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雲 073 聖學博學

作者 ︰ 孤舟六百

正當群臣以為今天的朝會終于要完了時,天啟這時候又問道︰「徐光啟、劉宗周、孫元化、茅元儀四人來了沒有?」

四人一听天啟叫到自己齊聲說︰「臣在。」

開使叫了一兩人都說了很久,現在見天啟一次就叫了四個,大家就知道今天的朝會肯定還很漫長,幾個沒吃早飯的悄悄伸手把腰帶勒了又勒,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這時天啟說道︰「前一陣有人舉薦了徐光啟和劉宗周兩人,朕認真看了看你們的書,說實在話朕沒看懂多少。」

兩人開始听天啟說認真看了自己的書,心里都很是高興,但一听天啟說沒看懂多少又感到很郁悶。人們都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但現在帝王看不懂你的東西恐怕也賣不起什麼價。這時听天啟繼續說道︰「雖然沒看懂多少,但朕卻看出了幾樣有用的東西,這也是朕招你們來北京的原因。」

兩人听天啟這樣說都躬身道︰「請皇上明示。」

天啟說︰「從你們的書里朕看到了三樣東西,對國家的忠誠、對百姓的仁愛、還有就是都不大想當官。」

兩人一听天啟這樣說都沒有出聲,只是突然間覺得有薄霧樣的淚水在眼中迷漫,心里都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就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皇上也!」

劉宗周說︰「皇上但有所命,臣無有不遵!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听了劉宗周的話天啟很是滿意,心里暗道這知識分子就是好打交道,只要說兩句貼心窩子的話他就會死心塌地給你賣命,不象那些粗魯的武夫眼里只有錢,稍微給少了還要嘩變。

天啟說道︰「前一陣朕在翰林院建了座聖學院,朕還準備在國子監再建一座博學院。」

徐光啟迷惑地問︰「請問皇上,這聖學院和博學院都是做什麼的?」

天啟說︰「徐大人和劉大人恐怕不知道,听朕慢慢解釋。前一陣朕在翰林院劃分出來一半建了座聖學院,準備讓劉宗周來聖學院主持。劉宗周要做的事有三樣,一是為七十歲以上的老臣服務,讓他們在里面著書立說;二是讓有學問的人都在聖學院坐而論道,讓所有學派、學者都來聖學院進行思想交流;三是弘揚正道,避免異端邪說毒害百姓。」

劉宗周說︰「臣多謝皇上看重,前兩樣臣能勝任,但第三樣恐怕有難度,異端邪說的標準是什麼不好判定。」

天啟微微一笑說︰「這好辦,一般來說思想的踫撞有三種結果,一是得到大多數人贊同,二是互有爭執不相上下,三是大多數人反對,根據這個來就好判定。」

劉宗周皺眉道︰「多數人贊同的不一定就是對的,少數人堅持的不一定就是錯的,臣認為按人多人少來判定是否是異端邪說怕有不妥。」

听了劉宗周的話天啟暗暗不爽,這認死理也是知識分子的通病,不把他說服說通,要他做事他就會不情不願,不象對待武將,一句一切行動听指揮就損了好多事。

盡管心里不爽天啟還是贊許地點了點頭道︰「你說得有道理,朕的意思是只有得到大多數人贊同的東西才能允許向天下百姓宣揚,少數人堅持的東西不一定是錯的,但他們在沒有被大多數人接受前就是不值得推廣的,將錯誤的或者是不值得推廣的言論四處傳播就是異端邪說。」

見劉宗周還在想天啟說︰「朕的宗旨是學以致用,少數人堅持的東西就算是正確的,但你不能說服多數人說明你的東西暫時還不能被多數人接受,也就不值得運用。朕的觀點對不對慢慢探討,劉大人以為如何?」

劉宗周問道︰「臣還有個疑問,皇上說的大多數人不贊同只是某一個地方的大多數人,比如說在聖學院。如果讓普天下的百姓來判定恐怕就是另一個結果,不知道皇上以為臣說得對不對?」

本以為一個慢慢探討就能就此打住,誰知道劉宗周還產生了興趣糾纏著問上了,天啟想了想說︰「百姓其實沒有多少判斷對或錯的能力,他們只會選擇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且還得是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事才可以。聖學院中探討的問題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夠判斷正確與否的問題,把不一定正確的東西拿去給百姓選擇,是非常危險的事。你想一想,如果百姓選擇了一個不一定正確的觀點,多年後發現這個觀點是錯的,那麼得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才能挽回影響?正因為這個原因朕才要你把關避免異端邪說毒害百姓。」

劉宗周點了點頭說︰「那聖學院中有哪些部門呢?」

看來是忽悠住了,天啟一時心情大好說道︰「朕初步分其為三個部,就是主要記錄整理如何治理百姓的政學部,還有主要記錄整理如何用兵的軍學部,還有專門探討歸納普遍原理的哲學部。」

估計一時半會兒沒理解過來,這次劉宗周沒有再問只是說道︰「臣遵旨,下去後慢慢理會。」

天啟點了點頭轉頭對徐光啟說︰「徐大人是博學大家,朕的意思是讓徐大人主持博學院,其宗旨還是學以致用。博學院還是分為三個部門,主要研究農作物的產量和品種的農學部,主要研究兵工器械的軍工部,還有主要研究普遍原理的數理部,徐大人有疑問可以提出來。」

徐光啟說︰「臣沒有異議,只是這博學院的門類太多,需要的人也很多,臣怕人少了忙不過來。」

原來以為對徐光啟也要費些口舌,誰知道徐光啟直接說沒有異議,看來學理科的沒有學文科的那麼些彎彎繞。

天啟說︰「你旁邊的孫元化和茅元儀你應該認識,他們就是朕專門找來主管軍工部的,你覺得如何?至于說農學部和數理部的人就需要你徐大人去發掘和培養。只要能夠讓糧食增加產量,無論是何身份都可以招來。同樣,只要對數學和機械等方面有特長,無論是何身份都可以招來。如果還不夠,就在國子監里找有興趣的人來培養。」

徐光啟忍了忍問︰「如果是海外來的外國人,皇上允許他們進博學院嗎?」

天啟說︰「朕不是已經說過了嗎?只要有能力無論什麼身份都可以招來,別說是外國人,就是一匹馬一只羊,只要它講道理並有一技之長,朕都允許其入博學院。」

見徐光啟沒話天啟對孫元化和茅元儀說︰「你們進博學院軍工部專門想法造火統和炮,人手不夠就提出來。」

待孫元化和茅元儀應承了後天啟對劉宗周說︰「聖學院里已經有很多老臣,朕再推薦個有經驗的人進軍學部,這個人就是前遼東經略楊鎬。」

听天啟提到楊鎬,政務院協理大臣劉一說︰「皇上,這楊鎬損兵折將丟城失地按罪當斬,皇上現在用他是不是要赦免他的罪?」

天啟說︰「他以前如果被處死也就算了,既然到現在都沒死也算是造化如此,朕確實準備網開一面。再說朕的宗旨是盡量物盡其用,把他一刀砍了還不如讓他把他的經驗教訓都全部寫出來,就算是反面教材也是很豐富的,大家說對不對?」

見群臣無話就宣布散朝。

其實群臣不是沒有話而是不敢再說話,怕勾起新話題又得繼續等。大家都以為天啟說一兩件事就散朝,有的人早飯都沒有吃準備散朝後吃早飯,誰知道天啟一口氣說到快午時,早飯是沒法吃了回家直接吃午飯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啟風雲最新章節 | 天啟風雲全文閱讀 | 天啟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