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東和沙俄的東北戰爭中,同時也讓各國不得不,徹底放棄軟式飛艇,全力著手研制、生產飛的更高的硬式飛艇,再加上裝載能力更大的硬式飛艇,讓各國眼前一亮,對此特別是沙俄帝國,在第一次東北戰爭結束之後,就開始了全面、大量去生產硬式飛艇。哈
根據遠東情報組的消息,從1901年初到年底,短短12個月,沙俄軍隊一共生產、裝備了100多艘硬式飛艇,並且還在繼續加大生產硬式飛艇的力度,這讓世界各國都追不上沙俄的速度,但是誰都不會想到,就在各國都忙著制造更好硬式飛艇的時候。
卻再一次被遠東的創造力徹底驚醒,因為就在他們大量將硬式飛艇投入軍隊,準備在戰爭中使用的同時,遠東已經開始了真正意義的航空飛行器的生產,隨後還在第二次東北戰爭中,發揮了一次徹底顛覆各國的神經。
因為在李寧宇的眼中,硬式飛艇就是一個雞肋,遠東絕對不會在這個上面浪費一毛錢,就算硬式飛艇是空中的移動轟炸碉堡,但是各國當局一時間,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硬式飛艇最大、致命的主要缺點。
那就是硬式飛艇機會沒有防御力,可能在各國當局的眼中,硬式飛艇的防御就是地面的高射炮,因為只要被擊中了氣囊,硬式飛艇都只能落得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但是解決了飛行高度,就不怕被打到了,這是目前世界各國當局的理念,所以大量生產更大的硬式飛艇,用于解決了軟式飛艇飛行高度的問題,那樣就可以完全超出高射炮的射程,而沙皇尼古拉三世也是這麼想問題的,所以才會不惜一切的大力生產大型硬式飛艇。
而各國當局們,從來都沒有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問題,那就是空中另一種戰斗力量,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而在硬式飛艇得到各國當局青眯的那段時間,遠東真的一艘硬式飛艇也沒有建造嗎?
當然不是,遠東也建造了十艘,不過只是用來部署在部分地區的邊境,用于地面陸軍的物資運送和空軍研究機構的實驗測試,這兩種無關緊要的用途,而各國當局收到這樣的情報之後,都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起來,因為他們覺得李寧宇也不是神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但是一切真的只是表面可以看到的這些嗎?
當然不是,因為此時遠東第一代教練機,此時已經于1901年的9月份正式投入了前期的生產階段,首期將建造150架單翼螺旋槳教練機,采用汽油動力系統,用于空軍各地培訓空軍駕駛員,以及後續的航空部門研究用,設計圖紙是李寧宇用自己關于飛機的基本原理,用最容易理解的文字描述出來的草稿。
在李寧宇這個未來人的眼里,無論是硬式飛艇還是軟式飛艇,其實都只是飛艇,對于遠東未來的軍事發展用處不大,但是還是有一個唯一的優點,那就是運輸能力強大,但是飛艇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移動速度太慢,如果遇上不好的天氣,比走路的士兵速度都慢,這樣的東西簡直就是在糟蹋錢。
所以李寧宇只同意建造十艘,用于研究和麻痹各國的情報人員,同時在遠東的朝鮮航空科研基地,已經開始全力研發遠東第一代轟炸飛機,不過目前設計出的幾種樣品飛機,還不能滿足李寧宇對轟戰機的基本要求,所以朝鮮平壤的飛機制造廠,只能生產單翼教練機。
不過,遠東在台灣和琉球兩地的兩個飛機制造廠,正在抓緊建設中,只要新式飛機研發設計完畢之後,遠東三個飛機制造廠,將會全力建造遠東第一批轟炸機,還有就是在這以前,李寧宇已經為第一代轟炸機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轟-z40,用中文翻譯就是炸死你。
其實飛機的制作原理十分簡單,主要的部份就是機翼、發動機和飛行操作控制系統,三部分,前兩者都很容易解決,另一個就需要遠東的科學家們共同去研究設計開發了,機身結構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
其實固定翼飛機,主要就是靠空氣對機翼的作用力,而產生的上升力,而飛機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征,李寧宇也親自去朝鮮給眾多科學家們解釋了,第一︰飛機是依靠自身的密度比空氣大,並且它由動力驅動繼續前進,第二︰飛機有固定的機翼,只有機翼才能為飛機提供升力使飛機翱翔上天,這兩者缺一不可。
重生者就是最大的作弊器,所以李寧宇才會用短短20年的時間,建造了一個龐大的遠東軍事、經濟集團,而李寧宇早就決心將作弊進行到底,最後他干脆直接告訴參與研究飛機的科學家們,飛機使用的燃料最好的就是煤油,並非汽油。
煤油在出現以來一直都只是用于照明用油,為什麼李寧宇會選擇煤油,這讓在場的科學家們想不通,不過很快,當時在場的科學家們就被一個實驗給震醒,因為他們看到了煤油的全部優點。
煤油的密度適宜,熱值很高,燃燒性能好,能夠迅速、穩定、連續、完全的燃燒,且燃燒的區域小,積碳量少,不易結焦,這些特點好于汽油,同時低溫流動性很好,能夠滿足寒冷低溫地區和高空飛行,對燃油品質的要求,潔淨度高,不會產生較大的機械雜質及等有害物質,硫含量尤其是硫醇性硫含量低,對飛機零部件腐蝕很小。
而其他油的缺點就是,汽油︰不夠安全,太容易揮發,太容易燃燒;柴油︰黏度太大,還需要很細小的噴嘴,把燃料噴成霧狀,才能跟高壓高溫空氣充分混合,產生猛烈燃燒。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遠東貿易公司,從各國拼命的采購大量的煤油、汽油、柴油,總之只要是便宜的價格,遠東都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