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煉英雄 第四十六章 忠義呂布

作者 ︰ 邪惡漫步

更新時間︰2012-11-30

董卓采用了李儒的計策,果然得用。浪客中文網袁紹彷徨不敢亂動,錯失良機。只到第四日華雄再引二千騎軍,另加三千兵卒進駐洛陽時,袁紹才幡然醒悟,後悔不迭。

華雄入洛陽的第二日,也就是公元189年,正月十五日,董卓信心滿滿,招搖過市,他令手下招降原何進兄弟手下兵將,又得勇夫二千余人。至此他再無忌憚,出入宮廷,劍履上殿,百官畏懼不敢相阻。

連續幾日之後,董卓越發膽大,朝廷議事,天子不敢言,百官不敢論,一律由董卓擺布,濟北相鮑信不滿,相約曹操一同找尋袁紹商議。袁紹此前錯過良機,此時仍是十分懊悔,他一邊痛恨董卓奸詐,一邊羨慕董卓弄權。鮑信曹操前來商議,欲除董卓,他卻畏首畏尾,只以朝廷新定,不可妄動為由拒絕了。

鮑信一怒之下,領屬下千余兵將遠走泰山。對于鮑信的出走,董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盡快建立自己的威信。但此事卻不好辦,他采用李儒的計策,那就封官。李儒的這一條計策不可謂不好,封官的好處數之不盡,當然也是能令董卓確立威性的上好法寶。除此之外,還能拉攏士族。打擊異已。

董卓自封自己為太尉,以皇上年幼為名,監督國事。另外他又封自己的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大肆加封親族,同時暗中培植瓜牙,拉攏士族。他手段多樣,先以利誘之,誘之不得,再以武力相逼,因此很快的在洛陽站住了根腳。他又命楊彪為司空,王允為司徒,打擊袁氏。家族利益受損,袁紹到了此時不得奮起反抗,他挺身而出,大罵董卓,董卓一怒,持劍上前喝道︰「黃毛小兒,欺吾劍不利乎?」

「我之寶劍亦未嘗不利!」袁紹面紅耳赤,伸手就要拔劍,卻沒拔出來,此時他又相當後悔,怪自己太過沖動,不過事已至此,他也只梗著脖子上了。表面上看,他英勇無倫,實際上卻是心中害怕,手中無力,連劍也沒拔出來。

好在此時正在大殿之上,百官勸阻,袁紹再勉強得月兌,他不敢停留,直接回府,收拾行禮,遠赴渤海。

此時的丁原也趕到了洛陽,但他沒想到,董卓勢力發展的如此之快,他所帶來的五千精稅,連城都沒進得去,只得駐兵與洛陽城外,與劉貞相隔不遠。而此時的劉貞卻開始慢慢的撤出洛陽,趕回河間,早在鮑信走的時候,劉貞就想走,但是曹操連夜前來規勸,希望劉貞能多等一段時間看看能否再有轉機,劉貞不好拒絕,等了幾天過後,又見袁紹走了,董卓地位越來越穩固,劉貞才又以此為借口,回復曹操,曹操也知大事難成,沒做留難。

不說劉貞,只說丁原,他的五千精銳沒能進入洛陽城,讓他大為惱火,但是洛陽城堅,董卓兵力與他相比只多不少,為此他也無可奈何。他令高順張遼看守大營,自與呂布進城去見皇上。

丁原到來的消息,讓董卓有些收斂,但听說丁原只帶些許護衛進城之後,他心中大喜,于第二日就宴請百官。待百官到後,董卓緩緩而入,帶劍入席。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董卓停酒止樂,大聲說道︰「吾有一言,諸位靜听。」

百官側耳。

「議郎彭伯,身無才學,而忝居高位,尸位素餐,且妄議朝政,罪該至死!」彭伯其人素來不服董卓,董卓多次拉攏,使盡辦法,終不能使其屈首。今日,他借此機會,要殺雞警猴。

丁原聞言大怒起身,他一腳踢翻身前案幾,來此堂前,戟指罵道︰「你是何人,敢妄殺朝廷命官!」

董卓怒叱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同時持劍而出,要來刺殺丁原。

丁原身後呂布怒目而視,李儒見狀連忙拉住董卓,笑道︰「今日飲宴,不談國事,此事待來日朝堂再議!」

丁原怒哼一聲,轉身就走。司徒王允又出來說了些好話,董卓脾氣漸消。眾官見狀紛紛告辭。董卓郁悶,喝了幾口悶酒之後,只得與李儒打倒回府。他宴請群臣的這個園子正是洛陽最有名的翠園。他按劍園門,心中感嘆,忽見一人持戟躍馬,于園門外來回馳騁,他舉目細看,正是剛才站于丁原之後的那人,他連忙問向李儒︰「此何人也!竟如此威風!」

