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七十八章 臨終敖婆婆

作者 ︰ 金坐佳

明日就是元宵節,這些日子王旁和何里缽每日早起練功,倒是何里缽謹慎了些,沒再出上次那簍子,只是有時仍心不在焉,王旁知道這位大哥果然動心了,小陸也安排了人去打听那李姑娘。

童中領來童筱,王旁見童中來了,特意命人書房點茶相待。說起王旁去建州有關尋茶一事,童中又與王旁講述一番茶與佛緣。

飲茶成為風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時佛教盛行,寺院專設有茶堂,是眾僧討論佛理,招待施主賓客飲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設有「茶鼓」,以敲擊召集眾僧飲茶。僧人每日都要坐禪,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飲茶。另設有「茶頭」,專門燒水煮茶,獻茶待客。

寺院中以茶供養三寶(佛、法、僧),招待香客,逐漸形成了嚴格的茗飲禮儀和固定的茗飲程式。平素住持請全寺上下僧眾吃茶,稱作「普茶」;在一年一度的「大請職」期間,新的執事僧確定之後,住持要設茶會。

茶與禪日益相融,最終凝鑄成了流傳千古、澤被中外的「茶禪一味」的禪林法語。「茶意即禪意,舍禪意即無茶意。不知禪味,亦即不知茶味。」(澤庵宗彭《茶禪同一味》)在「悟」這一點上,茶與禪達到了相通。

言談之中王旁卻也對童中高看一眼,此人也並非只是因生活窘迫才想出家,而是全心修法。心想若是這童筱有他父親的造詣也就好了。

王旁親自送童中出門,回內宅走到庭院花園之中,正好看見月下與一婆婆說話,婆婆手中拿著幾件衣服正和月下那對話。王旁心想怕這個就是他們說的熬婆婆了。看那婆婆老態龍鐘,大概是天氣還比較冷,

從她們身旁經過,听月下說道,婆婆廳堂小坐一會。

敖婆婆一邊咳喘著一邊說道︰「不了,姑娘收了這幾件衣服我就趕回去了。」

王旁見這婆婆不由心聲感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垂老之人光彩不在,蒼蒼白發粗布衣衫,看上去王旁還真有些同情這婆婆。

月下見到王旁走來,招呼道︰「這位正是我與你說你過的敖婆婆?」又對敖婆婆說道︰「這位就是梅耶府王公子

王旁走過來恭敬說道︰「婆婆好。」他本是恭敬,沒想到那婆婆看看他,本來還是帶著笑容的臉竟笑容慢慢凝固,驚異的瞪大了眼楮,眼看一口氣差點上不了,王旁竟不知婆婆眼中自己成了什麼人。

月下急忙順著敖婆婆的背,敖婆婆慢慢緩過神來,轉身默默的就往外走,一邊走一邊自己嘀咕到︰「是不是?是不是呢?」看著她滄桑背影,王旁有些茫然,什麼是不是啊?

王旁轉過頭問月下︰「你听見她說什麼了嗎?什麼是不是?」

月下歪著頭想了想,也是不知道敖婆婆在說什麼︰「看婆婆那樣似乎是不知道公子是不她曾認識的人?」

二人又看了看,王旁見月下打了個噴嚏忙拉著她回房間。走進廳堂,見陸慎言夫婦正忙里忙完張羅著布置彩燈,何里缽也跟著忙。

月下看著王旁說道︰「時間真快,竟然轉瞬一年。」語氣略帶傷感。王旁自然知道,去年此時幾人還在陳州,今日還是幾人,不同的是已在汴京,王旁也有了自己的府邸。回想這一年的變化真大。

見月下心情不好,王旁安慰到,今日陪你出去轉轉好不好?二人出了梅耶府,進了內城,見城中張燈,又溜達一段竟隨著人流,走到皇城附近。

但見皇城正門結彩為山樓影燈,已經搭起了露台,皇城內外都已經搭起山棚張燈結彩。

宮廷之外橫列三門各有彩結金書大牌,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曰︰-宣和與民同樂-

王旁指著搭成彩山給月下看,那彩山左右結成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騎白象的彩結模型,菩薩的手臂能夠活動,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做法是用轤軸把水絞到燈山高處一個水櫃里,定時將水放出,宛如瀑布,又將水引到菩薩手上,其巧妙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在宣德門左右門上還有雙龍燈。那是用草把捆成兩條龍,龍身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又自燈山至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余丈,用棘刺圍繞,謂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于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內設樂棚,差遣衙前樂人作樂、雜戲,並左右軍百戲

王旁見月下氣色有所緩和,不似剛才那麼憂郁,便對她說道︰「想不想見見皇上?」月下疑惑的看看他指著皇宮說道︰「你要帶我進去嗎?」

王旁呵呵笑起來,月下無法看透人心之時,有時候傻妞一樣的樣子還是很可愛的。他輕輕的用食指勾起立刮了一下月下的鼻子。「傻樣兒,明晚皇上會來觀燈,到時候我帶你來看,不止是你,全城的人都可以看到的。」

