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1-10
田光看著姬丹,見姬丹態度很誠懇,不像騙他的樣子,便放下劍來。
雖然答應了田光,但是姬丹心中不悅,有點賭氣地說道︰「既然你們不讓我回遼東,那這人怎麼應付?難道如其所請,封他一個郡守?」
「不行!」荀達馬上表示反對,說道︰「遼東是我根本所在,太子在遼東經營一年有余,時間不長,但深得民心。如今遼東百姓依附于他,只是出于無奈,並非百姓就不想念太子。民心歸我,豈能一旦棄之?何況此人野心勃勃,若真是封了他一個郡守,他必定想方設法將遼東竊為己有。到時候,太子即使打下燕國,也會從此失去遼東。」
「太子放心東征!」田光說道︰「臣願率領遼西現有兵馬拒守遼西,臣寧死也絕不放其一兵一卒過來。」
姬丹點點頭,問道︰「這人是什麼人?我在遼東時怎麼沒听說過?」
田光早已打听清楚,說道︰「這人名叫衛滿,以前在薊城當一名佰什長。上次隨呂公公來傳詔書,被太子您赦免。之後,衛滿沒有回薊城,反而在遼東平郭附近的南草屯定居下來。這次朝鮮兵來犯,衛滿糾集南草屯百姓,起兵拒敵,也算是英雄人物。」
「衛滿…」
姬丹听了自言自語,苦苦思索。這個名字姬丹非常熟悉,但又一時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其實上次在丹城南門外,姬丹與衛滿有過一面之緣,當時就覺得這個名字耳熟,就是想不起來。
見到姬丹陷入沉思,在場的其他人不敢打攪。思索良久,姬丹突然眼楮一亮,手掌啪的一聲一拍桌子,說道︰「原來是他…」接著,姬丹又似不可置信,反問道︰「難道真的是他?怎麼會這樣?難道…」姬丹想到了一種可能。
「怎麼,太子認得此人?」荀達在一旁問道。
「嗯…哦,不是。認得,也不認得。」姬丹點點頭,又搖搖頭,搞得荀達一頭霧水。
史書記載,衛滿乃是繼箕子朝鮮之後,衛氏朝鮮的創立者。
當初商紂王的大臣箕子為了逃避商紂王的暴-政,避難逃到朝鮮,統一了當時還處于石器時代的朝鮮土著,建立了箕子朝鮮。從此箕子朝鮮一直在箕子的直系後代的統治之下,歷時近千年,前後四十一代君王,直到章平王子潤的孫子子準這一代。
公元前二世紀初,遼東局勢動蕩,燕人衛滿率千余人叛西漢入箕子朝鮮,箕子朝鮮準王任命其為博士,將其國西部封地百余里與衛滿.公元前194年衛滿聯合箕子朝鮮的部分反對國君的勢力進攻國都王儉城,準王自海路亡命于半島南部的馬韓地區。衛滿即位後,衛滿統一了箕子朝鮮,並將勢力擴展到了鴨綠江以南地區,設立了裨王、相、大臣、將軍等官職,完善了古朝鮮的政治體制。
姬丹心中想道︰「這兩個衛滿若果真是同一個人,那就怪了。照說那是我死後的事情,不知為何,衛滿提前走上歷史舞台,難道是我的穿越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這些都不是姬丹能控制的。不過衛滿的身份倒是讓姬丹有了一個想法︰既然衛滿命格中合該為王,不如就因勢利導,讓他去做個大王。
「取筆墨來!」想到這里,姬丹吩咐道。馬上有人送來筆墨紙硯,姬丹展開紙箋,揮筆疾書,不久寫完一封手書。
「田太守,你派人把這封手書送給衛滿,看他如何反應。」姬丹吩咐道。
「是!」田光應了一聲,便退到一邊。
姬丹頗有深意地看了一會田光,對眾人道︰「田光能看破其中利害,足見其智;又不惜性命,敢于直諫,又見其勇。有智有勇,此乃上天以田卿授我也!封田光為遼西郡守,總督遼西軍政事務!」
田光一听,拜倒在地,涕泣頓首,道︰「太子以重任托臣,臣敢不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現在姬丹名義上控制的地盤有遼東、遼西和右北平三郡,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遼東已經完全不在姬丹控制之下,右北平還有個大城池驪成沒有打下來,而其他地方也只是剛剛平定,要鞏固政權還需要一段時日,所以真正能夠有效統治的也就遼西一郡。
田光是第一個跟隨姬丹的大臣,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跟隨姬丹出生入死,還救過一次姬丹的命。而歷史上的田光也是個忠義之士,現在姬丹將遼西交給田光,足見其對他的信任。
事實上姬丹整天在前線,遼西的很多事務都需要人處理。田光是遼西郡首府的太守,整個遼西他官最大,又是姬丹舊臣,已經在處理很多郡守才要處理的事務了,是事實上的郡守。
此時,荀達上前說道︰「太子,田郡守要處理一郡事務,必定十分繁忙。現在遼西不比以往,請太子派一名大將駐守遼西,協助田郡守處理軍務。」
「嗯,說得有理!」姬丹用目光掃視一遍帳下大將,馬上挑了一人,說道︰「曹永!」
「末將在!」
「你隨田光回遼西,鎮守臨渝城,不得令遼東兵馬入境!」
「是!」
田光雖然忠勇有謀,但是畢竟是俠士出身,在行兵打仗方面不見得能與其他大將相比。曹永則不同,是行伍出身,又是遼西人,正好擔任防御遼東的要務。
想起遼東的事情,姬丹心中擔憂,問道︰「田光,你從遼西過來,可知道遼東的情況?」
「回太子,」田光答道︰「臣听探子來報,遼東目前局勢混亂。遼東北半邊被東胡佔了,南半邊被朝鮮佔了,最近又出來一個天威將軍衛滿。這三方勢力互不統屬,勢力範圍犬牙交錯。目前只有襄平城和丹城還在我們手中。」
這樣的局面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意外。自從上次姬丹扣押了燕國送去的貢品,得罪了東胡王,東胡王必定懷恨在心。現在姬丹一走,東胡趁虛而入,這是必然的事。
姬丹臨走之前,用計將朝鮮恨恨地教訓了一頓。姬丹本來以為朝鮮不會再來犯了,誰知反而變本加厲。若說真正的意外,那就是衛滿崛起一事了。
既然無力相救,姬丹多說無益,便不再提遼東之事,說道︰「既然遼西的事務有人料理,現在攻下右北平,這里的事務也需要有人處理。」姬丹想了想,說道︰「王廉!」
「臣在!」
「我命你為右北平郡守,處理右北平事務。」
「是!」
王廉辦事勤勉,一絲不苟。一年前還只是襄平城的田部吏,自從姬丹到了襄平,王廉仕途順利,一路向上。
先是在姬丹遷首府到望平時被任命為襄平太守,後來建造丹城時又被任命為新城督造。丹城造完,王廉沒有留在丹城。這次姬丹出兵,王廉被任命為參軍。
听起來參軍這個職位非常重要,但事實上王廉對軍務一竅不通,只是負責糧草押運而已。所以對王廉來說,參軍只是個虛職。現在被任命為郡守,反而更能發揮他的特長。
現在王廉的弟弟王儉也已經到了右北平,正在拓展大燕錢莊的業務。這是姬丹的既定政策,一個地方打下來了,就要從政治、軍事、經濟上牢牢控制住,這樣才算是真的自己的地盤。
現在王廉做了郡守,正好協助王儉展開大燕錢莊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