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 第5章 蓄勢待發

作者 ︰ 致命兵器

抗日英雄錄︰

張自忠陣亡時任33集團軍總司令兼任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山東臨清人,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親率部隊與日軍作戰時中彈殉國,終年50歲。

張自忠遺言︰

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分割線∼∼∼∼∼∼∼∼∼∼∼∼∼∼∼∼

**調集主力雲集江浙,準備發動上海會戰是有很深的戰略意義的。早在1933年開始,林格就多次授意駐中國顧問團向國民政府說明中日全面戰爭早晚要發生,按照兩國的實力對比,御敵于國門之外是不切實際的,甚至說寸土必爭也是錯誤的。

日本在經濟實力、軍隊戰斗力等方面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其海陸空三軍完整,在中國任何一個沿海地區,都具備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基本條件,戰爭的第一階段必然是日本主攻中國主守。

有了這種對雙方實力的清醒認識,那就不能被動的日本打哪里,中**隊就調動到哪里去增援,絕對不能完全跟著日本的步調來進行戰爭,要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選擇戰場。

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分析,日本的主攻方向之一必然是華北,但是中國卻不能屯重兵于此地。原因很簡單,中德合作這麼多年來,建設的工廠、武器彈藥生產基地等等主要都集中在長江以南,這些可以說是中國能否堅持抗戰的基本所在。

如果調動主要力量重兵防守華北,那日本隨時可以在中國的上海,福建,廣東等地登陸作戰,而中**隊並不具備由北到南的快速機動能力,如果喪失了主要的生產基地和設備,這對中國將是致命的。

另一方面,華北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形,更有利于日本軍隊的快速機動作戰,而江南則河流密布,可以很大程度上限制日軍的優勢,所以在實力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主戰場不應該選擇在華北地區。

33年之後擔任顧問團首席顧問的西克特將軍曾經向蔣介石介紹了他的一個想法,如果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而且是在華北打響第一槍的話,那麼**的應對策略不是主力馳援華北,而是要命令守軍配合援軍堅守北平,更多的拖延時間和吸引日本援軍,同時,集中主力于上海地區,主動發起攻擊拔取這顆插在中國心髒地區的釘子。

西克特將軍回到德國後,法爾肯豪森將軍繼任成為德**事顧問團首席顧問,他繼續貫徹了西克特將軍的基本構想。

顧問團認為︰如果中國和日本的全面戰爭爆發,在華北地區,中國應該采取逐次抵抗,分批撤退的戰略,以小規模部隊吸引消耗日本軍隊為主要方針;中原、西北、黃河以南為主要相持和拉鋸區,可以適當的主動出擊,牽制日本軍隊的主力;長江以南則一定要堅決作戰,至少要保證工業設備轉移到安全地區;西南為最後的戰略要地,必須寸土不讓。

蔣介石非常信任和尊敬西克特將軍,其在中國期間權利極大,已經完全不僅是個高級顧問的角色了,被委以前所未有的職務︰「委員長委托人」即老蔣的代理人。

他以此身份出面,可以代表老蔣與國民黨政府各機關首腦談話,地位僅次于老蔣同志。軍政部長、陸軍訓練總監等高級官員,也須親自到他的官邸向他請教。而且規定每周二、五上午,10時至12時見客,還需事前登記。

其官邸前經常有大堆國民政府高官來排隊請求接見,能受他優待的人很少,但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蔣百里將軍,他們之間有深厚的交情,還有對對方才華的欣賞。

蔣百里將軍早年先後在日本和德國留學,對日本評價甚低,但一生都很崇拜德國,20世紀初他在德國留學時,就和德**界很多要人結成深厚的友誼,而中德在歷史上的交往也是極其復雜的,德皇威廉二世甚至主張成立中國、美國、德國的世界大三角的格局。

蔣百里上將一生傳奇太多,這個孤獨的將軍不是**,也不是國民黨嫡系,資格比蔣介石老,他的智慧有小聰明,比如西安事變,張學良想派個人去南京接洽停戰,又怕南京不接受,問計于蔣百里先生,將軍問︰「這里的人你最討厭誰?」張曰︰「蔣鼎文。」將軍說︰「那就讓他去。」南京很快停火。

他也有大聰明,可稱中國近代難得的戰略家。他在《國防論》和其他著作中闡述的對日戰略,對中國抗戰有著更加重要的指導意義,歸納起來有三︰

第一,中國對日不懼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要主動地實施全面抗戰,化日軍後方為前方,使其無暇消化佔領區,從而使日本無法利用佔領的地區提高戰力;

第二,主動出擊上海日軍,迫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改為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

第三,以空間換時間,行持久戰,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

具體做法是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稜線,即湖南、四川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事實上中國戰場的進程幾乎完全是按照這本37年的著作來進行的,事後看來,它仿佛就是一部預言書。

七七事變後,全中國範圍內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愛國運動,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各媒體、黨派均高聲呼吁「民族意識勝過一切」,產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機喚醒了沉睡的中華民族。

老蔣同志其實也不例外,甚至更恨日本人,因為日本人已經讓他背著多年罵名了,這樣的領袖做著也確實很委屈,在得到情報日本人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他幾乎立刻就想起了西克特將軍的構想,對于日本人他再也不願意忍受了。

這次他下定決心主動出擊,進行上海會戰,除了國內外輿論的因素和西克特、蔣百里兩位將軍的戰略理論之外,還有很多理由︰一是日本人的侵略已經危害到他的統治基礎,二是德國人堅決支持他抗戰,甚至承諾要直接派出空軍作戰,給了他一定的底氣,三是經過多年的中德全面經濟、軍事、技術合作,國民政府已今非昔比,他有了相當的實力做後盾。

經過整編的德械師(包括13軍)達到了35個師,其中36師、87師、88師、中央教導總隊等部隊更是基本按照德國步兵師進行的裝備,甚至在教導總隊還組建了3個裝備德國「蛇」式坦克的裝甲團,他認為在上海地區集中重兵是可以和日本一戰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文閱讀 |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