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主力受創,聯合艦隊八艘戰列艦中最先進的五艘被蘭芳海軍擊沉,這讓日本海軍一下子元氣大傷。日本增派的10萬陸軍剛剛乘船行駛到台灣就接到這個消息。
聯合艦隊為了避免進一步的受創,已經退往日本,海軍的退出就已經宣示著日本的作戰計劃失敗了。從本土增派的援兵在沒有海軍參戰的情況下立刻面臨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只能暫時停留在台灣,靜待局勢發展。
現在日本政府只能寄希望于英國等列強的調停,看看能不能取得一個體面的台階結束這場戰爭,順便在談判桌上敲詐蘭芳一筆戰爭賠款。
可是日本政府注定要失望了。
蘭芳強硬的拒絕了英法俄美為首的八國調停。不顧列強的強烈抗議,五萬陸軍對第一師團展開了合圍。在海軍的配合下,第一師團遭受到全殲的命運。就連師團長乃木希典都被蘭芳軍擊斃了。兩千多殘存的日軍成了蘭芳的階下囚。
日本政府接到噩耗,立刻叫囂著要舉全國之力討伐蘭芳,徹底覆滅蘭芳國。可是除了喊一喊的本事,日本現在已經完全不能再做任何實際的行動了。
海軍是日本最重要的寶貝,一個師團的損失日本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戰列艦的損失。
聯合艦隊這場仗敗得不明不白,可無論怎樣,對于財政並不充裕的日本來說,五艘戰列艦的損失已經傷筋動骨了。要是繼續打下去,說不定聯合艦隊就成了空架子了。現在對于日本最關鍵的是補充海軍的損失,而不是接著損失下去。于是日本政府緊急聯系英國,希望可以從「老大哥」手中獲得貸款,用以購買戰列艦,以及應對國內的財政危機。
英國對于日本這個請求顯示了濃厚的興趣。英國人認為在這場蘭芳與日本的戰爭中,無論誰勝誰負,都對英國有利。
兩國的海軍都打殘了,打沒了,才會向英國購買戰艦,才可以讓英國的戰艦制造業再次煥發出活力。
對于英國人來說,日本是個「好孩子」。它的所有戰艦基本上都是從英國購買的,可蘭芳就不那麼「乖」了。那麼龐大的訂單居然拋給了美國這個海軍弱國。這讓英國感覺很郁悶。英國上下最希望的就是蘭芳戰艦打光之後認識到英國戰艦的強大,從而購買英國的戰艦。
只有這兩個東亞「強國」都不斷從英國購買戰艦,才會對英國進一步控制兩國經濟命脈有著巨大的積極意義。能夠通過經濟手段控制這兩個東亞「強國」,從而兵不血刃的繼續鞏固英國在遠東的利益,這是英國非常樂意看到的。
懷抱著這樣的打算,英國很爽快的答應了日本的要求,日本駐英公使非常容易的就從英國獲得了高達3000萬英鎊的貸款。其中大部分將用以購買英國戰艦。
日本之所以這麼容易就從英國手里獲得貸款,這完全是英國對日本的縱容。英國並不希望失去日本制衡的蘭芳海軍在東亞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
蘭芳在消滅了最後一支盤踞在蘭芳國土上的日軍後,終于肯在英法等國的調停下坐下來談判了。
做為實際上的戰勝國,蘭芳本來應該得到好處,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談判桌上日本代表完全以戰勝國自居,不斷指責蘭芳殺害日本僑民,並且偷襲日本海軍。要求蘭芳向日本賠禮,並且賠償全部的戰爭經費以及五艘戰列艦的損失。
對于日本代表的這種無理要求,蘭芳的談判代表陳嘉庚當即就拍了桌子,怒斥日本人︰「你們是戰勝國還是我們是戰勝國?」
第一次的談判不歡而散。接著在英國的撮合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談判又相繼展開。雖說日本最後收斂了不少,可還是一副居高臨下,以戰勝國自居的丑惡嘴臉。為了配合談判團佔據主動,日本國內又增調了十萬陸軍趕赴台灣,隨行的還有聯合艦隊。大有談不攏就再次南下攻略蘭芳的架勢。
而英法等國與日本也是一個鼻孔出氣,明里暗里的偏向日本。
由于日本人氣焰囂張,談判始終僵持不下。這也惹惱了剛剛獲得勝利,蘭芳國內士氣正高的軍民們。
6月27日,正在談判僵持不下之時,日本國內爆發力大量針對華人的打砸搶燒事件。起因不是為了別的,正是因為蘭芳與日本的這場戰爭。
日本在蘭芳連連受挫,海軍陸軍損失了接近兩萬人,這讓戰死在蘭芳的日軍家屬一方面痛恨蘭芳的同時,把仇恨也轉移到居住在日本的華僑身上。
東京、佐世保相繼爆發力大規模的暴力事件。甚至許多日本軍警也參與其中。他們不能趕到蘭芳為親人報仇,只能向手誤寸鐵的華僑發泄怒氣了。
日本國內發生針對華僑的暴力事件,頓時讓聞訊的蘭芳上下大感震驚。同時討伐日本的呼聲也隨之響起。
6月29日。陳敬賢下令單方面終止與日方談判。
6月30日,陳敬賢在蘭芳陸軍軍官學校發表演講,參與者高達三萬人。
7月1日,蘭芳政府宣布蘭芳海軍出征日本護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