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煉英雄 第四十八章 群雄聚集

作者 ︰ 邪惡漫步

更新時間︰2012-12-01

听了李儒的話後,董卓深以為然,他急令手下前去相招。97小說網曹操獨居京城,其有行刺之意,太也正常不過了,董卓越想越覺得此事可疑。果然,不到一刻鐘,屬下來報,說曹操直出東門去了,城衛攔住,他說他奉上太師之命,外出行事。

「好個曹賊,枉吾如此重用,他竟敢反判,實為可恨!」董卓跳腳大罵。

李儒皺眉說道︰「此間必有同黨,主公可搜而捕之,同時畫相通輯曹操。」

話說曹操自離了董府之後,背後已被冷汗打濕,董卓一時不察,待李儒到了,必會發覺其中破綻,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他拍打馬背,縱馬急弛,轉眼已到了東門之外,他不得不贊嘆,座下絕影果然神駒也。

出了城門之後,他稍稍的松了口氣,然後辨明方向,往陳留而去,曹操雖非陳留人,但其父早已遷居至此,況陳留太守張邈與其有舊。只有到了陳留,那麼他的性命才算得以保存,但是陳留與洛陽也有三百余里,途中恐有留難。所以曹操不走官道,專走小路,到第三日時,他到了中牟,不想中牟已得朝廷之令,畫相拘捕。曹操不慎被擒,曹操謊稱自己復姓皇甫,卻不想那中牟縣令前些年入京認得他,將其收監。

曹操心中郁悶,以為此番難逃一死,卻不想當天晚上那縣令又來了,他斥退左右,向曹操問道︰「太師待你不薄,何故反叛?」

「哼,今已遭你手,何必多問,明日解去請賞就是。」曹操冷哼一聲。

那縣令笑道︰「孟德何故小覷于我,莫非孟德眼中世人皆俗?」

曹操心中一動,正眼相看,見這縣令長相不凡,乃答道︰「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間圖之,為國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縣令聞言又道︰「孟德此行,欲往何處?」

「欲還鄉里,發矯詔,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此吾之願也!」

那縣令听了之後,連忙起身將曹操身上繩索解了,又扶之坐下,然後說道︰「孟德真忠義之士也。既如此,吾願同往!」

「敢問先生尊諱?」

「在下陳宮,字公台,祖籍東郡,妻子父母俱不在此處,無後顧之憂。」

曹操聞言大喜,今日受擒,不但逃月兌一死,反得一人相輔,當即下拜說道︰「天可憐見,今我曹操得月兌一死,全賴先生之力也,請受曹操一拜。」

陳宮連忙將之扶起,是夜兩個各帶行李,往陳留而去。

他兩人專走小道,在入陳留前一夜,路過呂伯奢家,呂伯奢乃是曹操世叔,兩家常有來往,是以曹操前往借宿。晚間又疑而殺之。陳宮大惑不解,連夜又棄他而去。

陳留在望,曹操不以為意,歸其家,詳解前事,其父曰︰「欲要成事,得有錢財,此間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可與之相圖。」曹操從其言,于第二日往見衛弘,衛弘听罷曹操來意,大喜道︰「吾早有此意,恨未遇英雄也!」

既得衛弘同意,曹操即發矯詔,打忠義旗幟,聚義英雄。其手下樂進、李典與夏侯兄弟、曹氏兄弟早年曾隨曹操一起抗擊過黃巾。後來曹操入京,推東郡太守而不受,閑居京師,他們也各歸本地,現在曹操重新招兵,他們聞訊而來,各帶軍馬,一時間曹操實力大增,光兵力就不下五千之數,比之陳留太守張邈一點不錯,張邈與曹操交好,曹操招兵他不但不阻止,反而鼎力相助,再加上衛弘的錢財,曹操收集糧草,置辦軍器。日夜操練,其軍漸成。

劉貞回到河間之後,一直沒有停止對洛陽的偵查,曹操刺殺董卓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這時張青又提前從陳留發來消息,說了曹操發矯詔的事情,這事情其實他早就知道,當曹操離京的時候,他就知道會有此事,他也曾想過先曹操之前來行此事,為此他找來荀攸陳群,仔細商量,但考慮到自己名氣不如曹操響亮,與各地諸侯交情一般,如袁紹袁術等輩未必會來,如果劉貞自發矯詔,而群侯不來,自討其辱。所以這事也就這麼擱置下了。

