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雲 296 調查研究(下)

作者 ︰ 孤舟六百

楊漣本來是來調查地方輔政機構做事為什麼不能像中央監政院那樣得力,誰知道說著說著就說到出宮的宮女身上了,世間無論男人女人都有探听秘密的興趣,只不過有的人藏得深有的人對自己的興趣不加掩飾而已 記住本站的網址︰☆漣也不例外,他也對這些大齡宮女的事感興趣,當然他還有個任務就是調查百姓需不需要朝廷繼續放權的問題,這些權利主要指知情權和參與權,決定權還有否決權朝廷暫時還不想給普通百姓,因為他們就算有這個權利也不知道怎麼用得好。

對一個國家來說主要應該考慮如何保持穩定和如何持續發展,無論是穩定還是發展都需要規定好允許一個人做什麼或者不準其做什麼,在允許和不準之間就產生各種各樣的權利,這些權利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就可以享受這些權利。雖然國家規定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權利,但除了財權、人權和否決權比較受人喜愛外,其它的權利也就那麼回事喜歡的不多,沒見誰在知道自己有交稅的權利時欣喜若狂的。

天啟的意思是地方輔政機構中缺少代表現在人的群體,準備在其中增加一些如鄉老一類的人物,就算這些人什麼都不懂對當地的治理拿不出什麼好意見,至少他們有名望能夠像廟里的菩薩那樣鎮住場面☆漣這次的目的就是調查一下這麼做的可行,看當地官員和百姓是不是願意增加這麼一些人,既能給官員以幫助又能為百姓說上話,使不經意出現的矛盾及時消除,避免其逐漸激化最後不可收拾。

楊漣開始听盧縣令介紹了一下兩月前事情的來龍去脈,本來想找個機會問一下在輔政機構中增加點當地人是否合適,見盧縣令說到宮女出宮後在家鄉任女官的事,一時好奇也問道︰「听說這些宮女是在宮中學習了技藝的,東湖縣回來這兩位學得怎麼樣?在縣里能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據你所說有一個嫁人還有一個要嫁到鄰縣去,真這樣會不會出現做事做一半最後無疾而終的事?」

盧縣令說︰「她們兩位一個是學的醫術另外一個學的織繡,據她們自己說在宮中學習了一年多,其技藝只能說過得去談不上精通。依下官看來她們的作用更多表現在召集人互相學習集體做事上面,以前很多女子諱疾忌醫小病拖成大病最後不治身亡,自從宮女醫官回來後召集了很多女醫生替女子治病,生意好還被很多人贊揚。假如她真嫁到鄰縣去女醫館也不會關門,好多有生意頭腦的人都準備接手,下官也正跟人商量是讓私人做還是繼續向上面要人。」

楊漣搖了搖頭說︰「估計上面也派不出來人,你們最好先讓私人做起來加強監管就好,以後人多了再慢慢收回來或者另外新開醫館也可以。宮里要放宮女出來還得等年底看,反正我听說皇上的意思每年都會從宮中放一批人出來,同時收一批人進去,相當于宮里在替各地培訓人才,你們應該感謝皇恩才是。」

盧縣令一听忙說︰「皇上恩德天高地厚,我們做臣子的確實應該時時刻刻感念皇恩。」

楊漣想了下問︰「你說要嫁到鄰縣的是學醫的?那已經嫁人的是不是學習織繡的人?她嫁了人還拋頭露面來縣里管事有沒有人反對?而且你說她丈夫是做生意的,她當著官家里又有生意有沒有人說長道短?」

盧縣令說︰「大人目光如炬明見萬里,她確實是一邊在縣里管事一邊照顧家中生意,縣里給她配了兩名女捕快專門保護她,她丈夫都沒反對估計也沒什麼人說什麼☆開始確實也有兩三家認為受到不公平競爭派人上門鬧事,後來東廠出面彈壓這幾家人才不敢再亂來,當然這宮女也宣布她家不再做跟紡織有關的生意,如此一來大家也才沒話說。」

劉僑詫異地問道︰「難道這宮女還跟魏忠賢有舊?怎麼東廠替她出頭?」

盧縣令搖頭說︰「這個下官就不清楚了,當時鬧事的人很多下官只是派人去其夫家保護,並快馬向上面稟報此事,具體內情下官就不知道了。」

楊漣仔細一想,知道當時天啟正生病,皇後早就說過出去的宮女都由她照管,肯定是皇後讓人傳令給魏忠賢要他出頭☆漣問這些關于宮女嫁人的陳年舊事並不是因為他有窺探**的愛好,而是想到一件事覺得多了解點宮女的情況也許用得上,楊漣的意思是既然這一切的原因是農忙時男人不夠用,為什麼不組織些女人到織房中做工?宮女能夠在一年時間內學成技藝,普通人也許學上幾個月就可以邊學邊做。

這只是楊漣的私下想法還不成熟,需要多問幾處多比較判斷才能說出來,想到這里楊漣問道︰「以前的巡按御史到處巡視其作用並不是很大,我就知道很多地方听說御史要來就盡做表面文章,甚至有御史到處勒索尋求好處。現在朝廷將六品巡按御史都任命為縣監,在縣里坐鎮固定監督變行商為坐賈,盧縣令認為這樣做是否妥當?兩月前貴縣出現意外事情縣監是否出力?平時他又做了些什麼?」

