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字傳奇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後清除一

作者 ︰ 泰夢

幾內亞政府于近期出台了鑽石開采和經營的有關法令,並在之前的礦業法中又做了補充規定,主要內容如下︰

1.地礦部負責投資申請,確定開發區域、礦山面積、使用年限和租金水平。申請通過後,由政府正式頒發勘探許可證和開采許可證,並以政令形式對外公布。

2.外商不得獨資經營,也不得與當地公務員、軍人、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礦山股東、鑽石行職員合作經營。

3.手工開采許可證有效期為1年,申請延期由地礦部和財經部共同批準,並以法令形式公布。

4.手工開采的鑽石必須買給政府指定的鑽石行或收購人,收購人必須具有幾內亞國籍,並且從未取得過其他國籍。

5.幾內亞地礦部下設鑽石鑒定辦公室,負責商檢,頒發出口合格證。

6.經營鑽石需交納銷售稅5%10%(未加工)或2%(已加工),對外出口需交納3%的出口稅。

7.業經地礦部批準的鑽石行,需一次性向中央銀行交納最低保證金25000美元,企業關閉時可以辦理退款。

此外,如果經營出口貿易,每年還需上繳25000美元的出口預付款。

「從今天起,我們賓館就被復興集團礦業分公司包租6年。」

距離首都科納克里以東260公里的瑪木州首府瑪木,去年12月賓館的老板突然向客人下達了逐客令。

承包項目的南華聯邦復興礦業分公司把辦公總部設在市內,現在賓館的房間鑰匙都由復興礦業分公司來管理。

復興礦業分公司就幾內亞東南部的西曼德鐵礦的開采,與幾內亞政府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談判。

儲量確定為20多億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未開采礦山。

南華聯邦的公司在幾內亞開發資源的攻勢愈演愈烈,去年夏天,復興總公司控股的山河電力公司投入了60億南華幣,表明要建一座大型電廠用以開發幾內亞西部的鋁礬土礦山。

作為獲得開采權的回報,公司負責建設港灣碼頭,計劃礦石出口到南華聯邦。

南華聯邦的企業和政府共同協作,承包了水庫、發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礦山開發的權益。

不顧當地國民的情緒反應,南華聯邦的攻勢依舊持續,在這次鐵礦石開發中,除了支付開采權的10億南華幣之外,計劃中還包括連接礦山和港口的650公里專用鐵路線以及港灣的建設,項目總額達到100億南華幣。

進而幾內亞政府提出確保15%的礦山權益和最終出資比例可以提高至30%的優先權,兩個復興總公司控股的公司都全盤欣然接受。

開采從1969年開始,計劃每年最多開采2億噸鐵礦石,如果計劃得以實現,幾內亞將成為世界最大鐵礦石出口國,而且幾內亞的鐵礦石含鐵量達到65%以上,堪稱世界頂級資源。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資源公司正在以非洲大陸為舞台較量,基礎設施建設只是表面的成果,最終目的還是攫取資源,這種憂慮也不容否定。

但是,造訪最貧窮國家的資源開發熱潮會給所在國國民帶來財富和經濟發展難道不是嗎?

當然,開發西非鐵礦,還有其他問題,比如政治穩定、當地稅收、以及人力資源等問題。

但南華聯邦的企業開發非洲礦業,也有一定優勢,優勢直接來源于既往在非洲的南華聯邦企業在這里的良好形象。

華非經貿往來密切,華非合作論壇已經歷經四屆部長級會議,1967年7月份,南華聯邦實行對包括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等26個非洲國家60%的產品享受對華出口免關稅待遇政策,國家層面的交流順暢,為企業參與西非礦業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當然,所有人都明白,沒有子彈的槍就是燒火棍,實力還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軍事實力。

但這些對葡萄牙統治下的非洲殖民地卻是個例外。

葡萄牙是最早侵入非洲的國家,到18世紀末,葡屬非洲殖民地基本趨于穩定,它們包括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聖多美—普林西比以及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其中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最為重要。

安哥拉、幾內亞比紹和莫桑比克人民的反殖武裝斗爭,給葡萄牙當局以沉重打擊。

為了鎮壓殖民地日益強大的愛國武裝力量,它不得不把越來越多的軍隊和物資投入非洲,應付殖民戰爭的需要。

從1965年開始,葡萄牙20萬總兵力中約有16萬陷入非洲。

1965年11月10日,爭取安哥拉徹底**全國聯盟,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黨,莫桑比克解放陣線的代表齊聚幾內亞收到科納克里,參加由華夏聯邦軍事情報總局非洲局局長段建國主持的會議。

恩賈梅納是乍得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西部邊境洛貢、沙里兩河匯合處東北側。

1900年,法國在此建立軍事據點,命名為拉密。

埃馬耳要塞是河岸防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恩賈梅納東部防御體系的核心,是中部非洲的交通樞紐,是法軍在非洲最後的堡壘也是南華聯邦在中非的停止點。

要塞炮兵火力可控制洛貢、沙里兩河16公里之內的所有渡口,要塞建築在一個花崗岩的小高地上,高地南北長900米,東西寬700米,東北和西北是懸崖峭壁,高約40米,洛貢、沙里兩河流經崖下。

