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中詳細的列舉了晚清政府對外借款的情況,根據例舉的數字,對外借款在晚清政府的財政收支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到清朝滅亡時,中國已是債台高築,國家財政在債務的重壓下,瀕臨破產。
除此之外,材料中還列舉了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之前,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狀況。孫文就任臨時大總統後,軍費開支浩大,而且需用甚急,因各省獨立,不向中央政府繳納稅款,致使府庫空虛,龐大的軍費開支無著落,連政府公務員的薪水都發不出。孫文多次向英美銀行協商借款,外國銀行不願借錢給臨時政府,一筆錢也沒借到。因北伐緊迫,財源枯竭,孫文、黃興迫不得已以漢冶萍鐵礦為抵押向日商借款500萬元,對外則稱該礦集股3000萬,中日各半合營,由公司轉借500萬給臨時政府。此事泄露,輿論大嘩,參議院議員質詢政府,實業部長張謇反對此議,辭去實業部長。漢冶萍借款終因參議院不承認合辦條約及股東大會反對,正式取消。
日人還乘此機會,向孫文提出東北滿蒙問題,要求割讓給日本接管,方借款支持中國革命。在與日本財界、政界代表森恪的會談中,孫文表示:「當此次舉事之初,余等即擬將滿洲委之于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國革命。」日本政府如能「火速提供資金援助」,「余或黃興中之一人可赴日本會見桂公,就滿洲問題與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計。」森恪在會談當天下午6時還發出一封經過孫文、胡漢民修改的致日本有關人士的特急電報,內稱:「關于租借滿洲,孫文已表應允……如能在漢冶萍公司五百萬元借款之外再借與一千萬元,則孫等與袁世凱之和議即可中止,而孫文或黃興即可赴日訂立關于滿洲之密約。」此事一波三折,最後因日本陸軍大臣石本新六的反對沒有辦成。原因是:「按照日本軍部的觀點,在中日、日俄兩次戰爭中,滿洲是日本人為之拋灑珍貴的鮮血的地方,理應享有一切權益,而無須以金錢收買。」
看完這份材料,眾位議員各個臉色凝重,不知說什麼好了。特別是一些國民黨議員,從材料中看到孫文為了借款,甚至差點把滿蒙都送給了日本,和孫文相比起來,似乎袁世凱的行徑也能讓人理解了。
大部分議員看了兩份材料後,經過理性思考已經明白了,向外借款是擺月兌財政困境的唯一選擇。
正在大部分議員都在思考的同時,眾位議員手中又被遞上了一份材料,這次只是薄薄的兩張紙。
《致國會議員的一封信----弱國沒有的豈止只是外交》
眾位國會議員︰
今天我很想說說幾句肺腑之言!
如果我不是中華民國的大總統,我也會和你們一樣大罵善後大借款是喪權辱國,而且我會罵的比你們更狠。可是,非常不幸,我不能罵,不僅不能罵,而且還要背上罵名無法辯解,因為我是大總統。
我不是一個盲目的、弱智的、無能的政客,不是意氣用事的賭徒,不能拿著國家的命運去開玩笑。我何嘗不知道善後大借款的苛刻,在簽訂善後大借款之前,我衡量了很久,最終我無奈地發現,借款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如果還能找到第二條路,我絕不會同意簽署如此苛刻之借款。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事實上弱國沒有的何止只是外交?雖然我屈服了,但是我是為了埋頭建設10年以後再來說話。在叢林時代,長獠牙的,只尊重長獠牙的同類。而我們,現在只能算食草動物。如果經過此事,國人再不奮起,世界將視中國人無做人類之資格。
眾位議員,發展才是硬道理。與其空談誤國,不如實干興邦。希望我們能擱置爭議,同仇敵愾,共同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立的更加強盛。到了那個時候,我想,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可以堂堂正正的挺起胸膛來,我們的國家也可以理直氣壯的對列強說「不」!
兩頁紙眾位議員很快都看完了,盡管大家都沒有做聲,但是總覺得心里面堵的難受。
「張議長,我的材料發放完了,現在可以接受眾位議員的質詢了!」就在此時,袁世凱對張繼說道。
張繼苦笑了一下,都到這份上了,哪個議員還能質詢出什麼?
果然,袁世凱的話說完之後,整個會場寂靜無聲,沒有一個人說話。
過了片刻,張繼站了起來,他環視一圈然後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質詢意見了,那麼我以參議院議長的身份提出一個動議,今天參眾兩院議員都在此,今天的會議重新審議善後大借款案,眾位議員意下如何……」
……
「大總統,國會真的通過了善後大借款案?」徐世昌還是有些不相信的詢問袁世凱。
「卜五,我都說了好幾遍了,通過了!絕大部分議員都投了贊成票!」袁世凱一點也不嫌徐世昌麻煩,困擾他這麼長時間的問題突然解決了,他怎麼能不高興呢?。
「劉公子,這還得要歸功于你的神機妙算呢!」袁世凱看向在一旁思考的劉慶斌。
劉慶斌可沒他們那麼高興,他還得想想怎麼處理後面幾件事情。
就在此時,袁銳前來稟告︰「大總統,劉公子的衛隊長來了,他說有重要事情要給劉公子匯報。
袁世凱對袁銳點點頭︰「讓他進來吧!」
劉納言進門以後,也不看眾人一眼,徑直走到劉慶斌面前,遞上一張紙小聲說道︰「主人,上海的急電!」
劉慶斌接過點了點頭,劉納言還是不看眾人一眼轉身退了出去。
劉慶斌打開了電報,是杜月笙從上海拍來的。劉慶斌離開瓊州的時候,曾經專門給杜月笙和黑田村正分別拍了一封神秘電報。給杜月笙的電報,就是讓他嚴密關注孫文在上海的所有舉動。在後世歷史上的二次革命,就是孫文在上海召開會議安排布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