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宋 第061章 被修身養性

作者 ︰ 金坐佳

王旁已經感覺到.現在的父親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勵精圖治.一心想要革新富國強兵的王安石了.但這種感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今的王安石從容淡定.更有一種釋懷.看到這些王旁的稍稍安心了下來.但有一件事他沒有忘.那就是他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或者對于王安石來說.一切已經結束了;但對于王旁來說.新的一次生命才剛剛開始.

次日.王安石就要帶著王旁上定林寺.可去寺廟呆著是件清苦的事.時遷等人對寺廟是不感興趣.尤其是時遷這小子.廟中不許喝酒吃肉他可抗不住.晁二帶著時遷馬盛三人到城里去轉.順便了解城中的動向.

定林寺在南京鐘山紫霞湖一帶.歷史上.定林寺分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兩處.宋景平二年(423年)「慧覺」于南京鐘山創建「下定林寺」.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外國高僧竺法秀(曇摩蜜多)在南京鐘山紫霞湖一帶建「上定林寺」.相傳︰佛陀涅盤後.有兩顆佛牙舍利留存世間.一顆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一顆傳入當時的烏萇國.後由烏萇國傳到于闐.五世紀中.南朝高僧「法獻」游于闐.把佛牙帶到南齊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閣里.廣受四方佛徒朝拜.

父子二人來到寺中.王旁邊走邊欣賞著千年古剎.穿過山門.寶殿.藏經閣以及功德樓.遍到了香客很少朝里面走的齋堂.禪堂.

寺廟里一般都客堂.用來安頓那些遠途或是想在寺中靜修的禮佛人.王旁知道父親在這寺中有一處房.心想父親還挺會找地方.在這里听著禪院鐘聲.靜靜的看.難怪他現在的心境會有不同.幾個人繼續向里走.僧人見到王安石都點頭致意.到也沒有上前行禮.似乎在他們眼中.王安石與眾多修行者沒有什麼區別.

再向里走是僧寮.僧寮就是和尚所住的茅舍.和外面的客堂相比.僧寮就要簡樸得多.王安石將他們帶到一間房間.一張土炕.牆邊的架上擺滿了.靠窗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桌子上一盞燈.和一套茶壺碗.僅此而已.

和香煙繚繞香火興旺的大殿相比.這里自然是又清淨了許多.僧人們只有晚間休息的時候才會回到僧寮休息.

沒來這里之前.王旁見過簡陋的半山園.有見過勉強可以棲身的謝工墩.心中還想著父親的房在寺院之中必定十分清雅.見到了就知道.這只有清苦卻難得見到雅致.

王安石倒是自以為樂.笑著說道︰「這一張土炕夠我們父子臥眠.這房里的你想看什麼看什麼.渴了就自己到水房打水.餓了齋堂有齋飯.若是心煩其中就到禪堂听和尚誦經.住在這僧寮之中.到晚間還可以找個和尚談談經聊聊天.怎麼樣.你做了多年的王爺.能適應這樣的清淡的生活嗎.」

呆幾日沒問題.當是修身養性.可時間長了王旁也受不了.王旁來這出于本心就是想陪著父親多呆些日子.既然是見到父親安然無恙.又知道了他的心意.見不見趙頊反而不足為重了.

不過他還是希望呆著這幾日能讓父親開開心心的.于是王旁笑著說道︰「爹.我也不是生來就是王爺.行軍打仗可比這清苦的多.那樣我都好好的.在寺院中怎麼算清苦呢.」

王安石隨手從架上拿了本.在窗邊舉著眯著眼看了看.說的卻是和無關的事︰「有這麼一個典故.說的是一個富貴之人在途中奔波.見一老漢在樹下乘涼.他停下來歇腳兩個人就聊起天來.老漢說.看你頂著日頭還要趕路奔走.這是圖什麼呢.富人說道.我啊要賺銀子.等賺很多銀子就可以天天坐在樹下乘涼了.老漢笑道.我沒有很多銀子.可我在做你想做的事.」

王旁知道父親是有話想提醒自己.但王安石說到這卻不再說了︰「老眼昏花叻.這些上的字我都快看不清幾個了.等到我了解了一樁心事.我就騎著驢子四處游樂.寄情山水間.再多寫些佳句.旁兒覺得如何.」

「那當然好.您要這麼一說我還真放心了.不然我還以為您要出家呢.不過父親還有什麼心事未了.可否說與我听.」

王安石搖搖頭︰「時候不到.時候到了你自然也就知道了.有朝一日我不在了.就將這僧寮之室連同這里面的就留給你了.」

王旁雖然不指望父親給自己留什麼家財萬貫.但給自己留給寺廟里的房.似乎對他來說是太遙遠的事情了.

在定林寺呆了幾日.清清閑閑到也是別有樂趣.這天過了中午.王安石到禪房去听長老講經.王旁正無所事事的翻著房中的.晁二幾個人來了.

一進門晁二就說道︰「王爺.跟您說太有意思了.哈哈」什麼都沒說他自己先笑了起來.

