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規模制鹽

作者 ︰ 歸海求魚

欽宗趙桓得知前遼國北院大王耶律余睹目前正是幽州右路兵馬行軍大總管,金太宗賜太師位,他首先送重禮給金使蕭仲恭,但卻被蕭仲恭拒絕,但欽宗並不死心,多方打听之下得知,蕭仲恭好酒,于是給他送去烈酒百壇。

蕭仲恭受不過,于是問欽宗︰「宋帝意如何?」

欽宗結果讓蕭仲恭帶了一封密置于與蠟丸的書信送給耶律余睹,那封信之中是想說服這位原來的遼氏宗親前北院大王反叛金國,大宋定會助其一臂之力!信的原件是這樣的︰

大宋皇帝致書于左金吾衛上將軍、元帥右都監耶律太師︰

「昔我烈祖章聖皇帝與大遼結好澶淵,敦信修睦,百有余年,邊境宴然,蒼生蒙福,義同一家,靡有兵革斗爭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無。

金人不道,稱兵朔方,拘縻天祚,翦滅其國。在于中國,誓和之舊,義當興師以拯顛危,而奸臣童貫等違國擅命,沮遏信使,結納仇讎,購以金繒,分據燕土。金匱之約藏在廟祧,委棄不遵,人神恫怨,致金人**,敢肆陸梁,俶擾邊境,達于都畿,則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內禪。

肆朕初即大位,惟懷永圖,念烈祖之遺德,思大遼之舊好,輟食興嘆,無時暫忘。凡前日大臣之誤國構禍者,皆已竄誅,思欲興亡繼絕,親仁善鄰,以為兩國無窮之福。

此志既定,未有以達,而使人蕭仲恭、趙倫之來,能道遼國與燕、雲之遺民,不忘耶律氏之德,冀假中國詔令,擁立耆哲。眾望所屬,宜乎國人無如金吾都監太師者,適諧至意,良用忻懌,嘗聞金吾都監太師前為遼國將兵,數有大功,謀立晉王,實為大遼宗社之計,不幸事不克就,避禍去國。向使前日之謀行,晉王有國,則天祚安享榮養,耶律氏不亡,然則于天祚不害其為忠,而于耶律氏之計則至忠矣。

宗室之英,天人所相,是宜繼有遼國,克紹前休,以慰遺民之思。方今總兵于外,且有西南招討太師同姓之助,雲中留守尚書願忠之佐,一德同心,足以共成大事。以中國之勢竭力擁衛,何有不成?謀事貴斷,時不可失,惟太師圖之。書不盡言,已令蕭仲恭、趙倫面道委曲。天時蒸溽,更冀保綏。」

信的前半部分是追憶大宋與大遼兄弟之盟的交情,然後訴說金人的殘暴,滅其祖國!天人共憤,大宋朝作為兄弟之盟也是為其鳴不平,後半部分稱耶律余睹為大遼國當世英雄,現在大權在握,手握重兵正當復國,大宋願意助其一臂之力!並委托蕭仲恭和趙倫講密信帶給他,並當面細說謀劃。

蕭仲恭覺得此時重大,回到金國之後,立刻就去找了耶律余睹,將這件事情做了稟報,並詢問當如何處理?

耶律余睹沉吟良久道︰「遼國于我有仇隙,金國于我有恩!大丈夫恩怨分明,怎可做這反復無常的小人哪?」

「大王覺得如何處理此事?」蕭仲恭問道。

「將其交給完顏宗望大人吧,你直接送去,記住,這件事情我毫不知情,只有你和趙倫知曉!」

蕭仲恭于是將欽宗的這封密信轉交給了完顏宗望,完顏宗望閱後竟然大喜,他對蕭仲恭道︰「我們一直都沒能將大宋北方三鎮取到手里,但他們給我們貢銀二十萬兩,糧食二十萬擔,使我失去了再次攻打大宋的借口,如今有了這封信,豈不是讓我們憑空多出來出兵的口實嗎?」

