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祿即貔貅

作者 ︰ 金坐佳

?本來王旁就對不相信真的有麒麟,據說麒麟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這世上有沒有神都是問題,哪里來的坐騎,大千世界,地域不同,物種不同,說不定是什麼生長在交趾的野生動物,被當作麒麟送到了大宋,水土不服死了也很正常——

「既然沈兄見過,不妨說說那東西長什麼樣。」雖然自己沒見過真麒麟,不過從小看動物世界,又沒少去動物園,也許自己還真能說出來那東西的名字。

沈括想了想,一邊比劃著一邊說道︰「他們外形像水牛,但身上布滿肉質的鱗甲;鼻端有獨角,吃草和瓜果之類;必須先用棍子擊打,它們才肯進食!」

這似乎是犀牛啊,但犀牛身上皮糙肉厚的卻不是什麼鱗甲,王旁不由好奇問道︰「那鱗甲什麼樣子!」

沈括伸出手比劃著︰「那異獸,頸部有長毛,身上的鱗甲大如手掌,這不是天祿,又是什麼,只不過當時官職卑微,誰听我的啊!!這一個角的異獸叫天祿,若是兩個角那就叫做闢邪!」

剛否定了一個麒麟,又讓沈括整出來了一個天祿,王旁知道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古代物種說不出名字也許不足為奇,不過想到天祿這個名字,怎麼听著這麼耳熟,天祿那不就是在現代也叫做貔貅的東西嗎,王旁記得當年自己為了請一個貔貅還特地研究過,就是說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和兩角的,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的稱為「闢邪」,這下王旁到還真對去交趾有興趣,別人說的他未必信,這話可是從沈括口中說出來的。

本來剛剛還不以為然的王旁,這下跳起來,這可是傳說中光吃不拉的招財神物︰「不會是負責飼養這異獸的人,不懂得飼養這異獸吧,否則怎麼會拿木棍擊打他們才肯進食,這動物不是餓死也得被打死!」

「哪啊,根本懶得打他們,司馬光曾奉詔到崇政殿,這些獸對治理好這個國家百無一用,完全是在浪費;不如用伺候它們的費用,實實在在為國家做些有用的事情,還上書了《進〈交趾獻奇獸賦〉表》,還說應召見使者,賜給金帛、詔書,嘉獎他們的好意,但把「麒麟」還給他們,讓他們運回本土……」

這個司馬光可真夠迂腐,兩頭光吃草的異獸能耗費多少財力,而且這司馬光似乎不懂外交啊,咱中國大熊貓要是說送給哪個國家,對方不但遠接高迎,就是有點什麼損失,對國寶但凡有點不敬,外交部還得抗議呢,更何況這事傳說中的神獸。

「看來交趾對此事不快,也是司馬大夫的功勞啊。」王旁不禁感嘆。

「可說呢,怎麼就不問問我呢。」沈括不滿的嘀咕著,看那樣子,沈括比王旁這個沒見到過異獸的人更遺憾。

「你也不用別扭,你放心,以後你能說好多事,不但聖上會听,而且還會流傳千古呢。」王旁看沈括那樣兒,笑著安慰他。

「你怎麼知道的,就知道哄老哥高興!」

「你不是愛寫個什麼日記嗎,好好寫,將來後代人很多都會看你那日記了解宋代!」

沈括一听先是驚訝在是驚慌︰「你這小子,信口開河,你這話讓別人听到不是懷疑你要改朝換代嗎!」

這點王旁倒是沒想到,古人如此忌諱改朝換代,自己這話可真是說者無心听者有意,好在沈括並不在意,接著問道︰「不過,你倒是怎麼知道我有愛寫筆記的習慣!」

「唉,我以前每次去找你,你就那次試驗指南針的時候,不就一邊試驗一邊寫寫畫畫的,我看你有這愛好,干脆你那書就叫什麼筆談。」王旁偷偷擦著汗,這沈括要是問起什麼事來,一準沒完沒了的。

「對了,沈兄,你什麼時候去上任!」

「我這官職,根本參加不了新年的朝會,不過那冬至的祭天必須要參加的!」

「哦,那恭喜沈兄了!」

「這有什麼可喜的!」

「能參加這麼大的皇家活動,還不值得祝賀嗎,哈哈」

「還笑,你倒是不用參加,沒參加過我可看見過,看著是熱鬧,不過這里問題可多了!」

難道沈括和王旁想到一處去了,雖然當官都要經過禮部授各種禮儀,但一想到這冬至的祭祀活動,王旁就先頭大,這可是宋代朝野最重視的節日之一,而且王旁還參加過祭祀,甚至在宋朝,這種皇上親自祭天的儀式,比新年的朝會還要熱鬧。

