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丑越想越憋得慌,後來實在忍不住了,開口問道︰「總帥,你認為今年我們有把握打下平州路?」
當然沒把握。
燕京是遼國皇帝的宮帳所在地,京畿之所,屯駐有重兵。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義軍南下打幽燕,必將遭到遼軍的瘋狂反撲,這也是女真人非常希望義軍南下的重要原因。這仗一旦打起來,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義軍只有南下這條活路,契丹人失去了南京道也就等于失去了國祚,也就沒有活路了,所以雙方這一打不是一仗兩仗就能解決的事,都要豁出性命打,因此兩軍的損失必定驚人。遼軍損耗過大,其後果不言而喻啊。然後金人出來撿便宜,一打一個準,輕輕松松就把契丹人和遼東義軍一起解決了。
形勢的發展一清二楚,眾人心里都有算,但不打同樣沒有出路。義軍待在這塊死地短期內是很安全,但沒有發展,無法壯大,這樣下去遲早都是契丹人或者女真人的獵物。
「你們認為,義軍的出路在哪?」李虎反問了一句。
出路在哪?這是五個人心里都在苦苦思索的事。
守在遼西走廊不行,南下打幽燕有可能全軍覆沒。退一步說,就算義軍打下了幽燕,佔據了燕京,把遼國皇帝趕跑了,那時候義軍是不是大業有望了?
不是,義軍從遼西走廊這個小包圍圈又跳到了幽燕這個大包圍圈。
幽燕自古就是中原的屏障,既然是屏障,當然是四戰之地。義軍進了幽燕,被宋人、遼人和金人三面包圍,剩下一個東面還是大海,這和義軍被困遼西走廊如出一轍。
義軍被困遼西走廊。活路是南下打幽燕。當義軍被困幽燕的時候,活路在哪?繼續南下打大宋?大宋乃天朝,天下之中國,漢人之國。自契丹人崛起,石敬瑭為了做皇帝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之後,遼東和幽燕的漢人最大的心願、祖祖輩輩的心願,就是歸返天朝。天朝,大宋國,在遼東和幽燕漢人的心目中,那是聖地。那是根,那是血脈,那是骨肉,骨肉怎能相殘?
話再說回來,就算遼東義軍為了生存,背根忘祖。要南下打大宋,但打得過大宋嗎?大宋在遼東人地心目中,太強大了,不可戰勝。南下打大宋,如有螳螂當車,純粹自尋死路。
那麼。遼東義軍地出路在既然這麼問,自然有深意。
從錦州到榆關的路上,李虎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生存的問題。這個問題早在黑山的時候,馬擴就對他說過,遼東義軍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可以投奔天朝。可以回歸大宋。
從龍化出來的時候。龍化的十幾萬漢人就是抱著歸返天朝的決心跟隨義軍南下的,那個時候。李虎被龍化的漢人感動了,他地心里其實已經做了決定,那就是歸返天朝,回到大宋,重歸故國。
但是,無顏先生在蒺藜山的那番話給了李虎沉重一擊,讓他突然懷疑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正確。
在大宋人的眼里,大宋人是中國人,是天下最文明最高貴的人種,而遼東漢人和幽燕漢人卻變成了漢人,漢兒,漢虜,成了蕃種。大家都是漢人,身體里都流著同樣的血液,僅僅因為背離中國一兩百年,就變成了蕃種,甚至漢人、漢兒成了中國人稱呼遼東漢虜地特有名詞,這未免太離譜了吧?
大宋的漢人叫中國人,真正的漢人,而遼東和幽燕的漢人叫漢兒,是蕃種,不是漢人,這都是什麼強盜邏輯?
