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八十章 全村致富路

作者 ︰ 金坐佳

中秋國慶之際祝福所有看書的朋友節日快樂,謝謝大家的祝福和鼓勵。以下正文︰

告別程顥回答邸店,何里缽已經回來,言說余大年殷世杰二人已經準備好了,明日一早就接王旁到他買好的那快地面去。

次日一早余大年便來到邸店接王旁,王旁見他引的路與上次所走不同,余大年解釋到︰「此路從縣城直通博虎嶺下唐家村。」

王旁的印象中之前來的並沒有這條路。余大年說道︰「縣太爺看廂兵太閑了,就讓他們干了點活。而且您資助學舍,縣太爺貼出公告了。咱們村中的人,和縣城里的人,都知道您的大名也盡是來幫忙,就開出了這條路。」

王旁說到︰「倒是有勞大家了,費了這麼大的力氣」

余大年說到「也不算難事,這里原本就有條路,不過近很多年少有人走,我們只是除了雜物,沒事多走幾趟,路就又出來了。」

王旁哈哈大笑一笑這程顥想的倒是周到,二笑想起了一句話。他說道︰「魯迅說過︰這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余大年傻乎乎的問到︰「魯迅是誰?」

何里缽搖搖頭︰「可能是朝中的哪個大人吧。這魯大人我還真沒听公子說過。」

王旁听二人對話,心想我都沒見過這位魯大人,「怕是你們無緣見面的。」,笑著催馬提速前行。

三人快到村口,王旁便看到有人等在那,那人見有人過來,轉身撒腿就往村子里跑,一邊跑一邊喊,王公子來了。像是放哨的見了敵人一樣,急著通風報信。

進村已見村里兩邊宅院的門戶開著,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們站在自家門口看著王旁。王旁翻身下馬,若是在御街他肯定是昂首而過,但此地不同。

之前在京城的時候,王旁也像殷世杰余大年了解過。唐家村原本差不多是個荒村,村里只有幾戶人家,都是老人帶著隔輩的小孩子,成年人有的進縣城給有錢人做了家丁奴婢,有的到其他富裕點的村鎮,去農田大戶家做了長工。

從這些衣衫破舊的村民眼中,似乎王旁看到了期待,當然也有質疑,為何王旁會選這片荒蕪之地。不管這些人怎麼看,王旁知道此地遍地是寶。不光是地下的煤,還有山上的礦場。

村子並不大,一座宅院在片矮舊的村落房子中很顯眼,這座宅院是在原來這里一富戶荒廢宅院基礎上修葺翻新的。

宅院的門口正站著殷世杰和一些工人,殷世杰在梅耶府的時候,見過每日陸慎言安排家丁做事,見王旁眾人走進也招呼這列隊,工人齊刷刷的站好。

王旁和他們打著招呼走進宅院,這宅院本身也算太大,翻新了一下,前院比較寬闊是廳堂和東西廂房,從角門進內宅是三間正房。東西各有兩間耳房。

殷世杰讓工人院中等候,王旁進了正廳看了一眼,迎面一張桌子兩把椅子,還有左右分列擺給客人的座椅和方桌,兩把椅子一個方桌為一組,兩邊各式三組。這個正廳還是挺大。

王旁吩咐讓院中人都進到正廳,又招呼眾人坐下。見其中不乏三四十歲之人,拱手朝眾人問到。不知道哪位是李建。

這個名字也是王旁平時與殷世杰余大年二人詳談得知,此人采煤年頭最長,也是從小就跟著父輩干活。一個四五十多歲,臉色黑紅的老漢忙站起來說道︰「是我。」

王旁見這個人果然在這些人中年歲最長,忙說到路︰「這位李大伯,我在京城的時候,常听殷世杰余大年二人談起,說您看地最準,經驗最是豐富。先謝謝您來助我。」

老漢連忙作揖︰「公子不用這麼客氣,您帶我們村里有莫大的恩,又招呼我們這些人,已經無以為報了。」

王旁說到︰「余大年,殷世杰二人比起各位年歲輕些,但讀過些書,我想讓他們二人管理,李大伯經驗豐富協助他二人,眾位可有意見?」

眾人雖然不知道什麼管理協助具體說什麼,但也大致明白,到也是心甘情願的服從。

王旁見眾人沒有意見,便問到︰「誰家有可做女工的媳婦。工作就是給大伙做做飯,洗洗衣服,打掃宅院。」

便有五六個人舉手,王旁說到︰「明日都叫來。」

眾人互相對視一下全都看著李老漢,老漢說道︰「咱這地方婆子能干,有兩三個人就夠了,我看我家婆子就別來了。」听他這麼說又有人說道︰「那我家的也不同,來人多了讓公子破費。」

