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雲 312 七大軍區(上)

作者 ︰ 孤舟六百

正文內容天啟風雲312,正文312七大軍區(上)開始嘍↓↓↓

見天啟有些迷惑不解的樣子,孫承宗又做了進一步解釋,他的意思是草原上討生活的無論是女真人還是蒙古人都有狼性,聯合他們哪一方都是與虎謀皮沒有好下場,宋朝滅亡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天啟風雲。大明要想得到長久的安全,短期看必須要想著怎麼做到**的防守,當然也有一說是最好的防守是進攻,這就是長期的打算了。要做更長遠的考慮就是要想著怎麼兼並或者同化草原上的人,就像漢、唐之時那樣,要麼被兼並被同化要麼被消滅掉驅趕走。

天啟听了孫承宗的解釋又看了看其他人的反應,輕輕問道︰「看你們的樣子應該都是這個意思,唯一不同的是到底需不需要關鍵時刻在女真人背後捅一刀。其實這個問題現在並不需要急于決定,朕認為應該先做好捅刀子的準備,到時候覺得下手有利就當機立斷給皇太極來那麼兩三下,如果覺得沒必要撕破臉就按兵不動,畢竟我們從名義上說還是在談判階段。你們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是集中防守還是分散防守?是專門防守還是守不忘攻?」

孫承宗說︰「年初時曾經提到過在全國像現在的三大軍區那樣增加幾大軍區,後來皇上生病了也沒有再提起,不知道現在皇上是否還記得?」

天啟想了想說︰「有那麼點印象,朕記得當時還給四川的秦良玉去過一封信,說要請她出任西南地區的軍事主官,不過後來的事就記不得了,她到底答應了還是沒有答應?」

孫承宗嘆了口氣說︰「看來皇上後來確實因病忘了好多事,臣就再給皇上說一說。按以前的考慮大明只需要防守住宣府、大同、薊州、遼東等四處就可以,那是說大明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的蒙古人,防守住這四處蒙古人就進不來大明就是安全的。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已經有了變化,遼東已經丟了大半被迫撤到寧遠堅守,薊州方面經過大量準備後有所強化,尤其是朵顏部的兩道新邊牆一修安全了不少,只是南方和東邊衡有點小亂子,需要重視並消除隱患。」

王在晉這時候說︰「東邊的亂子可不算小,佔據了台灣的紅毛鬼船堅炮利很是凶狠,我渤海軍區幾次去進剿都無功而返,所幸紅毛鬼雖然厲害但是船和人的數量都不多,不然的話真不堪設想天啟風雲。」

高第這時候也說道︰「貴州的奢崇明和安邦彥也不是好剿滅的,那里地勢高險不說還多瘴氣,可惜蔡復一蔡大人年紀輕輕就死了。」

孫承宗點頭說︰「這就是要在全國多處建立軍事區的原因,我們不但要顧著北邊還要想著南邊,東邊有紅毛鬼佔我海疆西邊也有亂民嘯聚,因此我們最後決定在大明建立七處軍事區。南北兩京是大明之根本,必須要在這兩處建立軍事區防守保護,而且無論是錢糧中轉還是兵力運送,這兩地都是關鍵之所京一定大明就有了主干相當于人有了脊梁,這時候在東南西北四角建立四個軍事區以定四隅,加上渤海軍區鞏固海疆,這就是七大軍區的由來。」

天啟問︰「朕有點印象,好像最後還讓張靜安和趙率教去南方整編培訓軍隊,北方好像是讓投誠回歸的劉興祚協助袁可立袁大人練兵,不知道後來怎麼樣了?」

孫承宗說︰「南方因為蔡大人病死高大人因病回京,朱燮元朱總督父親死了回家守制,幾位總兵因沒人居中調度怕出漏子所以都各守一處采取守勢,正因為如此奢、安叛匪才被牢牢地限制在原地動彈不得。現在正要想問皇上是不是將朱燮元奪情起復,讓他帶人將南方叛亂平定下來,畢竟他在那些總兵中有些威望 良玉秦總兵已經接受了皇上的邀請,不過她有個條件就是讓本地人出任地方官,說這樣才能讓當地百姓放心,說苗、彝百姓都怕受欺負。」

天啟搖頭道︰「朱燮元隨時可以起用,但秦良玉的這個要求有點難,廢除土司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地方壁壘,都是本地人做官誰敢保證不會再出了奢崇明和安邦彥那樣的人物?先生是怎麼回復她的?」

孫承宗說︰「臣說因皇上生病暫時不能決定是否同意她的要求,等皇上康復一定會給她個答復。臣的意思是暫時答應她的要求,但是不能全部用當地人做官,就像軍中有軍事主官還得有朝廷直派的監軍一樣,民族雜居之地也實行雙官員制度天啟風雲。本來這是政務臣不該多嘴,但是因為涉及到軍務所以有這個建議,不知道皇上以為如何?」