于是金國積極準備攻宋,金太宗仍然以完顏宗翰作為西路軍元帥,完顏宗望為東陸軍元帥,兵分兩路進行攻宋!由于大宋邊境目前有近三十萬人馬作為防範,所以這次攻宋的準備時間稍微長了一點。

河北路宣撫使正是李綱,他在得到金兵正在集結準備的消息之後,迅速報與欽宗,欽宗聞訊大驚,朝堂之上炒作一團,投降派指責李綱等人窮兵黯武激怒金國,要求嚴厲處罰李綱等人,並與金國講和,但欽宗明白金國為什麼要再次進攻,但悔之晚矣。

……

杭州涌金門外,東南制置使官邸,蕭明接到了一封轉自西域阿立瑪的信件,聲稱西北缺鹽和茶葉,希望蕭明能夠組織商團大批量的向西北地區輸送此類貨物,蕭明寫信著薛炳昌負責西北貿易局負責解決。

但他調來最近一些關于日昌隆關于茶葉和食鹽買賣的賬簿看了一下,卻發覺很不對勁,于是叫來了蔣一敬,詢問他日昌隆為何無法大規模介入茶鹽的買賣當中來?

蔣一敬告訴他,茶葉還好說,各地茶農每一年的新茶上市之前,日昌隆專門有人進行收購,這些主要是針對于北地貿易的一部分,但最近幾年各地的茶市紛紛興起,東南幾地的茶葉紛紛被幾個大茶商壟斷,除了極品茶葉的上貢外,其余都在廣州港進行海外貿易。

而食鹽卻不一樣,歷朝歷代中央政府都是對鹽鐵實行專賣的,大宋這些年漸漸的取消了鐵器的專賣,但這個食鹽卻仍然是官府控制的官鹽買賣,仁宗時,朝廷放松了對官鹽買賣的監管,大量的私鹽出現,食鹽的買賣利潤頓時是水漲船高,官府之內專門出現了鹽舉司用來平衡官鹽和私鹽的價格差距。

鹽業最多最發達的那幾年,整個運河之上,運鹽的駁船一艘接一艘的,但食鹽的買賣實在是有利可圖,官府將制鹽作坊內將鹽低價收上來,然後摻入泥沙等物,再高價去賣,由此獲取暴利,老百姓自然不傻,他們寧願去買質好價優的私鹽,官府已經收了無數私鹽販子的好處,對此根本不聞不問。

不但是是食鹽這一行,徽宗朝時,凡事官辦的各種作坊,實業,全都存在這種現象,制糖、米業、茶葉等等都是這樣,沒有官方許可的私人買賣自然會被查抄充公,但這種事情卻是屢禁不止,官家賣不過私家,凡是官營的全部虧本,官吏們尸位素餐根本不作為,能貪就貪點,能撈就撈點,這就是現階段大宋官場的基本現象。

蕭明不管大宋官府的**到底是爛到何種程度了,食鹽是屬于非常暴力的行業,日昌隆怎麼可以不參與呢?現在的制鹽基本上還都是屬于手工制作,在日昌隆這中具備大規模工業化操作的大商家面前,別人根本不具備任何競爭的優勢。

古代制鹽業從最早的四川蜀地的井鹽到後來的海鹽,全都是使用燒煮的方式來制鹵的,這些鹽的的顏色發黑,結晶塊也不規則,甚至土腥味都很重,對于此蕭明立馬開始在浙江沿海尋找了一塊海岸,在這里建了一排廠房,決定利用當時未被污染的海水開展大規模制鹽。

首先是使用水泥建造幾個大型的儲水池,在修建海水渠道將海水引進來,這些東西全部都由蕭明和丁建鵬提供圖紙,而工匠們照圖施工就可以了,根本也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蒸發池、調節板、結晶板、結晶池……名詞听起來挺復雜,實際無非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泥池子。不過建設時的位置稍微要挑選一下,保證漲潮時能有足夠海水灌入水庫,而曬鹽灘本身不能受到潮汐或風暴影響。

