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3-21
這天,姬丹正在御書房批閱文件,為這次遠征做最後的安排,突然太監來報,說姜姬在宮外求見。姬丹一听,不敢怠慢,急忙將她請進來。姬丹做太子的時候,姜姬對他照顧有加,現在做了燕王,政務繁忙,反而接觸少了。今日姜姬前來,想必是听說姬丹要遠征,前來送行的。
等姜姬進來了,姬丹才發現,原來妹妹姬蘭也跟著來了。很久沒見到姬蘭,現在又長高了,隱隱有些亭亭玉立的樣子。不過姬蘭行為還完全是個小孩,一點沒有大人的樣子,一見到姬丹,便哥哥、哥哥地亂叫。
「蘭兒,不要亂來,快給大王請安。」姜姬呵斥幾聲,欠身施了一禮,說道︰「哀家給大王請安!」
「太妃快快請起!」姬丹急忙上前扶住,招呼兩人坐下,然後嘆了口氣,說道︰「唉,自從登基之後,孤日夜忙碌于政務,很少有時間享受親情了。」
「你呀,」姜姬笑了笑,說道︰「沒登基的時候盼著你登基,現在成了燕王,哀家又有些懷念以前的日子。那時大王雖然沒有像現在這樣威風,但是時間總是自由的。」
「是啊,有些人爭著搶著要這個王位,孤就沒看出這個位子有什麼好。」
……
姜姬和姬蘭是姬丹在這個世上難得有親情的人,母女倆能過來,姬丹也是很高興的。姬丹索性把手中的公務放下,陪著兩人走出御書房,在宮中四處走走,邊走邊談。
一開始三人談了一些薊城發生的事情,講講笑話,後來談到新開的學堂,姬丹問起姬蘭的上學情況,才知道還沒有上學。
姬蘭今年也八歲了,這個年級還不上學,在現代社會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姬丹急忙勸姜姬給姬蘭物色個好的師傅,不過姜姬心中卻不以為然,認為女孩子讀書沒用。不過見到姬丹堅持的樣子,姜姬也只好答應盡快去辦。
談著談著,姜姬又提起姬丹的弟弟姬寧,說姬寧最近得了感冒。雖然姜姬沒有明說,但是姬丹听得出姜姬是想勸姬丹多關心關心自己的親人。
由于出了姬賢那檔子事情,姬丹對姬寧還是有些忌諱的。不過現在姬寧只是個兩歲的小孩,姬丹自己都覺得實在沒有必要去防著什麼。
等姜姬走了之後,姬丹並沒有親自去看姬寧,而是馬上命令宮中最好的太醫張千前去探查姬寧的病情。
姬丹與眾將約定十天為期,如今終于就要到了。臨出薊城,樂閑、隗彥、田光、荀達等都前來相送。
「大王,您即將遠征,臣有一事,事關國家社稷,不得不相問。」隗彥神色凝重地說道。
見隗彥如此嚴肅,想必是一件大事,姬丹也不敢等閑視之,急忙問道︰「哦,何事?」
「大王這次遠征,親冒矢石,凶吉難料,難保沒有萬一。若大王果真出現意外,國中何人可繼大位?」
「你…」姬丹本來以為隗彥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誰知是咒自己死,頓時怒氣沖沖,說道︰「孤命系于天,天不滅孤,何來意外?」
姬丹的語氣中明顯帶著怒氣,這誰都能听出來,誰知隗彥毫不在意,繼續說道︰「大王命系于天不假,怎奈天意難測。為大王的社稷江山,燕國的黎民百姓,還請大王指定繼位之人,臣等也好輔佐,而國中也才能穩定。」
姬丹本不想回答他,不過他說的確實是一大顧慮,只是別人不敢提出來罷了。看到隗彥如此執著,沒有絲毫退縮的意思,姬丹壓住心中怒火,想了想說道︰「孤若真死了,孤之妹可以為王。」
「姬蘭?」隗彥吃了一驚,接著也不廢話,鄭重地說道︰「是!」
這里其他幾位大臣也都听到了,心中雖然都暗暗吃驚,不過沒有人有非議。至此,此事便沒人再提。
等姬丹離開薊城,荀達對隗彥說道︰「大王乃是戲言也,女子豈可繼承王位?大王有王弟,以荀某之見,若大王果真有事,需立姬寧為王。」
隗彥想了想說道︰「我看大王不像開玩笑。倘若真出了什麼事,我等應當依照大王遺命,立姬蘭為後。」
辭別了大臣們,姬丹領著近衛軍來到易城。這里,姬丹已經聚集了兩萬兵馬,整裝待發。這次出兵遠征,不同于在國內作戰,姬丹挑選的都是精兵,由干疤、曹永、姬男、孟霸四員大將統領。不僅僅士卒,而且戰馬也都是東胡戰馬。所以雖然數量只有兩萬,其實戰斗力不下于其他國家同樣數量的軍隊的兩倍。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姬丹一直信奉這句兵家名言。
自從上次大清河三角洲大戰之後,姬丹沒有把那三萬東胡戰馬都送回遼東,而只是把受傷的和待產的共兩千匹戰馬送回了遼東,剩下的戰馬都留了下來。為了好好照顧這些戰馬,姬丹還特地在易城附近建了馬場。
現在冬季早就過去,這里有草料,所以也不用專門去其他地方去運來。不過姬丹知道馬也是需要好的草料的,不然沒法長得強壯。此事當然不需要姬丹太操心,姬丹已經把這個事情交給太府的駱博了,讓他負責去研究好的草料,然後想辦法在遼東大面積撒種子。
駱博對于姬丹的想法很激動。改天換地,這在姬丹穿越之前很常見的事情在這個年代卻是難以想象的。
母馬差不多每年都會發情,每次孕期八個月,一次產下一頭小馬。按照這個速度,差不多兩年,馬場的馬匹數量便可以翻一番。但是馬匹多了也得有足夠的草料去養活,所以想要馬匹多,真正的問題不是馬匹本身,真正的問題是草料。
試想一下,如果將這個遼東的草種換上一遍,將其中的一半換成好的草料,這樣可以多養活多少匹馬?
