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八十四章 掌西煤南茶

作者 ︰ 金坐佳

準備出發這幾日,王旁倒是更加忙碌,他叫來殷世杰,將所有煤價格細化,囑咐殷世杰將每一種價格分成五等,觀察周邊價格,或是周邊價格浮動到達最高一等,就按他規定的數量賣出。如果價格到達最低一等,就按他規定的數量收購。

王旁此舉,就是要控制周邊煤炭的價格,他手中有況,不怕價格高,而且這樣低買高賣可以讓資金流動起來。

又囑咐李建,開到巷道可以適當根據人工情況調配人手,有牛轉盤向上運輸的量和速度都有提升。但仍嚴囑咐安全第一。

三天時間貨物已經裝好,分兩路運往京城,王旁與焦得友乘船,余大年跟旱路牛車。順黃河東去沿途看兩岸已是一片蔥綠,王旁甚是心情舒暢。

焦得友倒是替他有幾分擔心,但見王旁和沒事人一樣,也只好硬著頭皮听天由命,不管怎麼說他還是覺得王旁做的對。

王旁向焦得友請教到︰「從此到汴京大概幾日?」

焦得友說道︰「幾日用不了,走水路並不繞山路,我給你的人力都是常年做運輸的船夫,他們可以在黃河之上日夜兼行,你我今日就可以到京城。」

王旁听此言心情更加舒暢,這船平均時速一二十里,從此地到汴京水路不過一百來里地再行幾個時辰,就可以到京城了。

焦得友更是比王旁熟悉水路,得知王旁在西北水門外設置煤場,也是佩服王旁思路和眼光。船行從到將近京城西北水門外,焦得友指著金水河北面正在建的一偏棚舍,和碼頭問道︰「若無可說此處?」

王旁見地點與自己囑咐未知相差無幾,便命人靠過去,有船夫跳下去詢問,果然見何里缽從里面出來迎接。何里缽對王旁來的速度很是吃驚。

王旁先未回府,直接帶焦得友到王安石府,向父親稟明準備完婚之事。王安石早盼著王旁早點完婚,不然月下住在梅耶府也是好說不好听;又聞听王旁燒了趙宗實所送的船,心中也是一驚,這孩子果然膽大。但事已至此以後凡是小心就是了。

此事王旁到不急于告訴月下,現在也由不得月下,況且王旁深知月下性格︰尤其是焦得友講述狄青之事,王旁越發覺得月下性格是隨了狄大人。看似堅強,若摘下面具,真的如面涅的一樣。

也難怪人家說狄青是面涅將軍,在朝中處處受氣。

這樣的氣王旁可是不受,擇吉日定到五月中旬,現在已經農歷四月底,二十多天足夠了。王旁領焦得友讓他們兄妹見面。自己顧不得舟車勞頓,先奔向包拯府。拜見過義父,詳談了一兩個時辰,這才回府。

王旁剛到府上陸慎言也風塵僕僕的回來了,按照王旁要求,陸慎言將茶類詳細分類︰

一類是散茶,就是炒後自然狀態的茶葉;一類是片茶,就是把采下來的茶芽通過蒸、揭、拍、焙、穿、封等制作工藝加工成片狀,「片茶蒸造,實捲模中串之」;一類是臘茶︰「唯建、劍則既蒸而研,編竹為格,置焙室中,最為精潔,他處不能造。」就是把茶芽蒸後,碾成膏狀,壓成茶餅,餅中間留有小孔,焙干後10餅串為1串。這種產于建、劍州的團茶、餅茶,又稱「臘茶」、「蠟面茶」,實際上也可以說是精品片茶

小陸又將品質和價格分類,這臘茶分16個等級,片茶55等,散茶59等;這價格買賣也是分門別類。最高買賣間利潤可達700多文一胯。(1弮或1鎊、1胯是多少呢?按鎊本為腰帶上的扣板,作為量詞,當是與其大小相近,即「方寸小夸」,類似現代的火柴盒大小,而且文中說明是僅夠泡數杯的分量,不過幾撮而已。)

王旁粗略的算了一下,除了蔡襄每年進貢的茶,皇宮內的飲茶每年要三四千斤。每斤品平均七八貫的毛利,僅供應皇宮內院每年收入就可達到二十萬雪花銀;汴京城而已大小茶肆,每年好茶就在二三十萬斤,若是在能拿下這些平均三四貫利潤……

王旁不敢再細算下去,因為他知道,要想拿下這部分必須仁宗取消茶禁。

押運茶進汴京城的人安置妥善,王旁囑咐陸慎言,等拿到第一批茶款,再去建州要帶幾個懂茶的茶博士,他自有安排。當然這不是眼下要辦的事,眼下要把這第一批皇宮內用的千斤茶找皇上要了銀子。

第二日一早王旁直接進宮求見仁宗皇帝。先是交代辦茶之事,交了內務府收茶千斤收條,仁宗親批放款。王旁心里一塊石頭落地,這可是蔡襄在當地做了擔保,才先提的茶,總算對茶農那邊有交代。心下琢磨再若周轉開,就去建州置辦茶廠。