盧縣令想了一陣說︰「從解決問題這個角度看,現在固定監督肯定比以前走馬觀花要好得多,就如大人說的那樣固定監督就是變行商為坐賈,他至少要對此地負責而不是出了事就置身事外月前鄙縣出了點紛爭,縣監知道後立即來詢問過下官,下官提的不收割完田里糧食工場不許開工的建議,也是在縣監的大力支持下才強行執行。他平時不是很愛管事,只喜歡喝茶和跟人下棋,只是隔一陣才派人來了解下官的處理事務經過,過得很是輕松愜意讓人羨慕。」

楊漣听了盧縣令的話微微點頭,心道這縣監本來在平時不該干涉縣令做事,只是發生特殊事務了才出來處理,假如平時縣監也對縣令指手畫腳,可能縣令就該不滿了。不過楊漣也從盧縣令的話中听出縣監平時很清閑,按道理縣監在沒事時應該多跟當地百姓對一下話拉一下家常,了解民間的情況方便特殊事務發生後能得到及時處理,同時也可以給自己在百姓中添加點親民形象。

楊漣想著想著就覺得應該給東湖縣的縣監提個醒,而且不止是東湖縣想必其它縣也有這些情況,作為以監督縣令公正做事面目出現的縣監,得到百姓了解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要讓百姓知道縣監始終會跟百姓站在一起,不然的話就會兩頭不討好。後來轉念一想,七品縣令都不允許輕易下鄉騷擾百姓,六品縣監也不方便三天兩頭找百姓問話,加上要這些書生月兌下長袍在田間地頭跟種田的農夫打成一片也不現實,還是要在當地選一些代表百姓的人物出來才對。

楊漣想了一會兒對盧縣令說︰「經過對你開始的話的分析,我認為應該在輔政機構里增加一些當地人,一是當地人跟當地人溝通要方便一些,也容易探听到百姓的真話,二來也可以對縣里的事務多點幫助,盧縣令你以為如何?」

盧縣令賬折楮說︰「下官平時處理事務起來也覺得缺少點什麼,總是認為百姓的話不好理解,他們的情緒也不好控制,明明是佔理的事說不清楚只知道嚷,女的呢也只會掩面哭泣,想來是沒有人能真正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或者說他們有話但說不出來。假如真能選出一些人代表百姓那肯定好,不過就怕一些不懷好意之人會從中漁利,而且是這些不懷好意之人得了好處卻要縣里來挨罵。」

楊漣詫異地問︰「盧縣令何出此言?」

盧縣令說︰「這還是上一任的真人真事,說曾經有個衙役專做包攬詞訟這一行,說他專作不法之事吧好像又不是,只能說是他巧妙地欺上瞞下從中獲利♀個衙役在縣令審案時會事先根據具體情況和縣令的風格作出判斷,假如他發現有人會勝訴而這人本人又不知道,他就悄悄到這個人那里去索要好處並說是縣令要好處可以包打贏官司。本來時間一長就會敗露,但這人機關做得好讓人覺察不了,他甚至可以帶人去看自己跟縣令的交涉過程。」

楊漣奇怪道︰「既然是欺上瞞下怎麼又會讓人看他跟縣令的交涉過程?難道這縣令真有問題?」

盧縣令說︰「不是這樣的,這個衙役做的事下官的前任根本不知道,比如說衙役把事主叫到堂外,悄悄問事主想勝訴願意出多少銀子÷主說一個數後衙役就進去問縣令肚子餓不餓要不要吃點心,縣令搖頭他就出來對事主說縣令嫌少要加價,等事主加了一些衙役又進去問縣令需不需要換杯茶,等縣令同意後衙役就出來對事主說縣令同意他這個數要他交錢過兩天升堂官司必然贏,事主親眼從堂外看見里面的縣令搖頭點頭哪有不信的?你們說衙役狡猾不狡猾?」

楊漣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這個衙役因為知道縣令什麼時候吃點心什麼時候想換杯茶,利用信息優勢欺騙事主給錢,其實事主不出錢官司也能勝,看來上一任縣令是個認理不認錢的好官,只是被手下蒙蔽欺騙了。」

盧縣令說︰「是啊,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官清如水,吏滑如油’,官員需要接受經濟審察制度但小吏不需要,他們撈起銀子來那是一點顧忌都沒有「任縣令本是清官結果被百姓暗中罵成貪官偽君子,久而久之被上司知道後給了個差評,三年任滿吏部考核時又有人說小話只得黯然回鄉,好在朝廷缺人去年又復出被朝廷召去外地做事,據說因為有能力還升了品級,也算是好人有好報。」

楊漣點頭說︰「人善人欺天不欺這話是有道理的,能不能找到不狡猾的人誰也不敢保證,不過我想加強監管措施和懲乏度應該也沒有問題,我只想問你一句話,假如真找到人每個人就要你縣里出一份銀錢,縣里銀錢方面是否充足?」

盧縣令說︰「自從朝廷留了一半稅收後,留下來這一半的一半留在縣里,除了正常的支出外每年還有節余,給幾個人開支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楊漣說︰「好!明天你就跟我們一起去四處走走,怕人說你騷擾百姓就換上便服,就算今後有人對你說三道四本官替你擋下來就是。」

盧縣令一听大喜道︰「大人有命下官當然遵從,只是不知道大人究竟是誰?」

楊漣微微一笑說︰「本官乃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啟風雲最新章節 | 天啟風雲全文閱讀 | 天啟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