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雲 301 東林私心(中)

作者 ︰ 孤舟六百

高攀龍是個小心謹慎的人,雖然他心中認同**星和劉宗周的話,但是他覺得飯應該一口一口地吃事情應該一件一件地做。哈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現在皇帝已經把權都放給東林書院中人了,現在的朝廷中東林黨人的地位比皇帝剛繼位時還要高人數也還要多,俗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心不足蛇吞象,假如現在還要想利用皇帝或者蒙蔽皇帝,到時候惹得皇帝不高興或者起疑心了,收拾一群土匪不容易但收拾一群書生還是容易的,何必自討沒趣呢。

兩年前天啟跟高攀龍就針對東林黨的事作過談話,大家有些話雖然沒有說得很直白但也是心照不宣,高攀龍想著就算要做些什麼事也要跟皇帝說開了做,免得人在背後說自己不地道。不過劉宗周的話有一定道理,把什麼都建立在個人的威信上確實不妥,就像是在沙地上建房屋一樣根基不牢c要把真話都說出來估計皇帝也不會高興得了,誰喜歡被人質疑和利用呢?東林黨在任免官員這事上也有自己的既得利益,要他們把權力交出來恐怕也不會高興。

在官員的任免一事上,以前要選擇官員還假裝要廷推一下,其實就是私下交易的公開呈現,被東林黨人斥責為掩耳盜鈴,甚至有偏激的人說還不如漢靈帝明碼實價賣官直接。但是當天啟把官員的任免監督權都叫給東林黨後,他們自認是君子覺得是在任人唯賢任命官員就很隨意,這時候再沒有人諷刺現在的制度有什麼不妥,但在非東林人士眼中恐怕還不如廷推那麼得人心,至少表面上廷推給了每個人機會讓人感覺到一點公平的味道。

劉宗周跟高攀龍以前就認識,現在在一起共事更是明白高攀龍的格和思想,他見高攀龍還在猶豫于是說︰「我們先自己做個打算,等一切都穩妥了要實行時先給皇上呈上待批準,這樣一來高大人當不會有什麼顧忌了吧?開始趙大人說到王安石和張居正,依我看來王安石和張居正兩人都可算是忠心耿耿的忠臣,他們會改革是因為他們都是宰輔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後來他們的制度會被拋棄也是因為他們只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才會人亡政息。」

高攀龍說︰「王安石和張居正的改革確實是成也皇帝敗也皇帝,但既要得到皇帝的信任又要得到其他人的信任恐怕不容易,假如真有這樣的事大家都會爭著去做,也就輪不到王安石和張居正什麼事了。他們的改革思想都是為了富國強民,但是要達到國富民強的效果必須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看到和感受到其好處,而其壞處當時就會讓很多人感覺到,所以才會被大多數人反對♀就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害在利先的原因,劉大人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呢?」

劉宗周說︰「這在于一個見識,今天下午趙大人跟我針對楊漣楊大人的奏報作了些分析,覺得可以在這幾點上下工夫,假如真能做得好我們不但能得到皇上的支持,也能得到商家的擁護和百姓的支持。」

高攀龍一听頓時來了興趣,說道︰「原來劉大人和趙大人都已經有了結果,既然如此就說來听听,真說得對我親自去向皇上討旨意。」

劉宗周說︰「開始已經說過要改革就會遇到未見利先見害的情況,比如說楊大人提的哪個用女子代替男子做工的想法,這想法本身是好的但目前卻做不了c這樣做了大明的勞動力不說增加一倍至少會增加一半,問題是這事涉及到組織問題、律法問題、風氣問題等方方面面,周邊環境和人為措施跟不上事情就辦不成。可以這麼說吧,就女子代替男子做工一事上不說十年二十年,至少三五年之內不要去考慮。」

高攀龍說︰「你說的這事我也想過而且白天我們也談過,劉大人現在又提起是不是找到原因了?」

劉宗周說︰「是的,我認為其原因就是意願二字,只要人們有意願朝廷不需要使多大勁就會發動起人,如果百姓沒有意願就算叫人用鞭子去抽百姓做起事來也會出工不出力。而要獲得百姓的意願就必須主動出擊知道百姓的需要,還要多跟他們交流和多向他們宣傳,事先就掌握好百姓的喜好做起事來才會胸有成竹。」

**星听了點頭道︰「劉大人說意願這話我很是認可,江湖中人常說一句話叫‘為朋友兩肋插刀’,以此來表明自己重情義。但是如果插他兩刀的人不是別人而正是他朋友,為朋友兩肋插刀就成了為利益插朋友兩刀,那這時候朋友間就沒有情義了。都是把刀插在人身上,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呢?還是因為劉大人說的意願兩字,為朋友擋刀是意願挨兩刀無所謂還能增加友情,被朋友插兩刀那就傷友情了。」