南面是寬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護牆,要塞的各個側面都被所謂的河流帶和塹壕帶包圍著。

要塞的東面是洛貢河,與沙里河相交,形成外圍障礙。

要塞里築有鋼筋水泥碉堡和加固了的地下坑道,坑道總長為4.5公里。

要塞是在和平時期經過三年精心施工完成的,當時被稱為非洲堅不可摧的防御陣地。

要塞防守法軍部隊1200人,屬第7步兵旅指揮,主要的武器有安裝在轉動式裝甲炮塔上的120mm火炮2門,75mm火炮16門,60mm反坦克炮12門,高射炮6門,輕、重機槍37挺。

要塞西北6公里以外有三座位于洛貢、沙里兩河的橋梁,是由東向西越過河流的必經之途。

這三座橋梁是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費爾德韋茲爾特橋,每座橋由1個班即1名軍官12名士兵防守,構築有橋頭堡,有反坦克炮1門,機槍1挺。橋墩上安放了**,隨時可以對橋梁實施破壞。

平時這三座橋的守備分隊屬要塞指揮,在要塞炮兵火力的控制之內。

南華軍在1966年秋就開始進行襲擊埃馬耳要塞的準備,通過情報人員獲取了要塞的設計圖紙,根據設計圖紙構築了大小兩個要塞模擬。

1966年10月,成立了專門執行襲擊埃馬耳要塞任務的空降突擊隊,由李立科中校擔任指揮官。

針對要塞的地形特點,計劃使用滑翔機將突擊隊直接降落在要塞上面。

突擊隊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進行了半年的訓練,利用要塞模擬進行了12次演練,每個隊員都對要塞的工事設施了如指掌。

此外,空降突擊隊集中了當時性能最好的滑翔機,並在狹窄場地進行了晝夜間的著陸訓練。

為減少滑翔機的滑跑距離,在滑翔機的滑橇上纏上帶刺鐵絲等減速裝置。

突擊隊共700人,編成兩個梯隊。

第1梯隊400人,分成4個戰斗中隊,使用滑翔機機降。

第1組85人,配備輕武器和2.5噸**,使用11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和破壞要塞表面陣地。

第2組96人,使用11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弗羅恩哈芬橋。

第3組92人,使用9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費爾德韋茲爾特橋。

第4組90人,使用10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坎尼橋。

各組奪取目標後,扼守到正面進攻部隊到達。

第2梯隊300人,在第1梯隊後傘降,以增強第1梯隊的力量。

突擊隊于1967年4月底轉場到尼日爾的兩個機場待命,空降距離1000公里。

為使滑翔機駕駛員能看見降落地點,空降時間定在日出前30分鐘,5分鐘後正面機械化部隊發起進攻。

為了提高突然襲擊效果,空降突擊前不進行炮兵火力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滑翔機從尼日爾方向進入目標,並在進入乍得領空前就月兌離拖曳機,悄悄地越過乍得的領土上空進入堡壘。

5月10日4時30分,第1梯隊起飛,5時許按計劃在預定各點空降。

10日凌晨3點10分,法軍要塞指揮官接到第7步兵旅司令部--要嚴格戒備的電話,要塞守備人員進入臨戰狀態,但只注意正面情況,當滑翔機利用微明天色悄悄地從側後進入並降落在他們跟前時,個個被驚得不知所措。

南華突擊隊奪取要塞表面陣地的戰斗組有9架滑翔機直接降落在要塞頂部,由于帶有減速裝置,著陸後只滑行20米。

突擊隊員和駕駛員一走出滑翔機即用沖鋒槍進行掃射,使用手榴彈和**包逐個地對炮塔、碉堡、坑道口進行破壞,只10分鐘時間便控制了要塞表面陣地。

奪取橋梁的各個戰斗組,分別在各個橋梁的西頭著陸,從哨所背後進行襲擊,除坎尼橋被守軍破壞外,其余各橋均完好無損地被佔領。

7時第2梯隊開始傘降,突擊隊的力量得到增強。

從8時起,法軍第7步兵旅組織了1個步兵營向南華軍空降部隊進行反擊,1個炮兵營向要塞頂部的空降兵進行火力襲擊,但由于南華航空兵的轟炸掃射,法軍的反擊未能奏效。

由于空降兵控制了要塞表面陣地,使要塞不能發揮作用,正面進攻部隊一個坦克營,兩個機步營順利地突破了法軍前沿防線,渡過沙里河,于當天黃昏抵達河東岸。

夜間,1個工兵營渡過沙里河,第二天凌晨登上要塞,在空降兵的協助下,對要塞地下工事、坑道等進行了連續的爆破。

13時15分,要塞守軍全部投降。

在奪取要塞的戰斗中,南華聯邦空降突擊隊以突然和不意獲得了巨大戰果,以亡6人、傷19人的很小代價,殲滅法軍1000余人,迅速奪取了要塞。

南華聯邦第6裝甲旅從這個缺口向恩賈梅納快速推進,于5月17日佔領了乍得首都恩賈梅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黑字傳奇最新章節 | 黑字傳奇全文閱讀 | 黑字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