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雲 251 急攻緩圍(上)

作者 ︰ 孤舟六百

明軍原來的二十萬人分布于雲南的曲靖、沾益,貴州的貴陽、安順,四川的遵義、永寧等處,烏撒土司安效良先是跟從安邦彥反叛,後來見勢不妙又重新歸順大明,明軍因為兵力和交通等原因沒有進軍到烏撒、東川等地.現在張靜安和趙率教帶了六萬人來,加上湖廣和廣西的一萬人,防守貴陽、遵義、永寧及其沿線沒有問題,朱燮元和蔡復一跟高第一商量,決定抽兵加強安順和永寧兩翼,從一字長蛇陣轉為虎翼陣,想最後進軍烏撒和鎮雄完成對叛軍的包圍。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朱燮元等人開始也沒有這麼大膽的想法,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是某天朱燮元參觀了張靜安的部隊,這天朱總督興致勃勃來到張靜安的兵營觀看練兵過程,因為他心中對這些北邊來的人不大放心。他認為假如遼東的軍隊真像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就不會接二連三丟城失地,反過來如果證明張靜安的部隊只是虛有其表,那麼自己的兵就不適合由他們來訓練、名之下其實難符的人多了,軍事方面耳听為虛眼見為實才是正理。

剛開始張靜安給朱燮元說了自己的日車練過程,城內的防城部隊和城外的巡邏偵察部隊每天只需要跑步操練半個時辰就可,但是輪著在軍營中專門訓練的部隊就是全天訓練,上午是跑步、舉重、靜立、排陣等力氣和毅力的訓練,下午是槍刺、刀劈、空手搏擊等技能訓練。听張靜安說上午跑步舉重的人練一陣歇一陣交替著練,靜立和排陣的人一站就是一個時辰不動如山,朱燮元听了暗暗點頭。

下午朱燮元又看了看技能訓練,只見上千人舞槍時槍如樹林林立,舞刀時刀花閃亮如雪花飛舞,空手搏擊時喊聲如雷很有氣勢,朱燮元很是滿意。不過當他看到張靜安讓人教新來參加培訓的士兵發射虎蹲炮時,朱燮元看到大炮發射的威力和射程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就問這樣的炮多不多,張靜安告訴朱燮元說這炮雖然不大但是數量多,一共帶來了一千門,朱燮元當時就有了重新配置兵力的想法。

朱燮元回去後立即找高第和蔡復一商量,想讓張靜安把一千門虎蹲炮都拿出來用。朱燮元來到行營時高第正在寫奏疏,來貴陽已經兩個月了一切都有了些變化,但他不知道這些變化是不是朝廷需要的,軍務院剛來過文書詢問一些問題也需要高第回復。雖說臨行前軍務院要求一切都由張靜安和趙率教具體安排,但他這個五省經略也應該有個態度不能不管不顧,否則的話萬一有事他很可能被拉出來背黑鍋。

見朱燮元有事的樣子,高第停筆問道︰「朱大人有什麼事嗎?」

朱燮元說︰「下官還是想實施那個對叛軍包圍的計劃,前一陣說條件不成熟,但今天下官發現現在條件已經成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高第點了點頭讓人去請蔡復一過來,等蔡復一過來後高第說︰「朱大人說現在對叛軍的包圍已經成熟,蔡大人來听听提一下看法。」

朱燮元說︰「是這樣的,今天我去看了張總兵的訓練,發現他們在訓練怎麼**,炮打得準打得遠不說據說他們有上千門小炮。我經過考慮認為貴陽到遵義沿線都可以讓張總兵的人防守,貴陽城和遵義城里各裝備兩百門虎蹲炮,十幾個兵站堡壘各裝備個十門左右,加上兩邊的聯合巡邏當可保證萬無一失。如此一來就可以把原來的士兵抽到安順和永寧,擇機進駐烏撒和鎮雄完成對安邦彥和奢崇明叛軍的包圍。」

蔡復一想了想說︰「虎蹲炮小巧方便攜帶,本是用于行進中進攻用,防守本非其所長。不過朱大人說的用這個密集炮陣來防守的想法很是奇妙,就是不知道效果怎麼樣。假如真能夠用密集小炮的炮陣來防守,我們確實可以抽出四萬以上的人去佔領鎮雄和烏撒,如此一來安邦彥和奢崇明滅亡就指日可待。」

高第見兩人都看向自己,知道他們都是相同的想法現在要自己表態,高第想了想說︰「昨天剛收到朝廷詢問這兩月進程的文書,其中問到貴陽到湖廣的路修得如何,皇上的意思是原來的山路難行,要把路修好方便運大炮進來,據說這是新研制出來的大炮,威力比原來的紅衣大炮威力還要大。現在就有兩個選擇,一是穩妥點讓趙率教修路直到湖廣好拉大炮,二是給朝廷上書說我們不要大炮自己用小炮解決,你們看怎麼樣?」

