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車隊進入台北市中心之後,李寧宇就在一個較為偏僻的小店門外下了車,因為他打算嘗一嘗台灣的特產,不過其余的人都被他給打發走了,只留下了劉清輝、蔣中正、宋教仁三人,剛好坐一桌。
這是一家經營台南擔仔面的小店,店主是一對夫妻,雖然他們只是樸實的百姓,但還是能看出李寧宇一眾的不凡,不過李寧宇並沒有使用特權,在四碗香噴噴的擔仔面上來之後,四人就是一陣風卷殘雲。
期間李寧宇還跟負責店內雜事的老板娘閑聊了兩句,同時這位樸實的老板娘的訴說,原來自從他們家重新分到田地之後,就將土地交給了兒女種植甘蔗和水稻,而他們則是來台北經營一點小生意,听到店主的訴說之後。
一旁的宋教仁就對李寧宇解釋道︰「按照土地的分配標準,一個四口之家,可以分到2畝優質田地,但兩畝地不需要太多的人種植,所以有很多人就主動外出做工,向這對老夫妻這樣外出做點小生意的有很多!」。
听見宋教仁的解釋,李寧宇明白的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樣很好、很不錯,畢竟台灣的土地種植面積有限,只要在平均分配的基礎上,每家都可以滿足基本用糧和結余就可以了,人力的資源不可以浪費,但也不可以過去緊湊!」。
隨後不久,李寧宇便帶著眾人離去,按照之前的安排,下午在台灣的行政會議室,將會召開一次擴大會議,所以中午孫仲山先去會見了各地前來的代表,同時還要準備下午的會議事項,所以並沒有去碼頭接李寧宇,只是派出了宋教仁。
遠東目前采取的是君主立憲制,是相對于君主獨裁制的一種體制,但是也是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但是遠東不是一個國家,所以李寧宇這個「最高領袖」,有權任免各地的首相、各部門大臣、法官、軍官、外交官、。
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準新法律,宣戰、議和等至高權力,但各地主要的管理實權都在地方的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上院和下院組成。
上院由遠東各地主要高層組成,目前只有十三人,其中有孫仲山、劉清輝、俾斯麥、張大虎、胡敬德、李西華、陳芳等組成。
下院也稱平民院,議員由普同百姓選舉產生,采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政府實行內閣制,由李寧宇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提名人出任首相並組建新的內閣,向地區議會負責。
而這次李寧宇來台灣,就是即將重新提名台灣的新內閣首相,但是他最後也不能確定是否能夠成功,因為這是一次民主的投票,111名代表,都是由台灣各地百姓選舉出來的下院代表,並不是李寧宇能夠直接任命的選舉代表,所以這也是遠東第一次民主選舉,所代表的意義非凡。
在展開明天的正式提名前,李寧宇下午自然還是需要跟台灣現任內閣主要成員,召開一次會前會。
而與此同時,北京召開的六方協商會同時也在進行,上午關于戰俘的議題,各國基本將遠東代表黃松提出的條件,匯報給了各國元首,同時也在會前收到了答復,所以下午會議第一件事情就是確定上午的議題。
英國代表是公使威廉思和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美國代表則是公使史密斯和美國亞洲艦隊司令喬治準將,對于上午的議題,遠東釋放兩國的戰俘,兩國分別代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和美國總統,同意了著項議題,並且在其余各方代表的面前,簽訂了合約,隨後在菲律賓和北京城外,遠東釋放了英美兩國的所有戰俘。
而沙俄代表俄國公使尤里諾夫斯基,卻代表尼古拉三世不同意遠東這項釋放戰俘的提議,不過眾人不可能繼續在這項議題上糾纏,接著美國公使史密斯又代表日本明治天皇同意了遠東的交換戰俘的條件,不過日本俘虜35000人,日本方面只同意用3000萬亞元來交換,所以這件事也擱置了下來。
接下來自然就要討論到,法國原本在廣州法租界、上海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天津法租界的徹底取消問題,關于這一點,遠東代表沒有發言,而是由晚清政府代表李鴻章發言,不過美國代表公使史密斯卻提出,美國願意用4000萬美元,租借四地,這一點立即遭到了遠東代表和德國代表公使莫里尼的反對。
因為根據遠東、英國、德國、美國,達成的停戰協議中表明了,各方不可以繼續在華擴張,不過為此這個提議只好再次擱淺。
但是接下來討論的問題又起了較大的爭執,那就是關于廣州灣和旅順地區的持有問題,原本按照李寧宇的計劃,這兩個地方一定要拿到,因為著兩處都是優質的深水港和已經完善的軍用碼頭、船塢,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英國和美國、沙俄三方全力反對,而晚清政府代表李鴻章也充分發揮了他的外交才能,隨後的一個下午,各方都在激烈的爭吵中度過,無論是英美兩大集團,還是遠東和德國同盟,已經孤立的沙俄和晚清,各方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最後這條議題吵了一個下午都沒有協商好。
其實李寧宇早就猜到了這件事,不過他給俾斯麥的任何就是永不讓步,反正這兩個地方都已經在遠東的手中,遠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持有人,而這次會議的結果俾斯麥也沒有再次發電報給李寧宇,因為他知道李寧宇的全盤外交政策。
而李寧宇身處的台灣,此時也在一場前所未有的小範圍討論中進行著,這次會議出席的都是台灣內閣的主要成員,而這些人主要都是孫仲山的興中會主要成員,就在李寧宇提出,準備調離孫仲山前往南亞這個想法之後,立即遭到了部分內閣成員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