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河山皆華夏 第五十七章 大戰將至

作者 ︰ 春天的胡楊林

在結束了與龐岳的談話之後,第二天上午,隆武帝又召集了諸位閣臣前來。這一次,談論的是移駕湖廣的行程安排事宜。在諸位閣臣們到來之後,隆武帝明確表示,不再等湖廣的迎駕兵馬前來了,而是直接由龐岳帶來的兵馬護送直接前往湖廣。

面對隆武帝的這一決定,大臣們頓時一片嘩然,他們不知道隆武帝為什麼會如此快地改變原先的決定、並對擅自進逼行在的龐岳如此信任有加。

于是,大臣們紛紛進言,表明自己的看法。總的觀點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來自以內閣次輔傅冠為首的大臣,表示既然隆武帝已經召湖廣的兵馬前來迎駕就不宜隨便更改,避免寒了忠臣之心,至于迎駕兵馬遲遲不來,再發一道詔書前去催促便是,而對擅自率兵驚擾聖駕的龐岳一定要嚴懲;第二種來自以內閣首輔黃道周為首的大臣,表示眼下局勢日趨緊張,隆武帝自行移駕也未嘗不可,只是不能讓龐岳的兵馬護駕,並對他這種目無君上的無禮舉動一定重重懲處;第三種則來自以兵部尚書朱大典為首的大臣,表示龐岳未得奉詔便擅自率軍前來迎駕、固然有錯,但念其之前一向忠心可嘉,再加之如今形勢緊迫,讓他戴罪立功、擔任護駕任務也未嘗不可。

在場的唐王朱聿奧則堅定地站在了傅冠一方,表示既不能姑息縱容龐岳的悖逆之舉,也不能讓何騰蛟這樣的忠臣寒心。

大家你一語我一言,努力地為自己的觀點辯護著。現場的氣氛很是熱烈,甚至幾度出現了爭吵的跡象。

最後,隆武帝制止了三方的激烈爭辯,言簡意賅地說出了自己的決定︰對龐岳擅自率軍進逼行在之舉進行懲處,將其勛階由護軍降為上輕車都尉,並剝奪其奉國將軍封號、降為鎮國將軍。但念其之前一直忠心耿耿,此次移駕便由他戴罪立功、領軍護送。

獲悉隆武帝的意思之後,朱聿奧、傅冠等人深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對驚擾聖駕這種悖逆之舉而言,僅僅降低勛階和封號的懲罰實在是是微乎其微,根本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此外,龐岳已經目無君上在先,如果再讓他護駕的話,那朝廷的威嚴何在?

不過,這一次隆武帝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將傅冠等人的勸說一一駁回。見隆武帝如此堅持己見,黃道周等人也就只好改變了自己的之前的觀點,同意讓龐岳戴罪立功。畢竟隆武帝也算采用了他們的部分意見,如果一味揪著不放,未免讓天子難堪。

黃道周等人妥協之後,傅冠、朱聿奧等人便明白,自己無論多麼堅持己見恐怕都不會得到認同,因此也就只好作罷。

移駕一事確定下來之後,隆武帝便讓眾人下去準備。由于眼下的形勢凶險萬分,兩路清軍均在虎視眈眈,隆武帝便采納了龐岳之前的建議,吩咐下去︰一切準備事宜皆秉承「輕車簡從」幾字,以免路上耽擱。

可隆武帝話雖這麼說,底下的人執行起來卻絕非易事,此時在延平還有大批官員和宗室,他們的家眷以及各種私人物品恐怕不是一兩天內能打理好的。盡管有隆武帝關于「輕車簡從」的口語在先,但誰又能輕易放棄自己的財產、拋棄自己的家眷?正所謂法不責眾,大家都是如此,皇帝的命令也執行不通。況且,隆武帝本人似乎也對那些跟隨自己多年、足以裝幾大車的書籍難以割舍。一時間,整個延平府城內到處都是一派忙碌與混雜交織的場景,看樣子在短時間內是不要想理出頭緒了。

看到這種情形,龐岳幾乎急得直跺腳,甚至想沖著那些拖拖拉拉、連床也準備拆了帶走的人破口大罵。眼下都什麼時候了?博洛所率的建奴主力已經步步進逼仙霞關,圖賴等軍可能也已經自南昌南下!可在這個節骨眼上,居然還有那麼多人舍不得一點身外之物!連要這麼下去的話,歷史的悲劇非重演不可!于是,龐岳再次求見了隆武帝,向他闡明了利害關系,並提出自己的建議︰隆武帝與皇後、皇子,眾位大臣以及諸王帶少量隨從先行出發,大臣以及諸王的家眷、財產還有那一大批宮人隨後跟進。

對龐岳的戰略眼光,隆武帝一向是認同的,如今听他說得如此嚴肅甚至急切,也不由得重視起來。不過,此事關系重大、牽扯面甚廣,隆武帝又無可避免地陷入了深思,似乎要思索出一個完全之策才肯罷休。

正當隆武帝腦中的思緒在劇烈踫撞的時候,龐岳「撲通」跪在了地上,並「咚咚」地磕起了響頭,急火攻心之下,他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龐岳的這一舉動讓隆武帝大驚失色,趕緊上前將龐岳扶起。起身之後,龐岳又以近乎哀求的語氣勸隆武帝考慮自己的建議、輕裝前進。