李虎是真正地大宋人,中國人,他在遼東待了很多年,他認同遼東的漢人,尤其現在,他是遼東義軍的總帥,是遼東漢人心目中地虎王,他當然凡事都要為遼東的漢人利益著想。:假如回歸天朝後,遼東和幽燕漢人不被大宋人所認同,倍受歧視和凌辱,那回歸天朝的美夢就變成了恐怖的夢魘了。
但是,遼東義軍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軍隊,眼前這五個人都是遼東義軍的柱石,很多事可以听听他們的意見,采納他們的建議。
李虎不知道如何開口。
一直以來,從羅青漢到今天見面的張關羽,都把殺虜復漢做為大業地基礎,他們地終極目標則和帥府的黃涉、柴雲等人一樣,開疆立國。
這個想法當然很好,很誘人,自己也想開疆立國,也想建王霸之業,也想做皇帝,但關鍵問題是,你總要有開疆立國地本錢吧?遼東義軍有十萬大軍,這不就是本錢?笑話,軍隊今天打完了,明天可以再拉,要想開疆立國,首先得要一塊地盤,其次得要有錢。沒有地盤就沒有錢,沒有錢就無法養軍隊,結果你還是一個鑽山溝的土鱉。
女真人能立國開疆,那是因為女真人在東北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他們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財產和牲畜,這是開疆立國的最基本的本錢。
遼東義軍有地盤嗎?沒有。有錢嗎?也沒有。遼東義軍雖然浴血奮戰,還是深陷包圍,將來打進幽燕了,佔據燕京了,還是深陷包圍。
想想石敬瑭,當年他為什麼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說白了還不是沒地盤沒錢,但他又想做皇帝,于是只好想了這麼一個出賣祖宗的主意,而這個主意直接導致中國人失去了中原的屏障,大宋建國後也只能以防御為國策。以老爹的話說,這個主意最可怕的地方不僅僅是讓中原失去了屏障,還讓漢人失去了脊梁,禍害了中國四百多年,讓無數生靈死于戰火。石敬瑭之罪,罄竹難書。
遼東義軍既然沒有立國開疆的本錢。那麼歸返天朝就是唯一生存下去的路。拿下了幽燕。重建了中原屏障,以此功勞重返天朝,遼東義軍上上下下都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尤為重要地是,遼東和幽燕漢人終于回歸了,大家同心協力,或許可以重現漢唐之盛世。如能建下此等顯赫功業,不正好實現了殺虜復漢地大業嗎?
然而,問題是,別人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想法?
「當日我在懿州寧昌城下和金人談判的時候,曾遇到大宋出使金國的使者馬擴。」
接著他把馬擴的話復述了一遍。宋金結盟,聯手攻遼,目前時機尚不成熟,但這件事不能無限制地拖下去,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外力推動遼東局勢發展。以便盡快創造出宋金聯手攻遼的最佳時機。
馬擴當時的建議就是義軍盡快南下,殺進幽燕,但因為彼此立場不同,他是從大宋的立場出發。有利用的意思,不過他當時有個建議,如果義軍南下打幽燕。大宋願意為義軍提供錢糧和武器,並且承諾,如果義軍在幽燕無法立足,可以選擇回歸大宋。
這句話說完之後,在座的五個人恍然大悟,總算明白李虎為什麼敢于向侯概做出承諾,今年內就幫他救回渤海軍了,因為李虎不打算用武力,而是打算利用大宋地力量。把渤海軍從金人的包圍中解救出來。
「總帥。你和大宋使者有約定?」董小丑非常吃驚。
其實何止是約定,早在黑山的時候。馬擴就給李虎預測了遼東形勢的發展,而李虎所作的一切,遼東義軍對形勢的推動,正好和馬擴地預測巧妙吻合。某種程度上,李虎一直在依照馬擴所設定的軌跡前進。如今義軍殺到了幽燕的東大門,不出意外的話,密切關注著遼東義軍地馬擴很快就要來了,而他的到來,必定將進一步推動遼東形勢的發展。
換句話說,李虎確信,馬擴會遵從約定,唯獨讓他忐忑不安地就是無顏先生的話,他不知道遼東義軍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李虎遲疑良久,點了點頭,「只是一個口頭約定。馬擴的意思是,只要我南下,大宋必定給予援助。」
「條件是什麼?」張關羽問道。
「沒有條件。」李虎說道,「看看眼前的形勢,明擺著,我們要南下打幽燕,而我們的進攻,肯定會創造宋金聯手攻遼的機會。」
接著他看看五位主帥,苦笑道︰「問題是,我們的出路在
遼東義軍的出路是回歸天朝嗎?
這句話沒人說出來。
李虎沒有說,是因為他不敢說,無顏先生是大宋人,他那番話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宋人地立場,假如事實如他所說,那麼回歸大宋地命運難以預料,將來遼東義軍如果遭遇噩運,成千上萬的人死于非命,自己將萬死不能贖其罪。
五位主帥也沒有說。
他們從心底里渴望回歸天朝,但一百多年前,天朝拋棄了他們,任由他們飽受契丹人地蹂躪,任由故土在契丹人的鐵蹄下痛苦悲號,正是因為對天朝的絕望,遼東漢人才喊出了殺虜復漢的口號。今朝如果回歸,天朝會歡迎嗎?天朝會庇護嗎?
實事求是地說,遼東義軍在幽燕連番血戰後,最後即使能堅持下來,實力也很難有所發展,帶著幽燕之地回歸大宋,似乎是遼東義軍最理想最有可能也是最無奈的結局,但是,天朝真的會展開雙臂接納它的子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