仁宗見王旁揣了可去支款項的御旨,笑著問道︰「你這小子,這下不會哭著跟我喊窮了吧。」王旁此千金茶至少賺了四五千兩銀子,還不夠他西夏張羅買馬去嗎?仁宗皇帝可不糊涂,不過這錢即使王旁不賺,別人也會賺,他是看不過來的。而且別人自是沒有王旁忠心,這點來說,仁宗更願意讓王旁賺了這錢。

王旁嘿嘿一笑︰「不哭窮了,都夠娶媳婦的了。」

仁宗哈哈哈笑起來,笑完問道︰「這可夠你娶十房的了。」

王旁一臉無奈︰「我這媳婦娶的貴了,還破費了右將軍趙公爺的一艘船呢?」

仁宗聞听很是好奇,問道︰「這話從何而來。」

王旁見仁宗對這是感興趣,這就好辦了,于是說道︰「公爺本打算送我一船做賀禮,不過我听有人議論公爺是看上我家娘子美色了。我就一生氣放火把船燒了,才算以示眾人保住了皇親和草民的名節。」

仁宗眯眼看著王旁,心說這事無風不起浪,又知道王旁要娶狄青之女,心中明白幾分應是十三子的一些小動作。可王旁這小兔崽子也不是省油的燈,眼看這小子不服十三,將來也是麻煩。

于是御旨傳十三子進宮。

趙宗實正在府上,听說王旁回來了,而且焦得友還住進了梅耶府,趙宗實就暗自運氣,這王旁到底使的什麼妖法。遲疑不定中又听見御旨急招入宮,立刻心慌意亂,右眼皮直跳。整整衣冠匆匆忙進宮。

走到垂拱殿門口就听見里面哈哈說笑聲,正是仁宗皇上和王旁在談笑。太監引著推門進了垂拱殿,見仁宗好興致,竟在品茶。

仁宗見趙宗實進來,說道︰「宗實,你來品品這茶。」趙宗實接過太監遞過的,竟是沒有點過的清茶一盞,微啜了一口,剛入口沒有加了調味之物的甘甜,但順著舌尖滑入咽喉竟然有後味的清醇幽香。

放下茶施禮說道︰「不知道父皇急急召見兒臣有何事。」

仁宗說道︰「王旁這子又是出些新奇,竟然在教我什麼功夫茶,你看看弄的這些竟不比點茶喝來省事,不過這一道一道程序下來,還挺有意思。」

原來等趙宗實這功夫,王旁給仁宗上課講茶道呢。趙宗實這心里這個氣,可又不好說什麼。

耳听仁宗說道︰「我听聞你為王旁成婚特贈賀禮一份。」

趙宗實一听心中吃了一驚,這送船是小事,他那額外試探可是大事,但又不知道仁宗到底知道些什麼,看仁宗這意思又沒有生氣的樣子。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回答。

王旁倒躬身向趙宗實致謝,並告訴趙宗實婚期已經定好,請趙宗實過府赴宴。

仁宗說道︰「王旁此事倉促,弄的管家竟不知道送什麼。十三,你看這樣吧,你那份賀禮如此出手,為父自然不能比你的少。那王旁將娶也是狄青之女,也算是名門之後。我打算也收個義女,給你收個妹妹,你看如何?」

趙宗實一听,急忙說道︰「萬萬不可。」若是仁宗收了這義女,王旁就成了駙馬,以後就更難調理他了,趙宗實心里這麼想的,一著急萬萬不可就月兌口而出。

仁宗一皺眉,似乎對趙宗實阻攔有點不高興,王旁急忙說道︰「啟稟皇上,公爺送的那船不小心讓我燒了,您可別再送大禮,我怕萬一毀了就犯了打錯。而且要是娶了公主,我以後都不能納妾了。」

王旁此話故意說給趙宗實,想那趙宗實的老婆可是高氏,既是曹皇後的之女,也是仁宗皇後養女。

趙宗實明知道理虧,又沒法接話,只能說︰「燒就燒了,我怎麼能怪罪于你。」

仁宗點頭說道︰「還是十三子明事理,將來我我立了你我也放心,既是你們二人有交情,王旁也應凡是大局考慮。」

說完他看了一眼王旁,王旁深明仁宗用心,垂頭拱手說道︰「聖上旨意不敢不從。」

仁宗點點頭︰「那你的賀禮,我就讓你按你提議,交你承包茶場,不過你需寫下保證,若第一年不能年繳付二十萬兩白銀茶利,不但我要收回,不夠的我還要拿你家產來抵了湊上二十萬兩」

趙宗實一听,這小子瘋了不成,二十萬兩白銀,從淳化四年,到嘉祐二年,共61年,官方的茶利錢1392119貫,折合白銀139萬兩。這可是全國二十三路,一百多個州的總和。但看數字,一個州的茶利朝廷每年也就是一萬兩白銀,王旁竟要報上二十倍。

趙宗實心中竊喜,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你這可是自討苦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