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七章親姥姥和親舅舅

作者 ︰ 金石聲

在我這四個姥姥中,前兩個姥姥只是听說過,而沒看見過,那個媽姥姥也是小時候見過,印象中似有似無,只有生我媽的親姥姥,留給我的印像最深了。

因為她一直活到一九七三年,在她活著期間我去過幾次姥姥家,包括我二十多歲以後。

在我記事以後,最疼我的人,除了媽媽、柱女乃女乃、嬸子,就是我姥姥了。

我已經五歲(虛歲)了,那是一九五二年,不知這年是怎麼了,也許地里打得糧食多了,也許是我母親這年騰出了時間,帶著我第一次住姥姥家去了,我雖然是第一次住姥姥家,但我在我們姐弟四人中(包括我死去的那個姐姐)我還是最幸運的,為何幸運呢?就是因為她們三個,長了那麼大,還一直沒去過姥姥家呢?

我們娘兒倆坐上了火車,鑽進了關溝這個大山溝,我看到馬路上有「很小很小的小汽車在蠕動,看到馬路邊還有「很小很小」的小房子,我心里想,「如果那些很小的小汽車是我的該多好,我會鑽到小汽車里去駕駛,如果那些「很小很小」的小房子是我的該多好,我會鑽到那小房子里去玩兒。

火車出了關溝,有一小站,叫「西撥子」過了「西撥子」就是「康莊」康莊是大站,在康莊下了火車,出了票房,票房有接站的毛驢兒,我媽雇了個毛驢兒,我媽騎上毛驢兒,懷里摟著我,我啐了一口唾沫,本想啐在地上,卻唾在了我媽的小腳尖上,我媽穿的鞋是新的,我看了非常著急,告訴媽媽︰「媽媽!媽媽!我唾沫啐在您腳上了!我唾沫啐在您腳上了!」

我想,我媽媽一定會采取一些措施,但她只是看了看,說︰「沒事兒,沒事兒。」

既然是我媽媽說沒事兒,只能是沒事兒了,但是我總惦記著我啐出的那口唾沫,走一段路,我瞄一眼那口唾沫,走一段路,我瞄一眼那口唾沫,那口唾沫慢慢干掉了,它雖然干掉了,但它在我媽媽新鞋上,還是留下了讓人看著不舒服的痕跡。

康莊離臨河近三十里,過了延慶縣城,再過了王泉營,就看見臨河村了。

關南(居庸關以南)只能看到毛驢戴著「捂眼」「推碾子」但是沒見過毛驢戴著捂眼在野風地里「打轉轉」的。

這里的田野上,這兒一個毛驢兒,哪兒一個毛驢兒,在原地兒像拉著什麼轉著圈子。

我回頭問媽媽︰「它們在那里干嗎?」媽媽說︰「它們在拉水車子澆地。」

我看到嘩嘩的水從地底下被攪了出來,順著水溝流向原野了,原野黑油油的。

臨河的土地由于離媯河近,又值早春凍土消融之季,濕漉漉的,它絕不像我們山邊子的土地,一片黃沙,我剛從黃沙地里走出來,看著臨河什麼都新鮮,那灣曲的河床,河床邊,高大挺拔的楊樹,還有那「關北」異樣的瓦房、土房,逐多的新鮮,使剛剛出生四年不到的我,目不暇接,眼楮不夠使喚了。

我不像我哥哥和我姐姐們生下來總是有病,從我生下到五歲,一直沒生過病(大病),可以說是一氣泡兒長大的。

由于我父親在我一周零三個月時就死了,我腳兒下邊沒有小孩兒,我吃女乃,一直吃到了五歲(虛歲),充足的營養讓我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發育,小時我長得很發式,也很虎式,很招人喜歡。

我長了五歲,姥姥才第一次看到我。

姥姥一輩子生了五個丫頭,生了兩個男孩,落下一個男孩,我姥姥特別喜歡男孩。

她猛一眼看到了這麼漂亮的外孫子,可把她給樂壞了。

延慶人管小子不叫小子,而發音是xi 子,我姥姥見到了我驚喜的叫道︰「娘唉!這小小(xi )子兒好……親唉!」

人說︰「外甥狗吃了就走。」這話一點不假,我在姥姥家吃完了晚飯,我從炕上往地下抻著身子掙扎著嚷嚷著︰「媽!我要回家!媽!我要回家!」媽媽拼命的摟著我,抱著我,不讓我下地。

