轉意味著有了新的投資方向,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他們的損失。

林格對于美國資本的進入當然是求之不得,既能帶來大量的外匯,加快經濟的發展,又能將更多美國資本捆在德國戰車之上。

德國經濟好轉的事實,對于始終在堅持進行招商引資的外交經濟官員們更是一個好消息,他們的宣傳鼓動開始變得更加富有成效,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資本涌入,又進一步拉動了德國經濟。

在世界各國經濟繼續萎靡不振的情況下,德國經濟卻已經開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成為一道讓世界為之側目的獨特風景線。

他們從美國銀行家們那借貸了更多的美元,說服了美孚等石油大亨們在德國建設新的煉油工廠和石化工廠,道格拉斯等飛機制造商在德國興建新的飛機工廠……。

他們向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宣傳︰德國陸軍正在擴大軍隊規模,未來會需要裝備幾十萬輛各種類型車輛,德國正在考慮取消對于汽車的捐稅,德國正在進行龐大的公路改造計劃,準備大量生產廉價的人民汽車。

1932年5月,通用宣布與奔馳合作在慕尼黑建設新的汽車工廠,以這為起點,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投資德國的熱潮,巨量的外資涌入,工業生產得到了最好的發展機遇,1932年到1937年被後世稱為「德國奇跡」。

1932年10月,代號「麻雀」的秘密組織負責人帕克,向林格請示後,該組織的工作進入了第2階段。

也許是受到了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影響,美國股市于近日發生了小規模振蕩,帕克很擔心這是否意味著美國股市的反彈。

「麻雀」是一個獨立于「耶穌」之外的經濟組織,所承擔的工作就是在經濟危機之前和初期,在世界各國兌換黃金,並嚴密監視世界各國股市,盡量在股市和貨幣價值最低的情況下出手黃金,以獲取最大的利益。

按照林格的記憶,現在還遠沒到美國股市觸底反彈的時候,畢竟羅斯福還沒上位呢,但考慮到瘋狂涌入德國的美元資本,也許會發生不可測的連鎖反應。

何況股市早就跌到底了,已經是一潭死水,只是美元還沒貶值到最低而已,即使現在開始收購工作,預期獲得的收益已經足夠多了。

在得到林格的同意後,麻雀組織以各種國籍的個人和公司名義,在猶太人的掩護之下,開始緩慢收購美國股市的潛力股和破產的重要企業,為了避免引起股市的大規模反彈,整個收購的過程持續了近2年。

1933年底,「耶穌」和「麻雀」這兩個不可忽視的經濟組織,分別被改組為帝國情報局第8處和第9處,也是帝國情報局日後最主要的財源。

1932年,為了加強德國在亞洲的情報力量,林格計劃新組建個秘密機構來負責這個任務,可這時候他手中的錢已經不寬裕了,「麻雀」還在吸血而沒有造血能力時,他的各種計劃只能暫時告一段落了,經濟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

在和希姆萊和海德里希探討這個問題時,他們給林格出了個主意,與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在亞洲情報共享,借助中國的力量發展亞洲情報組織。

考慮是和中國合作,該組織起了個東方化的名字「金龍」,未來被改組為帝國情報局第10處,成立之初,金龍組織基本就是一個寄生在國民黨中統等特務機關上的聯絡機構。

直到1935年,帝國情報局財政好轉以後,對其逐步加強投入才煥發了新機,由于基地在中國,而且工作目標就是亞洲,「金龍」的雇員絕大多數都是以華裔為主的黃種人。

很快,帝國情報局就發現了「金龍」的這個好處,情報工作很復雜,本身就需要各種各樣膚色的人去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帝國情報局基本都是白種人,「金龍」立即被賦予另一個使命培養訓練亞裔的情報人材,這將是對帝國情報局其它各處執行任務的有益補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文閱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