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響午,北門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漸漸稀少了。
這就是農村集市的特點——再大的集市也挨不過中午,如果小一點的集市,叫「露水市」,露水一干,市也散了。不過,山陽縣城北門街的小百貨市場不完全是集市,這里雖然也每逢農歷雙日集市、午後散市的時間特點,但這里的賣家和銷售的商品又不同于一般集市。山陽縣城和棗溪小百貨市場在文革中已出現,不過極不穩定,時興時滅,視「革命形勢」而定,風聲緊了就消失,風聲一過又冒出來。從1979年春天開始,竟然再也沒間斷過,到了1982年春,已是第三個年頭了。100多個攤位錯落有致地排在北門街兩旁,頗有些規模。
此時,北門街雖不如剛才熱鬧,但也三三兩兩的有些顧客,有幾個攤位上還在一本正經地討價還價。程秀芳今天很開心,做成了好幾筆批發生意,算算至少可賺30元。她一邊哼著歌,一邊低頭整理著被顧客翻亂了的商品。她不像別人那樣拿米篩或塑料布用來擺商品,而是讓人做了一塊有邊框的木板,她賣的商品總是整整齊齊地擺在木板上,有小玩具、發夾、牛皮筋、打火機、鑰匙扣,還有今天才開始賣的明星照。還別說,這些小玩意兒,國營百貨店就是買不到。
「誰讓你賣照片的?」
猛然听得一聲吆喝,程秀芳驚得一哆嗦。抬頭一看,兩個戴紅袖套的站在攤前。討厭,又是他們!以前他們老是咋咋呼呼地來趕,不讓擺攤,為此程秀芳和「同伙」還跟他們捉了好一陣迷藏,他們來了,拎上旅行袋就走,他們走了,又擺開來賣。後來大家干脆不跑了,他們來了,就一齊跟他們吵架。由此程秀芳感受到「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的意義。最後居然搞得「干部」沒招了,畢竟不是「文革」了,現在只要每天交三角錢管理費就可以安心擺攤了。可是不知何故,這兩個「紅袖套」有事沒事總找程秀芳糾纏不休。
程秀芳一楞神,一個紅袖套已抓起一疊照片叫著要「沒收」了。程秀芳俏臉一紅,急忙爭辯︰「那是明星照,不是照片。」「還不是照片,嘖嘖,半個**都露出來。」說話間,紅袖套眯著眼楮痴痴地看照片。
突然,他手里的照片被人劈手奪過︰「沒見識,那是香港明星演出服。」
「國梁!」程秀芳驚喜地叫了一聲,眼淚奪眶而出。
來人是程秀芳高中同學龔國梁,他比兩個紅袖套都高半個頭,凜凜地站在他們面前,透出一股英氣。
「你是什麼人?輪得上你說話!出售違禁商品我們就得管。」紅袖套給龔國梁說得惱羞成怒,想奪回照片,看著高大的國梁似乎有所顧忌,就一腳踢翻木板,木板上的小商品撒了一地。龔國梁臉都氣白了,逼視踢木板的紅袖套︰「你把它們撿起來!」紅袖套如何肯撿,這是他們習慣性動作。雙方正在僵持著,旁邊走過來一位黑瘦的中年人,他拍拍龔國梁的肩膀說︰「年輕人,消消氣。」轉臉對紅袖套嚴厲地說︰「你們知道這是什麼行為嗎?這是土匪行為!」听到瘦小的中年人居然罵他們「土匪行為」,伸手就朝他胸前衣領抓去,被龔國梁一掌格開。此時,另一個紅袖套看到大步向他們走來干部模樣的壯漢,如見了救星,大叫︰「賈局長,有人在這里搗蛋!」「賈局長」對他們視而不見,而是朝著中年人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項書記」。
龔國梁聞聲怔了怔︰他就是新任縣委書記項剛華?
