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原則性意見
林格相信古德里安的個人能力。德國陸軍改革創新的一個象征就是最有天賦的古德里安,他不但鑽研機械化的各項技術,還是一位通訊專家,是德軍少數幾個能將軍人素質、將領素質和二十世紀技術頭腦完美結合起來的天才之一。
但林格絕對不盲從于古德里安的所有觀點,更不敢在點將之後,就完全放手不管了,在古德里安通過談話進一步了解林格的同時,林格也在反復品味和琢磨如何給古德里安把關,並給他配備一些合適的助手。
道理很簡單,古德里安的軍事思想在30年代絕對是最先進的,但仍有很多東西無法月兌離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比如他設想中突擊坦克的火炮口徑只有37MM-50MM,而這在歷史中證明是戰爭還未開始就顯得落伍要被淘汰的,單從坦克作戰性能來講,3號突擊坦克和英法坦克正面對抗處于劣勢,面對蘇聯的T-34系列坦克則更是毫無還手之力。
因此裝甲師的組建,雖然主要是按照古德里安的思路來進行的,但林格堅持了幾個原則性的意見,在保證一定火力和裝甲防護的基礎之上,德軍裝甲部隊應以機動力為第一要素,以鑄造炮塔為代表的模塊化生產為優先,以結構簡單通用化便于維護為目標。
具體到坦克性能則是︰要求坦克采用鑄造炮塔、傾斜裝甲,要求采用柴油發動機,並采用比較寬的履帶設計,安全可靠便于維護的懸掛裝置,要求裝甲部隊要充分加強後勤力量和戰場維護力量等等。
這些都是林格吸取後世的一些評價而得出的精華,他認為︰這些原則性意見可以讓德國的坦克研究計劃和裝備部隊少走很多彎路,而一些涉及到工業化生產和戰爭經濟轉型的問題,更需要他提前未雨綢繆。
加強後勤和戰場維護力量,是因為受當代的技術條件等限制,戰爭中,坦克的損失有很多是被擊傷非要害部位,如履帶,有很多是自己拋錨,如機件故障發動機過熱,有很多是由于缺乏後勤支持,如沒有油料。
以上這些原因造成的損失遠遠高于坦克被擊毀的戰損比,那麼要保證裝甲師有足夠的戰斗力,就必須充分加強這方面的力量。
另外,德國人的長處是精密機械加工,所以無論是早期的3號、4號還是後期的虎式坦克都采用了焊接炮塔,而二戰中盟軍幾個主要參戰國的坦克,都是采用鑄造炮塔,如法國S-35,蘇聯T-34,美國M4等等。
本身來說,雙方各有優劣,焊接炮塔采用的軋制裝甲鋼密度高于鑄造裝甲鋼,所以同樣厚度的裝甲板,焊接炮塔的抗彈能力更強。
鑄造炮塔的各部分裝甲是整體圓滑過渡的,容易制作斜面裝甲,炮塔各部分的厚度和傾斜角都得到合理配置,可以形成良好的防護外形使裝甲具有一定的傾斜角,這一點對于防護普通穿甲彈尤其有效,不但能使普通穿甲彈易于跳飛,而且能使彈丸穿過裝甲所經過的距離增長。
不過,由于受這時代工藝水平限制,鑄造炮塔在鑄造過程中形成的砂眼、氣孔和夾砂等缺陷,都會嚴重影響裝甲的防護能力,內部缺陷較多,理論上無法被穿甲彈穿透的裝甲,在戰斗中卻經常被擊穿。
綜合以上,再考慮到德國的精密焊接工藝,裝甲防護上講,焊接炮塔甚至更有那麼一點點優勢,如果是局部沖突,或者強度不大的戰爭,采用焊接炮塔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在一場世界大戰中,鑄造炮塔相比焊接炮塔卻有巨大的優勢,因為這2種工藝在生產效率上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顧名思義,鑄造炮塔是預先根據炮塔的形狀制作好模具,將熾熱的鋼水從煉鋼爐中倒入模具,冷卻後再進行一些必要的修整,炮塔的鑄造就完成了,這是一種可以大規模推廣的模式化生產。
而焊接炮塔的生產卻需要大型設備來完成裝甲板的軋制和成型,在組焊過程中需要使用工裝來完成定位,需要大量熟練的焊接人員和焊接設備,而焊接炮塔各部分厚度差別較大的裝甲板的組焊,還需要特殊的設備和熟練的技術工人來完成加工。
