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真的不是值不值得的事情,而是甘不甘願,心里究竟是想還是不想,就這麼簡單。十三幾乎日日會來看我,還時不時地尋了些新鮮玩意給我打發時間,我幾分感動又幾分欣悅,卻見著他的眉宇時常緊鎖故作輕松釋然。看來,事情真的不是這般簡單。
十四自那次同我怒吵之後,便總是避著我,即使偶然間見著了神色也是暗淡沉郁,竟半句話也不願與我說。可到底是為了什麼啊?
除卻這些重重疑慮,平靜的時光很容易讓人滿足,也同樣很容易讓人沉溺,更容易讓人遺忘。
但歷史,卻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而駐足、停留。
康熙最敬愛的兄長,裕憲親王愛新覺羅.福全于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卒。
從京城傳來這一消息,八阿哥便請命連夜快馬加鞭趕回了京城。
是啊,歷史上的裕親王福全生前曾在康熙面前贊揚八阿哥胤不務矜夸,聰明能干,品行端正,宜為儲君。待八阿哥胤更是情如父子。而如今,白發人送黑發人,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何等的悲痛欲絕啊!
翌日,康熙下詔回京。
整個紫禁城籠罩在一片悲涼痛哭聲中。披麻戴孝是古人吊唁亡靈的方式之一。而此時這莊嚴富麗華貴的大清皇宮也儼然已成了一片淒迷冷寂的白色深洋。
康熙輟朝三日。
想必在這帝王家有如此這般手足之情也實屬不易了。
這趟塞外之行受傷回京後。我的傷勢並未痊愈,雖然自個兒已經能下榻,生活瑣事也不用全勞煩玉寧,卻仍是不大便利,德妃便讓我靜養著。于是,這些時日,繡花女紅、練字讀書便成了每日的必修課。避開了紫禁城中的雜亂紛爭,日子過得倒也實在平靜安逸。
而這些年下來,對于德妃的印象也著實大有改觀。雖然就像歷史記載的那樣他對十四阿哥親厚、對四阿哥疏離確有這麼回事。但也並不如相傳的那麼明顯刻意,畢竟都是自己的親骨肉。而對于她,真的只要你不觸踫到那條最禁忌的底線,為人確也是和很和善親近的。于這偌大的皇宮里,那些強硬的偽飾或許真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于這深宮,能立足三十三年榮寵不衰,她的素靜不爭、淡然心性應該便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吧。
***********************************************
雨余花外斜陽,紅影沾濕紗窗,確是瘦盡了秋光。
一場秋雨一層涼。窗外下著的清雨剛剛停歇,廊檐仍舊滴滴塔塔地滴著雨珠子,小開了窗戶吹進來的風竟也有些絲絲的涼寒。
我擱下筆,半側著臉靠在桌案上,看著自個兒剛寫完的一首納蘭的《采桑子》。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因著臨摹十三的字跡,現下練下來倒也有了幾分神韻,卻終還是寫不出他的那份感覺。十三?不知不覺間便總能想到他,嘴角不禁扯出一抹暗暗的笑意來。
口里反復默念著「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心緒倒還真是到下弦了。
他有好久沒來了吧。現在他的人可遠在西安,隨著康熙西巡。那他的心呢,又會是在這個紫禁城中嗎?
