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七十三章 煽倭奴耳光

作者 ︰ 金坐佳

王旁這一舉動大概只有仁宗看的一清二楚,他好容易忍住夸張的表情,沒有像上次一下走下御座去看,但還是挺起身子,指著那桌子說道,「哪位來檢查一下」。哈

遼國大使蕭英本來就在稍微靠後位置,听此言大聲說道,「我來」,走兩步上前,上下左右的看桌子看桌布,剛才明明是他檢查的。他又看看王旁,圍著王旁轉了一圈,沒見有藏九龍杯的地方。王旁的白色長袍總是這麼筆挺,連一絲褶皺都沒有。

王旁說道︰「我可沒用什麼妖術,這是給大家欣賞的一個節目而已。九龍杯現在就在空休和尚的包裹里面。空休大師,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吧。」說完他朝空休擠眼一笑。

空休待要猶豫,早有人看他不慣,一高麗使者在蕭英耳邊嘀咕幾句,蕭英說到,「還有這等事情?」大嗓門本來就大,這語氣更是很生氣,連王旁都不由看他一眼,眾人更是都朝他看去。

蕭英說道︰「你這和尚唧唧哇哇的墨跡個啥?還不拿出來。」

高麗使臣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到︰「王公子變到和尚那里,和尚貪心要獨吞了。」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朝廷上氣氛立即輕松起來。宋朝的官員都知道這孩子的來歷,尤其是王堯臣,更知道王旁的厲害,但是現在他一心想看那和尚出丑,竟不由得替王旁擔心起來。

空休此時可犯難了,別人好說,這遼國他多少還是有點抵觸,宋朝都是儒人就是說不過也不能咋滴,遼國多是蠻橫不講理的之人。

王旁看出空休拿眼楮瞄蕭英,便說道︰「蕭大使,這御射不分伯仲,從這倭奴來看,他倒是懼怕大使幾分。」

蕭英被他這麼一說,得意撇撇嘴,徑自走到空休面前叉腰問道︰「你倒是給不給我們大伙看。」

蕭英怎麼會如此膽大,眾多鄰國之中當下大宋與遼接壤最廣,而且兩國近五十年無戰事,關系也是最為友好,加之版圖上遼國也幾乎和大**分秋色,所以,就好像強強聯合,蕭英才會如此囂張,那御射就好像是友好軍事競賽,亮亮新兵器。因此所謂輸贏到也都不看中。

空休被他那麼一吼,說著︰「阿彌陀佛」竟顫顫巍巍的猶猶豫豫的摘下包裹。

王旁冷笑哼了一聲,大臣們和使者們有的也是用寬大的袍袖掩著口鼻偷笑。王旁說道,「空休大師,你還是自己打開吧。」他拍拍桌子。

空休無奈,眾目睽睽之下,只好走到桌子前,將包括放在桌子上,他看了一眼仁宗皇上,皇上正笑吟吟的看著他,只好解開包裹,里面是兩個包裹。

空休看著兩個包裹發愣,王旁問道,是我來還是你自己來。空休一咬牙,解開放著兩個木匣的包裹,拿出下面那個稍微大些的。擺在桌上。

王旁轉過臉盯著他,低聲如悶雷之音重重的不由辯駁的語氣,說到︰「打開!」

空休一驚,這聲音語氣,怎麼會出自一個少年,他不由得和王旁一對視,見王旁虎目圓睜,眼神中不可侵犯之光,狠狠的逼視著自己,讓他心理一顫。這後生並非皇親國戚如此龍威。

空休手一抖, 吧按下銅簧,盒子打開,朝廷上頓時炸開了鍋,木盒里面正是九龍杯。

「站遠點」王旁低聲說到,那空休竟顧不得桌上的包裹,向後退了幾步。

王旁將杯子擺好放在桌子上,見整個杯體由九條龍裝飾,一條龍頭部伸到杯底,尾部伸出杯口並彎曲為杯把,另外八條龍組成四對,每對一條頭朝上,一條頭朝下,頭朝上的四條龍頭伸到杯口內呈喝水狀。

仁宗皇帝命身後內臣太監取來御酒,見內臣將御酒緩緩倒入杯中,,當杯體內裝滿液體時,通過杯體內的倒u形管,並由頭朝下的四條龍口中噴出。眾人發出贊嘆之聲,仁宗命眾人可近處觀看。

于是大臣們分批排序站在桌子一段舉例,輪流看那杯子,但見那顯現在杯壁和杯底上有九條金色的小龍,似在飛舞,似在游戲。白璧無暇杯子上似有幻影流動。

仁宗見大伙都觀賞完畢命人收拾起來九龍杯,桌上只剩下一個包裹,和一個小點的木匣,何里缽和陸慎言要抬著桌子退下,二人一對眼神,胳膊一偏,空休的包裹和木匣均散落在大殿之上。

