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三十三章 遼朝的調停

作者 ︰ 金坐佳

蕭英從西夏回來,在大帳見過王旁和岳立,稟明了梁落瑤已經答應了王旁提出的條件,王旁從蕭英的神情中看出蕭英似乎有些憂慮,但王旁判斷,蕭英不會拿和談這麼大的事有所隱瞞,因此,議事完畢王旁將蕭英請到自己的帳中。

看著侍從在帳中擺好酒宴,王旁示意旁人退下,大帳之內只有王旁和蕭英兩個人了,他這才問道︰「蕭大王有何事不妨直說。」

蕭英說道︰「王爺放心,那西夏梁落瑤既然答應了你提出的條件,我肯定是要親自督促這事徹底辦好的。」

王旁笑著舉杯說道︰「那就有勞蕭大王了。」

蕭英微微一笑︰「哪里用說什麼有勞啊!這事辦不完我也沒法回大遼。」

這話說的十分謙虛,王旁看了蕭英,細微表情中似乎讀出幾分無奈,兩人舉杯一飲而盡,王旁問道︰「這事如果順利的話,估計再有十天半個月基本也就解決了,我想請蕭大王暫留大宋些時間,和我回京城我也好盡一盡地主之宜。」

蕭英搖了搖頭︰「我看那恐怕不行。」

王旁試探的問道︰「哦,難道蕭大王還有事著急回大遼。」

蕭英本來對王旁就很友好,自己也想了想,他顧慮的事似乎也不妨對王旁說一說,于是說道︰「我不能暫留大宋,不是急著回大遼,而是暫時不能回大遼了。」

王旁將蕭英的杯中填滿酒,口中問道︰「蕭大哥這話倒是把小弟說糊涂了。」本來王旁沒做王爺之前,和蕭英就比較熟悉,在遼國的時候也經常在私下里兄弟相稱,現在幾杯酒下肚,又沒有外人在,所以不用那麼拘束。

蕭英說道︰「我跟你實說吧,正好能和你討個主意,你知道為什麼我去西夏這麼快就回來,而且梁落瑤這麼痛快就答應了你的條件嗎?」

王旁搖了搖頭,蕭英接著說道︰「我出發的時候,把兄弟的條件傳書給了大遼,等到西夏的時候,耶律乙辛已經先到了。」

「這麼說,耶律乙辛已經勸說過梁落瑤了。」王旁問道。

蕭英道︰「豈止是勸說,這次耶律乙辛是帶著我道宗皇上之命,以及我遼朝的金銀自助西夏來的。」

「什麼。」王旁听了也很驚訝,本來以為遼國說說和就算了,竟然還出金銀,這是什麼道理。

蕭英喝了杯中酒,又給王旁斟滿,接著講到︰「你奇怪,開始我也奇怪,後來听耶律乙辛一說我才明白過來,敢情是我們道宗皇上,看高麗的糧票讓遼國賺了一大筆。」他說著伸出三個手指頭「你想不到吧,三千萬兩白銀啊!就這麼進了國庫,再加上這幾年遼國增加賦稅,國庫收益大增,所以啊!聖上就覺得這是不錯的辦法,根本不需要佔領,還要費心去管治,不如效法當年,借錢給西夏,讓他們將來還給遼國利息就是了。」

「我靠,道宗皇上打算靠高利貸治國。」王旁說完,見蕭英詫異的的看著自己,王旁搖搖頭心想,西夏與高麗的情況不同,歷史上高麗發生政變那要等到1170年,距離眼下還有一百年呢?所以王旁敢去博這個高麗貸,況且高麗貸最後買單的不是高麗,而是倭奴國,當然王旁有把握。

西夏的情況就不同了,眼下西夏的經濟十分脆弱,而且西夏內亂是常事,據王旁能掌握的歷史信息,梁落瑤垂簾听政估計後,沒幾十年就會被他那個叫梁乙埋的哥哥篡權,說這個比較遠,說近的就是西夏借了錢可是沒人幫他買單,而且王旁這次是沖著梁落瑤來的,要是王旁翻臉,遼國在西夏的投資就打水漂了。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王旁不得不思考,遼國在這件事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如果王旁讓遼國的錢打了水漂,那宋遼可就真翻臉了,可這話,他現在卻不能對蕭英說。

蕭英見王旁神色有些奇怪,自己也納悶︰「賢弟,後半句我听明白了,我靠,又是何意。」

王旁馬上回過神來,舉杯說道︰「贊嘆,感嘆句,夸道宗皇上舉一反三,聰明啊!」

蕭英笑道︰「道宗聖上英明,我靠,我可是要在西夏的大遼使館,做催賬的先生了。」

王旁忍住笑,低頭喝酒掩飾了一下:「這麼說,蕭大哥要留在西夏了。」

蕭英點了點頭,又要了搖頭說道︰「阻卜部首領造反,我是真不想留下,你還說我靠道宗聰明,我看他啊聰明一世糊涂一時,這催賬先生的活怎麼能是本大王做的事情呢?這只是我煩惱之一啊!」