乍進姥姥家門時新鮮的人和物,刺激著我的大腦,使我的大腦產生了暫時的興奮,興奮勁頭兒過了以後,大腦又產生了另一種判斷,「這里不是我以前生活的地方,生存環境是令人質疑的。」大腦本能的判斷,促使我的軀體從炕上向地下掙扎著,扭屈著身子向著我們娘倆走進來的屋門子躥騰著,母親想方設法,制約馴順了我,我睡著了。

過了幾天,我適應了這里的環境,我再也不張羅回家了。

姥姥挑著樣給我做好的吃,使我吃到了有生以來從沒有吃到過的東西,而且,這頓飯還沒吃過多長時間,又讓吃那頓飯了,我經常打著在家里從來沒打過的那種嗝兒(續食嗝)。

在姥姥家吃得最多的是粉條子,粉條子在我們家一年也不準吃到一回,可是他們家每頓飯都有粉條子,大人們怕我不會使筷子,不會搛菜,這個一箸子,那個一箸子,都在給我搛菜,往往是這箸子還沒吃完,那箸子又搛來了,我的小碗,菜總是滿滿的,我想,「他們家怎麼有那麼多粉條了啊?」我扭頭往房上一看,她們家房山花牆柱子上還吊著一大捆干粉條子哪。」

其實,我並不想讓大人們給我搛菜吃,我想自由自在的想吃什麼就搛什麼。

粉條子我已經吃夠了,我最想吃的是那白菜梆子與蘿卜條子,那白菜梆兒和蘿卜條兒,酸溜溜、脆生生,爽口得很,在飯桌上我沒有吃這種菜的機會。

我不知她們為什麼不讓我吃這種菜,這菜酸溜溜的味道吸引著我,這種菜究竟在哪里藏著哪?

我看到姥姥端著一碗這樣的菜經常從東邊那間屋里走出來,我順著她走出來的屋去尋根究底,看到那個屋牆旮旯有個偌大的缸,從那個缸里冒出了那種酸溜溜的味道,我拿過來一個小板凳放在缸底下,我登了上去,扒著缸沿欠腳一看︰「啊,原來那種酸溜溜的菜,就是從這里搗出來的。」

滿滿的一大缸都是這種菜,白菜梆子,大白蘿卜條子,還有胡蘿卜青辣椒……

這種菜,延慶家家都有,除了老咸菜,這也是農民冬春兩季的當家菜,這是延慶最低檔的菜。

我知道了姥姥為什麼不讓我吃這種菜了。

我還有個二姥姥,他是我母親的嬸子(就是中部書里說的那個小小劉二先生的媳婦),不知為何?她在我幼小心靈中留下的印像,比我姥姥還深刻。

也許是她與眾不同的長相,她的嘴下邊長有一個肉疙瘩;也許是她總在炕上坐著;再或許她總是贊美我;她像我姥姥一樣,總是不斷的說︰「這個小小子好親唉!」但是她說的頻率比我姥姥說的頻率還要高,是見一面兒說一次。

她的與眾不同,和經常贊美我,使我回家好長時間了,還想念她,總是自言自語嘴里不斷叨叨著︰「我想我那個帶疙瘩的姥姥,我想我那個帶疙瘩的姥姥。」

我雖然這麼想帶疙瘩的姥姥,可是自打那次去了一趟姥姥家後,就再也沒有去姥姥家的機會了,再去姥姥家的時候,是十一年以後,是我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一九六三年的春節,我的二姥姥和二姥爺早已不在人世了,二姥姥和二姥爺死時媽媽沒有去,不知她(他)是哪年死的?我到了她們屋里,只能看到牆上,掛著的她們的照片了,從她們的照片上,我還能依稀回憶起往日她們的音容笑貌。

我姥姥四十歲才得了我舅舅,愛惜和呵護之至是可想而知了。

在我舅舅十八歲前從不讓他硬頂硬的當一個整人出去干活兒。

還是那句老話︰「三年的牛,十八歲的漢子。」

一九四四年,我舅舅已經十八歲(虛歲)了,他已經是個成年人了。

此時,正是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老百姓在**的領導下積極涌躍的支援抗日戰爭。

這一天,村里接到了給八路軍送軍糧的任務,我姥姥讓我舅舅和別人一同去給八路軍送軍糧。

大家趕著自己的毛驢兒,在臨河東的曹官營村集合,到南山「對臼石」馱上了一口袋麥子,又馱回到曹官營。

那有經驗的大男人,心里清楚,牲口馱著糧食,要走凍著冰的河,提前把牲口蹄子都釘了新掌,可我舅舅年輕,而我姥姥女人也不懂這事兒,我舅舅趕的牲口沒有換新掌,因此,在過曹官營邊的河時,牲口就滑倒趴在了冰上,大家幫忙把牲口掫了起來,到了「龍慶峽」走在冰上的牲口又滑倒趴蛋了,大家幫著把牲口又掫了起來,舅舅在掫牲口的時候把河上的冰踩蹋了,兩腳桿進了冰窟窿,頃刻間鞋襪子都凍了冰。