眾人這才看見,包裹不知道什麼時候解開,落了一地細軟,而那木匣之中更是珠玉翡翠,此外還有幾章銀票和度牒。

王旁蹲子,拾起度牒,說道︰「出家苦行之人,竟有如此財富,可是在我大宋沒少化緣。聖上,請看此物。」

侍衛下來結果度牒交到仁宗皇帝手中,仁宗冷笑一下︰「空休你有和解釋?」

眾人也不知道仁宗手中持有何物,只是光看那金銀珠寶就知道這個和尚並非善類。再回頭看空休,都快趁亂退到大殿之外了,被一個大力侍衛拎著衣領的後脖子,像拎著小雞一樣仍在大殿之中。

空休好像被從後面踹了一腳,與其說跪,還不如說差點趴在大殿上,不過他奴性又犯了,立刻啪啦啪啦站了起來,一副不以為然死狗皮的欠抽樣子。

如同滾刀肉般,他說道︰「即使戲法娛樂一下而已,能變出九龍杯在我包裹,再變出些其他也不稀奇,倒是我國商民貴國遇害之事,要給我一個說法。」

大臣們見他這幅抵賴的樣子,都看著包大人,這事別人不知道,但是包大人肯定是知道的。這外國人在大宋遇害,以後其他國家行商之人怎麼還敢來大宋。

使者們雖然都見這倭國和尚可憎,但听他這麼說也多少有點將信將疑,又是一陣議論紛紛。有的說肯定是這倭國和尚胡說,有的說再听听看。

包大人說道︰「帶人犯。」

說完從殿外,兩名侍衛押著一個和尚走了進來。和尚進殿跪在大慶殿中,仁宗命他抬起頭,那和尚正是童中。

大家都看著童中,見他並未有膽怯之色,神色倒是很淡然。包拯說道︰「此僧正是因買賣度牒糾紛,打死那倭奴商人的,請皇上發落。」

仁宗看看童中,見他雖然五大三粗但五官並非惡相,便問道︰「你可是加害倭國商人之人?」

童中回答︰「那商人倒賣度牒,本我已夠考取資格,哪知道那人暗中使壞讓我另交銀兩。我帶去銀兩,才知他是倭國之人,見他口出狂言,說我佛道中人花了銀兩便能做,對佛道甚是輕蔑。小僧修行不夠,竟是惱火,于是狠擊一掌。不想那人竟如此不禁打,我見有人走來,便轉身離開了。竟不知道那人已死。」

王旁和包大人知道他說的是事情,尋到那童中的時候,童中還在誦經,絲毫不知道交易之人已經死了。

仁宗問道︰「那你度牒所在何處?」

童中說道︰「度牒不知下落,我見那人有個包裹,也曾遲疑打開看看,但是犯錯傷人,豈能再犯錯,于是回到廟中準備過些時日再考取。」

仁宗點點頭,指著那空休問道︰「這位僧人,你可能見過?」

童中回過頭看看空休,忽然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空休自見到童中進殿,就已經心驚膽戰了,那日倭奴國商約了空休,說是有倭奴女孝敬,空休從廟中出來走到邸店附近,見有人爭吵,又動手沒想到童中力大,一掌擊暈了倭奴商人。

童中離開,空休走到近前,見倭奴商人包裹中有一盒子,這人隨身攜帶包裹,空休就猜到里面有貴重之物。空休取出看竟然是九龍杯。頓起貪心,此時倭奴商人剛剛揉揉腦袋朦朦朧朧醒來。空休順手撿起地上石塊砸去。

他假意回天清寺,路過女貞觀見那枯井,又見四下無人,便將包裹藏于枯井中。

這童中當日正和空休一個照面,知道空休看見自己打人了,當時還合十,自說罪過傷人,空休轉身放了過去。

童中心想只是一掌重了,當時教訓那人對佛道出口不遜。沒想到昨天開封府的衙門上門,他才知道那人已經死了。

這些事,包大人怎麼就相信童中所說呢?這要怪空休太過心急,這邊剛剛報案說邸店有人傷了,那倭奴女還在扣押審查,那邊空休就直接找朝廷要人了。

包大人早就懷疑這其中有問題,當然,這一切暫時只是當事人知道。

見那童中說到「阿彌陀佛」,仁宗說道,「王旁,你曾常往來開封府任職,今日大殿之上,你將此案代包大人審一審。」

王旁接旨,他昨日已經通過一遍事情經過,又見這童中確是出家之心苦修,更知道這倒賣度牒讓許多真心出家之人無法圓滿,于是走到童中面前,問到︰「你即使一心出家,自己也說不該動手,是否就是應該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才是。」

童中說道︰「心中無一物,自然不會介懷打罵。」

王旁點點頭,轉到倭奴空休面前,他低頭看著空休,空休不知道他又要干什麼,剛想說話,猛地王旁伸出手臂只听一聲清脆,「啪」一個大巴掌狠狠的煽在空休的臉上。

「啊!」眾人皆是一驚。仁宗竟抑制不住,驚呼︰「打的好!!!!,,,,,,好,,,,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