項剛華到山陽擔任縣委書記還不到一個月。來山陽上任前,他去看望母親,母親跟他說︰「山陽這地方很窮的,你去當縣官要好好為那里老百姓做點事。」他听說北門街有個小百貨市場,今天上午就過來看看,為了掌握第一手的真實情況,他沒讓秘書小黃跟來。他在北門街邊走邊問,已經向攤主和顧客了解了不少情況,听到這邊吵架才走了過來。
兩個紅袖章听到賈局長叫「項書記」,緊張得要命,胡亂地將商品捧上木板便逃走了。商業局副局長賈紅偉是市管會成員,他見項書記陰沉著臉以為他對小百貨市場的存在不滿意,滿面羞愧地說︰「項書記,是我們工作沒有做好,這里這麼亂,影響了我縣社會主義經濟秩序,以後在您領導下,一定要把它取締了。」項高華若有所思不吭聲。龔國梁接口說︰「項書記,我認為不應該取締,而是應該積極支持讓它健康發展,也許這是我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呢。」
賈紅偉厭惡地看了龔國梁一眼,心里責怪這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項剛華卻問龔國梁︰「你也是擺攤的?」「不是,我是棗溪公社水利員。這是我同學程秀芳,已經在這里擺攤兩年了。」「你跟你這位同學下午兩點鐘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下午兩點,龔國梁和程秀芳來到書記辦公室。項剛華點了一根鳳凰煙,和藹地說︰「我想對小百貨市場作些調查研究,今天上午小龔的觀點我還第一次听到,小程在市場上擺了兩年攤,我想請你你們詳細介紹市場的情況,听听你們對這市場的看法。」
書記的平易近人打消了龔國梁的拘束心理,他對小百貨市場的來龍去脈十分熟悉,並有自己的想法急于向領導表達,于是就毫無保留地說開了。
小百貨市場的直接淵源是山陽農民「敲糖換雞毛」的經商活動,從事這種經商活動的人叫「敲糖幫」。龔國梁家所在的棗溪村,大多數男勞動力都是敲糖幫,包括他的父親。敲糖幫的經商活動,有一個由原始的物物交換到出售工業日用品的發展的過程。在過去的年代里,輕工業品供應不足,商品流通渠道不暢,反而給敲糖幫提供了機會。他們到處穿街走巷銷售小商品,最清楚城鄉居民對工業日用品的需求,但是往往居民很需要的東西國營商店是買不到的。于是他們就自己組織貨源。敲糖幫在外面銷售的商品種類較多,任何人都不可能采購齊全,因此,他們就非常需要一個調劑物資的市場。于是從1974年開始,在棗溪集市和縣城集市先後出現了小百貨市場。這個市場出現後,敲糖幫就不用自己去組織貨源,直接從這個市場里批發後就可以出門了。
原來這是個為經商農民提供貨源的批發市場!項剛華恍然大悟。
項書記听得認真,給了龔國梁很大的鼓勵,他繼續說了下去。
「項書記,您可知道,如今山陽人在全國各銷售小商品的有多少人嗎?至少有2萬人。如果取締這個市場,就斷了幾萬人的貨源,也等于斷了幾萬人的生計。我們山陽農民的經商活動,不但找到一條自己的致富路,也讓各地城鄉居民能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活躍了城鄉商品流通,這多好啊!因此,我認為,這個市場不但不能取締,還應該由政府來扶持,讓它發展壯大。」
「項書記,請求您千萬別關了小百貨市場,不然,我們這些人都沒飯吃啊。」因怕羞一直未出聲的程秀芳,這里也忍不住向項剛華懇求了。程秀芳告訴項書記,她幼年父母雙亡,與女乃女乃相依為命,知青回城後一直找不到工作,三年前她給人加工玻璃絲茶杯套,以此維持生計。後來在小百貨市場上看到自己的產品,就干脆在那里擺攤了,從此總算有了一份較穩定的收入。
項剛華向程秀芳詢問了小百貨市場的一些具體情況,如擺攤的都有哪些人,銷售的貨物來自哪里,顧客中有沒有外地人等。程秀芳都一一作了詳細回答。
最後項剛華吩咐龔國梁回棗溪公社作些調查研究,寫一份關于敲糖幫和小百貨市場的調研報告,半個月後交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