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買賣三個必備的條件都已具備了,就要一一籌劃細節了。
一國不能有二主,做一個事情你說東我說西肯定不行,總得有一個拍板說了算數的。瞿老爺子找小劉二先生協商此事,小劉二先生說道︰「做買賣三件大事,買賣項目是您看好的,地方是您出面落實的,您又是永寧本鄉本土兒的人,您在永寧辦什麼事情應當比我有面兒,還是您當這個掌管生殺大權的董事長要比我有好處。」瞿老爺子說︰「不對!不對!您出的資金多,您家又是做過買賣的,董事長這個爵位您當要比我合適的多。」
兩個親家各執己見,互相推辭,沒個結果,最後瞿老爺子,出了個最原始,也是最公道的主意,「抓鬮兒」。
瞿老爺子和小劉二先生先約定好,鬮兒上面寫著「中」的就算抓著了,就得去當董事長。
瞿老爺子做好兩個鬮兒,然後揉成團兒,放在桌上用碗一扣,然後摁著碗在桌子上轉了幾圈,拿掉碗兒,讓小劉二先生去拿紙團,小劉二先生打開紙團一看,不知是小劉二先生的運氣「好」還是瞿老爺子做了手腳,紙上端端正正寫了一個「中」字,既然有言在先,也就無法再推辭,從此以後,小劉二先生就當上了新開張買賣的董事長。
國家有皇帝,皇帝身邊還得有個丞相,大事由皇帝決斷,而日常事務由丞相全權處理,做買賣也一樣,大事由董事長決斷,而日常事務由掌櫃的處理。
那麼還得物色一個坐堂掌櫃的,瞿老爺子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姓吳,祖先在明朝當過官,後來家道中落,光緒年間也只考上了秀才,在縣衙謀到了一個師爺的差使,當師爺本也衣食不愁,可後來永寧縣撤消,吳師爺也就失了業。
掌櫃和師爺本是兩碼事挨不上邊,但甭管怎麼說,同屬腦力勞動範疇,那麼,這吳師爺,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吳掌櫃,這真應了那句話了,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干直腰活兒的,到多會兒,也不會硬打實鑿去賣死力氣。
瞿老爺子提了人選,小劉二先生提不出別的意見,也就同意了,干什麼買賣,都離不開記賬的先生,小劉二先生的二兒子,小小劉二先生能打會算,在家又無其它職業,兩位親家一商量,就讓小小劉二先生來到櫃上當先生。
買賣的項目,做買賣的地址,資金,人員配置,都一一準備齊全了,那沒準備好的就是把房屋得修繕一下,瞿老爺子在當地找了幾個木匠幾個瓦匠,把原來永寧縣收錢糧的庫房,該修的修、該補的補、該刷的刷、該油的油、該打掃的打掃,沒有多少日子,往日破敗荒廢的舊宅子又煥發了昔時的青春。
既然決定開糧棧,那麼就得收糧食,收糧食,不能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如果到了那陣兒收,糧食得多昂貴啊!
開張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十八。
眼看離秋天越來越近,既然決定了小劉二先生是董事長,這回主動的就應該是小劉二先生了,小劉二先生和他的二小子——小小劉二先生,早已經搬到了永寧將來他們要做買賣的地方住了。
小劉二先生,讓他的二小子,小小劉二先生,把瞿老爺子請來,向他表白了自己的意思︰「既然買賣就要開張,該把咱們說好的股金拿到一塊兒來了。」
瞿老爺拿來了兩仟大洋,而小劉二先生拿來了三仟,小劉二先生看著自己那三仟大洋,浮想聯翩,「這里邊可集聚著他們兩代人的心血啊!」
可是要想雞生蛋,怎麼也得掏個買小雞子的本錢,小劉二先生看著自己白嘩嘩的洋錢掏了出去,心里像剌了自己肉一樣,著實有點心痛舍不得,但是當想到了,雞能生蛋,蛋又生雞,將來不知要給自己產生多少利潤哪?心里又平和了下來。
自古以來有這麼一說︰「親是親,財是財。」又說︰「好記信不如賴寫賬。」瞿老爺子拿了兩仟大洋,小劉二先生拿了三仟大洋,以什麼為憑呢?怎麼也得寫個字據,而一人投了兩仟大洋,一人投了三仟大洋,將來得了利潤怎麼分配呢?怎麼預先也得有個約定。
這個約定怎麼寫呢?也許是瞿老爺子一時來了靈感,也許是瞿老爺子早已成竹在胸,瞿老爺子發表言論道︰「我出二仟,您出三仟,得了利潤按理兒說,咱們應該四、六開,可是呢,咱們現在這麼著,我少得一成利潤,有了利潤咱們三、七開,這兩仟大洋您寫上,算我借您的。」
不知是小劉二先生是礙于面子,還是為了將來能多掙那一成的利潤,那「約定」就這樣寫下來了,那麼這買賣的巨大風險,就全落在了小劉二先生一人身上了。
定下了這樣的協定,瞿老爺子就過起了踏踏實實的日子,買賣掙了錢,你如數給我利潤,買賣不掙錢,你還我那兩仟大洋,還不起我二仟大洋,你們家那八十畝地和五正三廂扁磚到頂的房子怎麼著也值二仟大洋。
而那小劉二先生呢?本來日子過得踏踏實實,從此以後,就過起了廢寢忘食,熬經守夜的生活,到末了呢?落了一個,衙門今兒傳,明兒叫,提心吊膽的打了十多年的官司,至少折了十年陽壽,給子孫後代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禍害。
做買賣這個事啊,掙了錢自然是好事兒,耀武揚威,妻妾成群,可要是賠了錢呢?後果可就慘了,所以說,這買賣輕易還是不要做得好,如果您做了,可就要盡心盡力,可千萬不要甩大鞋喲!
