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回,候芳魂五兒承錯愛,還孽債迎女返真元」,這個回目也是近似濫俗章回小說的回目名,什麼「承錯愛」,什麼「返真元」,包括「候芳魂」和「還孽債」,都是蓋了一個「俗」的章的,(注︰俗難道不好嗎?我們都是俗人啊?(外人注︰…扯遠了,跟這個沒關系))
「「話說寶釵叫襲人問出原故,」這里又很「唐突」地出來「原故」兩個字,和之前賈母說的「原故」恰好一樣,實在應該不是「偶然」,而且這里也沒有「實寫」是什麼原故,
「「恐寶玉悲傷成疾,」這里便是「虛寫」了,
「「便將黛玉臨死的話與襲人假作閑談,」這里有一句更加讓人震驚的話,便是「黛玉臨死的話」!應該「理解」成黛玉臨死前說的話,但下面說的話中卻沒有一點是黛玉臨死時說的話,如果是黛玉臨死時說的話,則說明黛玉臨死時是有相當的人在她身邊的,而寶釵能听到這話,難道黛玉臨死時寶釵會在黛玉身邊?而如果是這樣,那前面的調包計便不太可能存在,但寶釵也可以是通過她的另一關系非常好的姐妹即探春得知黛玉臨死前的話,
但黛玉的病,是不太可能在中途這樣突然夭折的,要麼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要麼就是受了極其強烈的刺激,而吃不該吃的東西也不太可能會是一下就要了人命的東西,否則太過明顯,而極其強烈的刺激就只剩與寶玉的愛情沒有結果,
沒有結果的可能有兩種,一種就是之前寶玉與寶釵的調包計被黛玉知曉或者甚至是故意讓黛玉知曉,另一種就是在寶玉與寶釵成婚之前有什麼事將黛玉逼死,
前一種的邏輯是有的,出發點是從寶玉丟玉開始,所謂以沖喜為「借口」來娶寶釵,而且悲劇的氣氛和濃度也是相當有的,調包計實施的過程和文字也是比較精煉的,除了極可能中間刪除了許多內容,如黛玉臨死的內容,以及篡改了實施調包計的真正主使者,即肯定不是賈母,而應該是以王夫人薛姨媽為首的整個王氏集團,而且,想讓寶玉娶寶釵,這幾乎是唯一的方法,
有人說,是黛玉死後,寶玉再與寶釵結婚,但這個更不可能成立,首先,沒有任何跡象說明黛玉肯定會在十幾歲時達到夭折的程度,其次,就算黛玉由于意外而死了,寶玉對黛玉的思念和懷念也會讓他不可能在短期內娶寶釵,哪怕是父母之命,況且王氏集團見黛玉已經死了,反而不會如此催促寶玉和寶釵完婚,而最重要最最重要的是,這樣紅樓夢的悲劇性便至少打掉了百分之八十的折扣,而調包計造成的悲劇性卻是正增長的,即這百分之八十的折扣是可以由調包計挽回的,而且估計以蠢才們只會有添加列女傳和科舉的水準和思維,要他們想出調包計都比較難,而要寫出調包計更是一千萬個不可能!
只是調包計中間的過程由于蠢才們大量和大幅度的刪改的原因,而讓調包計的悲劇性和邏輯性也是大打折扣,也幾乎打掉了百分六十的折扣,至少黛玉死前所做的事和所說的話以及賈母在這其中的過程和態度,以及王氏集團到底是怎樣施行的過程,以及造成為什麼會「強行」使用調包計的原因,幾乎被刪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嚴格一點說幾乎刪改得一干二淨!