王旁等他笑夠了.才問道︰「什麼事讓你這麼高興.」

「听說.要從京城來的貴人不進城了.城里的值守的兵都撤了.白白的等了那麼多天.我一看這路啊.就跟新鋪的一樣.平時不讓老子走.他們撤了.我撒丫子在路上走了好幾個來回.」

王旁見他又在犯二.不再理他轉頭向胡鐵嶺問道︰「你們那邊有什麼消息沒有.」

自己隨從的三人中胡鐵嶺年紀比較大.做事一向沉穩.他回到到︰「我們打探到.從京城來的一支隊伍已經到了距這五里的鐘山.今天早上江寧府的知府.通判以及數得上的有頭有臉的官吏都到那里去了.」

時遷已經月兌了鞋盤著腿坐在土炕上.他一邊啃著果子.一邊朝晁二說道︰「我說晁二.你趕緊說要緊的事.就你那差點在路上折跟頭出洋相的事.就別跟王爺說了.」

晁二白了他一眼︰「王爺.昨天有官府人的去過半山園.等了一天沒找到王相公.晚上的時候去我家把我叫到衙門了.你猜怎麼著.我告訴李知府.王相公在這定林寺出家當了和尚.李知府當時都要哭了.」

「你真這麼說的.」王旁看著晁二問道.

「嘿嘿.開始是這麼說的.不過那師爺說︰晁二一天只有兩句像樣話.這句必然不是.你瞅瞅.我在咱們江寧府名氣多大」

「嗯.你這名留的可以遺臭萬年了.那知府怎麼說」

「我還琢磨.知府還不得好酒好菜款待我.到時候我再說實話.結果.那個該死的李壁竟然要把我趕出去.真是好心沒好報應.」

王旁呵呵一笑︰「真是便宜你.我要是李知府一定會請你吃.不過吃的不是酒宴.非要你吃二十殺威棒不可.」

「那不能.打狗還得看主人了.現在我是專門服侍王長老.誰能打我.」

時遷捂住肚子咯咯的笑了起來︰「晁二.你去看看.哪個出家的和尚還要人服侍的」

晁二晃了晃腦袋︰「到也是啊.不過那李知府也算是聰明人.就知道王老爺子在定林寺肯定是真的了.」

幾聲門響.一個小和尚走了進來.看到不大的屋里呆著四五個人.在那楞了一下.

王旁忙說道︰「小師傅.是不是我們說話聲音大了.攪了大家休息.」

小和尚看到王旁算是找到了人︰「沒有.我來是要告訴公子.剛剛知府來人送信.說要有貴人來我寺.本來說要清寺.不過長老和王相公說.不論什麼人禮佛之人都一樣不分貴賤.這不是交涉半天.雖說不用清寺了.但是吩咐大家天黑之後就不要隨意走動了.」他說完眼楮看著房中時遷等人.要說王安石住在這無所謂.王旁在這幾日也不招人煩.可是屋中其他四個人.卻不像誠信禮佛的人.

從這來看.小和尚的修行還真不如長老.王旁立刻明白小和尚的意思.他對胡鐵嶺等人說道︰「既然城里不宵禁了.你們走吧.這寺里的粥飯你們也吃不慣.」

時遷從土炕上跳了下來︰「好啊.昨天听的翁三郎的銀字兒.正將到扣兒.听的小爺我這心癢癢的.咱們趕緊听去.」

這銀字兒.就說現代的說的.時遷貪玩兒來了江寧府可算是讓他開了眼了.這些說講義在西夏可是沒有.就是有也沒有宋朝這麼普及.可講的故事多演繹的又精彩.

晁二一撇嘴不屑到︰「嗨∼我就說你們西夏來的沒見識.昨天那翁三郎講的是什麼.

講的是段公案.叫做智斷九龍杯.你知道不知道故事里說的王侍郎是誰啊」

「就是不知道才想听嗎況且我從半截听的.正琢磨著想打听呢.」

王旁低頭笑了笑.晁二說道︰「這本主活生生的在這.你要問那故事還用听說的講.」

「你.」時遷歪著頭不相信的看著晁二.

「笨死我了.我看你有也就偷雞在行.那說的是仁宗皇上在位的時候.咱們王爺的故事.我都听了好多遍了.我看咱們別走了.這要來的人是笨著王相公來的.要走你們走.我得留下看著別出事.」晁二一本正經的說道.

胡鐵嶺也說道︰「王爺.我們留下.」只有時遷聳了聳鼻子.

「晁二.你今天兩句正經話.這算說完了.」王旁看了晁二笑著問道︰「想不到你這小子還挺有心.」

「那是.我得盤著老爺子平平安安啊.要不我每月那十五貫找誰要去.」

今天名額用完.二人就是二人.王旁托小和尚找個客堂讓四人住下.小和尚搖頭道.客堂已經滿了.要不然倒是還有間僧寮.這四人就將就一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爭宋最新章節 | 爭宋全文閱讀 | 爭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