見高第把問題拋到這邊來,朱燮元苦笑了一下說︰「既然朝廷有新的想法,就當下官沒有說,怎麼辦還是讓張、趙兩位總兵選擇吧,修路等炮也好自己用小炮防守也好都由他們說了算。」

張靜安和趙率教接到高第的信後,兩人又商議了一陣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就是貴陽到遵義由他們防守沒有問題,別的不說只說這一千門虎蹲炮和沿途堅固的堡壘就會讓敵人來多少死傷多少,只是他們對節約下來的四萬人有看法v靜安和趙率教認為可以把四萬人拉來繼續培訓,以前在張靜安手下培訓的五千人可以拉到永寧去增加進攻力量,擇機和川軍佔領鎮雄。在趙率教處培訓的一萬五千人讓他們修路一直向東修路,經銅仁到保靖最後到辰州常德。

高第等人接到張靜安和趙率教的方案後,商議一陣發現還是有些細節需要讓他們親自來說明,于是讓人叫他們親自來一趟貴陽,說等跟他們商議好後好給朝廷回文。

時已五月初,趙率教知道那些來培訓人可能要走了,臨行之前就讓人把那一萬五千人好好再訓練兩天,著重詢問他們有什麼地方不懂,免得他們回去後有遺憾。等他來到貴州行營時高第等幾個人都已經在等他了,張靜安本在貴陽,已經就這個方案說了些他的看法,現在朱燮元等人主要是針對趙率教在發問。

朱燮元首先問道︰「你們為什麼總要讓培訓過的人去修路呢?難道修路比包圍住叛軍還重要嗎?」

趙率教想了想說︰「恕末將直言,朱大人和蔡大人從天啟二年就在這里圍剿叛軍,轉眼間都過去五年了,其中進退反復損兵折將無數,為什麼會如此?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大明軍隊秉大義來此平判不能說不佔天時,但五年無功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地利和人和不佔優。現在無論是運兵還是運送物資都要在泥濘崎嶇的道路上辛苦跋涉,修建好道路後不但可以快速運送物資還可以新建更多的村莊安民,民一安賊自然就失去根基。」

朱燮元問︰「你說的只是假設,就算朝廷有那麼些多余的物資可以運來也需要時日,我們二十多萬人在這里每天的消耗都是很大的數字≡總兵和張總兵聯合守衛住貴陽和遵義沿線後就可以節余出四萬人出來,假如我們把這多余的四萬人用在完成對叛軍的包圍上,就可以逐步壓迫並快速取得勝利。到時候朝廷要穩定邊陲改土歸流都可以慢慢地來做,就像一個人一樣要先包扎好傷再干活,何必一邊流血一邊用力呢?」

趙率教說︰「朱大人的意思是速戰速決,不過末將來時接到的命令是做好長期圍困敵人的準備,當然如果諸位大人都認為速戰速決比較好末將肯定遵命就是。」

朱燮元見趙率教不再堅持,心中高興之下向張靜安問道︰「趙總兵都不再堅持要修路了,張總兵你看能不能把訓練好的五千人還出來?四萬五千人從後路包抄然後前後夾擊,說不準就能畢其功于一役,趙總兵訓練的那一萬五千人可以把建好的幾個村子細細地歸整一下,等叛亂評定完我們再一起建設一個又一個的新型村莊,說實話本官對你們那個新型村莊的布局和種植的高產作物很感興趣,老了歸田後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有那麼一處莊子養老也不枉此生了。」

張靜安微微一笑說︰「那五千人本來就是貴州和雲南本地士兵,朱大人隨時可以拉走末將沒有意見。不過朱大人真能肯定四萬余人就能平定叛亂?當年前巡撫王三善可是帶了六萬人去的,結果還是兵敗身亡,而且朱大人要去的地方是烏撒、東川等月復地,雖說安效良歸順了但被逼迫狠了隨時可能反叛的。朝廷本來讓我們圍困為主步步為營,假如我們按朱大人說的那樣做首先是違抗命令,到時候逼反歸順土司外加損兵折將,這個罪名由誰來承擔?」

朱燮元一听張靜安連違抗命令承擔責任的話都說出來了,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一時間不好再把話說滿,這時候蔡復一說道︰「王三善的失敗是因為冒險輕進,缺糧想退卻時又把消息過早暴露,致使手下士兵爭先恐後逃跑被敵趁勢追殺才慘敗。假如我們小心謹慎一些,到時候真能做到一擊奏攻,朝廷只會嘉獎而不會追究抗命責任的。」

蔡復一這話看似沒錯,但是在現在卻是一句廢話,假如真能夠做到十拿九穩平定叛亂,明軍用二十多萬人在貴州、雲南、四川三省駐守,還有的在廣西和湖廣的路上運送補給就是多余的,就不用如此勞民傷財了五年。

見朱燮元、張靜安等人都沒有說話,蔡復一有些尷尬地解釋說︰「當然,兵凶戰危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高大人是五省經略還是由高大人來拿主意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啟風雲最新章節 | 天啟風雲全文閱讀 | 天啟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