而這其中,可以先說一下之前沒有觸及的為什麼會「強行」使用調包計的原因,
以曹雪芹強邏輯和科學的態度來說,寶玉丟玉而為寶玉「沖喜」成為要「強行」施行「調包計」的主要原因之一便很不符合曹雪芹的思維甚至基本邏輯,這一段是被刪得最干淨最徹底的部分之一,
按照蠢才們刪改紅樓夢的原則之一,這里便可能是觸及到了更「上層人物」,而其實這個人物的這一段相關情節本是可以不刪的,因為其實對蠢才們要掩蓋的東西並沒有什麼質的「觸犯」,但是很顯然,後四十回中,只要是涉及到「王爺」級別的,幾乎凡是有「嫌疑」的都以刪掉為「安全」,
而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北靜王,北靜王在紅樓夢其實算是一個重要的「邊緣人物」,他不同于其余東南西三王和其他老王爺,因為前八十回有不少細節甚至是很「敏感」很「奇怪」的細節都和他有關,
最重要的便是他和林黛玉的「關系」,象寶玉將北靜王送他的香串要轉送給黛玉時,黛玉說「什麼臭男人用過的」而不要,而「」見于詩經,有「兄弟」之意,北靜王送這個給寶玉,不言而喻,與寶玉雖然「級別」相差巨大,但兩人的友情是平等的,這里便隱含一個極隱秘的意思,即如果寶玉听說北靜王喜歡黛玉而想求之,而且賈府的人當然也會非常願意時,寶玉會怎麼想?寶玉當然肯定是不願意的,不過,這「」為什麼會有一個「極隱秘」的意思,試想,如果在兩個人中必須要做出選擇,一個是北靜王,一個是除寶玉之外的另一個人,寶玉只能選其一娶黛玉,寶玉會選誰,寶玉當然會選北靜王,當然,這個推論不成立,因為必須要選其一的前提不存在,所以說是一個「極隱秘」的意思,
而寶玉還有一次下雨時有過北靜王送的簑衣斗笠木屐「三件套」,還說過再到北靜王那要一套來給林黛玉,黛玉失口說出「漁婆」配「漁翁」的話來,而且中間有一句極其「明顯」的話,即黛玉道︰「我不要他」,這不要「他」,當時當然指的是「三件套」,但卻沒說不要他們,這里幾乎就是之後北靜王向賈府提親時黛玉表明的態度甚至直接說的話!即黛玉「我不要他」!(外人注︰這個很絕!(注︰听得我目瞪口呆!))
而且寶玉有一次撒謊時「莫名其妙」地說到了北靜王的愛妾死了,甚至描述「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昨日沒了,給他道惱去。他哭的那樣,不好撇下就回來,所以多等了一會子。」,這里另有一個「隱秘」的意思,寶玉憑空不太敢杜撰這樣的事,即寶玉和北靜王的交往中,很可能是得知北靜王有過這樣的一個愛妾沒了,當時說起時,北靜王確實可能「哭了」,所以這里順口就說了出來,但這里隱含的另一個「隱秘」的意思即是,北靜王是很重情的,而且以他和寶玉如此投緣的情況來看,他應該甚至也是非常喜歡林黛玉這樣的女子的,
以寶玉和北靜王的情誼以及性格和興趣投緣,寶玉和北靜王多次幾乎應該是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程度,寶玉很可能不止一次提到過林黛玉,北靜王也是何等聰明的人,從寶玉描述林黛玉的言語中肯定能判斷出林黛玉是怎樣一個人,況且寶玉只會將林黛玉說得更真實,說不定北靜王之後想和寶玉見面都有可能與想听黛玉的事有關(當然,這句純屬臆測),
而還有一次非常重要的細節,原來看起來象是可有可無的細節,但如果和這件事「聯系」起來,便是「非常重要」的情節了,就是南安太妃在賈府,本來在問寶玉,卻突然又「又問眾小姐們」,而後面更是有「因一手拉著探春,一手拉著寶釵,問幾歲了,又連聲夸贊。因又松了他兩個,又拉著黛玉寶琴,也著實細看,極夸一回」,很明顯,拉著黛玉時,是「著實細看」,更是「極夸」,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前面對寶釵和探春的「夸贊」,這里便很有可能是北靜王「委托」南安王,讓南安王妃去見見讓他「神往」的黛玉,而南安王妃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自然回去告訴南安王,南安王自然也會如實告之北靜王,而寶琴,以寶玉對寶琴的了解,絕不可能在北靜王面前細談,所以這里寶琴和黛玉「在一起」被「著實細看」和「極力夸贊」很顯然只是一個「陪襯」(注︰為什麼不可能是北靜王想娶或要娶寶琴?(外人注︰寶琴一個是已有人家,二個不好意思,曹雪芹之前沒有任何「伏筆」或疑似伏筆)),
因此,北靜王在後八十回前來救援賈府絕對是原文,否則前八十回不會寫北靜王和賈府特別是和賈政還有賈寶玉的關系有這麼好,當然,其中的一個原因之一還可能是北靜王和賈妃應該是同一「政治聯盟」,
因此,造成賈府要「強行」使用比較「極端」的調包計來讓寶玉娶寶釵的更重要更可能的原因便可能是北靜王向賈府提出要娶黛玉,或者賈政王夫人等人在某個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與北靜王互相提到或暗示過黛玉的事,而正合北靜王之「意」,
而北靜王和賈寶玉交往時,賈寶玉應該不會向北靜王透露林黛玉是自己的心上人,而北靜王很可能也只認為林黛玉是寶玉的表妹,只是寄居在賈府的很近的親戚而已,甚至北靜王都會認為如果自己向黛玉提親,寶玉甚至還會在中間撮合,當然,北靜王肯定也不會向寶玉透露這個心思,因為以北靜王的身份和當時的「規矩」,北靜王只能是試探,然後委托南安王妃去「親眼」看看,因為北靜王是絕對親眼看不到黛玉的(外人注︰嗯,當時也沒有照相機之類的(注︰嘿,當然沒有(外人注︰這不是在說笑,我听得很入迷))),北靜王也是謹慎的人,當然不能只听寶玉的一面之辭,而南安王妃前面如此的贊賞黛玉,也就代表了寶玉說得完全是真的,北靜王便更加「心儀」了甚至內心已經下了「決定」了,只待機會便會向賈府提親或「暗示」,如可以再次通過南安王妃等這樣的去「暗示」,賈府有什麼听不懂的!
