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十七章 賞菊皇家宴

作者 ︰ 金坐佳

一進入這皇家花園,王安石就被同僚拉住說話,元澤相陪。王旁稟了王安石要去找找義父和狄大人,王安石囑咐他不要亂跑,王旁一邊欣賞這花園中的花,一邊尋著狄青的身影。

花園每一處及殿前殿後都布滿各式菊花,白黃色花的萬齡菊;粉紅色花的桃花菊;白色花瓣,心為檀色的木香菊;純白色花,花朵巨大的喜容菊;黃色而圓的金鈴菊;又白又大,心為黃色的金盞銀台菊。在身邊傳來陣陣花香,另人心曠神怡。

走到殿前,王旁朝殿中看了一眼,儀鑾司早就把皇上的御座龍床安置在殿中正上方。還要把參加宴會的大臣按品級排好座位。殿中留幾尺空地。然後是一張大桌配有高坐,在大桌和殿門中間是矮桌矮座。

來參加賞菊宴會的都是皇上身邊的近臣,看庭中樣子大概有一二十人,王旁心里估計,應該是官員們坐在一桌,自己一樣的小輩做矮桌就是了。看看矮桌比較近看的清楚,上面已經擺好各式果子和糕點。什麼荔枝膏、廣芥瓜兒、杏片、梅子姜、香糖果間道糖荔枝、越梅、離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等。光看這些王旁就已經覺得開眼,心下想等到開宴必定要嘗嘗這九百年前的皇家大宴,也算不枉此行。

走過正殿狄青正一個人坐在雲歸亭邊看著靜靜的湖水。王旁湊近狄青身邊,輕輕問了一句︰「狄大人是否在想念家人。」

這話說完見狄青輕輕嘆口氣,轉頭看是王旁,于是問道︰「近日你騎射練得如何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師父在的時候,孩兒就練的好,師父不在的時候,就感覺沒勁頭。」王旁如是回答,現在他都不知道,狄青有沒有受那母女傳染能看透人心思。

狄青倒是很淡定︰「正常的,我在的時候,你是為了練給我看,自然就好。什麼時候你心里覺得是練給你自己的了,那我在與不在都一樣了。」

王旁低聲說是,狄青又上下打量了一遍王旁,自言自語道︰「她都到了該出嫁的年紀,也不知道選了什麼樣的人家。」

王旁順著話音問下去︰「您的女兒嗎?現在哪里啊,如何沒听您提起過。」

狄青到︰「男子汗報國征戰,哪有心思顧及她們,失散了,唉也是我不好」

「那如何不去尋她們?」王旁又問

「找過了,沒找到,我說你這小子,怎麼突然這麼婆婆媽媽的。」狄青拍拍王旁肩膀笑著說。

王旁剛想說月下的事,有管事太監出來說到,皇上皇後駕到,大臣們趕忙列好隊恭迎聖駕。王旁偷眼觀看,仁宗和皇後走出來,御座龍床安坐之後,仁宗說了些太平盛世普天同慶之類的話便請眾人平身入座,同時宣布宴會開始。

首先是賜御酒,每人身後不遠,都有一名宮女負責斟酒,進宮之前王旁就听說,這宮廷內的酒是從各地名酒之鄉,調集酒匠精心釀制而成的。而且要倒第三盞酒時才會開上用來下酒的菜肴點心。

仁宗先賜諸位一盞蒲中酒斟酒期間,有奏樂表演。

皇上和皇後已經大臣們飲酒看著表演,孩子們有的交頭接耳的說話,他悄悄問元澤︰「听說父親有次曾鬧過笑話?」

「你是說吃魚餌嗎?」元澤用寬大的袖子擋住臉偷笑。轉而又使勁板著臉稍微嚴肅些,他說︰「父親那是懶得跟那些人說話,坐在池塘一邊看書,一般吃點心。誰知道哪個人偷偷使壞,見父親看的認真,就把點心換成了魚餌。」

王旁听了也是笑,兩人竊竊私語之際,王旁身邊趙仲針拽了拽王旁袍袖說到︰「旁哥哥,怎不見你找我去玩?」我旁這才想起了,中秋包府盛宴曾答應他時間去找他玩。便哄他到︰「近日開封府有案子要查。」

趙仲針忽閃的機靈的大眼楮,不無羨慕的說︰「哥哥帶我查案就好了。」王旁想起一事,便從懷里掏出一泥塑的「泥人兒」。這泥人兒端正細膩,還穿著男女各式服裝,王旁買的時候就想笑,覺得原來宋朝就已經有了芭比。一共買了兩個,送給元澤一個,另外一個本來想送給梁月下,但是見到未來的神宗皇帝和自己這麼親近,一沖動干脆送給他,反正還有時間上街去買。