天啟听了緩緩點頭說︰「先生這辦法好,秦良玉本是苗人深知民情,苗、彝百姓有這樣的的也屬正常,反正全國也在逐步實行施政官和監政官並行的雙官員制度,民族雜居處原來怕麻煩就任命土司全管,現在跟其它地區一樣對待就是。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一個人說了算的事不允許再出現,而且地方上也要把軍務和政務分開,民族雜居地方更是要堅決廢除管軍又管民的土司制度,有誰想不通要抵制,我們不惜多打幾年仗也絕不給子孫後代留下隱患!」

見孫承宗點頭天啟問道︰「張靜安現在還在貴州嗎?朕記得好像趙率教已經回來了,前一陣听人說他已經在運河邊安頓好了手下將士和家屬,還從中選了些子弟進軍中,還提了個口號說是什麼獻了自身獻兒孫,讓人听到很有點意思。現在貴州方面和遼東方面練兵練得如何?他們現在能不能達到先生開始說的全力防守要求?」

孫承宗說︰「張靜安還在貴陽,貴州方面怎麼樣臣沒有親眼看到,但是在朱燮元回家守制之時能夠互相配合默契應該說效果不錯,遼東方面袁大人也很是盡心,那個劉興祚打仗練兵也有一套,不過據袁大人說他不是很安心。」

見天啟看過來,袁可立說︰「劉將軍老想著如何打回遼東去,說遼東很多百姓都盼望明軍去解救他們,他還說民心如水,假如拖得久了將來的遼東百姓會不知道自己是大明臣民。臣勸說過幾次後他也不再提,不過有士兵報告說劉將軍得空時經廚在山頭向東凝望,一坐就是幾個時辰。」

天啟听了默然,這時候王永光說︰「不但是貴州和遼東,馬世龍從山海關調到嘉峪關後也在練兵,據說他常對人說大明北邊的長城他都走過,他要讓他走過的地方都變得固若金湯,讓大家听了就覺得提氣。皇上去年定了個死刑犯只要有悔改之意而且並非無可赦免的話可以不執行死刑,全部遣送到西北地區充邊重新生活終生不得回鄉的制度,好多人都被馬世龍聚集在一起,听說這些人都比較听話,可能死過一次更知道珍惜天啟風雲。」

天啟說︰「既然這樣你們就說說最後怎麼定人吧,要想得長遠不以人定位置而要讓人去適應位置,否則的話換個人就運轉不了就很麻煩。」

孫承宗說︰「皇上提醒得好,臣等就是這樣考慮的,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想的是軍隊成立後的安全問題,這個安全不是說他們自身的安全,而是說他們對大明自身的安全會不會構成威脅。漢、唐兩朝都是盛世,但是都因為軍閥割居才頹敗,臣等可不想將來出現董卓和安祿山那樣的亂臣賊子,那樣的話臣等就萬死莫贖了。」

天啟點頭問道︰「先生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孫承宗說︰「臣等商議後認為要想領兵之人不起異心要做到四點,一是要直接監督,二是要互相監督,三是要分其權力,四是要輪流互換。第一點直接監督就是皇上原來要求的御史監軍制度,最開始的監軍一般都是用宮中太監,太監雖然是皇上親近之人但忠誠和有能力的不多。以往歷朝歷代的不說就說本朝的太監,像王振、劉瑾那樣沒能力又奸詐的太多,實在不值得托付重任,看來還是皇上獨具慧眼。」

天啟搖頭說︰「倒不是朕獨具慧眼,朕是從教育這個角度來考慮的,人生下來都差不多,後來性情習慣不一樣的原因一是環境二是教育。太監們一般都沒讀過什麼書,性情偏陰只會為自己和小團體考慮難當大任,文官都是些讀書人,讀書人從小接受的忠君愛民教育,幾十年的教育下來其忠誠度應該非常高。當然偶爾也會出一兩個大奸大惡的文臣,但一般都是後天不受制約慢慢移了性的緣故,這方面朕還是有體會和認識的。」

在坐的各位都是讀書人,好多還是兩榜進士,見天啟這麼推崇讀書人的忠心一個個內心里都熱呼呼的很是受用。孫承宗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有了忠誠的監軍在旁邊貼近監督,領兵的主官做起事來就會有所忌,做事不會那麼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除了直接監督第二個就是互相監督,就是把軍隊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主守另外一部分主攻,兩者在戰時互相配合但在平時是互相監督,防止有一方鬼迷心竅做下糊涂事。」

天啟風雲312,正文312七大軍區(上)更新完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啟風雲最新章節 | 天啟風雲全文閱讀 | 天啟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