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雲 174 工商稅務(上)

作者 ︰ 孤舟六百

天啟覺得自己新開的皇店不算成功,不能大賺不說還累人可以說沒有什麼推廣價值,而且佔用了皇家名義不具備普遍和可比.為了找出一個可以在全國普遍推廣的農業、工業、商業等慕,天啟決定另起爐灶,以普通身份去注冊一個實體,看能不能獲得成功。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就在天啟跟皇後等人商議著重新開店,準備讓政務院先把利息和利潤問題解決一下的時候,政務院已經遇到了難題,湖廣商會的曹會長聯合山西商會的李會長找上門來了。

在五月份貼小報事件中,有三個大商戶的家主因為有乾被抓進了詔獄,其中有個叫黃慶源的人是曹會長的親家。一般人出了一般監獄都要請客順便去一下晦氣,黃慶源他們出了令人聞之色變的詔獄,還好手好腳的身上沒少什麼零件也沒受什麼大罪,那自然是要大請特請的。

曹會長本來也很忙,一來礙于親家的情面,二來也想探得第一手情報,于是也參加了黃慶源的宴會。在酒宴上黃慶源挨個敬酒,也挨個說了自己激于義憤想向皇帝討公道的起因,還有自己三個深入詔獄為大家討到了世襲罔替待遇且全身而退的結果。當黃慶源翻來復去說到第七次時,曹會長知道再也不能挖掘到什麼新東西了,于是暗自搖了搖頭告辭回家。

在路上曹會長就一路感嘆自己這個親家的愚蠢,別人世襲罔替是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從朝廷那兒得到好處,不是升官就是發財。你們三個孫子替大家撈到的世襲罔替就是把本錢給朝廷一直用自己用不成,自己這輩子用不成不算還讓子孫後代都用不成,真不知道你們的腦袋是被門夾了還是被驢踢了,有什麼可高興的?據說三個人還要天南地北到處宣傳,不知道三把老骨頭能不能經得起折騰。

不過反過來想也有些好處,就是從今後有了商戶的名份,可以名正言順做生意還能讓從錢莊和路商局那里的分紅有了保證,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就在曹會長準備通知商會其他人這些消息時,他在京里的眼線來報告說現在皇帝一般不管事了,日場事由政務院、都察院還有聖學院商討↓是這個聖學院這兩天出了個壞主意,說要把路商局分為商稅局和公路局,路商局的股份轉到公路局身上,商稅局就跟所有參股的人無關了。也就是說修橋修路等花錢的事大家逃不掉,收稅撈銀子的事大家就不用惦記了。

听了這消息曹會長再也無法淡定有些憤怒了,這不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嗎?曹會長憤怒了一會兒又冷靜了下來,他通知了山西商會的李會長,準備南北兩家聯手共進退,要在政務院把聖學院的想法制定成法規之前,據理力爭將其消滅在萌芽中。

到了北京皇城西安門外的路商總局時,曹會長看見路商總局的牌子都取下來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塊相對而掛的公路總局和商稅總局的牌子。見這些人辦事效率這麼高,曹會長氣得眼冒金星,差一點兒吐出一口鮮血來。

接待曹會長和李會長的是朱延禧和劉一這兩條老狐狸,他們就像沒看到曹、李兩人愁苦的臉色,滿面春風地招呼著讓人上茶,一點也沒有二品大員的樣子∠了茶後兩人還在一旁大賣茶經,說什麼綠茶清火紅茶健胃,人參茶滋補陽最好。曹會長忍不住就問道︰「兩位大人,這路商局怎麼換成公路局和商稅局兩個名字了?那我們的股份是要加錢呢還是要退錢?」

朱延禧笑著說︰「兩位會長別多想,朝廷說話一貫是算話的,既不用添錢也不會退股,只要遵守皇上旨意中定下的三條規矩,大家手中的股份就是世襲罔替的,兩位只管坐在家中拿錢就是了,我們這些人羨慕不來啊!」說完後還打了兩個哈哈做出羨慕的樣子。

李會長舒展開眉頭說︰「听人說朝廷要把收稅這一塊從路商局中分離出去,讓我等很是不解,心說朝廷怎麼能干這種過河拆橋的事呢?現在才知道原來只是虛驚一場,是在下心胸不夠開闊,中午在下作東,給兩位大人賠罪。」

劉一神色尷尬地說道︰「李會長並沒有听錯,朝廷確實準備把收稅這一塊從路商局中分離出去,大家以後的股份只跟公路局有關聯,這樣一來要簡單一些,免得牽扯太多不好算帳。」

見曹、李兩位臉色不好看,朱延禧說︰「並不是朝廷要過河拆橋,而是情況發生了變化。以前沒有商戶,也沒有商稅這一說,所以商稅要搭在過路費上。現在皇上下旨允許設立商戶並且要收商稅,這收稅是朝廷的權利不屬于投資收益,所以要把這兩樣分開,請兩位會長諒解一下。」

曹會長搖了搖頭說︰「皇上剛剛答應讓我們手中的股份世襲罔替代代相傳,這馬上就來這麼一出也未免太離譜了吧?這樣一來今後誰還敢相信朝廷的話?」

李會長也說道︰「是啊,照朱大人這樣說今後錢莊也跟我們沒有關系了,因為把所有銀子都變成銀幣後就用不著造幣廠了,都述有什麼區分呢?私人做還可以靈活變現。」

劉一再次神色尷尬地說道︰「兩位說得有道理,錢莊的生意今後也要收回的。發行銅錢銀幣本是朝廷的事,因為當時要把銀錠全變成銀幣,朝廷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所以要借助各位,等將來朝廷有能力了肯定要收回的,不過現在還不了還得等兩年♀樣做看起來有些不地道,但是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後患,這錢幣的發行關系到全國各地和各行業,一旦出了問題就是大問題。如果以後追查責任把兩位牽扯進來得不償失,就算你們不懼難道不怕禍延子孫嗎?」

曹會長想了想說︰「劉大人這樣說也有道理,我們商人投資生財不該蹭朝廷的油水,那我們這半年來在各地修市場的費用又怎麼算?這可不是小數目。」

李會長也說道︰「以前修路在市場上收費,現在分開了就得在路上收費,朝廷準備怎麼防止逃費?收費的標準又定好了沒有?這期間我們的損失又怎麼辦?如果僅僅事關李某一人,李某一句話都沒有,主要是這事關系到這麼多出資人,所以才有這麼一問,請兩位大人不要見怪。」

劉一跟朱延禧低聲商議了一下,然後說道︰「修市場的費用由商稅局以購買的形式一次給付,不過得等收到稅後至少得等半年。如何防止逃費正在商議想辦法,兩位也可以集思廣益想點招出來。至于說損失由朝廷補足兩成最高收益,不知道兩位以為如何?」

曹、李兩位商議了一下,也只好點頭同意了。

劉一家里就有很多生意,知道如果收稅那就是無本萬利的事,就算只按兩成收也是很大的一個數目,當有銀子了把股份收回來就可以,至于說什麼世襲罔替,那是指股份不是制內容,到時候給這些人重新指一點投資渠道就可以了,大不了讓他們去開礦,那可是大賺頭他們肯定同意。

第二天一早,朱延禧和劉一到政務院剛剛跟信王和葉向高等人說了頭一天的經過,談敬就來了v王問︰「談公公是來傳旨的嗎?」

談敬說︰「回信王的話,奴才不是來傳旨的,皇上說他已經不輕易插手日陳務,所以只讓奴才來提個建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啟風雲最新章節 | 天啟風雲全文閱讀 | 天啟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