有了之一,就有之二,之三,王旁也不攔著蕭英,他給蕭英滿上酒,蕭英一飲而盡,這幾杯酒下肚,蕭英就敞開心扉了,他略帶不滿的說道︰「那個梁落瑤啊!我看著真不像我們蕭皇後端莊,這耶律乙辛竟然在西夏皇宮逗留多日,我听說這女子很輕薄,你說她會不會用什麼美人計迷惑我大遼大臣。」

「這是蕭大哥憂慮的第二件吧,我看蕭大哥多想了,就算她有企圖,耶律乙辛也未必會給他機會啊!」這話說的,連王旁自己都不信,但他就是想看蕭英的反應。

果然蕭英冷笑一下,自言自語道︰「但願是我多想吧。」

王旁見他不想多說,于是問道︰「那蕭大哥還有什麼顧慮。」

蕭英抬起頭,直視著王旁說道︰「這顧慮三,自然就是我奉命而來,賢弟的事我也略知一二,我是擔心賢弟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啊!」

王旁眉頭微微一皺,蕭英的話說的太直接了,反而讓王旁不知道怎麼回答,王旁還真想過,借著梁落瑤來鎮戎接李諒祚的遺體順手把梁落瑤滅了。

見王旁不回答,蕭英笑道︰「你看,我說的沒錯吧,,兄弟,我勸你一句,國事是國事,私事是私事,不過你放心,若你真有自己的打算,我做大哥絕對不埋怨你。」

王旁明白,如果自己出爾反爾,那整件事等于就把蕭英撂里了,但想到自己的兒子毀在梁落瑤的手上,王旁還真是不甘心,蕭英也不再提此事,閑扯了其他話題,二人繼續喝酒聊天,就好像剛剛什麼都沒說過一樣。

又過了幾日,聖旨傳到了鎮戎,由于王旁的保舉,折克雋破格加封任鎮戎的知軍,王旁能保舉折克雋,這可不是他一廂情願,當年王旁辭官之後,推舉折克雋等人在趙頊身邊做侍衛,所以折克雋,張平等人也算的上和趙頊很熟悉了,尤其邊關之地,有折克雋這樣的忠心大將再合適不過。

鎮戎的官員听到消息,知道折克雋是王旁身邊的大將,更是小心翼翼,那些想著陽奉陰違或者等王旁離開之後再做打算的官員,這下也都死了心,王旁的侍衛們以及大軍中的副將統領,各個喜笑顏開的為折克雋祝賀,更為王旁能為身邊人保舉而高興,跟著鎮南王好好干肯定沒錯,折將軍這不就是個例子嗎?折克雋上任鎮戎,又囑咐折可適好好跟在王旁身邊。

又過了兩日,探馬來報,西夏有一支隊伍,舉著白幡正向鎮戎而來。

王旁的大軍,列立在鎮戎以西,西夏的那支隊伍在大軍面前兩三里出停下,隊伍中一輛九龍車各位顯眼,四匹馬以及左右護駕的五十名士兵,擁著九龍車站在西夏隊列中央。

王旁,岳立等人也騎在馬上,看著對面的西夏隊伍,從西夏隊伍中出來一人,王旁一眼認出,正是李諒祚帳中喊著抓人的房當,他手中捧著一份皇太後手諭,走到兩軍中間宣讀著,具體什麼內容,王旁懶得听,大致意思是說西夏承認戰敗,並對大宋做出賠償,王旁怒目盯著房當,忽然身邊蕭英說道︰「王爺,您看如果可以,就讓西夏將退還的歲幣以及賠償送來。」

王旁漠然的點了點頭,蕭英提馬向前說道︰「我是遼國使臣蕭英,此番來調停宋夏紛爭,希望各盡其事,西夏太後,請命令你軍卒將金銀奉上。」

不大的功夫,西夏兵從後面趕出幾輛馬車,馬車上載滿了箱子,馬車走到兩軍中間,王旁朝張平使了個眼色,張平帶著和蕭英一起上前,箱子中是滿滿的金銀珠寶,哪一箱都是價值練成,宋軍的士兵接手過裝著金銀箱子的馬車,這時候,從宋軍身後,出來幾百個人一隊的西夏兵,他們也趕著個車子,上面是李諒祚的靈柩。

「慢著。」王旁叫住西夏兵的趕車人,轉身對身後人說道︰「沒有我的命令,老實在這呆著,我要去辦些私事。」說著他跟著靈柩來到兩軍中間,高聲喝到︰「梁落瑤,你給我出來,親自接你丈夫回去。」

「王爺……」蕭英想說什麼攔著王旁,王旁對蕭英說道︰「蕭大王,讓梁落瑤親自來接李諒祚尸骨,這可不是我剛加的條件,既然她同意了,那就讓人過來吧。」

蕭英還真無話可說,他能做的,只有盡量仔細再仔細,防止梁落瑤出什麼意外。

九龍車的車簾挑開,梁落瑤在太監的攙扶下,竟然真的下了車,朝李諒祚的靈柩走來。

13-看-網高速首發爭宋最新章節,本章節是第三十三章遼朝的調停地址為/文字首發網./13074/4101812/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