見一向天地不怕、以膽識過人著稱的龐岳居然如此言語懇切,隆武帝沒理由不受到觸動,捋了捋思路之後終于一咬牙答應了龐岳的請求,並差人將自己的決定傳達了下去。見隆武帝采納了自己的建議,龐岳方才略微松了一口氣。

七月二十五日早晨,隆武帝終于從延平啟程。龐岳將飛虎營分成了兩部分,其中的一千五百余有馬的騎兵由自己親自率領,保護隆武帝與皇後、皇子以及眾位大臣、諸王先行出發,剩下的一千余步卒(無馬的騎兵,實際上也就成了步卒)則與原來延平府城中的少數軍隊一起保護大臣以及諸王的家眷、財產輜重則隨後趕來。

最開始,反對隆武帝這一決定的大臣以及宗室大有人在,堅持要帶著自己的家眷、財產、下人一起走。對此,隆武帝也沒有勉強,闡明了「願隨者隨之」的觀點之後便開始準備出發。這下,那些鬧得最凶的大臣和藩王徹底沒招了,只好緊趕慢趕地追上了隆武帝一行。不過,當他們知道無意中知道這個建議是龐岳提出的時候,立馬又遷怒于龐岳,在暗地里毫不吝嗇地將「奸佞」、「小人」之類的詞語送出。

龐岳雖然沒有親耳听到這些修飾詞,但也從那一雙雙帶著明顯敵意的眼楮里猜了個**不離十。對這些事情,他也懶得去管,辦好眼前的正事才是王道。

終于出發了!護送著隆武帝一行出了延平府之後,龐岳頓時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心中感嘆著︰七月二十五日,比原來歷史上隆武帝出延平府的八月二十一日早了二十多天,隆武帝總算暫時月兌離危險了。這也算是自己的努力帶來的結果吧!所謂事在人為,但願自己以後能夠避免更多的悲劇的發生!

建奴,你們就等著吧!我會把悲劇的主角換成你們!看著那面在空中迎風飄揚的飛虎旗,龐岳在心中默默地發誓。

*********

八月初一傍晚,龐岳率軍保護著隆武帝一行先行抵達了汀州府,等過了汀州再向西便可以踏上江西的地界。雖說即將趕到自己的「地盤」了,但龐岳的心情卻是絲毫放松不下來。在前往延平迎駕的路上,他已經得到了圖賴率近萬滿洲兵抵達南昌的消息,只是眼下因路途遙遠消息傳遞不暢,他也不知道南昌清軍的具體動向。不過,不管怎麼樣,圖賴既然來了就絕對不會坐視贛南還控制在明軍手里,金聲恆、柯永盛等人也多半在尋思著怎麼找回上次在吉安丟掉的面子,清軍的再次南下可謂只在旦夕之間。

因此,龐岳明白當前的第一要務便是盡快趕回贛州,再派遣軍隊將隆武帝送入湖廣。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去面對南下的建奴和漢奸軍們。

什麼都不說了,繼續趕路吧!在汀州歇息了一晚之後,龐岳便決定繼續往贛州方向趕。出發之前,龐岳特意去征求了一下隆武帝的建議。

這一路長途跋涉,平時經常訓練的將士們倒沒什麼。可那些平時養尊處優的大臣和王爺們則多少有些吃不消,一個個臉色難看、叫苦不堪。隆武帝的臉上也盡是倦容,特別是剛生產不久的曾皇後更是顯得有些虛弱,就連那剛滿月的皇長子朱琳源也是不時地啼哭,似乎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抗議著這一路來的不適。

但即便是如此,隆武帝依然支持了龐岳的決定,讓他不要顧惜別的事情,繼續趕路就是了。面對隆武帝的信任,龐岳自然是一陣感動。

八月初四,龐岳在路上接到了張雲禮派人自贛州送來的消息︰清軍已于七月二十五日自南昌南下。

雖然之前已經有所預料,但得到準確的消息之後,龐岳的心頭還是為之一緊。七月二十五日,距今已經有差不多十天了,清軍只怕早已經兵臨吉安城下。雖然目前的吉安城已經有了童以振、陳課、曹志建等部援軍,加上原來的吳之蕃、張國祚部,總兵力不下于一萬五千,但到底能堅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事實不出龐岳的意料,就在他接到消息的同時,八月初四,圖賴、金聲恆、柯永盛已經率軍進抵吉安城下。但圖賴的興趣似乎並不在于攻破吉安,只留下金聲恆部以及少數八旗兵攻城、牽制城中守軍,自己則率領八旗兵主力以及柯永盛部繼續南下,直逼贛州,因為在那里有一個他一直想見識見識的對手。

八月初六日晚,龐岳終于護著隆武帝一行抵達了贛州。終于到贛州了,趕路累的半死不活的官員和王爺們都松了一口氣,大聲地感嘆著這一路的艱辛。

安排好隆武帝一行暫時住下之後,龐岳腦中的弦依然繃得緊緊的,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北面的清軍正朝著贛州而來,其中還包括近萬滿洲兵,這也就意味著贛州鎮將要面臨比之前更為嚴峻的考驗。

(ps︰贛州之戰馬上就要開始了。書友們,此次建奴勢大,小龐和贛州鎮的將士們需要你們的火力支援啊!推薦、收藏都砸過來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州河山皆華夏最新章節 | 九州河山皆華夏全文閱讀 | 九州河山皆華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