「此丁原之義兒,姓呂名布,字奉先。小婿听聞此人武藝強橫,可稱並州軍中第一,但那丁原不能識人,不用之帶軍,卻將此人帶在身邊,只為主薄。」李儒搖頭嘆息。

「哈哈,丁原用之護身也!何來不能識人之說,此正是丁原識人之處!」董卓哈哈大笑,諷刺意味十足。

「此人勇武,主公且避之!」李儒呵呵一笑,要引董卓走小門。

董卓點頭,隨之而去。

第二日,董卓還未起床,就听門外有人報告,說丁原引軍于城門外搦戰。董卓大怒,披衣而起,親自引軍出迎。拿眼看時,只見那呂布,頭頂束發金冠,身著百花戰袍,持戟縱馬跟在丁原身後。

丁原指卓大罵,董卓還未來得及還口,就見那呂布飛馬直殺過來,董卓身後華雄正要迎戰,卻見董卓自己掉頭跑了,只得又回身護住董卓。董卓一跑軍中大亂,丁原趁機率軍掩殺,只一戰,就大敗董卓。

董卓逃回洛陽城後感嘆連連,他一邊感嘆自己縱橫戰場多年,今日竟被呂布嚇退,一邊又感嘆呂布勇武。

此後丁原不斷搦戰,董卓皆閉門不出。常日里憂思重重,這一日丁原又來搦戰,董卓見軍中士氣漸落,只得召集眾將,共商軍議,場中眾人無一計可出,董卓嘆曰︰「我若得呂布,何慮天下!」

他這一句話,引出末尾一人心思,這人叫做李肅,他麻著膽子挺身而出,說道︰「主公勿憂,我與呂布乃為同鄉,深知其人。或可說而歸之!」

「哦,此事可真?呂布為人如何?」董卓大喜。

「呂布此人,勇武自不必說,且少有大志,為人忠義。只是看不清局勢,這里有些問題!」李肅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笑道。

「嗯?」董卓皺眉,他觀呂布並非蠢人,不知為何李肅這樣說話,還說呂布為人忠義,為人忠義,如何可說?

「呂布有勇無謀。他在並州軍中威性甚高,並州大將高順、張遼,俱皆畏服。如今他在丁建陽手下卻不得重用,早已心生不滿。他雖有忠義之心,其忠卻非丁建陽,而在朝廷也。其義不在丁原,而在高、張也。若主公以朝廷大義說之,又送其寶馬金珠,許以高位。某願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歸!」李肅越說越起勁,膽子也大了幾分,他在董卓手下也不是心月復,正要借此機會立功。

「嗯。主公可將赤兔相送,另付寶甲一副,金銀珠寶若干,再往皇上處討一聖旨,言稱丁原叛逆,圍攻京師,令呂布斬其來歸!此計若能成功,不但丁原可除,並州軍亦可得也!」李儒模須贊嘆,似乎看到了呂布來歸的景像。

聖旨雲雲,唾手可得,寶甲金珠,董卓也不在乎,唯獨對那赤兔寶馬,有些不舍,他皺眉說道︰「我遍行西域才得一赤兔,如今舉手相送,未免可惜。可否另換一匹?」

「主公欲得天下,何惜一馬?」

董卓聞言大喜,當即著人領了赤兔,又備了金銀、鎧甲及珠寶若干,于皇上處討得聖旨,悉皆交于李肅。

當夜李肅就牽了赤兔帶了幾個隨從,捧了珠寶等物,趕往呂布處,于途被丁原探馬圍住,李肅不慌不忙說道︰「可速報呂將軍,就說故人來見!」

等不多久,呂布召見,李肅一見呂布就笑道︰「賢弟別來無恙乎?」肅比布年長,呂布見了連忙作揖行禮笑道︰「久不見兄,如今在何處高就?」

「現居虎賁中郎將一職,聞賢弟有匡扶社稷之志,不勝之喜,今得良馬一匹,日行千里,爬山涉水,如履平地,號曰‘赤兔’,特獻與賢弟,以助虎威!」李肅說完,令隨從牽出一馬,此馬全身赤紅,無一絲雜色,長一丈,高八尺,威風凜凜,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呂布一見大喜,連連相謝又說道︰「布得兄大禮,只恨無以為報!」

「吾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李肅哈哈一笑。

呂布連忙置酒相待,酒至半酣,李肅笑道︰「兄知賢弟素來忠義,今何屯兵而圍京師?」

呂布聞言皺眉停杯,嘆道︰「此非吾所願也!義父有命,不敢不從!」

「如今新皇登基,閹宦之亂已平,朝局漸穩,正是中興大漢之時,可嘆丁建陽,又于此時興兵,來犯京師,要攪得我大漢無寧日乎?」李肅滿臉憂色,搖頭輕嘆,好一個大漢之臣!

呂布答道︰「丁原乃我義父,若不從其命,怎可稱忠義?」

李肅見狀接著又道︰「忠義亦有大小之分,賢弟英明,豈能不知?忠于丁原是為小忠,忠于朝廷方為大忠,與丁原之義為小義,救我大漢于水火,是大義于朝廷。忠義亦有公私之分,賢弟怎能因私而廢公?圍攻京師,可視為叛逆,公然對抗朝廷,豈是賢弟之願?望賢弟仔細思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煉英雄最新章節 | 三國之煉英雄全文閱讀 | 三國之煉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