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2-29
「不然,」荀達反駁道︰「劇辛自己雖然不一定想得到,但是其大軍不下十萬,軍中豈無智者?」
姬丹想了想,說道︰「嗯,如此說來,此事也不得不防。」
「太子,可找一位勇武過人之將先渡過河去,若是劇辛反身殺來,需拼死抵擋,保住後軍渡河。」
姬丹思索片刻,對身後不遠處的姬存孝說道︰「存孝,等會你引兵先渡河。萬一劇辛殺來,務必要擋住片刻,我馬上過來助你!」
「是!」姬存孝毫無難色,答道。
「干疤!」
「末將在!」
「我引大軍軍在這里渡河,你帶本部速引軍往東五里處,架橋渡河。一旦渡過,立刻與姬存孝會合,助其守橋。」
「是!」
再說劇辛大軍退出十里,裨將祖榮上前說道︰「大將軍,我料太子已經開始渡河,不如我們現在反身殺回,必能大獲全勝!」
劇辛想了想說道︰「如此,豈不是言而無信?」
「大將軍,」祖榮不以為然,說道︰「兵者,詭道也!豈能拘泥于世俗道德?」
「好!」劇辛吩咐道︰「司馬先何在?」
「末將在!」
「你與祖將軍領騎兵火速殺回,我領大軍隨後便至!」
「是!」
司馬先有萬夫不當之勇,是劇辛的愛將。劇辛做薊城太守的時候,司馬先便一直跟著他,這次出征,也把他帶來了。
司馬先與祖榮接下將令,一起領了一萬騎兵,火速返回灤水河邊,卻見已有數千兵馬渡過了河邊。
祖榮冷冷一笑,說道︰「司馬將軍,你我來得正是時候。廢太子兵馬不多,我們將著這邊五六千兵馬消滅了,便是一大功一件。」
「祖將軍說得正是,你我這就殺過去!」司馬先順口應道。
祖榮正要下令,突然見到前面一員大將,橫刀策馬立于橋頭不遠處,氣勢頗為雄壯。
祖榮心中一動,問道︰「司馬將軍,你可認得前面那員大將?」
司馬先看了看,說道︰「認得,廢太子手下大將結巴。」
「結巴?」祖榮默念一聲,倒吸一口涼氣,說道︰「莫非是斬殺栗建之嗜血將軍結巴?」
「正是。」司馬先問道︰「听說結巴因為殺了栗建,受到廢太子賞識,賜名姬存孝。怎麼,你怕了?」
「不,不怕!」祖榮急忙搖頭否認,說道︰「司馬將軍,等會不如你去敵住姬存孝,我領兵奪取浮橋,將他們困在灤水這邊。」
司馬先看了看祖榮,平靜地說道︰「好!」
徐無城外與栗建那一戰,姬存孝神勇無比,令栗建落荒而逃。之後姬存孝追殺千里,在慶秦上萬大軍之前取了栗建首級。此時早已傳遍劇辛全軍,劇辛的將領也都知道了「嗜血將軍」的大名。
真將才者需智勇雙全,祖榮雖能用智,勇力卻是不足,所以稱不上大將。听說姬存孝前來,祖榮心里發毛,把斗姬存孝的事情推給了司馬先。
司馬先也是當世虎將,雖然心中看不起祖榮,但對此倒是毫不在意。只听司馬先大喊一聲「殺」,便一馬當先,沖了上去。姬存孝更不答話,領兵迎了上來,與司馬先戰在一起。
司馬先毫不示弱,出了十二分的力量。其實司馬先如此賣命,還有另一個原因︰醉鄉樓痴戀姬丹的柳絮也正是他司馬先的鐘情之人。只有擊敗姬丹大軍才能讓姬丹無法再回薊城,到時候姬丹戰敗身亡,柳絮自然就絕了心中這份念想,自己也才能乘虛而入,得到柳絮。
戰出十回合,司馬先便知道自己不敵,急忙一揮手,身後大軍掩殺過來。司馬先的兵馬蜂擁而至,姬存孝雖然神勇,也不可能殺光,被其纏住手腳。
再說祖榮領了自己手下五千騎兵,直殺向橋邊而去。姬存孝又急忙分兵,由從無終城調來的旌衛李匡領了一半的兵馬去敵祖榮。
一邊的祖榮卻明顯佔了上風,李匡拼命抵擋,也還是抵擋不住,漸漸往後敗退下來。
見此,祖榮哈哈大笑,手一揮,大軍便掩殺過去。李匡不敢再退,領著手下三千兵馬死戰。雖然浮橋上不停地有士兵過來,但是多出來的士兵數量還不如被祖榮殺了的多。
眼看著李匡這邊的兵馬越來越少,姬存孝大喝一聲,接連砍出三刀,連殺三名士兵,然後轉身往浮橋一邊趕去。
司馬先知道祖榮即將得手,哪里肯放,急忙指揮兵馬緊緊追擊。追出幾步,兩人又戰在一起。
姬丹的大軍中這里總共架了三座浮橋,祖榮首先佔了一座。馬上有刀斧手上前,一陣亂砍之後,浮橋這一頭被砍斷。浮橋斷了一邊,立刻倒入河道中,浮橋上數十名士兵也都跌落下去。
接著,祖榮又指揮士兵殺向第二座橋,李匡還是不敵,被祖榮的刀斧手砍斷浮橋。
等到祖榮的兵馬殺到第三座浮橋,李匡已經徹底被祖榮圍住。刀斧手正想如法炮制,上去砍橋,突然橋上中間位置一員大將連射三箭,將三名刀斧手射倒。眼見此人威猛,刀斧手急忙舉起盾牌抵擋。
「弓箭手準備,放!」
祖榮腦子轉得飛快,也不再去砍浮橋,而是將它用作誘餌,命士兵圍住橋頭,不停地放箭。一時之間,萬箭齊發,橋上離這邊橋頭近的士兵紛紛中箭身亡。
「哈哈哈,爾等已是甕中之鱉,何不早早投降,免得白白死去?」看著已經過橋的士兵,祖榮大笑著說道。
「你高興得太早了!」
此時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大喝,祖榮抬頭一看,見一員大將正領兵沿著江邊向下趕來。此人正是遼東大將干疤,從上游五里處渡河成功,便提兵向下趕來。
祖榮心知不妙,領兵去戰干疤。祖榮能勝李匡,卻不敵干疤。干疤找了個空檔,突然大喝一聲,一刀砍向祖榮頭頸。祖榮將頭一縮,躲過一刀,卻被干疤劈下頭盔。祖榮嚇得不敢再戰,調轉馬頭便往回跑。
主將一跑,跟在身後的士卒也跟著跑了起來,干疤乘機縱兵掩殺。見此,本來圍著李匡的士卒早已沒有了戰心,也跟著後撤。李匡與干疤一起指揮軍隊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