八路軍駐在大山里,送糧的隊伍走到了一個地方,叫「野豬窩」,到了「野豬窩」往西拐,走到了個地方叫「五里坡」,牲口背上馱的糧食口袋,讓路邊的樹枝子給剮了一下子,把口袋從驢背上剮了下來,口袋滾下了山坡,而驢感覺背上輕松了,撒了歡兒,驢在前邊跑,舅舅在後邊追,追了半天,追上了毛驢,把空著身子的毛驢拉回來了。送公糧的隊伍,有個帶隊的區長,區長看到我舅舅拉著光毛驢,問道︰「驢馱的糧食哪兒去了?」我舅舅言︰「掉到那邊西山溝里了。」

糧食是有數的,憑白無故缺了一口袋糧食怎麼交差啊!

區長和我舅舅拉著毛驢回去找那口袋糧食,走到半道,天已大黑,沒法再找糧食,兩個人找了個山洞,鑽了進去,跟山洞听了一宿大風,第兒天早起,拉著驢繼續往回走找糧食,到了糧食滾下山溝的地方,兩人下到山溝底,吭哧憋肚把一袋子糧食抬了上來,又放到驢背上,這回區長弄了個把牢的,用一根繩子把糧食口袋牢牢的給綁在了驢背上,區長和我舅舅趕著毛驢追趕那送糧食的隊伍。

追來追去,追到了「吳家溝」,人家都已卸了馱歇著去了,他們倆才剛到。

「吳家溝」是平北八路軍老十團教導隊的駐地,這里廣場上支著三口大鍋,架著大劈柴給八路軍戰士做飯,舅舅凍了一天一宿,好容易看到了火,往那火前湊了一湊,其實離火還足有一丈多遠哪,忽然覺得兩條腿「繒」的一下子,原來兩只腳腳尖沖著前面而現在兩只腳自動像八字一樣撇開了,隨後人就癱軟在地,再也站不起來了。

舅舅後來回憶說︰「當時我凍著的僵直的雙腳被火烤化了。」

有經驗的人肢體受了凍以後用雪去搓,把侵入肢體中的寒氣搓出來,而沒經驗的人用火去烤,一冷一熱,結果是把身體生命組織給弄熟了。

舅舅被同去送糧的民工馱了回來。

姥姥看到我舅舅被馱了回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送舅舅的人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

我舅舅的腳由紅變紫,由紫變黑,由黑變臭,一只腳五個腳趾頭,一個一個爛掉了,另一只腳五個腳趾頭爛掉以後,還在繼續爛,一直把前半個腳掌子都爛掉了。

舅舅的腳,後來無冬歷夏都穿著一雙當兵穿的大頭鞋,以那個大頭鞋來支撐自己的整個身子,年輕時,總想看看舅舅那雙與眾不同的腳,但是舅舅總是遮遮掩掩不讓別人看,老了,他已經不再遮掩了,我看到了他的那雙腳,一只腳有十一二公分長,一只腳有十三四公分長,而且,腳沒有正常人腳那麼寬,他的腳只發育到了十八歲(虛歲),就再沒有發育。

舅舅是一九四四年陰歷十一月二十八從家走的,到十二月初三回來了,回來後,在家整整躺了十個月,在十個月里不知他流了多少眼淚,枕頭里的蕎麥皮讓眼淚給濕透了,放在太陽下晾干了,晾干了又濕透了,反反復復不知有多少次了。

姥姥看著兒子受這樣的罪,她的眼淚比兒子流得更多,姥姥精心伺候著舅舅,冬天兩頓飯,夏天三頓飯,調著花樣的吃。

舅舅後來說︰「雖然我身體殘疾了,但是在我娘的精心呵護和照料下,我身體其他部分沒有落下一點毛病。」

他又說︰「誰的恩情都有法報,唯有娘的恩情沒法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