由于說好到了韓國,糧草由韓國供應,所以姬丹的兩萬大軍只帶了幾天的干糧便從易城出發了。輕騎上陣,行軍速度就會快得多,不然整支軍隊會被輜重拖累。
姬丹選擇的路線是從易水渡河經過武陽、桑丘一帶到趙國。然後在邯鄲城南渡漳水入魏國,一路向西南,再如韓國。這是最快的路線,也是水路最少的路線。姬丹帶著騎兵,走水路越少越好。
大軍剛剛渡過易水,武陽城方向便有十來騎朝這邊急奔而來。到了姬丹面前,有一人從馬背上滾落下來,姬丹一看,原來是武陽太守雷振帶著主簿崔述以及十來名侍衛前來。
〞臣雷振拜見大王!〞
〞請起!〞姬丹說道︰〞雷振,你不好好守城,怎麼到這里來了?〞
〞回大王,臣听說大王親征韓國,經過這里,特地前來拜見。〞
〞嗯。〞雷振雖然是個莽夫,但是姬丹感覺他還是有臣下之道,點點頭,說道︰〞武陽城離趙國最近,孤走之後,你要嚴加防範。如果發生什麼萬一,可以速去易城求救。孤在易城留下了四萬大軍,由姬存孝統領,必會前來支援。〞
〞是!〞雷振答應一聲,遲疑片刻,說道︰〞大王,臣有一個請求!〞
〞哦?請講!〞
〞大王,臣不願守城,臣願隨大王出征!〞
〞胡鬧!〞姬丹一怔,看了雷振一眼,厲聲說道︰〞武陽城孤城懸于易水之南,趙國早有吞並武陽之意。你鎮守武陽,此乃是大將之任,非其人不能守。孤因你能得武陽民心,方才命你為太守。〞
見到雷振低著頭不說話,姬丹覺得自己反應大了點,語氣緩和了一些,說道︰〞你想建功立業,孤能理解。不過建功立業不只是看你殺敵多少,你若能好好守住武陽城,待孤回來,便記你一大功!〞
〞是!臣謹記大王教誨!〞
〞嗯!你能主動請戰,孤心甚慰!下次如果再出征,孤帶上你!〞
雷振一听大喜,再次跪倒在地,說道︰〞多謝大王成全!〞
打仗是要死人的,能主動請纓的人不多。智、信、仁、勇、嚴,雷振能如此做,至少說明他不懼死,不愧為這個勇字。
姬丹在這里沒有多做停留,整頓完兵馬,便向南而去。行出數十里,在快到桑丘城的地方,斥候來報前面不遠處出現一支近萬人的兵馬。
姬丹想了想,下令繼續前進。不久,真的看到了一支全副武裝的趙國大軍。姬丹凝目仔細觀看,見到前面一面大旗上書一個「廉」字,旗下一人正是趙國大將廉頗。見此,姬丹急忙止住後軍,緩緩策馬上前。
這已經是姬丹第三次與廉頗遭遇了,每次都是在戰場上。馬上的廉頗還是威風凜凜,絲毫沒有老態。
〞這個老不死想要做什麼,怎麼還沒死!〞
姬丹心中罵了一句。雖然心中這麼罵著,其實姬丹還是很敬重廉頗的。這就好像三國時曹操對關羽的態度,雖然恨之入骨,但那是因為關羽不為曹操所用,對于關羽的人品,曹操還是非常敬重的。
見到姬丹上來,廉頗拱拱手,顯得頗為恭敬,說道︰〞臣廉頗拜見大王!〞
〞嗯,廉老將軍,我們又見面了!〞姬丹也同樣行了個禮,說道︰〞老將軍在此等候,可是要為孤的大軍送行?〞
廉頗遲疑一下,說道︰〞能為大王送行,臣不勝榮幸!〞
〞好!〞姬丹高興地說道︰〞拿酒來!〞
馬上有軍士取來了兩個大杯,滿滿斟上,遞到姬丹面前。姬丹自己取了一杯,然後吩咐道︰〞去,把這杯酒送給廉頗。〞
士卒端著酒杯來到廉頗面前,姬丹大笑道︰〞哈哈哈,老將軍可敢與孤同飲?〞
廉頗把眼一瞪,說道︰〞死都不怕,還怕一杯酒?〞
說著,廉頗接過酒杯,朝姬丹遙遙作勢,便要喝下。此時,廉頗身邊一名副將小聲說道︰〞父親,小心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