裕親王薨,十三求康熙賜婚的事當然也只能拖延了。
等,
等待。
又是漫長的等待……
「其實,人生之中,最令人**的,並非別離,而是相聚。若不相聚,又哪有別離。」說到底我還是凡夫俗子一個,哪里能體會到古龍寫的這等大徹大悟。我想,「傷離別」才真是會讓人衣帶漸寬卻又終不悔的吧。
不懷似江淹的「黯然**者,唯別而已矣。」,便也切了容若的「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燕歸時更寂寥。」了。
遐想間,兀自長吐了一口濁氣。一抬頭,發間的簪子一鉤,沒想到卻是將那支還未干的狼毫筆帶起,墨滴灑下。低頭一看,俊秀的字跡被墨水漬染成一團團的黑影,沒來由的幾分惱火便一齊涌上來,伸手一股腦兒將它揉成一團。
正在專心繡花的玉寧听到我這邊的響動,往我這里一瞧,卻是曼然一笑。
我幾分不解,難不成揉了個紙團就這般好笑嗎?心下疑惑著,便開口問道︰「怎麼了?」
她抬手指了指我的臉,笑道︰「若言,莫非是要學徐娘畫半面妝麼?」
我聞言,立馬下意識地伸手一抹,看著自己沾墨的手指,不禁發笑。復又拿了那支未干的狼毫筆起身。「好你個玉寧,竟拿我取笑。我這張臉要是畫半面妝怕是要扮鬼嚇人去的。還是讓我們窈窕妍然的玉寧來吧。」說著便要朝她臉上畫去。
玉寧動作倒是靈快,左躲右閃,我竟沒一筆畫得上。
雖是身子已好的差不多了可活動起來依舊仍是不大靈便,我著實有些氣餒,朝她擺了擺手道「好了,不與你玩鬧了。」
說著瞥見桌上玉寧半完工的那方繡帕,是一副精美「鴛鴦戲水圖」。
想來便是繡給十四的了。因著上次的事情,我索性便撂開了手,也不知道他倆現下到底怎麼樣了。我微笑望著她。
玉寧嘴角因方才嬉鬧而揚著的笑意卻是一僵。
心念百轉,她這是還在介意嗎?一次弄巧成拙生出的芥蒂便會這般深嗎?可這分明不像是玉寧啊!我認識的玉寧可從來不是這樣的。
我兀自定了定神,朝她笑笑,轉了話題︰「玉寧,繡工可有什麼技巧?我的繡工到如今也沒個長進,還是一如既往的差,不知何時才能有你的一半好啊?」
她邊理著繡線,邊收了那方半完工的鴛鴦繡帕,說道「技巧怕是沒的了,只用心便是了。」說著她的目光瞅了眼桌案上剛才被我揉成一團的紙張「若是心都落在了詩書上,怕是花再多的時間也是繡不精巧的。」
我愣愣然地望著她,雖是仍有幾分不大明白玉寧說這話的意思,但她說的確實也是。
我向來便不大喜歡女紅,無非是在看到別人精美繡品時感慨艷羨一陣子便也過去了。若說讓我繡一方帕飾,我倒寧可謄寫幾卷書、臨幾貼字。
什麼都能分,但一個人的心,真的是怎麼樣分不了的。
正兀自出神間,虛掩著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玉寧,德妃娘娘喚你去……」還沒來得及收傘冬梅話說了一半卻咽住,視線凝住我,強憋了一口笑,道「若言,你這可是在做什麼?」
我猛地一想到現下自個兒頂著的這張大花臉,實在是尷尬至極,恨不得立馬找條地縫鑽了進去,手里的筆藏也不是不藏也不是。瞥頭看了兩眼正輕笑著的玉寧和冬梅,于是干干地打著哈哈「那個……畫、畫半面妝來著……」
玉寧同冬梅兩人笑著出了門。我徑自嘆了口氣,端了盆,用清水洗了臉,看著蕩漾的水紋中墨跡還未洗淨的面頰。
若是能一直這般開心地笑著,可該有多好啊!
注︰
1.順治二子裕憲親王福全,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六月二十六日酉刻卒。
2.臨喪,摘纓,哭至柩前奠酒,慟不已。是日,太後先臨王第,上勸太後還宮,自蒼震門入居景仁宮,不理政事。群臣勸上還乾清宮,上曰︰「居便殿不自朕始,乃太祖、太宗舊典也。」越日,再臨喪,賜內廄馬二、對馬二、散馬六、駱駝十,及蟒緞、銀兩。予謚。又越日,舉殯,上奉太後臨王第慟哭,殯行,乃已。命如鄭親王例,常祭外有加祭。御史羅佔為監造墳塋,建碑。
3.黯然**者,唯別而已矣。——江淹
4.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
——《采桑子》納蘭容若
5.半面妝出處,《南史•後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半面妝,典故來自徐妃昭佩,南朝梁元帝蕭繹的妃子,著名的「徐娘雖老,猶尚多情」說的也是她。由于梁元帝是獨眼,一次臨幸時,徐妃只作「半面妝」(半面梳妝,半面未妝),知道她是有意嘲笑自己,盛怒之下,指袖而去,一連幾年不再理睬徐氏。這就是「徐妃半面妝」的故事,李商隱《南朝》詩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之句,後世以「妝半」來稱贊其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