「真的?」月下眼楮里面亮亮的。

「嗯,以後,每一個節日都一起看來。」王旁這麼許諾到,月下已經沉浸在無比幸福之中。

王旁一笑小聲說道︰「你知道嗎?以後仲針就是皇上。我定會飛黃騰達,你跟著我,我會讓你幸福到死。」

月下忽然「啊!那他爹爹豈不是太上皇」

王旁說道︰「是啊!」

月下皺起眉頭,她想起來被趙宗實囚禁的日子︰「咱們離開京城吧,我怕」

王旁見月下這表情,也想到了,于是安慰她說道︰「怕什麼,有你相公在不會有事的,況且他爹只做了四年的皇上。」

月下半信半疑的看著王旁︰「你怎麼知道的啊?」

「天機!」王旁做了神秘的表情。月下見他說的言之鑿鑿,但還是不免心中有些忐忑。

燈節這天,王旁等人早早就從梅耶府出來了,為了觀看燈節的歌舞百戲。天黑前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藝人爭相到街頭獻藝︰擊丸蹴踘,踏索上竿,趙野人倒吃冷淘,張九哥吞鐵劍,李外寧藥法傀儡。小健兒吐五色水,旋燒泥丸子。

大特落,灰藥。骨柮兒雜劇。溫大頭,小曹嵇琴,黨千蕭管,孫四燒煉藥方。王十二作劇術。鄒遷、田地廣雜扮。蘇十、孟宣築球,尹常賣五代史。劉百禽蟲蟻,楊文秀鼓笛,更有猴呈百戲,魚跳龍門,使喚蜂蝶,追呼縷蟻。其余賣藥、賣卦,沙書地謎,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王旁拉著月下的手走近朝宣德樓上望去,宣德樓上皆垂黃綠簾,中間有一御座,用黃羅設一彩棚,御龍直(官名)執黃蓋,掌扇(官名)列于簾外,仁宗正在在御座之上。兩朵樓各掛燈球一枚,約方圓丈余,內燃椽燭。簾內亦作樂,宮嬪嬉笑之聲下聞于外。

樓下用枋木搭起一座露台,露台用彩結,兩邊皆禁衛排立,錦袍襆頭,簪賜花,執骨朵子,面北。東棚演奏,露台上表演雜劇,近門亦有內等子班直排立.萬姓皆在露台下觀看,樂人時引萬姓山呼。

眼前燈火輝煌,頭上煙花綻放,照亮了夜空,也映紅了月下王旁的面龐。只羨鴛鴦不羨仙,若一直如此過著神仙美眷的生活,多麼令人向往。

回到梅耶府,被人潮擁擠走散的眾人也都回來了,進門依然是興奮,說著街上看的各種玩意兒,只有何里缽那似乎運氣,王旁問道,怎麼何大哥

何里缽白了他一眼,王旁知道尋找李姑娘不順利,說到︰「算了,也許人家已有親事呢?」

正說著一名婆子進來,說了兩件事,一事說柔兒姑娘回謝,照顧吳氏夫人走不來,所以沒去觀燈。王旁看了月下一眼,知道她好心怕冷落了柔兒,心下更是對月下感激。

另外一事,婆子猶豫一下說道,敖婆婆怕是要不行了,托人轉告想見公子和月下姑娘。

月下剛坐下,一听立刻站起身來︰昨天還好好的怎麼今天倒不行了。王旁奇怪,這敖婆婆素不相識干嘛要見自己。月下拉拉他︰敖婆婆住的不遠,也許見你想起故人,跟我一起去吧。

王旁早已是知道月下心地,更何況也不放心她一個人去,于是又急忙披上披風和月下出了梅耶府。

向繁塔方向走,過了一片宅院,在一處巷尾,有一間小院子,院子里有幾個人,都是鄰里鄉親見這敖婆婆可憐來幫忙。

二人走進院子,小院破落不堪,屋門推開發出嘎嘎的身影,房間里到還算整潔,只是整潔到沒有什麼家什物品,門廳不大,一張桌子幾個凳子。一佛龕還燃著香,西面是個簡易的廚房,灶台還放著一塊干了饃。幾根枯萎的菜。

門廳的東面廂房有一張舊床,床上鋪蓋之物也是補丁羅著補丁,敖婆婆正躺在那里,閉著眼楮。月下不忍再看,低頭眼淚在眼中打轉。走到床頭竟也不嫌棄這婆婆,輕松說道,婆婆我們來了。

敖婆婆無力的睜開眼楮,費勁的說著,謝謝姑娘,我有幾句話要單獨對王公子說。月下點點頭,招呼房間的兩個等著婆婆咽氣的鄰居,到廳堂等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