咱下面,就說說小劉二先生家,在永寧做買賣的經過吧。
開買賣都有字號,家家如此,起的字號含義,無非是企盼自己的買賣將來能興旺發達。
「親家倆」都是文化人兒,一琢磨,就起了一個「永興和糧棧」,「永「字一語雙關,一是說買賣是在永寧開的,二是永久永遠,而「興」是說興旺發達,而「和」是說二人開的買賣一定要和諧和睦,要合作得好,和方方面面處理好關系,和氣才能發財。
糧棧定在九月十八正式開張。
永興和糧棧,在附近農村里請了四個膀大腰粗,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做伙計,四個伙計,一個董事長、一個股東、一個掌櫃的、一個賬房先生,瞿家老二在家無事,也來到糧棧幫忙,又請了一個廚子做飯,總共十個人,十個人的買賣,在永寧也不算小買賣啦。
開張這天,這四個伙計,天剛剛蒙蒙亮就忙活開了,在門口掛上了紅綢帶子,又挑起了兩鞭「麻雷子」,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著請的客人來啦。
太陽已經有兩桿子高了,該來的客人們陸陸續續都已經到齊了,小劉二先生向大家宣布︰「永興和糧棧今天開張,永興和糧棧新開張,根淺底薄,望各位商界同仁以後要提攜永興和糧棧。」
然後是地方「首長」和本地「商會會長」講話,還有其它行業的東家也講了話,瞿老爺子是股東,為了永興和糧棧買賣能夠興旺,為了他做為股東身份將來出去辦事方便,他也講了幾句。
開張該走的過場都已走過,不管何年何月,最後的程序就是下館子吃飯,飯吃了,酒喝了,這感情才會有,以後辦事才能方便。
永寧城,雖然在民國時期已不是政治中心,可還是方園百八十里的經濟中心,人們在這里采購交易完了,兜里有幾個余錢兒,免不了要填填肚子剌剌饞,所以在民國初年,永寧的飯館子還有五六家,最好的一家,在北城路西,字號是「香滿城」,這家飯館,早年是山東人開的,一水兒的魯菜,可到了第六代,東家年少而亡,由于孩子還小,東家的夫人為了生活,不得以撐起這份家業,東家夫人,心靈手巧,她看到永寧的豆腐鮮女敕,不同凡響,就琢磨出了一整套葷菜素做的方法,什麼松肉、扣肉、米粉肉,什麼菜,她都能用豆腐給做出來,吃過這些菜的人嘖嘖稱奇。
有一天,吃飯的人,邊吃邊議論菜的味道,其中一人說︰「你們不知道吧?這菜這麼好吃,可是一個女人做的,听說這個女人長得好漂亮好漂亮!」說者無心,听者有意,在吃飯人之中有個紈褲子弟,謊稱有尿,上廁所走錯了門,溜進了廚房,正趕上女東家**一個新上任的廚師如何如何做一道菜,爐火映紅了女東家白晰的臉膛,女東家活月兌月兌變成了一朵剛剛綻放的果子花,他被她的漂亮驚呆了,從廚房出來,憋不住向剛才那個酒友說,怨不得你說那個女東家長得漂亮,剛才我看見了,真像戲里的西施,從此以後,那個女東家「賽西施」的美名就傳開了,人們吃飯不說到「香滿城」那兒吃飯,而說到「賽西施」那兒去吃飯了。
這麼大的買賣,大開張的日子,請客吃飯當然要去好的飯館子,瞿老爺子領大家到了「賽西施」的「香滿城」要了豐盛的兩桌酒菜,當然這兩桌菜里包括了「賽西施」獨創的葷菜素做的松肉、扣肉、米粉肉。
松肉、扣肉、米粉肉雖說是豆腐所做,卻跟肉做的一模一樣,吃起來不是豆腐的味道也不是肉的味道,嚼在嘴里妙不可言,回味無窮。
瞿老爺子要了一壇,永寧本城用高粱釀造的陳年老白干,高粱釀造的老白干,味道干烈醇香,讓人喝了這口兒想那口兒,這酒不喝則已,只要喝了,十之**會把握不住自己,弄個歪歪咧咧,爛醉如泥。
今天來這兒的,顯然是本城最有身份的主兒,好酒好菜吃過,什麼大的陣勢見過,見了好的東西不會摘了腦袋往肚子里填,但也有幾個,把控不住自己,喝得舌頭回不過彎來的。
今天的客人是瞿老爺子請來的,瞿老爺子,看著大家的酒,喝得已經差不多了,也不再深份讓了,因為買賣剛開張,回去還有好多事情要做,禮到了也就得了。
今兒請的各位都是本城的,不用車接,也不用馬送,瞿老爺子和小劉二先生把客人送到飯館門口拱手話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