王旁一笑說道︰「我自由安排,今日大家都累了,請李老漢暫時留下我有事請教。其他人回家準備下,明日來正是開工。」

眾人一听很是高興紛紛退下,房中只剩下何里缽,余大年,殷世杰,還有那李老漢。

王旁向李老漢請教到︰「老漢挖煤這麼久,可對這煤有研究?」

老漢說道︰「研究談不上,不過這煤有三種,公子要是想听,我就講講。」

王旁說道︰「洗耳恭听!」

李老漢對王旁講述到,這煤有三種︰明煤,碎煤和末煤。

明煤的塊頭比較大,有的接近米斗的大小,之需少量木炭就能將其引燃,燃燒的時候不必用風箱鼓風。

碎煤有兩種,火焰高的叫「飯炭」可以煮飯,火焰稍平一些的叫「鐵碳」一般打鐵時候用。這煤用的時候要先用水淋濕,還要用風箱輔助,另外要注意隨時添加。

還有一種叫末煤,也叫「自來風」要用水和泥巴調和做成煤餅。末煤可以燒飯,煉銅,融化石頭,煉取朱砂。

王旁听了點點頭,看來這李老漢不僅僅是看地準。他知道采煤經驗豐富的人,僅從地面上的土質就能判斷下面是否有煤。

王旁問道︰「李老伯,依你看此處地勢中可有煤。」他說的自然是他買的這塊地。

老漢嘿嘿一笑︰「這塊可是好地方,這地方山和土地草都不好好長。」

王旁又問道︰「如果即日開工,大概要多久可以挖到。」

李老漢說道︰「這打井得挖五六丈深,如果找對了有煤的話,三四個人同時一起挖大概需要十天。」

余大年說道︰「公子,咱們這些人可以三處同時開工。」

王旁搖搖頭︰「你們听我安排,以後殷世杰專負責這銀兩之事,余大年負責日常聯系及運輸之事,李老漢負責這挖煤的監工。另外,你們以後挖煤按照我交你們的分工來做。」

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些紙張,上面寫著具體分工和安排人數。又吩咐明日有三人開始挖井,有一人負責準備一根五六丈以上的竹竿,在有兩人負責準備木板,木條,所需尺寸具備。有兩人負責去改造準備一牛轉盤水車。以傳送方式改變人工像上提藍簍。

挖之前要先建好遮蓬,隨著挖井要準備削好木樁必要結實,工人上下要雙重保護。如果挖到煤,暫時不要急于取上來,要用空心竹竿插入煤層中。要放三五天毒氣。

同時有吩咐余大年按照圖紙到鐵匠鋪打造安全帽子若干。

王旁又看看一冬,殷世杰二人各處低價采購的煤渣,也已全部按照自己要求存放好,要比去年臨時弄出來的多了許多。不過這些即使都用了,也就剛剛夠皇宮里用的。王旁吩咐,今年繼續收貨。收貨價格要比去年低一文。

這些都交代完畢,王旁又在府中轉了一圈,西面廂房如他之前交代,里面按照他的想法做成了會議室樣式。他指著那桌椅和余大年殷世杰說道︰「以後你我議事,就在此處。」

個人听命各自去準備,當晚王旁仍回縣城去住。殷世杰問道,公子可是對這住處不滿意嗎?王旁說到,這住處我也另有安排。

騎著馬回縣城,想著自己一樣樣的布置,即將就要按照自己的設想,一步步經營,王旁心中無比暢快,何里缽說道︰「兄弟,我竟不知道你還懂這挖煤。」

王旁說道︰「這算什麼,以後我讓兄長慢慢見到更多。」該低調的時候低調,但是在這小小晉城縣,即將大展拳腳之時,該狂就要狂起來。

次日,見過那些各家媳婦,王旁見李建家的果然是看上去賢惠穩重些,便安排她來管事,日常安排人做飯,洗衣,打掃。

各家媳婦也說用不了這多人,互相謙讓。王旁說道,你們不用讓了。有兩人專門照看六歲以下各家孩子。

又向殷世杰說道︰「內宅處,騰出一間房子做書屋。讓六歲以上孩子讀書。你要請個先生,單獨給先生準備一間住處。」

王旁這麼一安排,大家更是感激涕零。王旁還在村里貼出告示,凡是願意回村子的勞力,可到余大年處報道,村中人家的孩子同樣可在此學習。

本來王旁這麼安排分工細致了,眼下這**人未必夠用,更何況余大年那運輸隊還沒有人手,這進村需要的物品以及要大批運往京城的煤,都需要車,牛以及車夫。

告示一出沒幾日村中壯年差不多都回來了。王旁先各自支了三貫讓他們修繕房屋。人人都有事做,有工錢拿,這一來村里立刻熱鬧起來,陽春三月正是開工好時節,進村便見面帶笑容的人們熱火朝天的改造村莊,開工建設,一派生機。還有原來余大年村上的,索性一家子搬過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