而一旦是北靜王提親,甚至連賈母都要思量三分了!一個當然是北靜王之尊貴,二個當然也是覺得這對黛玉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然,還有第三點,這一點是賈母之外其余人考慮得最多或者說甚至是唯一考慮的,即賈府可借此再現「輝煌」,之前一個皇妃,這里又是一個王妃,而且這個王妃還不同于前面的皇妃,黛玉這個「王妃」絕對會是北靜王最疼愛的!而北靜王可是東南西北四王中權勢最盛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所謂「人品」也更出類拔萃,賈府中所有人除了賈母會再考慮一下黛玉甚至寶玉他們自己的意思之外,而其余人絕對會是舉十只手贊成!
而當然,黛玉自己是肯定不願意,甚至會以死相抗,寶玉如果得知也當然是絕對不同意的!而黛玉作為當事者很可能是已經被告知或至少被「強烈」地暗示過的,黛玉當然反對,甚至可能比鴛鴦反對賈赦納她還要強烈,而寶玉到底知不知道這事呢?這里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賈府眾人特別是王氏集團都是「極高智商」的啊,這樣「一箭雙雕」的機會如何會錯過?!
因此,王氏集團便極可能想出如下一招︰這事不告訴寶玉,而以調包計讓寶玉和寶釵成親,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讓」黛玉「只好」去嫁北靜王!
但沒想到黛玉當天晚上得知了寶玉娶寶釵,而以黛玉當時的身體,是不可能一夜就因此「病死」的,黛玉當時唯一強烈反抗的辦法就是自殺,至于是如何自殺的,且待後文到時會有相關描述(外人注︰額…),
而北靜王之後幾乎是全力相保賈府,可能政治聯盟的因素還在其次,因為救得賈府對如果存在的整個「政治聯盟」並沒有多少「幫助」,甚至與賈府平時的關系好也在其次,因為北靜王是賢王,只要與賈府類似的人估計他都願意交往的,所以北靜王如此從頭到底幾乎是費盡所有心思來力保賈府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就是為了死去的林黛玉!北靜王是如此重情重義的一個人,而且是也是極聰明的一個人,他如果听說林黛玉因此事而自殺(當然,他不一定能知道林黛玉是自殺的,但他肯定能猜出林黛玉是因這件事而死的),雖然他事先並不知道寶玉和黛玉的事,但他心中的愧疚以及崇敬之情絕對會使得他拼盡全力也會幫賈府特別是幫和黛玉寶玉相關的人如賈政和賈母月兌離險境!而結果也是朝著他努力和意想的方向而去的,
當然,這里听起來好象是北靜王拆散了賈寶玉,逼殺了林黛玉,但請注意,北靜王之前是絲毫也不知寶玉和黛玉的感情,絲毫也不知賈府內部的復雜,所以,王氏集團只不過恰好利用了這樣一個機會,「加速」甚至是「急速」了寶玉娶寶釵的進程,即說句極其殘酷的話,他們等不到或用不著等黛玉死了,現在就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而且可以得到更多人支持的機會,因為寶玉娶寶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賈府的未來!是為了賈府又來一個幾乎與皇帝差不多的權勢的照顧!這對搖搖欲墜的賈府甚至是巨大的救命稻草!而同時,或者說對于王氏集團來說,更重要的目的,賈府的未來也掌握在了王氏集團手中!所以,說到底,仍然是王氏集團以更加野蠻更加慘無人道的蠻力「毅然」斬斷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情感,甚至可以說毅然將罪惡的手掐向了林黛玉的脖子(注︰林黛玉是被掐死的?(外人注︰…听不懂比喻啊!)),雖然王氏集團當然也希望黛玉嫁給北靜王,但他們這樣做顯然已經是將黛玉的生死置之于度外了!且先到這。」
「石破天驚,破了石頭記或要破石頭記?」小戒拼命睜眼道。
「曹雪芹的後四十回更只能是‘天驚’!」小猴嘆道!
「沒有最驚,只有更驚,我們只能努力去接近曹雪芹原本的‘驚’!當然,必須要是曹雪芹的‘驚’!」老沙長吐一口氣道。
「阿彌陀佛,」小唐合什嘆道,「水晶蓮花碎,只能盡可能復原!」
;;;;;=://.;;;;;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