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氏這時間可是真高興,因為秋水能得了李老太爺的腰佩。她一直幻想著有那麼一天,現在真的成了。雖然,她心中亦有惶恐,如今老太爺給了那東西,那接下來會不會對他們家有什麼要求,是不是要讓他們一家回去,等等等等。可這些惶恐都比不上李家對于秋水的認可。
這一些,李秋水一開始不太能理解,古人的這種氏族觀念,怎麼會這麼根深蒂固?可再想想,若把它模糊擴大成民族觀念,血脈觀念,那中華五千年的傳承,「根」深蒂固啊。當然秋水只是偶發一想,畢竟這個問題太大了,而現在,秋水只是一個剛過了八歲生辰的小女孩兒。
雖然秋水的生辰如此簡慢,讓李白氏不太滿意,可誰讓女兒樂意呢?而女兒的這份樂意好大的原因是因為孝順自己,再加上李棣也縱著女兒,所以,李白氏也只能罷了。當然,當日的那碗排骨長壽面,還讓李白氏哭了一場,兒的生辰,娘吃面,這樣的女兒,怎麼疼愛都不過分。
過了秋水的生辰,也就快到臘月了,這日子過得如飛似的。臨近年尾,大家雖然忙碌,但都是喜氣洋洋的。臘八節過了是尾牙,尾牙過了等祭灶,啊呀呀,接下來就更了不得了,有童謠為證︰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去買花,二十九去沽酒,年三十兒都捏鼻兒,大年初一撅著作揖兒。
李家雖然人口簡單,但該忙的年事,一件也少不了。眼看著,就到了除夕。這一日,除了守歲過年,最重要的就是祭祖了。
此年的冬日,好像特別冷一些,所以,李秋水跟在爹爹娘親身後,進入家里放著祖宗牌位的後正間,被屋內的炭盆子一烤,只覺得暖氣直沖心口。屋子很寬大,對門就是個祭台,李秋水抬頭一看,就發現不同了以往。
以往幾年,這祭台上只有一塊牌位,上書著「源祖利貞」。李秋水雖然有些才學,但也不知道這里有什麼典故。後來,還是漸漸大了,李棣講故事中,才知道這利貞原是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後裔,是李姓的起源。
秋水知道家里有些不能言明的,對于為何只有這麼一塊牌位,也是明了的。可今日,這祭台上,最上頭還是那塊「源祖利貞」的牌位,而下方明顯多了一塊牌位,上書「趙郡李氏」。這個,秋水還是知道的,爹爹李棣在說李姓起源後,還說了李姓的兩大支,一支在隴西,另一支,就在趙郡了。秋水明白,為何多出這麼一塊牌位,自然與那被硬塞給自己的小包袱有關,看來,爹爹是出于這趙郡李氏一脈的。
可事情還不光是如此。
李棣打頭,對著祭台行了個大禮,才轉身面對秋水道︰「閨女,把那塊玉牌給爹爹。」
秋水雖不明白,但知道這時候不該發問,忙取下胸口的暖玉,心中跳得厲害,看來,近日大概能一揭謎紗。
李棣接過那塊玉牌,也不說話,一轉身,卻把它放在了祭台,就在那「趙郡李氏」的下方。
這,這是個什麼意思?秋水知道這玉牌有古怪,所以,還能忍住失態,而李白氏已經是呼出聲來了,只是因為平素的教養,聲音還能壓得低低的。
李棣也不多說,焚香,祈禱,主祭,跪,拜,肅。三跪三拜後,念禱詞,焚化,再三跪三拜才起身。當然,除此之外,祭台面前的供台上,三牲五谷酒水,各類果品貢品也是少不了的。
直等大家都起身了,李棣才又行了個禮,探手把那玉牌取下,親手交給了李秋水,示意女兒帶上。
秋水在爹娘的注視下,再次把這玉牌掛上脖子,雖然面色未改,但手卻有些輕顫。老天訥,這到底啥東東?真能就這麼帶著?要不,等下取下來讓娘親給收著。這整天掛在自己脖子上晃蕩,萬一有個啥,這不坑人嗎?
出了屋子,秋水這邊還在想著這些有的沒的,李白氏可實在是等不得了,再好的修養,因為丈夫和女兒,都化作了飛煙。當著院子里僕從的面,李白氏一把拉住李棣,顫著聲問道︰「夫君,這是怎麼說的?」
李棣也知道這是讓李白氏驚著了,只是他更是不想事前知會妻子,讓這事顯得太過鄭重,他只想輕描淡寫一些,讓這事看起來是偶一隨意。所以,這會兒李棣輕輕拍了拍李白氏,「一個念想而已。都是我莽撞,讓你擔待了。」
看著丈夫渾不在意的樣子,李白氏雖還有疑惑,也放下了不少,可一想到那玉牌這會兒卻在女兒脖頸上掛著,「那還給女兒掛著?」
「啊。哪又怎麼啦?」李棣看了看女兒,模了模閨女的頭,道︰「快進屋吧,可別讓閨女凍壞了。」
雖有這麼個小插曲,但接下來,李棣興致高昂,又是吃酒講故事,又是擊杯放聲歌,還即興臨席做詩,把個年夜飯弄得有聲有色,讓李白氏都忘了那點點疑惑。
除夕守歲,秋水雖然年歲小有些撐不住,但在爹爹的謎語和娘親忍著羞唱小曲兒中,終于等到了城外寺院夜半正交子時的鐘聲。
鐘聲洪亮,這夜的鐘聲格外悠長,一百零八下後才停息。秋水忙著給爹娘磕頭拜年,新的一年,就這樣來到了。
(今日第一回)