高攀龍想了想說︰「今天我們感到為難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是府縣分工的事,第二件是找人代表百姓的事,第三件本來沒有後來議出來的就是各地的監政官太清閑的事。其它跟宮里有關的事我們不多操心,事關軍務的也不去犯忌諱,就說說這三件事該怎麼辦吧。」

劉宗周說︰「府縣分工就是讓州里和縣里分管農業和工業,如此一來就不用那麼多人相當于府縣的配合,節約人力也節約時間還能加強管理ぼ業方面前兩年在皇上的親自關注下已經規定得很死,沒有人會在農田上面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時候讓縣里專管是遵循就近原則,既方便收稅糧也方便百姓有事找人幫助。工業上的事是利潤最高的,因為現在開礦開工場還屬于朝廷在鼓勵,很多有錢人都在工業上大展拳腳獲取利益,由州里來管方便縣與縣之間的協調。」

高攀龍笑道︰「這話白天也說過,問題是哪些工業該州里管哪些該縣里管還沒個區分,總不能一兩個人的小匠鋪也要州里管吧?說是管理只是說稅收和規模還有品種方面作些規定和監督,並不是說要把全州的所有工場和礦山都搬到一塊。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州里怎麼及時到縣里甚至山上行使管理權呢?」

劉宗周說︰「開始我也沒想明白,後來趙大人告訴我干脆在府縣分工的同時再加一個省,就是縣、府、省三級分工,分別管農業、工業和商業,這樣一來不但府縣分工的事解決了還解決了新修公路沒多少人交錢過的事。縣里管農業、州里管工業、省里管商業,真要這樣做就成了分層管理而且是配合得非常圓滿的分工。」

高攀龍眯上眼楮想了想說︰「你們商議的這辦法我無法肯定也無法否定,但我可以支持這樣做,先找個地方試點然後逐步推廣,最重要的是像劉大人說的那樣要百姓、商人、大戶、官員等各色人等有意願。我現在有些奇怪的是這些都是些好辦法,怎麼會跟東林書院的宗旨有關?難道說這樣做會分皇上的權還是得到商人和百姓的支持?兩位可要知道做這些事離不開官員,而官員做任何事都是代表皇上的。」

**星笑了下說︰「高老弟成天在京中坐著恐怕不知道現在的現狀,皇上用一個大鐵公司把南北幾家大商戶都拉攏在一起,但是其他商戶對這些佔了好處的商家可是有意見得很。假如由各省的省府來管理全省的商業,那麼這些沒有在大鐵公司得到好處的人肯定會趨之若鶩到來京十三省的巡撫和總督有一多半是我東林書院的人,他們掌握全國的商業管理也可以保護大明的商業,皇上秉承了太祖的傳統不喜商人限制利潤,我記得高老弟是贊同商業興盛的。」

高攀龍說︰「皇帝看似什麼都不想管,但是對軍人和商人還有百姓這三者是很上心的,我們真要這麼做恐怕瞞不過皇上,到時候皇上問起來又怎麼說?」

劉宗周說︰「我覺得這並不是什麼謀而是陽謀,可以先上書說讓各省省府管理各省的商業,如果皇上有氣魄完全可以把所有商人都統管到大鐵公司名下,如果皇上不想多事我們這樣做也算是個補充。說實在話我也覺得兩成利潤封頂對商人有些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假如不對我們也可以彌補皇上的過失。當然我們並不是要跟皇上過不去或者作對,只是想在為大明的安西想的同時完成顧先生等幾位先生的願望。」

高攀龍想了想說︰「這事就這麼說好,明天先給信王說一聲看信王是什麼意思,下一個問題就是尋找代表的事,你們可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

**星說︰「一個辦法一個字,就是選!代表百姓的人應該是一個百姓滿意的人,這個代表不能是誰去指派而必須是百姓自己選擇,就像開始劉大人說的那樣要有意願。」

劉宗周也說道︰「這種選還不能像朝廷選官廷推那樣走過場,必須是百姓真心選擇,不是真心選擇的人沒有資格做百姓的代表。我記得博學院中那幾個泰西人說過,他們在好多年前就有個什麼五百人大會,這五百人都是民眾選出來而不是由官員指派的。」

高攀龍笑道︰「我作一個推斷,假如真是選代表這事做成了,下一步是不是該選官了?現在官員的任免和監督都是我們說了算,真要在任免所有官員時都要人投票,是不是也會影響辦事效率?再說了按錢一本錢先生的意思要公天下以選輔臣,現在朝廷沒有內閣所謂輔臣要算是信王和葉向高等人,難道還要對信王說讓他讓位置選人來做不成?」

劉宗周想了想說︰「高大人這話也不是沒道理,不過真到那時候選官還是選輔臣都不是不可能,真到那時候信王也可以參加選舉,以信王的能力和威望可能還是會當選的。」

高攀龍問︰「第一次選舉可能還是信王當選,但假如過兩年有人比信王更得人心,到時候該怎麼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啟風雲最新章節 | 天啟風雲全文閱讀 | 天啟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