每到這天就會在南郊設立祭天壇,祭天壇就在南薰門外,皇上要在親郊則立表于青城,而且要于兩月前就開始訓練車象。

說起祭祀過程就更復雜,儀式眾多,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皇帝在祭祀前先去大慶殿,冬至前三日駕宿大慶殿,宰執百官皆服法服,其頭冠各有品從.儀仗車輅謂信幡、龍旗、相風鳥、指南車、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之類.排列殿門內外及御街遠近,禁衛金裝鐵騎數萬圍繞關內.次日五更,由總禮儀官宣奏警戒,聖駕起行,鐵騎前導番袞,各種儀仗相續而行,亦有三更起行的,如大象,象七頭,各以文錦被其身,金蓮花座安其背,金轡籠絡其腦,錦衣人跨其頸.次第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五色介冑、跨馬之士身穿各種式樣,各種顏色的服裝,有的幾十人唱引,持大旗而過,有執大斧的,挎劍的,執銳牌的,執鐙棒的,有持豹尾之竿的、有持短杵的,其旗扇皆畫以龍,或虎或雲彩,或山河,又有旗高五丈,謂之次黃龍,如果聖駕到太廟、青城,大旗先立齋宮前,護旗者百余人,又有如四直使者的千百多人不能一一形容,千乘萬騎出宣德門,由景靈宮至太廟。

皇帝住在太廟後,三更奉神主出南薰門,皇帝身穿紅袍,戴通天冠,執元圭。

其車頂皆鏤金大蓮葉攢簇四柱,欄檻鏤玉盤花龍鳳,皇帝到青城齋宮,這時有紫巾緋衣素隊約千余羅布郊野,到冬至這天皇上三更駕詣郊壇行禮,先到大次更換衣服,祭祀要換祭服,即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袞龍服,中單,朱鞋、玉佩、由二太監扶持壇下,壇的台高三層,七十二級壇面方圓三丈許,壇上設兩個黃褥位北面向南的是昊天上帝位,東北向南的是宋太祖位,壇前列編鐘、玉磬以及各種樂器,有長形如箏而比箏大的,截竹如簫管而兩頭有節而橫吹的,有用土燒成圓形而開孔的,有如笙而比笙大的,有像簫而比簫管多的,有歌者其聲清亮,樂曲終止,禮官請皇帝登壇,前導官躬身側引至壇上,在音樂聲中祭天奉酒,皇帝帶領百官一同跪拜,內外數十萬眾肅然,惟聞輕風環佩之聲.祭禮完畢,皇帝換衣服登大安輦回駕,教坊進頌詩,諸軍隊伍鼓吹皆動,聲震天地.返回青城天還未曉,百官常服入賀、賜茶酒畢,而法駕,儀仗、鐵騎、鼓吹入南薰門.御路數十里之間,人們都向皇帝行跪拜禮。

這麼大排場可是夠壯觀了,這一套活動下來,看著熱鬧但百官可是折騰一個夠,而且在王旁看來絕對稱的上了勞民傷財。

想到王旁現在已經辭官,朝中之事也不方便多說,沈括見天色不早,二人約好揚州再見便告辭回府,沈括走後,王旁卻想到交趾的異獸,這次南下肯定要去交趾,之前光想著尋丟失卷章,這不去交趾如何能詳查,也好,借著去交趾的理由找那宰相給自己辦出來通關文牒,當然理由不能寫去交趾,越遠越好,這樣就有理由去一趟大理,不但可以去看看天龍八部中的大理段氏,還可以繞路去吐蕃,親自走訪一番,自然就能算出路程腳力,這樣也是為了蜀茶開出古道做一個預算。

有了這個想法,王旁就知道怎麼做了,看天色也不早了,王旁回到內宅,如今這宅院雖然大了許多,但童貫還是跟自己一個宅院,只是由家丁陪護,不再和王旁同房。

童貫的房間竟然還點著燈,王旁推開房門,童貫扔在等下讀著那套《武經總要》,這小子將來真要做大將啊,在童貫房中的家丁,見是王旁進來,急忙應了過來︰「公子!」

王旁朝他擺擺手,示意不要打斷童貫,童貫卻已經看到王旁來了,也放下書過來迎接,口中問道︰「爹爹還沒休息,不知道爹爹什麼時候出發,這次要不要帶上貫兒!」

王旁心想,把這童貫放在京城,十來歲大的孩子若是貪玩自己也就看不住了;正好柔兒也有段時間沒回府上,雖說現在仍然只是個掛名的妾侍,但畢竟柔兒一直跟著夫人,不如帶著童貫柔兒一起啟程。

第二日,王旁就來到曾相府,這事是宰相曾公亮委托的,通過文牒的事自然得由他來辦,曾相見王旁要動身了,雖然心中也覺得有些對不住王旁,不過非常時期要做非常之事,便痛快答應王旁三日內辦好文牒即派人送到王旁府上。

王旁此次又是遠行,但回江寧看看王安石的老家也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自己這個肉身的老家在宋代會是什麼樣子,這中間又會發生什麼事,以至于神宗登基後,王安石再次被封官,卻一定要進行熙寧變法呢,看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