對比兩者的生產工藝不難發現,如果戰場發生消耗戰,同樣的工業能力,采用焊接炮塔的坦克生產數量,是無論如何比不上采用鑄造炮塔工藝的。
尤其在民用工廠向戰爭經濟轉產時,比如一些汽車廠,拖拉機廠,它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擁有足夠熟練的焊接工人和焊接設備,但是不妨礙生產只要有模子就可以大批量生產的鑄造炮塔。
如果林格不提前限制死這一條,那麼可以預期的是,德國的軍工生產企業由于崇尚精密機械加工,肯定不會去設計鑄造炮塔的坦克,也就不會投資建設什麼鑄造工廠,而一旦坦克發展路線定了型,萬一發生消耗戰對德國將是致命的。
因為如果不是提前建造大量的鑄造工廠和模具,培養技術工人,對相關技術進行技術儲備,想在發生消耗戰以後,再轉產鑄造炮塔的坦克是根本不現實的。
采用更寬的履帶,是為了適應泥濘的道路,尤其是蘇聯戰場某些半沼澤地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設計要求。
采用柴油發動機也是有巨大好處的,柴油發動機的坦克省油,熱效率高,機動能力強,坦克中彈後不易起火,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戰場生存能力和機動能力,而機動能力對奉行閃電戰的德國裝甲部隊來說,是最為至關重要的技術指標,提高坦克兵的戰場生存能力,也一樣對人力資源並不豐富的德國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唯一的缺點是柴油發動機廢氣排放都是黑煙,不利于隱蔽,但與優點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2戰中蘇聯坦克都是使用的柴油發動機,而50年代以後,所有國家的主戰坦克都是使用柴油發動機的。
林格本來設想的遠不止這些,比如說采用更大口徑更大初速的火炮,但與古德里安探討後都放棄了,首先的限制就是道路橋梁承重問題,即使德國已經在大規模鋪路造橋,但是,德國的目的是進攻其他國家,火炮口徑的增加,坦克的重量就要增加,那樣坦克的機動能力就要受影響,在某些地區甚至必須采用火車運輸。
其次,坦克的設計制造能力都要有個循序漸進和技術儲備的過程,一步登天也是不現實的,即使技術性能可以達標,即使在德國經濟和工業遠比歷史強大的情況下,想快速武裝更多的裝甲師,也不可能以35噸以上的重型坦克為主要武器,因為那是德國國力所不能承受的,只有在得到東西歐各國的工業設施和資源之後,德國的國力才可能有另一次的飛躍。
最後,林格與古德里安達成這樣的共識,坦克的戰斗力體現在機動力(包括速度和持續力),火力和裝甲防御力上,片面追求任何一個都是錯誤的,只有在保證基本的火力和裝甲防護基礎之上,機動力性能最好的坦克才是德國陸軍所需要的坦克。
在將古德里安送別辦公室前,林格又鄭重其事的交給古德里安一張特殊通行證-北方工業集團的內部通行證,他相信這將給古德里安更大的震動。
北方工業是林格在1928年的時候創立的,最初是生產小型汽車、重型卡車、拖拉機等機械的大型企業集團,1931年以後才開始生產一些武器裝備。
投產以後,效益一直不錯,一方面德國正掀起轟轟烈烈的基礎建設熱潮,對特種車輛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銷路也逐漸打開,如前文提到過的美國市場,出口軍火的銷路更是不用發愁。
但林格想讓古德里安看的不是這些,因為在北方工業內部,還隱藏著幾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機構,包括一個發動機研究中心,一個坦克和輕型裝甲履帶車輛研究中心,一個輕型武器研究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