先做一個實驗用的流程工序,那就需要全手工來做了,為了將水庫中的海水提升到蒸發池中,就建造了若干架腳踏式水車,把水庫里的海水提升到蒸發池去,然後再一級一級抽入調節板(又稱調節格)和結晶板(又稱結晶格),最後進入到鹵池。鹽鹵經鹵池澄清後灌入結晶池,晴天時只要十二小時,結晶池內的鹵就能凝結成粗鹽了。

這種實驗一旦成功,下一步就是采用蒸汽動力的裝置來進行全自動化的制鹽了,粗鹽被從結晶的木架上取下後,在經過粉碎就成了一種雪白精細的鹽面!這種場面是的當地任何干活的工匠看的忍不住熱淚盈眶!幾輩子都再吃那種摻加了沙土的官鹽了,這樣雪白精細的鹽,都是打從娘胎里出來頭一次見到!

「盡管典籍上記載北宋時就有用日曬法獲取食鹽的例子,但奇怪的是長期以來日曬法僅僅被作用于內陸湖鹽井鹽,而對于規模最大的海邊鹽場,古人卻一直習慣于「煮海為鹽」的落後方式。最多也只是用太陽曬出比較濃的鹽鹵,然後還是要用柴火煎熬獲取固體鹽因此古代的鹽場工人被稱為「灶戶」丁建鵬告訴蕭明。

丁建鵬道︰「史料有時候也看不懂,用灘曬法制鹽是從清朝嘉慶年間開始流傳,到咸豐時才大規模推廣開來,在此之間民間最常用的一直是煎熬法,這些本地人可能真沒見過象我們這樣大規模曬鹽的。

灶戶們一連幾代都是煮鹽的。海陸取鹵,日曬火煎,煮海熬波,鹵水成鹽……這些人小時候想必吃過不少苦頭。對于制鹽的艱難困苦印象深刻,如今被蕭明這樣的做法就能得到了這麼好的雪鹽,大概都會受點刺激!

「西北缺鹽為何不直接去青海湖取鹽哪?」丁建鵬問道。

蕭明一拍額頭叫道︰「靠!我都忙忘了,他們距離那麼近,只需翻閱祁連山就可以抵達青海,直接去青海湖取鹽要方便的多啊!回去就要給阿立瑪寫信!讓他們從宣化府直接向西就可以了!」

有了鹽就算不用同西域和西北進行貿易,也可以對高麗和扶桑和海外南洋做生意,這個不是問題,關鍵是要取得食鹽專賣許可,這個可不是鬧著玩的!私人賣鹽不是不可以,但你一定要取得官府特批的許可證,並且還要上稅,而商家肯定會把這種稅款的成本再攤派到百姓頭上的,但蕭明是什麼人,東南地區最具實權的二品大員,這些對他來講本就是簡單的事情。

大規模制鹽也有一一個時間限制,那就是在六月到九月期間,東南沿海的台風季時,盡量減少開工的時間,但在其他時間則是全天開工的,制成的雪鹽,被裝成一袋一袋的,並打上日昌隆的標志,然後大規模的走私,路上走私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海上走私卻是非常紅火。

于是大量的「日昌隆」牌的雪鹽被走私到高麗、扶桑、呂宋、琉球等地,換取了大量的白銀和黃金,因為這種鹽是在是太好賣了,價格比米價要高得多!很多客商都排隊等候批發「日昌隆」牌的食用雪鹽。

蕭明似乎志得意滿,但他心中還有一件事情一直擱在心中,其實這件事情說白了也不新鮮,那就是日昌隆早就布局的燒瓷業!而瓷器正是日昌隆進行大規模海外貿易的主要產品,這東西說什麼也是要抓在手里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最新章節 | 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全文閱讀 | 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