這幾日各地傳來消息,曹操矯詔一出,各地諸侯紛紛而往。最先動身的就是劉貞隔壁的袁紹,袁紹自離京之後,就到了渤海,他自領了渤海太守。本來渤海兵多將不多,但自從袁紹到來之後,各地豪杰也是紛紛來投,其中武有高覽,鞠義,俱是能戰之將,除此之外還有顏良文丑,顏良文丑在袁紹來之前就在渤海扎下了根腳,原渤海太守見其勇力,早將他二人收入軍中,只是一直以來職位不顯,只為普通將校,到袁紹來了之後,他見此二人雄壯威武,親試其武藝,擢為上將,但有不服者,皆被他二人打敗,自此也算是在袁紹軍中站住了腳。文則有田豐、審配、逢紀、許攸。此四人皆為有謀之士。是以在听聞曹操之事後,袁紹立刻率軍前往會盟,一次性調兵三萬,前往陳留。

除了袁紹之外,他的弟弟袁術同樣率軍前來,袁術比袁紹離開洛陽的時間還早一些,不過他不是去的渤海,而是去的南陽,南陽是大城,規模比渤海還要大上許多,兵將數量亦不比袁紹少。在接到曹操檄文之後,他也親率三萬士卒趕往洛陽。

袁氏兩兄弟實力相對雄厚,其余如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東郡太陽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北海太守孔融等十幾路諸侯,多的帶兵三萬余,少的帶兵數千,盡投洛陽而去。

此時的劉貞也響應號召,打的卻是河間王劉協的名頭,他親領騎步軍八千前往洛陽。這八千人由關羽張飛統領,其中三千輕騎由張飛統領,五千步卒由關羽統領,河間新軍一個也沒來。待他到時,曹操親往迎接,各路軍馬已然到齊,各自安營扎寨,營地連綿二百余里,從陳留到中牟甚至要榮陽都有諸侯駐扎。人皆到齊,曹操殺牛宰羊大會諸侯,共商進兵之策。河內太守王匡出列說道︰「今聚義討賊,必立盟主,統一調配,方可進軍。」眾皆以為然。

此時軍中若論大義,當以河間王劉協為號,然劉協只掛虛名,領軍之人實乃劉貞,劉貞雖冒起速度很快,但也就這三五年才有些名氣,十幾路諸侯與之相交的也只有寥寥數人,相比之下尚不如陶謙等老一輩的名將。所以要以劉貞為盟主,幾不可能,也沒人提議。在場之人若論名氣,當數袁紹、曹操。所以眾人都將目光轉移至兩人身上。

濟北相與曹操交好,他也深知袁紹為人,若以袁紹為首,只怕此事難成,但是袁紹名聲比之曹操有過之而不無及,是以他搶先而出說道︰「此次各路軍侯能齊聚于此,共商討賊,皆賴孟德之力也,吾以為,當以孟德為盟主。」

曹操連忙起身推辭,說道︰「操能力有限,恐有負所托。本初兄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又是名相之後,可為盟主!」

袁紹聞言也待推遲,但擁立者甚眾,只得為之。次日建壇拜盟,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人神共戮。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言畢,歃血!

袁紹下得壇來,眾人相扶升賬而坐,兩邊依爵位年齒,分列而坐。因兵力不同,實力不同,官位不同,在坐諸人之間還有些嫌隙,曹操見狀起身說道︰「今盟主以立,各有听調,勿以強弱為較。」袁紹也跟著說道︰「紹雖不才,然既以被眾位推為盟主,必定有功則賞,有罪則罰。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各位宜听調配,勿得違規。」眾皆應命。

「既以至此,也望眾位齊必協力,共濟國家,吾意以吾弟袁術總督糧草,勿使各人有缺,同時宜遣一猛將為諸部先鋒,前往汜水關。其它各部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長沙太守孫堅聞言而起,抱拳說道︰「堅願為前部先鋒!」劉貞坐在孫堅對面,此時正用心打量地場諸人,有好些他都不認識,這時見孫堅抱拳而起,連忙注目打量,只見這孫堅,身長八尺,藏昂軒闊,年剛過三旬,威風凜凜,很是不凡。

曹操笑道︰「文台勇毅,正可為先鋒。」袁紹聞言亦點頭同意。

次日孫堅領兵前行,手下四員猛將,程普、黃蓋、祖茂、韓當,程普字德謀,其兵器與張飛相似,使一根鐵脊蛇矛。黃蓋字公覆,使鐵鞭,祖茂字大榮使雙刀,韓當字公義使大刀。此四人兼有萬夫不擋之勇,其手下兵將雖不多,區區五千余人,但具皆精銳,且個個士氣高昂。

孫堅前腳剛走,這邊鮑信不服,怕孫堅搶了頭功,暗使其弟鮑忠,走小路前往襲關。洛陽古城,又是漢之都城,其防衛自是穩固,前有汜水關,後有虎牢關,牢牢的控制著京師重地,而聯軍先取的正是汜水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煉英雄最新章節 | 三國之煉英雄全文閱讀 | 三國之煉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