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之王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五年計劃

作者 ︰ 石臥堂主人

ps︰求收藏。拉牛牛收藏才是王道。

------------------------------------------

隨著海路的暢通,蘭芳的海運也再次繁忙起來。陳敬賢制定的五年計劃也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五年計劃是陳敬賢根據蘇聯,新中國成立後發展的經驗而照搬的。

蘇聯成立後,由于一戰時期的影響,直到1925年蘇聯的經濟才恢復到一戰前俄國的水平。而且蘇聯的工業還比較落後,鋼鐵、電力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汽車、飛機制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制造等等工業幾乎一片空白。

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蘇聯缺乏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勞動者的素質也不高。全國的文盲佔有率超過了一半。

當時的蘇聯統治者斯大林意識到不搞工業化蘇聯的國民經濟就上不去,特別是如果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落後的話,蘇聯甚至連國家安全都不能保證。

正是在這種幾乎「一窮二白」的條件下,蘇聯展開了第一次五年計劃。當時西方有的媒體認為「蘇聯的五年計劃是紅色夢想家的空想」。可是到1933年,蘇聯政府宣布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9個月完成,狠狠的打了資本主義世界一個響亮的耳光。

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蘇聯建成了1500多個大型工業企業。完全由農業國轉變成工業國家。期間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增長幅度之大,超過了同期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而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年計劃也與蘇聯有著相似之處,都是采取集中國家力量搞工業化建設的路子。

陳敬賢在小學教科書上就學過這些課程,因此對「五年計劃」可謂印象深刻。知道這是農業國發展到工業國最快的捷徑。而且有成功例子擺在面前,更讓陳敬賢對蘭芳的「五年計劃」信心十足。

蘇聯開戰五年計劃時,正處于全世界資本國家的封鎖時期,可就是那樣的環境下,蘇聯還提前完成了五年計劃。而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比蘇聯的情況要好一點,不管怎麼說,還有「蘇聯老大哥」的幫助與扶持。

而相對于蘇聯與新中國的五年計劃,蘭芳的五年計劃就更為輕松了。

在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矛盾,蘭芳發展五年計劃也就不存在面對全世界的封鎖。

在這個有女乃便是娘,有錢便是爺的時代,只要手里有錢,就可以從列強手中獲得大量的設備,技術。這是蘇聯在發展五年計劃時期所沒有的好處。

再加上德國滿世界的尋找同盟伙伴,蘭芳擁有的軍事潛力已經在對日戰爭中證明了蘭芳海軍的強勁,德國自然要百般拉攏蘭芳,爭取蘭芳的支持。而且雙方在軍事上的合作已經有過一段時間了,德國自然願意與蘭芳進行全面合作,提高蘭芳的實力,用以牽制英法在遠東的勢力。

德國需要蘭芳的軍力,而蘭芳需要德國的技術與機器。這就使得蘭芳與德國不可避免的越走越近。

當蘭芳向特過透露出「投靠」的意思後,德國立刻就用實際行動來展現善意。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蘭芳的五年計劃如何具體實施便是德國專家幫忙設計的。而在整個五年計劃中,從德國引進的技術、機器、人才就佔據了80%之多。

鋼鐵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最基礎的象征。尤其是國防工業。鋼鐵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基礎,離開鋼鐵其他什麼也沒辦法達成。槍支彈藥需要鋼鐵,建造戰艦需要鋼鐵,甚至小到一顆螺絲帽也需要鋼鐵。而陳敬賢給蘭芳定下的指標就是,在五年計劃完成時,蘭芳的鋼鐵產量必須達到200萬噸,超過日本的八幡制鐵所的10倍。

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雖然遠遠不如美國,德國,英國,但是距離法國已經不遠了。

尤其是對于現在連鐵釘都需要進口的蘭芳來說,這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好在蘭芳企業集團下屬的南洋機械集團已經從德國、美國引進了最新的機床和生產線,全都是最新的設備,其加工度和精度屈一指,在產品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裝配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上,與歐美達國家相比毫不遜色,故此只要有原始設計圖紙,加上采用的鋼鐵等原材料達標,幾乎所有的生產線和設備都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機械集團的生產車間里生產出來,實現完美的自我克隆,所謂的工業母機便是指此。

等到投產時,最起碼蘭芳就可以告別進口「鐵釘」的尷尬局面了。

---------------------------------------------------------------------------------------

ps︰感謝wtc007love的打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南洋之王最新章節 | 南洋之王全文閱讀 | 南洋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