演奏完畢,眾人的第一盞御酒喝罷,仁宗說到︰「今日宴請各位,大家可以盡興開懷,今天要大家攜公子前來,也是讓朕看看後生都出落的什麼樣子了。請帶近前來。」

說完,就有引領太監,引著坐在矮座上的這群孩子,走到殿中。孩子們排列站好朝仁宗行禮,仁宗向下看了看說到︰「你們抬起頭來讓朕瞧一瞧。」孩子們都抬起頭。

仁宗的目光從他們臉上挨個掃過,點點頭,又挨個問問,是誰家的孩子,讀過些什麼書。

王旁這才看清楚仁宗,只見他頭戴橫枝硬腳襆頭,淡黃袍衫,玉裝紅束帶,皂文靴。衣著比他想象中的要樸素很多。再朝臉上看只見他面龐清瘦,溫文儒雅,多幾分慈祥少幾分威嚴。眼楮微微眯著,似笑非笑。這就是仁宗?王旁覺得似乎和想像中的皇帝相差很遠,談話間並沒有什麼架子,只是以一個長者身份,詢問這些孩子。王旁稍稍松了口氣。再看仁宗身邊曹皇後身著五彩翟紋衣。領、袖、裾都紅色雲龍紋樣的瓖緣,頭戴九龍四鳳冠,也是神態端莊。

王旁不敢多看,等各家孩子回答過仁宗提問,都得到了一些封賞,回座位後孩子們更是興奮。

仁宗命賜第二盞御酒,王旁飲了一口,感覺口感甚是芬芳,喝到月復中不覺得辛辣,反而有暖暖的香氣,他便問同桌誰知道這是什麼酒,趙仲針接口到︰「哥哥,這是蘇合香酒︰這酒是宮中的御用藥酒,甚為珍貴。每一斗酒以蘇合香丸一兩同煮,能調五髒,祛月復中諸病。」那怪喝起來這麼香甜。

這第三盞則是流香酒,賜過酒又看了口技、奏樂、舞蹈表演,已是酒過三巡,見一個個端上一些酒肴點心,有︰肉、咸豉,爆肉、雙下角子,蓮花肉、油餅、骨頭,白肉、胡餅,群仙臠太平、畢羅,假黿魚,柰花索粉,假沙魚,水飯、咸豉、旋、瓜姜這些自然是王旁叫不出名字來的,索性旁邊做的趙仲針,別看比王旁還小一二歲,但那是正宗的皇親國戚,宮中的吃喝自然比在座其他人見識要多。

這時已經酒過三巡,氣氛已不像開始那麼緊張,喝的也都差不多,仁宗命撤下表演,讓大家盡情飲酒相談。王旁暗想,仁宗是聰明,這種輕松狀態下才能看出大臣的另一面,而且空月復三盞酒,不勝酒力的也就現了原形了。

他看看仁宗,見仁宗偶爾吃一點面前食物,大多數時候還是微微眯起眼看著大殿之上這些大臣和他們的孩子,偶爾側過頭和皇後交談幾句。

高桌上的人看似酒已經差不多,說話也漸漸大聲起來,忽听見王堯臣貌似說笑對狄青說到。「狄大人臉上的刺青倒是越發的好看了。」

按說他們兩個共事一司,而狄青又是王堯臣的上司,大廳廣眾之下卻如此出口。眾人一下安靜了許多,狄青冷冷的看他一眼。他不能怒,因為這是在皇上面前,更因為王堯臣是「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男兒」。

按說狄青戰功累累,可宋太祖以來向來重文輕武,更何況狄青曾是刺配之人,今日官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皇上的賞賜開 。如果在戰場,或者自己是貧民,他真敢揪下王堯臣的腦袋,可是現在偏偏在皇上面前,自己又身在要職。狄青平時白淨的臉不知道是酒還是被王堯臣這話激的通紅。

仁宗見狀說到︰「狄愛卿,朕賜你你用藥,允你洗去刺青。」

狄青起身躬身施禮到︰「謝聖上龍恩,臣願意留此刺青,讓天下人都知道聖上對于有功之人無論出身都會給予名位。」狄青說完,當下眾人大多感動。

王堯臣卻煽風點火的說到︰「狄大人可是違聖意?。」這話說的大殿立刻安靜,每個人瞧著仁宗看看,有看看狄青。有擔心有緊張,有等著看笑話。在這個重文輕武的年代,狄青做到樞密司已經讓很多人眼熱了。

甚至連仁宗也眯著眼楮,不說話看著狄青,大殿一片肅靜,忽然听到一個孩子,像是在自言自語的說話︰「皇上聖明,狄大人說的也在理,看來是這位王大人太喜歡狄大人臉上的刺青了,不如讓皇上開恩,給這位大人也刺上就皆大歡喜嘍。」

眾人順著聲音望去,只見王旁坐在矮桌,說完這話吃一口菜又喝一口酒,但這句話讓同桌的少年們不掩飾的笑起來,連平時不愛笑的包拯都笑了,看看連仁宗都笑了,高桌上的人也都笑起來。

王堯臣本想再說什麼,但見氣氛一下子變了味道,仁宗正剛被逗笑,他不敢再多說,于是狠狠的瞪了一眼王旁。趙宗實心里一陣冷笑︰「王堯臣你個廢物;狄青,王旁,我看你們過了今晚還笑的出來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